新生儿打卡介苗的不良反应
- 格式:docx
- 大小:17.56 KB
- 文档页数:3
接种卡介苗的不良反应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的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发生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治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那么接种卡介苗的不良反应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接种卡介苗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接种卡介苗的不良反应卡介苗接种后的反应与一般的预防注射不同。
通常在接种后3周左右,接种部位会出现红肿,中间逐渐软化,形成白色小脓疱,脓疱破溃后,脓汁排出,经过1-2 周才结痂,愈合后可留有圆形瘢痕。
上述过程一般要持续2个月左右。
接种卡介苗后还会常引起接种部位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多为腋下淋巴结肿大),这是正常反映,随着接种部位的愈合,肿大淋巴结也会自行消退。
可以用热敷的方法促其消退,如果有脓疡形成,可以请医生用注射器将脓液抽出,促进愈合,一般不会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
接种卡介苗后局部有脓泡或溃烂时,不必擦药或包扎。
但局部要保持清洁,衣服不要穿得太紧,如有脓液流出,可用无菌纱布或棉花轻轻拭净,不要挤压,平均约两至三个月自然会愈合结痂,痂皮要等它自然脱落,不可提早把它抠去。
反应1,皮内接种卡介苗后2-3天内,在接种部位的皮肤上略有红肿,为非特异性反应,会很快消失.大约2个星期后.局部有产生红肿的丘疹样硬块,有时软化为白色小脓包,以后自行溃破形成浅表溃疡,一般不超过0.5厘米,有少量脓液,然后逐渐结痂,痂皮脱落后留有轻微疤痕.前后历时2-3个月,是卡介苗的正常反应.反应2,接种卡介苗后有极少数人会出现严重皮疹,紫癜,休克等异常反应要及时请医生诊治.另外,接种中偶可发生下列反应:⑴淋巴结炎症:接种后1-2个月左右,颈部、腋下、锁骨上下等淋巴结肿大(大于1.0cm)。
反应过强者,淋巴结肿大明显,可形成脓疡或破溃,或在接种处有小脓疤。
皮内注射者反应往往较划痕法者强,另外旧结核菌素(OT)试验呈阳性者,接种后也可产生较强反应。
⑵ 类狼疮反应:与结核菌菌株剩余毒力有关。
⑶ 疤痕:因丰富的肉芽组织形成疤痕突起,有时呈疤痕瘤,多见于不作OT试验而直接皮上划痕接种者。
通用名称:卡介苗商品名称:BCG疫苗英文名称: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Vaccine【成分和性状】本品系用卡介菌制成的活菌苗。
为乳白色悬液,含苯酚防腐剂。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预防结核病。
【规格】每支1ml。
每1次人用剂量为0.1ml。
【用法用量】(1)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外侧。
(2)接种方法:将药液注射到皮下组织内,注射深度为0.5-1cm。
每次注射应更换部位,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3)接种次数:一般分为3次接种,分别在出生后1个月、2个月和6个月时接种。
如未按时接种,应尽快补种。
(1)局部反应:接种后2-3周内,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硬结、疼痛等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
如出现严重反应,应及时就医。
(2)全身反应:极少数人可能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
如出现严重反应,应及时就医。
【禁忌】(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3)免疫缺陷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本品为活菌苗,使用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如不慎接触到本品,应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受污染部位,并及时就医。
(2)本品应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过期禁止使用。
使用前应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变质等情况,不得使用。
(3)本品的接种对象仅限于出生后1个月、2个月和6个月的婴儿。
对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接种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卡介疫苗打手臂会有哪些不良反应的症状?卡介疫苗是通过注射打在人的手臂上,但是刚刚打完疫苗的患者身体,因为抵抗力很低,有少部分人都会有不良反应,通常打完疫苗的手臂,可能会有一些红肿,或有淋巴排毒反应,局部的手臂可能会有轻微的湿疹,需要等局部结痂才可以,罕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脓包,肿痛,严重者需要到医院检查。
★不良反应★1.常见不良反应(l)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一般8~12周后结痂。
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2)脓疱、浅表溃疡和有继发感染者应到医院请医师处理,前者可涂1%甲紫(龙胆紫),使其干燥结痂,后者应在创面撒布消炎药粉,不要自行排脓或揭痂。
(3)局部脓肿和溃疡直径超过10mm及长期不愈(大于12周),应及时诊治。
(4)淋巴结反应:接种侧腋下淋巴结(少数在锁骨上或对侧腋下淋巴结)可出现轻微肿大,一般不超过10mm,l~2个月后消退。
如遇局部淋巴结肿大软化形成脓疱,应及时诊治。
(5)接种疫苗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
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处理;对于中度发热反应或发热时间超过48小时者,可给予对症处理。
★2.罕见不良反应(1)严重淋巴结反应:在临床上分为干酪性、脓肿型、窦道型等。
接种处附近如腋下、锁骨上下或颈部淋巴结强反应,局部淋巴结肿大软化形成脓疱,应及时诊治。
(2)复种时偶见瘢痕疙瘩。
3.极罕见不良反应(l)骨髓炎。
(2)过敏性皮疹和过敏性紫癜。
★注意事项1.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2.接种卡介苗的注射器应专用,不得用作其他注射,以防止产生化脓反应。
3.开启疫苗瓶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4.疫苗瓶有裂纹、标签不清或失效者、疫苗复溶后出现浑浊等外观异常者均不得使用。
5.疫苗开启后应立即使用,如需放置,应置2℃~8℃,并于半小时内用完,剩余均应废弃。
6.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
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事件及处理赵呈祥安徽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卡介苗(BCG)是全球应用最广泛、也是最为安全的疫苗之一。
卡介苗接种可诱导受种者机体产生针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同时,由于疫苗本身以及使用过程、个体差异等原因,也有极少数受种者在机体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的同时或之后,会发生一些与免疫接种有关的、对机体有损害的不良反应(A E F I)。
通常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绝大多数(90%以上)是由于疫苗本身固有特性引起的一般反应,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极少见。
Lotte 对欧洲6国1977~1981年535万受种者的前瞻性研究,全身反应发生率为4.29/100万,死亡率为1.56/100万。
一、BCG和BCG接种1.历史卡介苗为牛型结核杆菌减毒活菌苗。
1908-1921年法国科学家Calmette和Guerin将一株毒力很强的牛型结核杆菌,接种在含牛胆汁的甘油马铃薯培养基上,经过13年231代的连续移植、培养,发现这株结核菌对实验动物已失去致病力,而其免疫原性却得到了保持,于是将这株减去毒力又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结核杆菌制成的活菌苗,命名为“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 Guerin,简称BCG)”。
1921年Weill Halle首次将卡介苗试用于人体接种(1名新生婴儿),经2年观察证明安全有效,遂于1924年公布于世,逐步在各国推广使用。
目前卡介苗的原始菌种仍保存在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世界各国、各地区用以制造卡介苗的菌种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巴斯德研究所移植的。
2.生产工艺——用卡介菌经培养后收集菌体,加入稳定剂冻干制成。
3.剂型:——分液体和冻干卡介苗两种剂型。
目前统一使用冻干皮内BCG。
按规定,冻干皮内BCG出厂活菌数应不少于100万∕mg4.储运与效期——2℃~8℃避光条件下保存和运输——冻干卡介苗有效期为1年5.BCG接种BCG接种实际上是用人工方法,使未受结核菌感染的人体产生一次轻微的,没有临床发病危险的减毒结核菌的原发感染,从而产生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预防和减少儿童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血行播散性结核病的发生。
卡介苗接种成功的常用方法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疫苗之一呀!那卡介苗接种成功的常用方法到底有哪些呢?首先,卡介苗接种的步骤一般是这样的哦!在宝宝出生后 24 小时到 2 个月内,在左上臂三角肌处进行皮内注射。
接种前要做好宝宝的清洁工作,让宝宝处于舒适的状态。
注射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剂量要准确。
注射后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看看有没有局部红肿、发热等情况。
注意事项可不少呢!比如,要确保宝宝身体健康,没有发热、感冒等不适症状。
如果宝宝有特殊情况,一定要咨询医生能不能接种。
还有呀,接种后要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免感染。
这就像是给宝宝的健康加上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可不能马虎呀!那卡介苗接种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怎么样呢?放心啦!卡介苗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和研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哦!当然啦,可能会有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比如局部红肿、化脓等,但这通常都是正常的反应,会自行消退的。
就像宝宝学走路会摔跤一样,这都是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啦!而且,卡介苗的效果是比较稳定的,能给宝宝提供长期的保护,让宝宝远离结核病这个大坏蛋。
卡介苗的应用场景那可多啦!主要就是用于新生儿的预防接种呀。
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呢!可以有效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那些严重的结核病,比如结核性脑膜炎等。
这就好比是给宝宝穿上了一件防弹衣,能够抵御结核病的攻击呢!而且,接种卡介苗的成本相对较低,性价比超高的哟!我就知道一个实际案例呢,有个宝宝出生后及时接种了卡介苗,后来周围有小朋友得了结核病,但是这个宝宝因为接种了卡介苗就没有被感染。
你说这效果多明显呀!就像在风雨中,别的小朋友没有伞被淋湿了,而这个有伞的宝宝就能安然无恙呢!所以呀,卡介苗接种真的太重要啦!一定要按照要求及时给宝宝接种,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呀!。
卡介苗化脓孩子难受吗我们都知道,宝宝生下来就要按时的去接种疫苗,疫苗几乎都是注射在胳膊上面的。
卡介苗是宝宝出生后就要注射的,一般是注射在左边的胳膊上面。
而卡介苗注射以后大多数都会出现溃烂的情况,很多家长就担心宝宝会不舒服。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卡介苗化脓孩子难受吗?卡介苗化脓孩子难受吗卡介苗化脓宝宝是不会难受的,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相反,如果没有化脓那就是不正常的。
新生儿打完卡介苗没有化脓,一般是不正常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有的孩子即使不化脓、不破溃也同样产生了抗体。
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做抗体检测,如果没有检测到抗体,要及时进行补种。
推荐卡介苗多久开始化脓,化脓后怎么护理呢卡介苗接种后会有什么反应1、接种后2~3周局部发生红肿,出现丘疹状硬块,逐渐软化为白色脓疱,可自行破溃,8~12周后大部分愈合,结痂脱落后可在局部形成一稍凹陷的瘢痕(即卡疤),整个过程持续2~3个月。
2、短期不良反应:少数接种后可出现发热、头痛、头晕、乏力、嗜睡、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全身反应,上述不良反应一般在24h消失。
3、常见的不良反应:接种卡介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接种处皮肤冷脓肿、溃疡不愈、瘢痕疙瘩以及局部淋巴结大。
4、少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炎、全身卡介苗感染、银屑病、皮疹、紫癜、狼疮、过敏性休克等。
5、卡介苗的严重不良反应:卡介苗不良反应大多轻微,但有学者研究136例卡介苗接种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发现死亡患儿有播散性卡介苗病、过敏性休克、诱发颅内出血和过敏性紫癜。
除了过敏性休克外,大多数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均有基础疾病,如免疫缺陷病等。
卡介苗化脓孩子难受吗?卡介苗化脓孩子是不会感到难受的,因为卡介苗注射都是会引起化脓,我们一定要多注意,保持患处干净,然后注意清洗,在洗澡的时候,不要太过用力的搓洗,不然很容易感染。
还有注射当天也不能洗澡,不然很容易破伤风。
卡介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与处理发表时间:2017-09-05T11:12:47.41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作者:莫燕苏鹏滕彬[导读] 如果发现异常反应,要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缩短疗程,以便减轻患儿的痛苦,确保患儿的身心健康。
(山东省青岛市香港中路街道闽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青岛:266071)摘要: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患者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是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接种卡介苗,能使机体获得对结核菌的特异性免疫力,已得到世界性公认,但是卡介苗在接种后,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本文就几种常见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并探讨具体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处理措施肺结核在我国是一种高发疾病,每年有15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也是现阶段下农村因病致贫的主要诱因,鉴于此,卫生部将结核病列为重点防控疾病。
我国计划免疫部门要求,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4h,必须接种卡介苗。
如果存在禁忌症无法接种,可以适当调整,3月龄以下儿童,确认无禁忌症后,可以直接补种,3月龄~3岁儿童,需要进行PPD试验,阴性者可以补种;4岁以上儿童,不予补种。
接种卡介苗后,可以提升机体对于结核菌的免疫力,已经在世界各个国家中得到了推广,但是与其他疫苗相比,卡介苗不良反应较高,不仅影响了接种效果,也增加了患儿的痛苦。
现将卡介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结果总结如下:1 卡介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在接种卡介苗后,会出现局部脓疱、溃烂等,这是正常反应,不需要擦药,但是要保证局部的清洁,衣服不能过紧,如果流出脓液,可以采用棉花或者无菌纱布擦拭,避免挤压,伤口位置会自然结痂、结皮,自然脱落即可。
如果局部反应较重,要及时入院就诊[1]。
如果淋巴结轻微肿大,不需要特别处理,2个月左右会自然消退,若肿大较为严重,可以热敷。
在婴儿接种后的2d内,可能出现啼哭次数增加、轻微烦躁的问题,这属于正常反应,可以利用安抚增加婴儿的安全感。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新生儿卡介苗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为了保护新生儿免受引起急性腹腔内炎的细菌感染,维护母婴健康。
卡介苗接种是母婴健康事业首要的环节之一,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医疗机构开始重视新生儿的卡介苗接种。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并影响最终接种结果。
首先,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过程中,护士提示母亲关于接种前后的相关知识不足。
很多母亲对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都不太清楚,这样就会出现多种问题。
比如说,有的母亲在新生儿未接种前即用冷水洗澡,或是接种后未及时进行防护措施,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新生儿再次感染。
因此,护士应当多提示母亲关于接种前后的相关知识,以确保新生儿接种的安全顺利进行。
其次,护士也需要仔细监测新生儿接种结果,以便及时发现接种异常情况。
很多母亲都会关注新生儿是否发烧,但是一些异常情况比如接种部位的发红或肿胀,接种后身体出现发热症状等,大多母亲比较容易忽略。
因此,护士要积极观察新生儿接种后的反应,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出现。
另外,护士还需要及时更新医学知识,以避免误用药物。
由于新生儿接种新药物及其疫苗注射技术发展速度快,而医学知识又更新缓慢,因此很多护士在新生儿接种中会犯一些误用药物的错误。
为了避免因为误用药物给新生儿造成伤害,护士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以确保新生儿接种的安全。
此外,还应当进行有效的护理宣教,增加家庭对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重视度。
由于大多数家庭对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认识不太清楚,护士可以利用宣教机会告诉家庭成员相关知识,包括卡介苗的接种重要性、接种前后及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增加家庭对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重视度。
总之,为了确保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安全,护士要多提示母亲接种前后的相关知识,仔细监测新生儿接种后的变化,及时更新医学知识,并定期进行护理宣教。
由此,不仅可以解决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还可以提高母婴健康的指标。
卡介苗接种后反应及护理体会【关键词】卡介苗;接种后反应;护理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能使机体获得对结核菌的特异性免疫力。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已将卡介苗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
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
接种后可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预防那些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等。
接种卡介苗对儿童健康成长很有好处,同时也有一些不良反应。
现就卡介苗接种后的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1接种后正常反应及护理皮内接种卡介苗后2~3天内接种处皮肤稍有红肿,为非特异反应,几天后便很快消失,似正常皮肤。
特异性反应要在两周左右时才出现,局部产生红肿的丘疹状浸润硬块,有时会发生硬块软化,出现白小脓疱。
当小脓疱自行破溃后,可渗出黄白色脓液,形成浅表溃疡(但不超过0.5厘米)并结痂。
最后经过2-3个月,痂脱落后形成一颗永久性的圆形疤痕。
这是卡介苗接种的正常反应。
正常反应的护理:一般说来,接种卡介苗后发生正常反应,不必进行特殊处理,均可自愈。
但要进行适当的护理,接种卡介苗后婴儿洗澡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擦洗接种部位和周围,防止继发感染。
接种卡介苗后局部有脓疱或溃烂时,不必擦药或包扎,但局部要保持清洁,衣服不要穿得太紧,如有脓液流出,可用无菌纱布或棉花轻轻拭净,不要挤压,平均约2~3个月自然会愈合结痂,痂皮要等自然脱落,不可提早抠去。
局部反应较重时,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少数有接种处淋巴结轻微肿大现象,但不超过1厘米,一般不需要处理。
婴儿接种卡介苗后的2天内,由于接种局部疼痛,婴儿可出现轻微烦躁,啼哭次数增多,这是正常现象,可多加安抚,使婴儿有安全感。
2接种后强反应及护理卡介苗接种后,脓疱和溃疡直径超过10mm,愈合时间超过6周,淋巴结肿大大于1厘米,称为卡介苗强反应。
近年来,由于卡介苗质量和接种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卡介苗接种引起的加重反应,特别是淋巴结化脓者显著减少。
播散性卡介菌病1例
马丽君;陈新梅;孙莉
【期刊名称】《传染病信息》
【年(卷),期】2024(37)2
【摘要】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减毒活疫苗,健康新生儿出生时即予以接种。
轻度不良反应为接种2~3 d后,接种部位皮肤发红,触之无硬结,数日后自行消退。
播散性卡介菌病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接种部位红肿、破溃和溢脓,
全身多发性淋巴结肿大、皮肤包块形成和肺部病变,也可累及肝脏、脾脏和骨骼。
该病致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仍是难题。
现就我科诊治的1例临床诊
断的播散性卡介菌病诊治过程及相关文献复习总结如下,以期为相应专业的临床医
师提供一定帮助。
【总页数】3页(P189-191)
【作者】马丽君;陈新梅;孙莉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1.9
【相关文献】
1.1例高 IgE 血症合并播散性卡介菌病患儿的护理
2.播散性卡介菌病并慢性肉芽肿、肺部多重感染1例
3.23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接种卡介苗后发生播散性卡介菌病的
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4.肾移植患者伴红色发癣菌合并播散性诺卡菌感染引起的深部皮肤真菌病1例5.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多系统播散性诺卡菌病1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卡介苗注意事项
卡介苗是一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针对结核杆菌的感染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在接种卡介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接种时间:一般建议在出生后尽早接种卡介苗,最好在婴儿的第一次预防接种中进行。
如果错过了适宜的接种时间,也可以在儿童期或成年时进行补种。
2. 接种部位:卡介苗一般接种在左上臂的皮下组织中。
接种前会在皮肤表面做一个小的划破口,然后将疫苗液滴入伤口中。
划破口应该保持干燥和清洁,不要用手触摸或搔抓。
3. 护理划破口:卡介苗在接种后会留下一个小伤口,需要正确护理。
切忌用手揉搓或扣抠,以免引起感染。
一般情况下,伤口会在接种后几天结痂,不要主动去除结痂,待其自行脱落即可。
4. 避免感染:接种卡介苗后,需要注意避免与结核病患者接触,以减少结核杆菌的感染风险。
尤其是对于与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的人接触时,要保持距离,避免密切接触。
5. 观察不良反应:接种卡介苗后,可能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硬结、溃疡等。
这些反应一般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消退,不需要特殊处理。
但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6. 定期做结核病检测:虽然接种卡介苗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
护,但并不能完全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因此,建议定期进行结核病的筛查,如胸部X射线检查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以及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是否需要进行其他补充疫苗接种。
总结起来,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接种时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避免感染以及观察不良反应。
定期的结核病检测也是必要的,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的感染。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发布时间:2021-11-12T08:37:16.464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8期作者:魏珍杨琼[导读] 目的:探究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方法:选取2019年10月到2020年12月经本院接种卡魏珍杨琼华亭市第二人民医院 744100【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方法:选取2019年10月到2020年12月经本院接种卡介苗的新生儿70例,将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
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接种卡介苗后的新生儿采取针对性护理,可帮助新生儿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强家长满意度,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护理卡介苗是小儿出生是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是用于预防结核类疾病的疫苗。
小儿接种卡介苗后能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来对抗结核分枝杆菌,有效防止该病菌在人体内传播和繁殖,预防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等疾病发生[1-2]。
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为3个月以内出生的婴儿或结核菌素试验呈阴性的儿童,但小儿在接种卡介苗后会有可能出现相关不良反应,为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效的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为探究高效护理措施,本次研究选取70例新生儿,将以上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比家长满意度和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9年10月-2020年12月经本院接种卡介苗的70例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范围2-6月;平均年龄(3.12±1.00)月;观察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范围2-10月;平均年龄(5.19±1.45)月,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经比较后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不良副反应分析及对策【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392-01【摘要】目的:探讨卡介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方法:对卡介苗接种后的常见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结果:卡介苗接种后形成“卡痕”正常免疫反应过程,持续约2个月。
无需作特别处理,只要局部保持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如接种剂量过大,或误种皮下或肌肉.可引起接种部位和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脓疡、破溃。
淋巴结肿大可用热敷,脓疡、破溃要注射器抽脓,必要时扩创引流,同时加服异烟肼、利福平抗结核治疗。
结论:为减少接种后反应的发生,应加强卡介苗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责任心的培养,熟练掌握卡介苗的接种方法,避免卡介苗注射过量或注入皮下。
如果发现异常反应,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缩短疗程,以便减轻患儿的痛苦,确保儿童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处理目前,我国肺结核感染率、发病率和患病率均较高.根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4亿人感染了结核菌,现患传染性肺结核约200万人,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约15万人,形势非常严峻。
结核病是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
因此,卫生部也将结核病列为全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
我国计划免疫要求在全国城乡普及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规定婴儿出生24 h内必须接种卡介苗。
如果有禁忌症,暂时无法接种的,可在l岁内尽早补种。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是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接种卡介苗,能使机体获得对结核菌的特异性免疫力,已得到世界性公认。
目前认为新生儿及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后,较未接种的同龄人群结核病发病率减少约80%,与其他疫苗相比,卡介苗的接种反应要大一些。
有资料报道,我国出现异常反应者约为0.02%-0.05%,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影响了卡介苗的预防接种。
现就卡介苗接种后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进行总结分析:1 正常反应一般说来,接种卡介苗后发生正常反应,不必进行特殊处理,均可自愈。
卡介苗异常反应赔偿标准卡介苗是一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尽管它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疫苗,但个别人接种卡介苗后可能会出现异常反应。
为了保护接种者的权益,许多国家都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了赔偿标准以保障接种者的利益和健康。
卡介苗的异常反应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和局部不良反应两种类型。
过敏反应可能会引起皮肤红肿、瘙痒、呼吸道症状甚至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等。
局部不良反应则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出现红肿、脓疮等症状。
这些异常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生,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赔偿措施。
不同国家在制定赔偿标准时会考虑许多因素,包括疫苗的安全性、异常反应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接种者的损失以及接种政策的公平性等。
以下是一些国家对卡介苗异常反应赔偿标准的一般规定:1.美国:根据美国联邦卡介苗损伤赔偿法案(National Vaccine Injury Compensation Program),接种卡介苗后发生严重异常反应的个案可以申请赔偿。
赔偿金额根据接种者的损失和伤害程度而定,可以包括医疗费用、康复费用、失去的收入以及残疾赔偿等。
2.加拿大:加拿大卡介苗损伤赔偿计划(Vaccine Injury Compensation Program)为接种过卡介苗后发生严重异常反应的个案提供赔偿。
赔偿金额根据接种者的损失和伤害程度而定,可以包括医疗费用、治疗费用、康复费用、残疾赔偿以及失去的收入等。
3.英国:在英国,卡介苗异常反应的赔偿标准由国家卫生服务(NHS)负责制定。
接种卡介苗后发生异常反应的个案可以申请赔偿,赔偿金额根据接种者的损失和伤害程度而定,包括医疗费用、康复费用、残疾赔偿以及失去的收入等。
4.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全国疫苗损伤赔偿计划(National Vaccine Injury Compensation Program)为接种卡介苗后发生严重异常反应的个案提供赔偿。
赔偿金额根据接种者的损失和伤害程度而定,包括医疗费用、康复费用、失去的收入以及残疾赔偿等。
新生儿打卡介苗的不良反应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有效手段,卡介苗很安全,但是在大规模接种时仍然会有个别不良反应病例的出现,那么新生儿卡介苗的不良反应你知道多少?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新生儿卡介苗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新生打儿卡介苗的不良反应
与其他的疫苗相比,卡介苗接种后的反应似乎要大些,其实也不必害怕。
一般来说,卡介苗皮内注射在2~3周后可形成红硬小脓疤,以后破裂而成小溃疡,再经1~2周结痂脱落。
接种后出现反应不必包扎,如正在排脓,可涂1%紫药水或各种油膏(10%磺胺油膏,2%氨基水杨酸钠或10%异烟肼油膏),溃疡处不可贴橡皮膏或膏药。
局部淋巴结肿大的,可用热敷,若无效,可待软化后抽脓,同时注入10~20毫克链霉素,一般不要做手术。
新生儿打卡介苗不良反应的处理
(1)局部脓肿或溃疡长期。
一般这类局部异常反应与疫苗剂量、注射深度、免疫状态、接种部位有关。
局部脓肿多数是由于接种过探或超量所致,少数由接种处继发感染引起,脓肿形成后可穿刺抽脓,一般不宜切开。
脓疡破溃时可用2O%PAS软膏涂抹患处,合并感染者局部可甩抗生索软膏涂抹或全身使用抗生索治疗对深度超过0.5cm久不结痴的溃疡面,可馀抹I 龙胆紫,使溃疡面干燥结痂。
结痂保护好痂皮,待其自然脱落,对较探的溃疡面可用5 异烟肼软膏涂敷,隔日换药一次。
(2)淋巴结强反应。
据上海对O一1岁婴幼儿不同接种方法淋巴结反应情况的统计,皮内法淋巴结肿大率为4.5%,化脓率为0.1% ;口服法各为1.2% 与0 05%;皮上划痕法各为1.2% 与0.99%。
杭州市1 973年报告1468例因卡介苗接种引起淋巴结肿大者,其中出生2个月以内婴儿占89.7% ,
l岁以内占98 7%。
可见年龄越小淋巴结强反应发生率越高。
淋巴结强反应与疫苗方面、接种方法、接种技术、儿童年龄等因素有关。
腋下淋巴结肿大超过lcm者,严重者可干酪化软化,形成脓肿或破溃即为淋巴结强反应在形成脓肿前可口服异烟肼10mg/kg,一日1次,共3个月。
同时可局部热敷,一日3~扶。
脓肿形成后可穿刺抽脓,抽脓后可注入5 异烟肼或链霉素。
隔一周可重复治疗。
一般不宜手术切开。
当有破溃趋势时可用手术正确切开,有利于愈合。
脓肿已破溃时,则需扩创引流,可用5 异烟肼或利福平粉剂橡敷若有瘘管卿需手术切除。
新生儿打卡介苗的注意事项
⒈ 本菌苗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⒉ 卡介苗接种时不可使用同一注射器,避免肝炎传染率增高.安瓿有裂纹或过期失效者不可使用.
⒊ 与其它疫苗同时使用时应不在同侧注射.
⒋ 本菌苗接种后还要和结核病人隔离2个月,以免在这期间受到传染.2-3月后再作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表示接种成功,阴性的应再补种.以后每3-4年复种一次,复种前也应先作结核菌素试验.
⒌ 对化疗后免疫力降低患者施以活菌免疫接种将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感染.化疗停止及接受活疫苗接种之间的间隔期至少为3个月.
⒍ 若注射后出现疤痕,在处理时切忌手术切除,可采用局部封闭疗法,将醋酸氢化可的松12.5mg,异烟肼100-300mg,0.5%普鲁卡因溶液适量,充分混合后用消毒注射器将混合液作局部注射,每周2次,连续10次后,停2周,再继续注射,直至疤痕疙瘩变平为止.
⒎ 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可用1%龙胆紫涂抹以防感染,一般8-12周结痂;如遇局部淋巴结肿大可用热敷处理;如已软化形成脓疱,可用灭菌注射器抽脓;如已穿孔可用10%磺胺软膏或20%对氨基柳酸软膏处理.
⒏ 使用时制品应注意避光,活菌苗用时不得日光曝晒.
⒐ 皮内免疫注射时切不可注射到皮下,否则会引起严重深部脓肿,长期不愈.注射剂量过高可致接种处脓肿或淋巴结炎,应遵循推荐剂量.
⒑ 接种对象必须详细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菌苗批号及亚批号,制造单位和接种日期.
⒒ 制备该品者应戴手套,口罩,穿隔离衣.盛装过疫苗的容器,注射器及其它物品不得用作其它注射,以防产生化脓反应.丢弃前应消毒处理.
⒓ 冻干注射剂菌苗稀释方法:用灭菌的1mL注射器将随制品附带的稀释液按要求量精确吸至冻干卡介苗安瓿中,放置1分钟后摇动安瓿使之溶化,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使之充分混匀.每支安瓿自稀释时起,必须在半小时内用完,以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