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王湘江
- 格式:ppt
- 大小:12.10 MB
- 文档页数:44
替雷利珠单抗在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刘自力
【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
【年(卷),期】2024(29)4
【摘要】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重大的经济负担。
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进展最快,已成为肺癌治疗重要选择之一,替雷利珠单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创新药,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其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以及单药二线或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替雷利珠单抗均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页数】9页(P623-631)
【作者】刘自力
【作者单位】淮北矿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2.替雷利珠单抗联合PC方案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PI3K、Akt的影响
3.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铂类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4.白蛋白紫杉醇与卡铂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5.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氢溴酸加兰他敏鼻腔给药脑靶向传递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
告
研究背景: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治疗主要以抗组织胺药物为主。
然而,口服抗组胺药物的疗效有限,且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如口干、嗜睡、便秘等。
局部鼻腔给药可以减少不良反应,但鼻腔给药的药物输送系统存在许多缺陷,如药物局部外流、生物利用度低等。
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安全、准确传递到靶向脑部的鼻腔给药系统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氢溴酸加兰他敏鼻腔给药脑靶向传递系统,并评估其药效学和安全性。
计划方法:
1.开发氢溴酸加兰他敏鼻腔给药的脑靶向传递系统,包括选择药物适宜的载体和制剂、优化给药方案等。
2.通过体外实验,使用人鼻粘膜细胞和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评估脑靶向传递系统的透过性。
3.在小鼠模型中,比较口服和鼻腔给药的药效学差异,并评估其安全性。
4.合理设计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结果将为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将开发一种高效、安全、准确传递到靶向脑部的鼻腔给药系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研究结果将为氢溴酸加兰他敏鼻腔给药的脑靶向传递系统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国产Agibot^(■)腔镜机器人首次人体试验手术3例报道徐林锋;刘光香;张顺;郭宏骞【期刊名称】《微创泌尿外科杂志》【年(卷),期】2024(13)1【摘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23年12月实施国产Agibot^(■)腔镜机器人人体试验的患者3例,均为男性,前列腺癌2例,肾癌1例。
年龄44.8~75.4岁,其中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2例(受试者编号Y01001、Y01002)、肾部分切除术1例(受试者编号Y01003)。
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或普通腹腔镜手术,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无输血。
2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术前机器安装时间4~8 min,手术时间132~141 min,引流管引流时间3d,术后住院时间3~5 d,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腺癌,术后30 d随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0.1μg/L。
1例肾部分切除术的术前机器安装时间6min,手术时间87 min,热缺血时间24 min,引流管引流时间3 d,术后住院时间7 d,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切缘阴性。
术中指标及术后结果表明国产Agibot^(■)腔镜机器人手术效果良好,患者康复顺利。
长期影响有待通过大样本、多中心、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验证。
【总页数】6页(P1-6)【作者】徐林锋;刘光香;张顺;郭宏骞【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泌尿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相关文献】1.国产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动物试验成功2.国产手术机器人完成单孔腔镜胆囊切除术人体试验3.国产单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临床试验:国内首例报道4.国产精锋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气管吻合术的动物实验研究5.国产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国内首例报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阜外体外循环和体外生命支持手册》读书笔记目录一、导读与概览 (2)1.1 《阜外体外循环和体外生命支持手册》概述 (3)1.2 手册的重要性及价值 (4)1.3 书籍读者对象 (5)二、体外循环基础知识 (7)2.1 体外循环的定义与原理 (8)2.2 体外循环的分类与应用场景 (9)2.3 体外循环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11)三、体外生命支持技术 (12)3.1 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介绍 (13)3.2 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操作流程 (14)3.3 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15)四、阜外手册特色内容解读 (16)4.1 独特观点与理念 (18)4.2 实用操作指南与技巧 (19)4.3 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20)五、心得体会与感悟 (21)5.1 阅读过程中的收获与启示 (23)5.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考 (24)5.3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25)一、导读与概览在心血管手术领域,体外循环(CPB)和体外生命支持(ECLS)一直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这些复杂技术的操作和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阜外体外循环和体外生命支持手册》是一本专为心脏外科医生和其他相关医疗人员编写的实用指南,旨在提供全面、详尽的体外循环和体外生命支持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理论基础。
本手册共分为多个章节,涵盖了从设备使用、监测技术到并发症处理等多个方面。
每一章都由经验丰富的专家撰写,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手册还结合了最新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更新和改进,使得这本手册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更是一本可供医生在实际工作中随时查阅的实用工具书。
在导读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体外循环和体外生命支持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帮助读者了解这些技术的起源和演变。
作者详细阐述了手册编写的目的和适用范围,强调了其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患者风险方面的作用。
作者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展示了体外循环和体外生命支持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2021年中国体外生命支持医疗质量控制报告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体外循环与体外生命支持专家工作组;吉冰洋【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年(卷),期】2022(37)12【摘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一种,近几年在国内取得较大发展,但面临问题较多。
针对目前我国ECMO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ECMO支持医疗质量评价和改进,提高ECMO支持的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体外循环与体外生命支持专家工作组纳入2020年医院质量监测系统和全国医疗质量数据抽样调查系统的ECMO支持患者,开展ECMO支持医疗质量评价,包括ECMO支持资源配置情况、院内结局、住院时长、诊疗费用等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数据情况,并结合该研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我国在ECMO支持规范化方面较以前有明显改善,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不同等级医院、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未来需要提高数据填报数量和质量,持续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以便从整体上提高我国ECMO支持的治疗水平。
【总页数】7页(P1195-1201)【作者】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体外循环与体外生命支持专家工作组;吉冰洋【作者单位】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中国体外生命支持临床汇总报告2.2019年中国心房颤动医疗质量控制报告3.2019年中国成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医疗质量控制报告4.2020中国心力衰竭医疗质量控制报告5.“庆祝中国主导、引领制定的ISO 23123《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等三项国际标准成功发布暨总结表彰大会”专题庆祝中国主导、引领制定的ISO 23123《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等三项国际标准成功发布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报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CU不能回避的课题:生命支持系统的撤除
王雪松;杨新良;刘玮
【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年(卷),期】2009(000)012
【摘要】ICU内生命支持系统不但应得到充分的使用,在适当的时候也应予以撤除。
“适当”包括两方面含义:患者已经康复和患者已无可能康复,共同点在于继续使用生命支持系统已经无助手患者及家人的福祉。
患者终末期管理已成为ICU 专门领域,与其他专门领域同样需要相当的知识与能力。
【总页数】3页(P66-68)
【作者】王雪松;杨新良;刘玮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11医院ICU科,上海2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9.7
【相关文献】
1.我们生命中的三分之一——国家休闲产业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组主持人马惠娣专访 [J], 李富根;乔天碧
2.ICU不能回避的课题:生命支持系统的撤除 [J], 王雪松;杨新良;刘玮
3.德育的自然渗透——小学美术教育不能回避的课题 [J], 郑姝卿
4.德育的自然渗透——小学美术教育不能回避的课题 [J], 郑姝卿
5.如何面对痛苦:教育不能回避的课题 [J], 高德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