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糖类
- 格式:doc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79
第一章糖一、糖的概念糖类物质是多羟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aldehyde)或酮类(Ketone)化合物,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或聚合物。
据此可分为醛糖(aldose)和酮糖(ketose)。
还可根据碳层子数分为丙糖(triose),丁糖(terose),戊糖(pentose)、己糖(hexose)。
最简单的糖类就是丙糖(甘油醛和二羟丙酮)由于绝大多数的糖类化合物都可以用通式Cn (H2O)n表示,所以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糖类是碳与水的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
现在已经这种称呼并恰当,只是沿用已久,仍有许多人称之为碳水化合物。
二、糖的种类根据糖的结构单元数目多少分为:(1)单糖:不能被水解称更小分子的糖。
(2)寡糖:2-6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以双糖最为普遍,意义也较大。
(3)多糖:均一性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半纤维素、几丁质(壳多糖)不均一性多糖:糖胺多糖类(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4)结合糖(复合糖,糖缀合物,glycoconjugate):糖脂、糖蛋白(蛋白聚糖)、糖-核苷酸等(5)糖的衍生物:糖醇、糖酸、糖胺、糖苷三、糖类的生物学功能(1) 提供能量。
植物的淀粉和动物的糖原都是能量的储存形式。
(2) 物质代谢的碳骨架,为蛋白质、核酸、脂类的合成提供碳骨架。
(3) 细胞的骨架。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4) 细胞间识别和生物分子间的识别。
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寡糖链参与细胞间的识别。
一些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含有糖分子或寡糖链,构成细胞的天线,参与细胞通信。
红细胞表面ABO血型决定簇就含有岩藻糖。
第一节 单糖一、 单糖的结构1、 单糖的链状结构确定链状结构的方法(葡萄糖):a. 与Fehling 试剂或其它醛试剂反应,含有醛基。
b. 与乙酸酐反应,产生具有五个乙酰基的衍生物。
c. 用钠、汞剂作用,生成山梨醇。
D-葡萄糖L-葡萄糖 半乳糖甘露糖 果糖最简单的单糖之一是甘油醛(glyceraldehydes),它有两种立体异构形式(Stereoismeric form),图7.3。
第一章糖类第一节引言一、糖类的存在与来源碳水化合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每年全球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可转换1000亿吨CO2和H2O 成为纤维素和其他植物产物。
植物体85-90%的干重是糖类。
总的说来,糖类在生物体内所起的作用包括:能量物质、结构物质和活性物质。
二、糖类的生物学作用绿色植物的皮、杆等的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等);昆虫、蟹、虾等外骨骼糖(几丁质);结缔组织中的糖(肝素、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细菌细胞壁糖称作结构多糖。
粮食及块根、块茎中的多糖(淀粉);动物体内的贮藏多糖(糖元)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糖蛋白(蛋白聚糖)中的糖;细胞膜及其他细胞结构中的糖如血型糖;活性糖分子是重要的信息分子。
医疗用糖(葡萄糖及其衍生物,如葡萄糖酸的钠、钾、钙、锌盐等);食用菌中的糖(香菇多糖、茯苓多糖、灵芝多糖、昆布多糖等)可以作为药物使用。
糖类是重要的中间代谢物,可以转化为氨基酸、核苷酸和脂类。
三、糖类的元素组成和化学本质糖类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有些还有N、S、P等。
单糖多符合结构通式:(CH2O)n,但仅从通式上并不能判断某分子是否就是糖,即:符合通式的不一定是糖,如CH3COOH(乙酸),CH2O(甲醛),C3H6O3(乳酸);是糖的不一定都符合通式,如C5H10O4(脱氧核糖),C6H12O5(鼠李糖)。
糖类可以定义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衍生物;可以水解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或它们的衍生物的物质。
四、糖的命名与分类单糖(monosaccharides):不能水解为其他糖的糖,按碳原子数分为:丙糖(甘油醛);丁糖(赤藓糖);戊糖(木酮糖、核酮糖、核糖、脱氧核糖等);己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等。
寡糖(oligosaccharides):可以水解为几个至十几个单糖的糖,一般包括:二糖(disaccharides):蔗糖、麦芽糖、乳糖。
三糖(trisaccharides):棉籽糖和其他寡糖。
第一章糖类化学主要内容:主要介绍糖类的概念、分类以及单糖、二糖和多糖的化学结构和性质。
一、糖的概念(一)糖的化学概念(糖类saccharide)糖类物质是多羟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aldehyde)或酮类(Ketone)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或聚合物的总称。
据此可分为醛糖(aldose)和酮糖(ketose)。
还可根据碳层子数分为丙糖(triose),丁糖(terose),戊糖(pentose)、己糖(hexose)。
最简单的糖类就是丙糖(甘油醛和二羟丙酮)糖也称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用C n (H2O)n表示。
由于绝大多数的糖类化合物都可以用通式C (H2O)n表示,所以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糖类是碳与水的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
现在已经这种称呼并不恰当,只是沿用已久,仍有许多人称之为碳水化合物。
(二)分布及其重要性糖是自然界分布很广的一类化合物,几乎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都含有糖类。
糖类的主要生物学作用:(1)提供能量。
植物的淀粉和动物的糖原都是能量的储存形式。
(2)可转变为生命所必需的其它物质,如脂类、蛋白质等。
为蛋白质、核酸、脂类的合成提供碳骨架。
(3)可作为生物体的结构物质,细胞的骨架。
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4)细胞间识别和生物分子间的识别。
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寡糖链参与细胞间的识别。
一些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含有糖分子或寡糖链,构成细胞的天线,参与细胞通信。
红细胞表面ABO血型决定簇就含有岩藻糖。
(三)糖的分类(classification)根据糖的结构单元数目多少分为:1、单糖(monosaccharide):是多羟醛或多羟酮(1)碳原子数目:丙糖、丁糖、戊糖、已糖、庚糖等。
(2)醛糖、酮糖:醛糖:自然界存在的有D-甘油醛糖,L-阿拉伯糖,D-木糖,D-核糖,D-2-脱氧核糖,D-葡萄糖,D-甘露糖,D-及L-半乳糖等。
第1章糖类一、糖的概念(一)分布(二)糖的生物学作用(三)糖的化学概念糖类是多羟醛或多羟酮及其缩聚物及某些衍生物的总称。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糖类,是多羟醇的醛或酮的衍生物,如葡萄糖、果糖等。
下列的第一式为多羟醇,第二式为第一式的醛衍生物,称醛糖,第三式为第一式的酮衍生物,称酮糖。
二糖,亦称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如蔗糖、麦芽糖等。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或其衍生物所组成。
如淀粉、糖原、糖胺聚糖等。
绝大多数糖类的实验分子式可用C n(H2O)n式子来表示。
因而有旧称碳水化合物。
但符合C n(H2O)n式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糖,如乙酸(CH3COOH→C2H4O2);相反,有的糖的分子式并不符合C n(H2O)n式,如鼠李糖(C6H12O5)。
所以称碳水化合物并不恰当,但因沿用已久,至今人们还习惯用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
还有一些多糖是同非糖物质,如肽、脂质或硫酸相连接的;也有一些多糖的组成单位不是单纯的单糖,而是单糖的衍生物如乙酰糖胺、硫酸糖胺或糖醛酸。
(四)糖的分类糖类可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三大类;1、单糖根据所含碳原子数目又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和己糖等。
每种单糖都有醛糖(含醛基)和酮糖(含酮基)。
2、寡糖由2—10分子的单糖结合而成,水解后产生单糖。
二糖:由2分子单糖结合而成,如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等。
三糖:由3分子单糖所组成,如棉子糖。
3、多糖由多分子单糖或其衍生物所组成,水解后产生原来的单糖或其衍生物。
分同多糖和杂多糖。
前者为相同单糖或单糖衍生物所组成,又分戊聚糖(C5H8O4)n,如阿拉伯胶,己聚糖(C6H10O5)n,如淀粉、纤维素、糖原等;后者为一种以上的单糖或其衍生物所组成,如半纤维素、糖胺聚糖等。
糖类还可和非糖物质结合组成复合糖(结合糖),如糖脂和糖蛋白等。
二、单糖(一)单糖的结构1、链状结构单糖是多羟醛或多羟酮,又因葡萄糖被钠汞齐(钠和汞的合金)和HI还原后生成正己烷,被浓HNO3氧化产生糖二酸(二羧酸),而多羟醛、多羟酮、正己烷和糖二酸等都是开链化合物,所以单糖的结构也必然是链状的,可用下列通式表示醛糖和酮糖:以D一葡萄糖和D一果糖作代表,它们的结构可表示如下式:上述结构式可分别简化为:开链醛糖和开链酮糖都含有羟基和不对称碳原子,所不同者是D一果糖比D一葡萄糖分子少一个不对称碳原子,D一果糖第2碳位为酮基(亦称羰基),而D一葡萄糖分子的第1碳位为醛基。
单糖的D一及L一型:单糖有D一及L一两种异构体判断其......D.一型还是.L.一型是将单糖分子中离羰基最远的不对称碳原子.....................上一......OH..............D.一甘油醛..的空间排布与甘油醛比较,若与相同,即...............D.一型。
若..在不对称碳原子右边的为....—.OH与.L.一甘油醛相同,即一...................OH..在不对称碳原子左边的为.L.一型。
...凡在理论上可由D一甘油醛(D一甘油醛糖)衍生出来的单糖皆为D一型糖,由L一型甘油醛衍生出来的单糖为L一型糖,所以D一及L一符号仅表示各有关单糖在构型上与D一甘油醛或L一甘油醛的构型关系,与其旋光性无关。
如果要表示旋光性,则在D后加(+)号,表示右旋,加(—)号表示左旋;例如D(一)果糖即表示果糖的构型与D一甘油醛相同.而旅光性是左旋。
甘油醛的D一或L一型最初是随意规定的。
在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上的H和OH基有两种可能排列法,即OH(或H)可在不对称碳原子的左边,也可在不对称碳原子的右边,因而可形成两种对映体。
OH 在甘油醛的不对称碳原子右边者,即在与一CH2OH 基邻近的不对称碳原子(有*号的右边)曾主观地被称为D-型,在左边者称L一型,例如:若将甘油醛分子做成立体模型,则D一及L一甘油醛两个对映体的结构可表示如图1-1。
根据这种方法,从D一甘油醛可能衍生出2个D一丁糖,4个D一戊糖,8个D一已糖;从L一甘油醛亦可能衍生出同样数目的L一型单糖。
D一与L一型单糖互为对映体。
由D-甘油醛衍生的C4一C5单糖可表示如下:由D一酮糖衍生的单糖如下图所示:同样,L一甘油醛糖和L一甘油酮糖亦可衍生出相应的四碳、五碳和六碳单糖。
自然界中存在的醛糖有D一甘油醛糖、L一阿拉伯糖、D一木糖、D一核糖、D—2一脱氧核糖、D-葡萄糖、D一甘露糖和D一及L一半乳糖等几种。
酮糖只有甘油酮糖(即二羟丙酮CH2OH一CO 一CH2OH)、L-木酮糖、D一果糖、L-山梨糖和景天庚酮糖存在于自然界。
D一葡萄糖、D一果糖与人类关系较密切。
人体的血糖几乎全是D一葡萄糖,医疗上注射用的糖也是葡萄糖。
D一果糖存在于水果中,比葡萄糖甜。
2、环状结构如果链状结构是单糖的唯一结构,则单糖中的醛糖本身就属于醛类,它的性质应与一般醛类相同。
但事实上,单糖的性质常与一般醛类有出入,不能用开链结构来解释单糖的这些性质。
例如:①葡萄糖的醛基不如一般醛类的醛基活泼,也不如一般醛类能与NaHSO3和Schiff试剂(品红—亚硫酸)起加合作用。
②1分子葡萄糖只能与1分子甲醇结合成甲基葡萄糖,不能如一般醛类分子能与2分子甲醇作用形成缩醛。
③一般醛类在水溶液中只有一个比旋光度,但新配制的葡萄糖水溶液的比旋光度随时间而改变。
因此,D一葡萄糖和D一果糖的结构式又可写如下式:单糖的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实际上是同分异构体。
环状结构最重要,以葡萄糖为例,在晶体状态或在水溶液中,绝大都分是环状结构,在水溶液中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是可以互变的,糖的水溶液总含有少量的自由醛基(指链状糖),故呈醛的性质。
(1)单糖的α-型和β-型凡糖分子的半缩醛羟基(即C—1上的OH)和分子末端一CH2OH邻近不对称碳原子的OH基在碳链同侧的称α一型,在异侧的称β-型。
C-1称异头碳原子,所以α一和β-两种不同形式的异构体称异头物。
在水溶液中,单糖的α一和β-通过直链可互变而达到平衡。
上面的葡萄糖环状结构式为(氧桥是第1和第5碳原子连接),除1—5氧桥型外,葡萄糖型。
1一4氧桥型葡萄氧桥桥型的环状结构还可以有11——44氧糖极活泼,又称活性葡萄糖。
1一5氧桥型葡萄糖的环状结构与吡喃的结构相似,而1一4氧桥型葡萄糖的环状结构与呋喃的结构喃糖糖,1—4氧吡喃相似,因此称1—5氧桥的环形糖为吡糖。
喃糖呋喃桥的环形糖为呋(2)单糖环状结构式的另一形式(Haworth式)W. N. Haworth提出书写糖类环状结构式的另一方法,即建议将吡喃糖式写成六元环,将呋喃糖式写成五元环,并现定:①Fischer式中环内碳链左边的各基团写在环的平面上,将右边的各基团写在环平面下。
②醛糖环外的链上如有1或1以上的碳原子(例如吡喃已糖的第6位碳),则将D一型糖环外的碳原子及其所带基团写在环平面上,L—型糖环外的碳原子及其所带基团写在环平面下。
③α一酮糖的第1位碳及其基团写在环平面上,β-酮糖的第1位碳及其基团写在环平面下。
除第1位碳外,酮糖环外的碳原子和它所带基团的位置,则照醛糖环外的碳原子办理,即D一型写在环平面上,L-型写在环平面下。
上述D-吡喃葡萄糖式的C—5及D-呋喃葡萄糖的C—4左侧的H,照假定,似乎都应当写在Haworth 式的平面上,但实际上是写在平面下,这是因为下述理由:当链形葡萄糖的C—5上的羟基和C一l上的醛基连成1—5型氧桥时,碳原子C—4和C一5(1—4型五元环结构为C-3和C一4,其他环状结构类推)之间的使必须旋转一个角度(约109°),使C—5上的羟基达到一个合适位置(使羟基的O与C-1至C —5同在一平面上)而和C一1上的羰基(CO基)成环。
因此,在Haworth建议的结构式中,l—5型D一葡萄糖C-5(在1—4型为C一4)左边的H即移到平面的下面了。
如下图所示:上面链式D—葡萄糖式中的箭头符号表示C—4和C—5间键的旋转方向。
单糖的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以及吡喃式和呋喃式彼此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可以相互转变的。
在游离单糖(例如己糖)中性水溶液中,链式与环式,吡喃型和呋喃型同时存在,成一平衡,但以吡喃型为主。
α-与β一型的互变是通过醛式或水化醛式来完成的。
(3)椅式和船式构象构由于糖分子中各碳原子之间都是以单键相连,C—C单键可以自由旋转,这就产生了构象问题。
对直链的单糖分子来讲可有各种构象,但对环状单糖来讲,由于成环后单键的旋转受到一定的牵制,构象体就少一些。
根据X射线衍射,旋光性和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已糖糖及其衍生物的构象,己糖的C—C键都保持正常四面体价健的方向,不是在一个平面上,而是折叠成椅式和船式两种构象。
椅式构象又有C1和1C之分,下图是β-D-吡喃葡萄糖的两种椅式构象。
在C1构象中所有体积大的取代基(-OH,CH2OH)都在平伏键(e键)的位置,而1C构象恰好相反.所有体积大的取代基(-OH,CH2OH)都在垂直键(a键)的位置。
通常平伏键位置上的取代基处于低能状态,这是因为它们与其他取代基间发生空间障碍的可能性较少。
因此C1构象是葡萄糖最稳定的构象,也是大多数单糖最稳定的构象。
β-D-吡喃葡萄糖椅式构象(体积大的取代基全部为平伏键)较α一D-吡喃葡萄糖葡萄糖的椅式构象(半缩醛羟基为垂直键)更加稳定;故在溶液中β-异构体占优势。
(二)单糖的性质1、物理性质单糖的重要物理性质有旋光性、变旋性、甜度和溶解度等。
旋光性一切单糖都含有不对称碳原子,所以都有旋光的能力,能使偏振光的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转。
使偏振光平面向左转的称左旋糖,使偏振光平面向右转的称右旋糖。
变旋性一个旋光体溶液放置后,其比旋光度改变的现象称变旋。
变旋的原因是糖从一种结构α-型变到另一种结构β-型,或相反地从β-型变为α-型。
变旋作用是可逆的。
当α-与β-型互变达到平衡时,比旋光度即不再改变。
α-及β一D-葡萄糖平衡时其比旋光度为+52. 5°。
加微量碱液可促进糖的变旋平衡。
甜度单糖有甜味,但甜度大小不同,如以蔗糖糖为标准定为100度,其他糖类的相对甜度如表1—2从表1—2可看出果糖最甜,乳糖最不甜,各备糖的甜度大小次序如下:果糖>转化糖>蔗糖>葡萄糖>木糖>鼠李糖>麦芽糖>半乳糖>棉子糖>乳糖转化糖(水解后的蔗糖,含自由葡萄糖和果糖)及蜂蜜糖一般较甜,是因为含有一部分果糖的关系。
蜂蜜含83%的转化糖。
糖的甜度无疑是与其化学结构有关,必然由于糖分子中的某些原子基团对舌尖味觉神经所起的刺激而引起。
多糖无甜味,是因其分子太大,不能透入舌尖的味觉乳头细胞。
溶解度——2、化学性质单糖的化学性质是与其分子中的功能基团醛基或酮基和醇基密切相关的。
由于单糖为多羟醛或多羟酮,所以凡醛基、酮基和醇基所能产生的化学反应,醛糖或酮糖一般也能产生。
((11))由由醛醛、、酮酮基基产产生生的的性性质质单糖的醛基、酮基可被氧化、还原和起成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