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适用

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适用

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适用

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是用于评估和监测林地土壤质量的指标体系。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机构、林地管理部门等制定,以确保林地土壤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的有效发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林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参考内容:

1. pH值:土壤的pH值反映了土壤的酸碱性质,通常在5.5-

8.5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活

动和养分的有效性。因此,合适的pH值范围是维持林地土壤

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2. 腐殖酸含量:腐殖酸是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产生的一种物质,对土壤质量和植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适量的腐殖酸含量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和肥力,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3. 养分含量: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是评估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常见的养分包括氮、磷、钾等。合适的养分含量能够满足林地植物的生长需求,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和生产能力。

4. 重金属含量: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具有潜在的风险。林地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和农药使用等。因此,控制林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标准是确保林地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5. 抗生素和农药残留:林地土壤的抗生素和农药残留是近年来引起人们担忧的问题。农药和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土壤微生物的生态破坏,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设定限制林地土壤中抗生素和农药残留的标准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土壤健康非常重要。

6. 土壤结构和质地:土壤的结构和质地直接影响根系的发育和土壤通气、保水能力。合适的土壤结构和质地有助于促进植物根系的健康发展和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以上是关于林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一些参考内容。这些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林地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通过评估和监测土壤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林地土壤的质量和功能。

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适用

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适用 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是用于评估和监测林地土壤质量的指标体系。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机构、林地管理部门等制定,以确保林地土壤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的有效发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林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参考内容: 1. pH值:土壤的pH值反映了土壤的酸碱性质,通常在5.5- 8.5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活 动和养分的有效性。因此,合适的pH值范围是维持林地土壤 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2. 腐殖酸含量:腐殖酸是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产生的一种物质,对土壤质量和植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适量的腐殖酸含量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和肥力,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3. 养分含量: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是评估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常见的养分包括氮、磷、钾等。合适的养分含量能够满足林地植物的生长需求,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和生产能力。 4. 重金属含量: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具有潜在的风险。林地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和农药使用等。因此,控制林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标准是确保林地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5. 抗生素和农药残留:林地土壤的抗生素和农药残留是近年来引起人们担忧的问题。农药和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土壤微生物的生态破坏,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设定限制林地土壤中抗生素和农药残留的标准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土壤健康非常重要。 6. 土壤结构和质地:土壤的结构和质地直接影响根系的发育和土壤通气、保水能力。合适的土壤结构和质地有助于促进植物根系的健康发展和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以上是关于林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一些参考内容。这些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林地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通过评估和监测土壤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林地土壤的质量和功能。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批准日期1995-05-01实施日期1995-05-0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GB 15618-1995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达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2 术语 2.1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2.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旨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防离子的厘摩尔(按一价离子计)数表示。

3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3.2 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3.3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 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4 标准值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GB 15618-1995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达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2 术语 2.1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2.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旨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防离子的厘摩尔(按一价离子计)数表示。 3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I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 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H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

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皿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3.2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3.3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 I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H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皿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4标准值 本标准规定的三级标准值,见表1。表1 土壤环境质理标准值mg/kg

1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GB15618-1995 1995-12-06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2 术语 2.1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2.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指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 ( 按一价离子 计 ) 数表示。 3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 ( 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 )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GB15618-19951995-12-06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2 术语 2.1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2.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指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按一价离子计)数表示。 3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3.2 标准分级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GB 15618-1995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2 术语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指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按一价离子计)数表示。 3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 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4 标准值 本标准规定的三级标准值,见表1。 表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 mg/kg 级别一级 二级 三级 土壤pH值自然背景 < ~ > > 项目 镉≤ 汞≤ 砷水田≤ 15 30

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适用

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适用 当讨论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适用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环境质量 标准的意义和作用。环境质量标准是衡量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的标准,它可以指导和规范环境管理和保护工作,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而对于林地土壤来说,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性尤为重要,因为土壤是 生态系统的基础,对植物生长、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等都有重要影响。 1. 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意义 环境质量标准对于林地土壤的意义不言而喻。林地土壤的质量直接关 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如果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将导致植 物生长受阻、水源受到污染、甚至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林地土壤的 环境质量标准可以指导林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确保人类活动不会对 土壤造成损害。另外,环境质量标准也是评估林地土壤污染程度、制 定土壤修复方案的重要依据。 2. 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现状 目前,我国针对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已经有了一定的制定和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于土壤中各种重金属、有机物的容许含量进

行了规定,包括对镉、铬、汞等重金属的限制。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还有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进行了细化和规范。但是,针对林地土壤特 殊性的环境质量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 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适用性探讨 在评估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适用性时,我们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 生态环境特点、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等因素。一些地区由于长期的 工业活动或农业活动,土壤可能受到了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的影响,这就需要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来保护林地土壤的健康。另外,一些原始林地的土壤可能相对纯净,环境质量标准也需要因地制宜地 进行调整。 4. 个人观点与总结 环境质量标准对于保护林地土壤,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我国对于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定,但仍需 针对林地土壤的特殊性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制定。我们应该在保护 生态环境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不断完善环境质量标准,确保每一片林 地都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通过对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适用性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 到环境质量标准对于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在保护林地土壤、维护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 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2 术语 2.1土壤: 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2.2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指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深夜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按一价离子计)数表示。 3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3.1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I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 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II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 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皿尖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溶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 地的农田土壤(蔬菜除外)。 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3.2标准分级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3.3各类土壤环境质量的级别规定如下: I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II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皿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4.标准值本标准规定的三级标准值,见表 1。 表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级别一级自然背景 0.2 00.151535- 00.0 50.05< 6.5 0.3 00.0 二级 6.5~ 7.5 0.3 00.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GB15618-1995 1995-12-06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2 术语 2.1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2.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指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

借静电引力而对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按一价离子计)数表示。 3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 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3.2 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2 术语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指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深夜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按一价离子计)数表示。 3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尖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溶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的级别规定如下: 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4. 标准值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GB 15618 -1995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达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2 术语 2.1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2.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旨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 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防离子的厘摩尔(按一价离子计)数表示。 3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I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

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n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 害和污染。 皿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3.2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3.3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 I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H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皿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4标准值 本标准规定的三级标准值,见表1。表1 土壤环境质理标准值mg/kg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Company number [ 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 批准日期1995-05-01 实施日期1995-05-0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Environmentai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GB 15618-1995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1主题内容与达用范围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2术语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旨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防离子的厘摩尔(按一价离子计)数表示。

3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I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II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I【【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O 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 I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