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的慎独修养与培养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第1篇一、引言护士,作为医疗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肩负着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重任。
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慎独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护士慎独精神的总结,探讨其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提升护士慎独修养的具体措施。
二、护士慎独精神的内涵1. 慎独的定义慎独,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是指人在独处时,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遵循道德准则,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的要求。
2. 护士慎独精神的具体表现(1)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对患者关爱备至,关心患者的生命安全。
(2)在工作中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确保护理操作准确无误。
(3)自觉履行护理职责,不推诿、不拖延,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保持冷静、理智,积极应对。
三、护士慎独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1. 提高护理质量护士慎独精神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护理问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 维护患者权益护士慎独精神有助于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患者的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3. 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护士慎独精神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关心、关爱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以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从而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四、提升护士慎独修养的具体措施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1)组织护士参加职业道德培训,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素养。
(2)开展护理道德案例讨论,引导护士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 完善规章制度(1)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明确护士的职责和义务。
(2)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督,确保护士遵守规章制度。
3. 优化工作环境(1)改善护理工作条件,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2)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护士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护士的慎独修养与培养慎独是伦理学的一个概念,是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做好事而不干坏事。
因此,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又是道德修养应达到的一种境界。
对我们护士来说,医德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单独工作时,仍能坚持医德信念,自觉地履行医德原则和规范,积极主动地救治患者。
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这是由护理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护理工作具体、繁重、紧张,要求护士自觉的、耐心、细致、一丝不苟地按规程和制度去操作。
护理工作多数时候是个体独立承担的,特别是夜班。
因此护士的慎独修养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的优劣与医疗质量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一、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1、慎独与病情观察护士的服务对象是随时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而护士是病情观察的哨兵,护士单独值班机会较多,特别是午夜班护士更是独当一面。
工作繁重能否按分级护理的要求,巡视病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只能依赖于护士自觉性和责任心。
护士惟独具备了慎独修养,才能自觉地在“微”和“隐”上严格要求自己。
使规章制度落在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对工作认真负责,观察病情不放过蛛丝马迹。
与患者亲切交谈,观察患者的思想变化,了解饮食起居,为医生诊疗计划的制订、实施提供客观、翔实的资料,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2、慎独与护理操作护理操作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实施过程,每项具体操作都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规定。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操作往往是一个护士单独进行,独立完成,服务对象千差万别,特别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小儿和昏迷等患者,而护理行为的正确与否,好与差,惟独护士单方认可。
如对危重患者是否做到全力抢救 ;昏迷患者的翻身、吸痰、口腔护理是否尽心尽职 ;无人监督甚至无人检查时各种操作是否按制度及常规进行;是否严守无菌技术;个人操作有无严格查对等[3] ,护理工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是否按程序运作,按规定消毒,按要求实施,按操作原则选择方案。
培养和提高慎独精神
●他律:用一定的护理道德规范去调整、束护理人员的行为,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多项规章制度
●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他律
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使慎独成为自身的一种道德力量:新护士的岗前培训及在职护士的培训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2、加强护理工作质量检查力度,规范各项护理行为,奖罚分明,树立典型。
自律
1、关爱患者,忠于职守:护士这一职业必T忠诚于患者利益,热爱本职工作,严于己,一切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
2、培养自觉性:在无人监督时严格按道德准则办事,使慎独成为护理工作中的自觉行为,让医德原则和操作规范变成护士的内心信念。
3、尊重患者,尊重患者的生命,从点滴做起。
我们必须防微杜渐,把每件细微小事看成是对自己道德信念的考验。
总之慎独精神体现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中,一次皮肤的消毒,一次洗手,注射抽血时一人一针一管的原则的坚持,无菌操作原则的坚持,查对制度的坚持,都需要每个护士拥有慎独的职业修养。
树立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对患者的同情感,时刻提醒自己,经常换位思考,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慎独自守,不抱侥幸心理,视患者如亲人,持之以恒。
护理工作是艰辛的、无私的、是博爱的。
我们不应也不会因为个人私利而忘记了无菌操作原则,我们不应也不会因为忙碌而忽视了病人的生命健康,我们不应也不会因为偷懒而视病人的生命为儿戏。
“君子慎独”用心做好工作,努力做好工作。
浅谈护士“慎独”境界的自我修养“慎独”出自《礼记。
中庸》,其中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出独也。
”意思是说,由于最隐蔽的地方也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事情也最能显示出人的灵魂,所以当“君子”单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总是小心谨慎也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慎独”作为一种修养的境界,又反映了一种无需外来监督和任何强制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
刘少奇同志曾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将“慎独”一词通俗的解释为: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1]。
“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2],因为护士工作通常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单独进行的,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护理工作正确与否,病人很少知道,更难进行监督和了解。
因此,“慎独”修养是护理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特殊品格和特殊要求,同时也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可靠保证。
“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之一,又是一种崇高的境界[3]。
“慎独”境界的自我修养,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把护理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质的过程。
护士个体素质修养之所以要在“慎独”中升华境界,并不是由于“慎独”是沿袭既久的历史经传,而是因为素质修养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是一个自我涵育、自我塑造、自我雕琢的过程。
“慎独”正是这种行为、这一过程的集中概括和正确反映。
护士“慎独”境界的自我修养主要应在“三慎”上下功夫。
1慎微即“于细微处见精神”,从小事、小节入手,一点一滴加强素质修养。
良好的素质本来就是在漫长的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细致入微地陶冶磨练的结果。
要提高素质就要坚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小善一着,可能不会立即增益于你的人格和素质,然而,集腋成裘,持之以恒就能达到新的境界,完善自身,提高自己的素质。
小恶一桩,恶习难改,便可能酿成祸害,走向深渊,最终自我毁灭。
如何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优选篇如何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 1提高护士慎独精神的作用①良好的慎独意识和修养有助于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出及时判断。
护理工作的对象是随时有生命危险之中的人,特别是危重患者,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生命危险。
而护士作为患者的守护者,观察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如对呼吸,血压。
心率、面色、尿量的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最准确、可靠的信息,将慎独修养发挥到极限,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②每位患者在护理的时候都不能离开药物的作用,药物的治疗对每位患者都是必须的。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即使药物的实施者,又是药物的管理者。
所以,患者的安全掌握在护士的手中,护士不仅要安全有效地使用,还要拥有相应的药物知识以及专业的护理素养,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不苟的慎独精神。
③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每项操作都要按照严格的标准来实行,护士的操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慎独精神在护理操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护士没有慎独的意识,将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病情,甚至患者的生命安全。
护士具备慎独意识,就可以明确各项操作的意义,正确执行医嘱,并让护理计划更合理、更完善,减少护理差错,既让患者受益,又起到自我保护。
④每个护士都有值夜班的经历,任何操作和疏忽都是别人难以发现的。
所以大部分都是靠自身的素质道德完成的,慎独意识可以可以提高护士的道德素质,警醒自己的责任心和自觉性。
⑤慎独精神可以让护士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等避免因与患者缺乏沟通,而造成患者不能更好的康复。
如何让提高护士的慎独精神(1)增强护士的同情心,关爱患者,忠于职守:慎独是内心信念指导下无外力干涉的自愿行为,它不限于被动的纪律和规章__的约束,热爱本身的工作,提高对患者的热情,严于律己。
(2)完善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树立良好的慎独精神,才能在工作中诚实坦然,自觉地完成无人审视时的一切活动。
(3)培养自觉性,在单独的场合下,要自觉地__自己的私欲,做一名时刻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合格护士,不需要时刻有人__,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如何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篇一:如何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如何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摘要】慎独”的概念为“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人前人后都是一个君子。
一、慎独有利于增强医务人员医德修养的真诚性。
慎独必须以诚意为前提, 坚持自我修养,才能把慎独落到实处,丢掉诚意,慎独就1、培养护士慎独修养的意义(1)护理工作有其职业特点,虽有群体性,但更多的情况下是单独工作,护理工作中弹大。
工作中仔细、马虎,多干、少干,有时不易被觉察,因此,“慎独”在护士整个服务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2)加强慎独修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护理道德水平,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协调。
(3)护士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做任何不利于病人利益的事,心里坦荡,心理上感觉满足和欣慰,假如不能遵守道德规范,做不利于病人康复、违备良心的事,就会惶恐不安,长期2.护理工作中主要反应在以下几方面(1)护理工作大多是独自一人,无人监督,工作中是否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就要靠慎独修养的培养。
篇二:如何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如何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摘要】慎独”的概念为“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人前人后都是一个君子。
一、慎独有利于增强医务人员医德修养的真诚性。
慎独必须以诚意为前提, 坚持自我修养,才能把慎独落到实处,丢掉诚意,慎独就二、慎独精神1、培养护士慎独修养的意义(1)护理工作有其职业特点,虽有群体性,但更多的情况下是单独工作,护理工作中弹大。
工作中仔细、马虎,多干、少干,有时不易被觉察,因此,“慎独”在护士整个服务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2)加强慎独修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护理道德水平,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协调。
(3)护士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做任何不利于病人利益的事,心里坦荡,心理上感觉满足和欣慰,假如不能遵守道德规范,做不利于病人康复、违备良心的事,就会惶恐不安,长期压抑即会导到一些身2.护理工作中主要反应在以下几方面(1)护理工作大多是独自一人,无人监督,工作中是否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就要靠慎独修养的培养。
如何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
篇一:如何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
如何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
【摘要】慎独”的概念为“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
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人前
人后都是一个君子。
一、慎独有利于增强医务人员医德修养的真诚性。
慎独必须以诚
意为前提, 坚持自我修养,才能把慎独落到实处,丢掉诚意,慎独就
1、培养护士慎独修养的意义
(1)护理工作有其职业特点,虽有群体性,但更多的情况下是单
独工作,护理工作中弹大。
工作中仔细、马虎,多干、少干,
有
时不易被觉察,因此,“慎独”在护士整个服务过程中显得尤
第1 页。
如何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篇一:浅谈神经内科护士慎独精神的培养龙源期刊网 .cn浅谈神经内科护士慎独精神的培养作者:周蓉杨洁来源:2015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040-01“慎独”是伦理学的一个概念,是道德修养的一种较高境界。
它是指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在自我状态下,在无外界任何监督和相伴的情况下,仍能坚持医德信念,遵守医德原则和规范,保持高尚的情操,独自,认真,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特殊品格和能力。
其在护理工作中,是指护士在没有任何外在监督时,仍能非常谨慎严格要求自己,对各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尽职尽责,不做任何有损患者利益的事。
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这是由护理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神经内科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意识障碍,并发症多,是医疗风险大,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高危科室。
因此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慎独修养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又是是护理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和标准[1]。
慎独精神的培养包括很多方面,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由于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对护理人员慎独精神的培养包括责任心,自制力,同情心,敬业精神以及自我心理调试能力的培养。
1、责任心是指对事情能敢于主动负责的态度。
护士的责任心是指对自己以及对病人负责的态度,有了责任心,才会认真的思考,勤奋的工作,细致踏实,实事求是,才会在有人监督或者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根据需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服务对象大多数是意识障碍,瘫痪,失语,痴呆,活动受限的病人,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脑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理解力,判断力,注意力均有所下降[2],因此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尤为重要,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
责任心一旦树立,成为个性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就具有稳定性,就可以支配个体的行为,能够主动、自觉地尽职尽责,并可以获得满意的情感体验,而不能尽责时就会产生负疚和不安的情感,因此责任心的培养是慎独精神培养的关键环节。
护士应具备慎独精神“慎独”是我国古代伦理思想上一个重要道德范畴,是我国儒家学派所倡导的修身养生之道,是护理人员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
护理工作虽有群体性,但单独操作的机会比较多,质量水准正确与否、细心与马虎、操作规范不规范,病人很少知道。
护士被誉为“白衣天使”是人们对护士的赞誉,实际生活中,护士也是普通公民,同样有七情六欲、有欢乐、也有烦恼,生活与工作有时不能双赢,顺境时会把工作做得有条有理,逆境时就会把情绪带到工作中,繁忙、疲倦时,思想就会松懈,马虎、敷衍了事;有繁琐事时,就会在脑海中盘算,使思想不集中;操作不熟练、道德观念不强时就会导致一些违规行为发生,这就要我们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慎独”信念,树立坚定的医德观念,还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娴熟的操作技能,爱岗敬业,才能使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标签:慎独;不利因素;对策“慎独”是我国古代伦理思想上一个重要道德范畴,是我国儒家学派所倡导的修身养生之道,在护理工作中,“慎独”是护理人员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
所谓“慎独”是指在独处活动,无舆论影响、无人监督的环境下,能坚持按道德规范和范畴行事,不损害他人利益。
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服务的对象是病人,尤其需要“慎独”精神,因为护理行为常常是一个人完成的,质量水准正确与否,病人很少知道,所以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完善综合素质,让自己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才能使“慎独”精神在护理工作中发扬光大。
不利因素常常因护理工作繁忙、疲倦而使思想松懈,马虎、敷衍了事、不按规范操作。
笔者曾遇到这样一事:一位护士在夜班时为一位男性病人拔除气囊导尿管,由于一个人当班,工作比较忙,为了省事,就直接拿剪刀一剪了事,哪知导尿管剪得太靠近龟头,一下就缩了进去,幸亏她让病人自己捏住阴茎,使导尿管不缩进膀胱,立即请外科医生用血管钳拉出,才避免了一起医疗事故,但病人的痛苦是难免的。
常常因为家庭或者其他繁琐事在脑海中盘算,使思想不集中,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护士慎独意识和修养在临床护理工作的作用慎独是我国伦理学中体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信念,能够自觉地、独立完成各项护理任务。
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接触最密切的人,将慎独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坚持医德信念,自觉履行医德原则和规范,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主动的救治患者,认真负责,不仅是护士体现自我价值的表现,更是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的真实力量,为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有十分重要意义。
标签:慎独意识;慎独修养;护理质量慎独是我国伦理学中体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护士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护理道德意识。
慎独是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信念,能够自觉地、独立的完成各项护理任务。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市场竞争不断激烈,导致人们的道德意识、准则、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医学模式不不断转变,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水平,满足患者身心和社会需要,成为目前医疗卫生行业的迫切问题。
护理工作是一项集科学技术、服务对象、道德行为为一体的工作,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家庭的幸福息息相关。
作为直接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的职业,其道德修养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慎独不仅是护士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修养,还是做好护理工作,体现良好自身形象的重要保证[1]。
对患者的康复和护理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价值。
1 慎独的重要性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慎独”一词出自儒家《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2]。
”表明慎独精神具有独自、谨慎、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特殊品格和能力。
但由于长期杂乱、繁琐、重复的护理工作使护士压力不断增加,导致护士职业道德、同情心退化,从而产生懒惰、倦怠、消极情绪,造成大量人员流失,而且护士工作常常是在一个人的情况下完成,所进行的药品处置、治疗照护等都需在无人监督下独自完成,违反任何操作规程或护理措施不到位,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慎独意识和修养在这一刻展现出其重要的道德意义。
护理工作中的慎独修养与培养慎独是伦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道德修养的一种较高境界是指人在独处时,仍然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遵循道德准则。
护理工作直接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护士的道德水准直接支配和影响护理行为,并对病人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
新的医学模式给护理工作增添了新的内涵,护理工作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到心身健康护理,模式的转换对护理职业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
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独处的机会较多,故加强护理工作中的慎独修养与培养尤为重要。
护士必须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不断完善综合素质,升华思想境界,使慎独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高尚美德。
1.热爱本职工作,热爱病人是慎独的前提慎独是内心信念指导下无外力干涉的自愿行为,它不限于被动的纪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
名医孙思邈所著《太医精诚》主张对病人“发达慈恻隐之心”,说明医疗这一职业必须忠实于病人利益。
遵从医疗道德的观点,特别是独处时对工作不懈怠。
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热爱病人的护士才会把为病人服务作为自己神圣的天职。
以自己的职业为自豪,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从平凡的护理工作中体现伟大,琐碎中感受其科学、严谨;辛劳中体味自力实现的满足与幸福,才会树立起献身事业的伟大目标,坚定不移地依从慎独的道德信念,使慎独成为自身的一种道德力量,自我约束,服从事业和病人的利益,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护士具备了良好的慎独修养,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
2.让慎独成为道德力量要是慎独成为自身的一种道德力量,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完善自我。
职业道德包括道德情感和道德良知,而慎独修养不但是护理工作中的高尚道德境界,而且是指导护士工作的责任行为,也是促进护士与病人责任关系上的道德行为。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常独立进行治疗操作,对危重病人是否做到全力抢救,对昏迷病人是否尽心尽职;无人监督甚至无人检查时,是否按制度及常规操作;个人操作中有无严格查对;深夜体困力竭时,是否一丝不苟认真规范尽职尽责,这一系列的独处工作无不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人品良知、慎独修养联系在一起,它体现了社会道德的内在性和自我性及在个体身上的实现和完善。
护士在工作中慎独”的重要性护理工作是直接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护士的道德水准直接支配和影响护理行为,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
怎样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达到使患者和领导满意,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谨慎的工作态度、渊博的医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慎独”修养。
对护士进行慎独”修养培养和教育,使护士在工作中用崇高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来约束自己,圆满地完成护理工作任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重要性的体现一.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方面:护理工作经常需要护士独自一人进行,而且服务的对象又是身患疾病的需要更多关爱的人,能否认真负责、准确无误地完成任务除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自律信念。
因而其慎独”精神要求就较其他行业更高更严,当这种精神一旦变成了人的一种行为习惯,就会在工作中不自觉的、不管人前人后、不管对象情况怎样、不管是否有人检查或督促,都能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其操作过程,即使面对的是一个神智不清或无法表达反应的患者。
因此,加强对护士的慎独”教育与培养,对于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与修养,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更好地维护患者与护士自身的权益,为各级医疗机构提升品质和效率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在临床工作中的体现:护理工作与病人的生命安危和健康息息相关,为挽救患者生命和促进患者康复要配合治疗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每项操作都有一定的操作规程,我们能否按照操作规程去完成,这就取决于个人的内心信念慎独”意识起着导向作用。
例如:(1)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能否自觉履行三查七对” 制度,输液前加药,是否把药液彻底抽吸完全,注射器针头及活塞在操作时是否做到不污染,污染后是否及时更换。
诸如此类的情况下,即便是违反了操作原则与规章制度也不容易被发现,对患者造成的损失也不容易衡量,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损害患者的利益也是可以肯定的。
因此,这时,要保证护理工作安全顺利进行,除了业务能力的良好发挥,就需要职业道德的自我规范和约束。
护士在工作中慎独”的重要性护理工作是直接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护士的道德水准直接支配和影响护理行为,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
怎样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达到使患者和领导满意,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谨慎的工作态度、渊博的医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慎独”修养。
对护士进行“慎独”修养培养和教育,使护士在工作中用崇高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来约束自己,圆满地完成护理工作任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重要性的体现一.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方面:护理工作经常需要护士独自一人进行,而且服务的对象又是身患疾病的需要更多关爱的人,能否认真负责、准确无误地完成任务除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自律信念。
因而其“慎独”精神要求就较其他行业更高更严,当这种精神一旦变成了人的一种行为习惯,就会在工作中不自觉的、不管人前人后、不管对象情况怎样、不管是否有人检查或督促,都能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其操作过程,即使面对的是一个神智不清或无法表达反应的患者。
因此,加强对护士的“慎独”教育与培养,对于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与修养,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更好地维护患者与护士自身的权益,为各级医疗机构提升品质和效率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在临床工作中的体现:护理工作与病人的生命安危和健康息息相关,为挽救患者生命和促进患者康复要配合治疗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每项操作都有一定的操作规程,我们能否按照操作规程去完成,这就取决于个人的内心信念“慎独”意识起着导向作用。
例如:(1)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能否自觉履行“三查七对” 制度,输液前加药,是否把药液彻底抽吸完全,注射器针头及活塞在操作时是否做到不污染,污染后是否及时更换。
诸如此类的情况下,即便是违反了操作原则与规章制度也不容易被发现,对患者造成的损失也不容易衡量,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损害患者的利益也是可以肯定的。
护士的慎独修养与培养
慎独是伦理学的一个概念,是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做好事而不干坏事。
因此,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又是道德修养应达到的一种境界。
对我们护士来说,医德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单独工作时,仍能坚持医德信念,自觉地履行医德原则和规范,积极主动地救治患者。
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这是由护理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护理工作具体、繁重、紧张,要求护士自觉的、耐心、细致、一丝不苟地按规程和制度去操作。
护理工作多数时候是个体独立承担的,尤其是夜班。
因此护士的慎独修养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的优劣与医疗质量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一、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1、慎独与病情观察
护士的服务对象是随时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而护士是病情观察的哨兵,护士单独值班机会较多,尤其是午夜班护士更是独当一面。
工作繁重能否按分级护理的要求,巡视病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只能依赖于护士自觉性和责任心。
护士只有具备了慎独修养,才能自觉地在“微”和“隐”上严格要求自己。
使规章制度落在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对工作认真负责,观察病情不放过蛛丝马迹。
与患者亲切交谈,观察患者的思想变化,了解饮食起居,为医生诊疗计划的制订、实施提供客观、翔实的资料,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2、慎独与护理操作
护理操作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实施过程,每项具体操作都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规定。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操作往往是一个护士单独进行,独立完成,服务对象千差万别,尤其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小儿和昏迷等患者,而护理行为的正确与否,好与差,只有护士单方认可。
如对危重患者是否做到全力抢救;昏迷患者的翻身、吸痰、口腔护理是否尽心尽职;无人监督甚至无人检查时各种操作是否按制度及常规进行;是否严守无菌技术;个人操作有无严格查对等[3],护理工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是否按程序运作,按规定消毒,按要求实施,按操作原则选择方案。
都依赖于护士的良知和责任感,护士只有具有慎独精神,明确操作意义,掌握病情,才能正确执行医嘱,使护理计划更趋于合理完善,才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3、慎独对药物治疗作用的影响
(1)、慎独与用药时间的准确性
根据药物代谢学原理,不同药物的血药浓度不同,半衰期也不相同。
在抗生素的应用中,有的护士怎么省事怎么用,不考虑血药浓度,药物半衰期,提前加药,随意连瓶。
静脉滴注每日2次的,个别护士诱导患者连瓶可少扎一针,患者一怕麻烦、二怕痛,往往把两次药连在一起输,这样严重影响了药物的治疗效果。
(2)、慎独与配药过程规范化
有的护士为图省事在加药过程中反复穿刺输液瓶塞,切割安瓿时省略了对瓶颈及砂轮的消毒,无形中造就了更多的药液微粒污染;有
的用1付空针抽吸两种甚至多种药物而不注重配伍禁忌,认为不变色,不产生沉淀即可,严重降低了药物疗效,重者产生了毒性作用。
(3)、剂量不准,浪费较大
临床上用药剂量的正确性对药效地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
剂量过小,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很容易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则容易发生中毒反应而加重病情。
有的护士责任心不强,没有耐心,不按操作规程配药,粉剂溶解不完全,抽吸不彻底,残余量较多;另外,静脉输液排气时,操作方法不当也会排出药液较多,造成药品的浪费,护士必须具备慎独修养,加强责任心,彻底融化药物,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小于1ml的药物必须用1ml的注射器抽吸。
确保用药剂量的准确性,使药物发挥最大的疗效。
(4)、缺乏用药安全意识,不遵循用药原则
药物在体内充分发挥疗效,需要正确的给药途径、剂量、时间、方法等。
有的护士缺乏责任心,不考虑药品的安全有效,往往影响了药效,甚至引起不良反应。
如静脉输液青霉素不现用现配;不根据药物和病情调节滴速,甘露醇30min还滴不完,起不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有的护士机械执行医嘱,忽视了用药指导,致使有的患者口服铁剂,不知道用吸管,牙齿被腐蚀。
给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
(5)慎独与用药途径
同一种药物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如硫酸镁口服可导泻,静脉滴注可降低血压,外敷可以减轻局部胀痛。
护士应根
据治疗目的,正确执行医嘱,选择正确的用药途径,保证药物正确发挥疗效。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培养和提高护士的慎独修养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如何才能具备慎独的医德,对一个护士来说,除了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的道德修养。
二、慎独在护理工作中的培养与提高
1、关爱患者,忠于职守
慎独是内心信念指导下无外力干涉的自愿行为,它不限于被动的纪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古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主张对患者“发大慈恻隐之心”。
这都说明了医疗这一职业必须忠诚于患者利益,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患者的护士,自我约束,严于律己,一切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
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调动工作积极性
要使慎独成为自身的一种道德力量,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以完善自我。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常独立进行治疗操作,对危重患者是否做到全力抢救;对昏迷患者是否尽心尽职;个人操作是否做到三查七对;这所有的问题无一不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人的良知联系在一起,它反映出个人对自我道德、人格、尊严、义务的良好认识。
护士必须树立良好的慎独精神,才能在工作中诚实坦然,自觉地完成无人审视时的一切活动。
3、培养自觉性
护士有白衣天使之称,护理工作的属性要求护士有善良、美好、高尚的行为,而这些正是慎独道德修养所倡导的。
它要求护士在独处时,自觉地抑制私欲,在别人看不到时做到十分谨慎;在别人听不见时,应十分警惕。
从隐蔽中体现其品质,从细微处显示其高尚的灵魂。
一名合格的护士必须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时时为患者着想,凡事择善而行。
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在无人监督时严格按道德准则办事,使慎独成为护理工作中的自觉行为,让医德原则和操作规范变成护士的内心信念。
4、尊重患者,从点滴做起
尊重患者,尊重患者的生命,爱护患者是护理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这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具有精湛的业务技术,更需要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同情心,坚持慎独,自觉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
在工作中,不要侥幸某次用污染的针头给患者注射未引起感染,也不要轻视夜班减少巡视病房次数的做法,因为道德的防线一经打开,往往是铸成大错的开端。
所以,我们必须防微杜渐,从点滴做起,把每件细微小事看成是对自己道德信念的考验。
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时候,真正把握自己,真正具备慎独精神。
5、严格岗前培训,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
新护士上岗前必须做岗前培训,重点加强新护士的职业道德,医德医风以及心理素质教育,使其对护理专业内涵有进一步的了解。
加强在职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个常抓不懈的课题,年年抓,天天抓,培养护士的爱岗敬业精神。
总之,慎独对护士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重要影响,而慎独,这一优秀品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护士必须防微杜渐,用崇高的职业道德观指导自己,不断调整、评价自己的护理行为,一切以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保持高尚的品格,做一个令患者和社会都满意的好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