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
- 格式:docx
- 大小:11.24 KB
- 文档页数:1
安徽农学通报2024年01期粮食作物作者简介高业根(1977—),男,安徽肥东人,农业技术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
收稿日期2023-09-27小麦肥料高效利用品种筛选试验高业根(肥东县古城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中心站,安徽肥东231622)摘要为筛选小麦肥料高效利用品种,发展小麦生产中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本研究选择5个小麦品种,设计施用100%氮磷钾处理(T 1)、90%氮磷钾处理(T 2)和80%氮磷钾处理(T 3)3个不同施肥水平处理,调查各品种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等指标。
结果表明,小麦平均生育期为191d ,不同品种各生育期的茎蘖总数差异较大,同一品种在不同处理中的茎蘖总数也有差异;品种科麦1007在全量施肥水平和90%施肥水平下的产量均最高;宁麦17对氮肥的利用率最高,镇麦15对磷肥的利用率最高,凯麦1778对钾肥的利用率最高。
综合产量和肥料利用情况,在肥料不减量或减量少的情况下,建议推广种植科麦1007。
关键词小麦品种;肥料利用率;小麦产量中图分类号S512.1;S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4)01-0005-04安徽肥东地处江淮分水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源丰富,是小麦适宜种植区。
该县小麦种植面积约24667hm 2,以春性品种为主,半冬性品种为辅。
近年来,小麦市场上出现了众多新品种[1],要求提高栽培技术和植保分类指导[2]。
为筛选出适宜该地区种植的优质小麦新品种,扩大新品种的推广应用[3],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氮肥损耗,发展小麦生产中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4-6]。
根据小麦生产实际,科学制定试验方案。
本研究通过开展不同小麦品种的肥料试验,筛选出肥料利用效率高,产量和品质好,适应性强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品种[7-9],为小麦生产中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点试验点位于安徽肥东石塘镇浮槎社区—家庭农场承包田,试验田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地力肥沃且农田基础设备配套。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是人类的主要食用粮食之一,也是许多动物的重要饲料来源。
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肥料的利用率对于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对小麦肥料利用率进行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在于探究不同施肥水平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了解小麦对肥料的利用率情况,为提高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方法1. 试验地点:选择适宜小麦生长的试验田地。
2. 试验材料:小麦种子、氮磷钾复合肥。
3. 试验设计:随机分组设计,设立5个处理组,分别为不施肥组、低水平施肥组、中水平施肥组、高水平施肥组和超高水平施肥组。
4. 试验过程:在播种前对试验田地进行基础施肥,并按照设定的施肥水平进行添加氮磷钾复合肥。
在小麦生长期间,进行定期的生长观测以及产量统计。
5. 试验数据的处理: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试验结果通过试验的观测和数据统计,得出以下结果:1. 小麦生长情况:在给定的施肥水平下,小麦的生长情况呈现出明显差异。
施肥水平较低的组别小麦生长缓慢,高耗肥现象更加明显;而施肥水平较高的组别小麦生长旺盛,叶绿色泽鲜艳。
3. 肥料利用率:通过对小麦的产量和施肥量进行对比,计算出小麦对肥料的利用率。
结论显示,施肥水平较低的组别小麦对肥料利用率较低,而施肥水平较高的组别小麦对肥料利用率较高。
1. 适量施肥有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
过低的施肥水平会降低小麦的产量,而适宜的施肥水平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提高。
2. 高效利用肥料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降低成本。
小麦在较高的施肥水平下,对肥料的利用率更高,从而提高了产量的同时也减少了肥料成本。
3. 施肥水平的选择需要因地制宜。
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土壤条件下,施肥水平的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五、试验意义本次试验的结果为小麦的肥料利用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探究小麦的肥料利用率情况,可以为种植户提供科学的施肥指导,帮助他们更加合理地利用肥料,提高小麦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分析研究
贾仰东;李庆瑞;步磊;王广春
【期刊名称】《农业知识》
【年(卷),期】2024()2
【摘要】提高肥料利用率是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分析研究出了在配方施肥条件下,每形成100kg小麦籽粒平均吸收N、P_(2)O_(5)、K_(2)O养分量,为“高产、优质、经济、环保”施肥提供了理论支撑。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贾仰东;李庆瑞;步磊;王广春
【作者单位】成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
【相关文献】
1.民权县机械深施条件下的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
2.小麦品种扬麦16号肥料利用率试验
3.2021年五河县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
4.民权县冬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
5.泰安市岱岳区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而肥料的使用是提高农
作物产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如何提高小麦肥料的利用率对于农民和农业生产来说都是非常
重要的。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是一项科学的实验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肥料利用
率的影响,并寻找最佳的施肥方式。
本试验选取了一片具有相似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的小
麦田作为实验基地,并在不同试验区域设置了不同的施肥方案。
我们设立了化肥组。
这个组别只施用化学肥料,根据小麦的需肥量进行科学施肥。
化
肥组可以体现化学肥料的作用效果,评估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在试验进行期间,我们定期对小麦进行观察和测量,记录生长情况和产量数据。
通过
对比不同试验组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预计在试验结束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化肥组是否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有机肥组是否能够提高小麦的品质,混合肥组是否能够兼具两者的优点。
根据这些结论,
我们可以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建议,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是一项重要的科研工作,旨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
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希望通过这项试验,能够为小麦的种植与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
而小麦的养分利用率则直接关系到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小麦肥料利用率的提高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了深入研究小麦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项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以期为小麦的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地点选择在我国主要小麦产区之一的河北省,试验用地为同一块小麦田地,试验时间为一年。
试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施肥方法,而实验组则采用了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小麦生长期需求量进行合理施肥的方法。
具体试验设计如下:实验组:1.土壤养分测定:在小麦生长前,对试验地的土壤进行养分测定,包括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的检测。
2.养分平衡施肥:根据土壤的养分测定结果和小麦生长期的需求情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确保养分的均衡供给。
3.施肥方式:采用分次施肥的方式,分别在播种前、拔节期和抽穗期进行施肥。
对照组:1.普通施肥:使用当地常规的施肥方式,按照固定比例和时间进行施肥。
2.施肥方式:一次性施肥,使用化肥和有机肥的混合施用。
试验过程:1.生长情况观察:在小麦生长期间,定期对两组的小麦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株高、叶绿素含量、坐穗数、千粒重等指标的测定。
2.土壤养分监测:定期对试验地的土壤养分进行监测,包括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的检测。
3.产量和质量测定:小麦成熟后,对两组的小麦产量和质量进行测定,包括小麦的单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等指标的检测。
试验结果:根据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实验组的小麦产量和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体数据如下:1.产量:实验组小麦的平均产量为每亩550公斤,而对照组小麦的平均产量为每亩480公斤,实验组的产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4.5%。
2.质量:实验组小麦的千粒重为35克,而对照组小麦的千粒重为32克,实验组的千粒重较对照组提高了8.3%。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 通过本试验研究配方施肥方式下冬小麦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状况,为施肥指导提供依据。
一、时间与地点1、试验时间2019年10月-2020年6月。
2、试验地点高密市大牟家镇西刘家村刘莉家庭农场。
二、材料与方法1、供施肥料尿素(N 46%),硫酸钾(K 2O 51%),过磷酸钙(P 2O 512%)。
2、供施作物冬小麦,品种为燕农99。
3、供试土壤试验地块地势平坦、地力均匀、灌溉方便,土类为砂姜黑土,种植制度小麦-玉米轮作。
冬小麦播种前采集耕层土样化验土壤养分,有机质16.8g/kg ,碱解氮84mg/kg ,有效磷31.2mg/kg ,速效钾175mg/kg ,pH8.43,肥力中等偏上。
4、试验设计该试验设置4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长5米,宽6.8米,面积34平方米,各小区随机排列,设保护行。
处理分别为:处理1:配方无氮区;处理2:配方无磷区;处理3:配方无钾区;处理4:配方全肥区。
处理1、2、3的NPK 用量同处理4的氮磷钾区NPK 用量,各小区的供试肥料作基肥冬前一次性施入。
三、结果与分析1、冬小麦茎叶与籽粒产量2020年6月19日到冬小麦试验地块测产,冬小麦产量统计结果见表1。
从各处理可见冬小麦产量全肥区明显高于缺肥区,表明缺失氮磷钾任一养分,都会造成冬小麦的减产。
2、冬小麦茎叶与籽粒的氮磷钾含量试验区内各处理风干后的茎叶和籽粒样品经检测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见表2。
3、氮磷钾肥料利用率根据冬小麦茎叶与籽粒及其相关数据进行计算的两处施肥区冬小麦氮磷钾肥料利用率。
配方施肥区的氮肥利用率为52.11%,磷肥利用率为17.94%,钾肥利用率为37.61%;常规施肥区氮肥利用率为46.27%,磷肥利用率为20.81%,钾肥利用率为24.93%。
四、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产量全肥区明显高于缺肥区,表明缺失氮、磷、钾任一养分,都会影响到冬小麦的产量;两处施肥区中氮肥利用率较高,钾肥利用率次之,磷肥利用率最低,其利用率还需进一步验证。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引言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而肥料利用率则是衡量农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
通过提高小麦的肥料利用率,可以有效节约肥料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并且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为提高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支持。
一、实验设计与方法1. 实验地点:选择河北省的一个小麦种植基地作为试验地点。
2. 实验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并选取适宜的肥料。
3. 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个不同的施肥处理组合,每个处理组合设置3个重复。
4. 实验步骤:(1)土壤准备:对试验地点的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确保土壤肥力良好。
(2)试验处理:设置5个施肥处理组合,包括不施肥(CK)、常规施肥(NPK)、有机肥施用(OM)、化肥配施有机肥(NPK+OM)、尿素肥配施有机肥(UR+OM)。
(3)播种管理:选取相同的小麦品种进行播种,做好灌溉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4)收获与样品分析:在小麦成熟后,对各处理组合进行收获,采集样品进行相关指标的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NPK+OM)处理组合的小麦产量最高,而不施肥(CK)处理组合的小麦产量最低。
说明有机肥在提高小麦产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养分吸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NPK+OM)处理组合的小麦养分吸收量最高,而不施肥(CK)处理组合的小麦养分吸收量最低。
说明有机肥可以促进小麦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3.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NPK+OM)处理组合的小麦肥料利用率最高,而不施肥(CK)处理组合的小麦肥料利用率最低。
说明有机肥可以提高小麦对施肥养分的利用效率。
三、结论通过本次试验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 化肥配施有机肥(NPK+OM)处理组合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人类主食中的重要来源之一。
而小麦肥料利用率作为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产量和品质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探究小麦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对小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项关于小麦肥料利用率的试验结果,以期为小麦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施肥水平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小麦对肥料利用的效率,并寻求提高小麦肥料利用率的方法。
二、试验设计1. 试验地点:本次试验选取了河北省的一个小麦种植基地作为试验地点。
2. 试验方案:选取了不同的施肥水平作为处理组,包括无肥料处理组、常规施肥处理组和增施肥处理组。
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
3. 施肥方案:常规施肥处理组按照基地的施肥标准进行施肥,增施肥处理组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加一定比例的氮、磷、钾肥料。
三、试验方法1. 试验过程:在小麦生长季节,及时对各处理组进行施肥和管理,保持其他生长条件的一致。
2. 数据记录:记录各组的小麦生长情况、产量和品质等指标。
四、试验结果经过一季的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 增施肥处理组的小麦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常规施肥处理组和无肥料处理组,包括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组。
2. 增施肥处理组的小麦产量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组和无肥料处理组,提高了20%左右。
3. 增施肥处理组的小麦品质也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组,颗粒饱满度高,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值等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组。
五、试验结论1. 小麦对肥料的利用率与施肥水平密切相关,适当增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 在实际种植中,应根据土壤状况和小麦需求,合理调整施肥水平,以提高小麦肥料利用率。
3. 合理施肥不仅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对农业生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结语小麦肥料利用率的提高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小麦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研究[摘要] 通过本试验可知,在小麦各个生育阶段,氮肥可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在小麦上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
通过今年小麦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结果来看,配方施肥区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37.96%、13.43%、56.29%,配方施肥以每亩施纯氮16kg+普钙50kg+氯化钾10kg为宜,值得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麦氮肥利用率磷肥利用率钾肥利用率[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115-02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土壤供肥特性和小麦无氮基础地力产量,建立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体系,2012年我们在泰兴市典型的高沙土地区进行了该试验,试验落实在黄桥镇,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设计1.供试小麦品种:宁麦17号2.供试肥料品种2.1尿素(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含n46.4%)2.2普钙(江都市中兴磷肥厂,含磷量12%)2.3氯化钾(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含钾量60%)二、试验处理1.试验处理试验共设8个处理:处理一:亩施普钙25kg+氯化钾5kg(常规施肥无氮);处理二:亩施纯氮20kg+氯化钾5kg(常规施肥无磷);处理三:亩施纯氮20kg+普钙25kg(常规施肥无钾);处理四:亩施纯氮20kg+普钙25kg+氯化钾5kg(常规施肥);处理五:亩施普钙50kg+氯化钾10kg(配方施肥无氮);处理六:亩施纯氮16kg+氯化钾10kg(配方施肥无磷);处理七:亩施纯氮16kg+普钙50kg(配方施肥无钾);处理八:亩施纯氮16kg+普钙50kg+氯化钾10kg(配方施肥)。
2.小区排列供试地块选择在白居十七组,试验采用大区无重复设计。
三、试验基本情况1.供试田块土壤类型为通南高沙土,前茬统一机插秧,种植品种为通粳981中稻,中稻收割统一机械留茬收获,常规施肥区和配方施肥区氮肥运筹为基蘖肥60%,拔节孕穗肥为40%。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它是人类主食的重要来源。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面临着挑战。
肥料利用率是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小麦肥料利用率进行试验研究,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之一,小麦产量一直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在小麦生产中,合理利用肥料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我国小麦肥料利用率仍然较低,部分原因是由于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下,不同类型的肥料对小麦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进行小麦肥料利用率的试验研究,以寻找最适合小麦生长的肥料类型和施用量。
为了研究小麦肥料利用率,我们选择了不同类型的肥料进行试验,包括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和复合肥。
试验地点选在了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的河北省,试验时间为一年。
我们将以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不同肥料类型和不同施用量的试验,评估小麦对肥料的利用情况,为小麦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试验设计上,我们选取了典型的小麦种植区,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需要,分别为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和复合肥的施用量进行了合理的设计。
在试验实施过程中,我们按照实验设计和施肥方案进行了统一的管理,包括水肥配合、施肥时机和施肥方法等。
我们还对小麦的生长情况、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监测记录。
通过这次试验,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
有机肥料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手段,应当在小麦生产中得到更多的推广和应用。
在小麦生产中,应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选用适合的肥料类型和施用量,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减少施肥成本。
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还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气候调控等因素,肥料利用率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的结果为小麦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深入研究小麦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和调控方法,力求找到更多的有效手段,为我国小麦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也希望通过科学研究,为全球小麦产量和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