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交换机
- 格式:doc
- 大小:120.50 KB
- 文档页数:6
NETGEAR ®新一代ProSAFE 千兆智能网管交换机提供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的强大L2和L2+功能。
他们专为面向未来 的不断增长且更智能的通讯和应用需求的边缘网络而设计,提供了更强的可靠性,提升网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运营成 本,并简化了网络管理。
此系列有三款产品,分别是:16口,24口和48口千兆智能网管交换机。
GS716T 和GS724T 带有2个专用的千兆 SFP 端口可用于光纤连接,而GS748T 带有2个SFP 复用端口和2个SFP 专用端口,所有交换机均增加了可同时连 接使用的端口数量。
NETGEAR 新一代千兆智能交换机为商业企业市场带来了最为优化的极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亮点为融合网络而设计✓ 无阻塞千兆速度吞吐量✓ 自动语音VLAN 为部署VoIP 带来快速与便利✓ 自动视频VLAN ,与自动语音VLAN 一样,为IP 视频监控的部署带来便利 ✓ 静态路由,使内网流量更加有序高效 ✓ IGMP 、MLD snooping ,提供高级组播过滤 使用NETGEAR 部署一个面向未来的网络✓ 可靠的,无阻塞的性能,16K MAC 地址,256条VLANs ,100条ACL 条目,32条静态路由,与512个组播组 ✓ 广泛的IPv6管理支持,QoS 和ACL,确保投资保护与平滑过渡到IPv6网络✓ 专用的SFP 端口替代原来的复用端口,提供了更多连接端口,提供了更优性价比和可用性 ✓ EEE 高效节能以太网 (IEEE802.3az) 为未来更多的 EEE 终端设备进入市场提供节能支持 ✓ 高级IPv4/IPv6入向QoS 流量过滤与优先级✓ 动态VLAN 分配,提供方便的用户身份认证和无区域界限访问网络 ✓ 组播VLAN 注册用于消除不必要的组播流量,提供网络利用率 简易的网络部署✓ VoIP 自动语音VLAN 为VoIP 部署带来便利 ✓ 为IP 视频监控而设的自动视频✓ ACL 向导,一个简易的为网络接入控制设计的设置指引✓ 智能控制中心SCC ,一个强大的发现、部署、监控和升级网络中多台交换机的管理软件 ✓ 网管软件(NMS300)支持部署和管理所有NETGEAR 的商用产品 大IT ,更是智能IT✓ 可通过网页图形界面或智能管理软件SCC 对多设备进行部署管理 ✓ 基于标准的技术,确保在同一网络内的多种设备的互操作性P roSafe ® 千兆智能网管交换机(GS724Tv4)产品介绍P roSafe® 千兆智能网管交换机(GS724Tv4)产品介绍技术规格。
ES420-28全千兆智能网管交换机ES420-28产品概述ES420-28是神州数码网络公司(简称DCN)推出的新一代的全千兆智能网管交换机,其简单便利的安装维护方式和丰富的业务特性,可广泛应用于中小企业、网吧、酒店、学校等以太网接入场景。
产品特色全新节能设计,引领低碳通信采用无风扇静音设计,降低整机功耗的同时,让您免除噪音的烦扰。
整机遵循IEEE 802.3az(Energy Efficient Ethernet 能效以太网),提供端口低耗电闲置模式,大幅度降低功耗。
可根据线缆长度进行相应输出功率调整,并且支持无连接时端口休眠。
无阻塞高速转发所有端口提供二层线速交换的能力,保证所有端口无阻塞地进行报文转发。
设备采用“光+电”GE上行,方便客户灵活接入的同时,大幅提升性价比。
提供高达8K的MAC地址,为企业用户后续扩容提供了条件,极大方便了用户的扩展和应用。
便捷的管理维护手段提供便捷的管理维护手段,PC化简易操作,机身前面有“一键操作”按钮,短按重启,长按可以恢复出厂配置。
web管理型设备可通过web可视化的界面,对交换机的各种功能进行简单方便的操作。
优异的安全性能支持丰富的安全特性,如802.1x、RADIUS等安全认证方式。
还支持MAC地址过滤和端口过滤功能,能有效防范黑客、病毒攻击,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服务。
技术规范项目属性ES420-28接口形式固定端口24个10/100/1000M端口+ 4个千兆SFP端口性能指标交换容量56G包转发速率42Mpps物理规格物理尺寸442*220*43.6mm工作湿度20%~85%,非凝露运行温度工作:0℃~45℃电源100V~240VAC,50/60Hz 功耗<20W主要特征生成树支持组播协议支持IGMP Snooping(Internet GroupManagement Protocol Snooping),最多支持256个组播组QoS支持绝对优先级、WRR两种调度方式支持每端口4个队列支持根据802.1p/DSCP队列调度ACL 512条带宽管理粒度64Kbps静态MAC 256VLAN支持256 VLAN支持Access端口支持Trunk端口支持Hybrid端口支持管理VLAN支持Voice VLAN端口聚合支持12组汇聚组,每组最多8个端口支持静态LACP静态ARP 512条认证支持RADIUS端口镜象支持基于端口的双向流量镜像广播风暴控制基于端口速率的风暴抑制端口流量达到风暴抑制门限时发送告警网络管理WEB网管支持系统日志支持DHCP-client 支持一键还原支持订购信息型号描述ES420-28 全千兆智能网管交换机(24口10/100/1000Base-T千兆电接口+4口千兆SFP接口)SFP-GE-SX 1000Base-SX SFP接口卡模块(850nm,MMF,550m),LC接口SFP-GE-LX 1000Base-LX SFP接口卡模块(1310nm,SMF,10km或MMF,550m),LC接口。
Nexus Configuration Simple Guide目录Nexu7000缺省端口配置 (2)CMP连接管理处理器配置 (3)带外管理VRF (4)划分Nexus 7010 VDC (5)基于EthernetChannel的vPC (7)割裂的vPC:HSRP和STP (11)vPC的细部配置 (12)Nexus的SPAN (13)VDC的MGMT接口 (13)DOWN的VLAN端口 (13)Nexus的路由 (14)Nexus上的NLB (15)标识一个部件 (15)Nexus7000基本配置汇总 (16)Cisco NX-OS/IOS Configuration Fundamentals Comparison (16)Cisco NX-OS/IOS Interface Comparison (24)Cisco NX-OS/IOS Port-Channel Comparison (30)Cisco NX-OS/IOS HSRP Comparison (35)Cisco NX-OS/IOS STP Comparison (40)Cisco NX-OS/IOS SPAN Comparison (44)Cisco NX-OS/IOS OSPF Comparison (49)Cisco NX-OS/IOS Layer-3 Virtualization Comparison (54)vPC Role and Priority (61)vPC Domain ID (62)vPC Peer Link (62)Configuration for single 10 GigE Card (62)CFSoE (64)vPC Peer Keepalive or FT Link (64)vPC Ports (64)Orphan Ports with non-vPC VLANs (65)HSRP (66)HSRP Configuration and Best Practices for vPC (66)Advertising the Subnet (67)L3 Link Between vPC Peers (67)Cisco NX-OS/IOS TACACS+, RADIUS, and AAA Comparison (68)Nexus5000的配置同步 (73)初始化Nexus 2000 Fabric Module (75)Nexu7000缺省端口配置缺省时所有端口是关闭的no system default switchport shutdown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vdc-all 存配置dir bootflash:dir bootflash://sup-standby/dir bootflash://sup-remoteshow roleshow inventory显示系统详细目录,或称为存货清单,可以看到各组件产品编号以及序列号show hardware 显示系统硬件详细信息show sprom backplane 1 显示交换机序列号show environment power 显示电源信息power redundancy-mode ps-redundant 如果没有双电网供电则使用此模式power redundancy-mode insrc-redundant 如果有双电网供电则使用此模式show module 检验各模块状态attach module slot_numberdir bootflash dir slot0:查看ACTIVE引擎的FLASH空间如果查看备份引擎的FLASH空间呢?首先attach module command to attach to the module number, and then use the dir bootflash: or dir slot0:out-of-service module slot Shutting Down a Supervisor or I/O Moduleout-of-service xbar slot Shutting Down a Fabric Moduleshow environmentshow environment temperatureshow environment fanbanner motd #Welcome to the switch#clock timezoneclock setreload 重启交换机reload module numberswitchto VDC切换至某VDC管理界面switchbackpoweroff module slot_numberno poweroff module slot_numberpoweroff xbar slot_numberCMP连接管理处理器配置CMP配置:You should also configure three IP addresses—one for each cmp-mgmt interface and one that is shared between the active and standby supervisor mgmt 0 interfaces.attach cmp 进入CMP命令输入后自动存盘,不需要copy run start通过NX-OS CLI来配置CMP1. configure terminal2. interface cmp-mgmt module slot 通过module 槽号分别为5/6来实现主备引擎上的CMP配置3. ip address ipv4-address/length4. ip default-gateway i pv4-address5. show running-config cmp通过CMP CLI来配置CMP1. attach cmp2. configure terminal3. ip default-gateway i pv4-address4. interface cmp-mgmt5. ip address ipv4-address/length6. show running-config在CMP上可执行的动作:show cp statereload cpattach cpmonitor cpping or traceroute 192.0.2.15reload system To reload the complete system, including the CMPs带外管理VRFManagement VRF and Basic ConnectivityThe management interface is, by default, part of the management VRF. The management interface “mgmt0” is the only interface allowed to be part of this VRF.The philosophy beyond Management VRF is to provide total isol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trafficfrom the rest of the traffic flowing through the box by confining the former to its own forwarding table.In this step we will:- Verify that only the mgmt0 interface is part of the management VRF- Verify that no other interface can be part of the management VRF- Verify that the default gateway is reachable only using the management VRF如果想Ping 带外网管的网关等地址必须在Ping命令后面加上vrf managementping 10.2.8.1 vrf management划分Nexus 7010 VDCVDC是Nexus7000系列的特色功能。
华为网络产品一、路由器1、AR G3系列企业路由器i.AR3200 系列企业路由器产品简介:AR3200系列企业路由器是华为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网络产品,其秉承了华为在数据通信、无线通信、PON接入及软交换领域的深厚积累,并依托于自主知识产权的VRP平台,提供包括有线和无线的Internet接入、专线接入,PBX、融合通信及安全等功能,广泛部署于大中型园区网出口、大中型企业总部或分支等场景。
产品规格;ii.AR2200 系列企业路由器产品简介:AR2200系列企业路由器是华为公司推出的面向中型企业总部或大中型企业分支等以宽带、专线接入、语音和安全场景为主的路由器产品,采用多核CPU、独立分布式交换网可满足不同企业用户的的业务需求。
产品规格:2、AR系列工业路由器:i.AR530系列工业路由交换一体机产品简介:AR530系列工业路由交换一体机是专为工业环境设计的网关设备,可以满足在恶劣的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环境下的网络通信需求。
AR530系列是集路由、交换、安全和采集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工业网关路由设备,具有强大的行业应用扩展能力。
产品规格:3、NE系列高端路由器:i.Huawei NetEngine5000E 集群路由器产品简介:NetEngine 5000E集群路由器(以下简称NE5000E)是华为公司面向互联网骨干节点、城域网核心节点、数据互联中心节点以及Internet承载节点推出的超级核心路由器产品。
NE5000E采用自研的Solar系列芯片,先进的光背板设计和分布式可扩展软件平台,可提供海量交换容量和超高转发性能,全面满足新一代互联网对带宽性能、服务质量、业务能力的需要。
NE5000E 硬件上包括两部分,集群中央框CCC(Cluster Central Chassis)和转发线卡框CLC(Cluster Line Chassis)。
CLC应用于用户和业务的高速接入,可工作在单框模式和多框集群模式,CCC应用于集群系统,主要用于连接各线卡框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使多台CLC在逻辑上连接,实现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CloudEngine系列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方案概述CloudEngine(以下简称CE)系列是华为公司面向下一代数据中心和高端园区推出的“云”级高性能交换机,包括全球最高配置的旗舰级核心交换机CloudEngine 12800系列,以及高性能的汇聚/接入交换机CloudEngine 8800/7800/6800/5800系列。
CloudEngine系列软件平台基于华为新一代的VRP8操作系统,支持丰富的数据中心和园区业务特性。
基于CloudEngine系列交换机和华为公司齐全的传输、路由、安全及网管产品,华为公司全球发布面向下一代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敏捷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旨在为客户打造未来十年的稳定网络架构。
产品系列介绍CloudEngine 12800系列CE12800系列交换机是华为公司面向数据中心和高端园区网络推出的新一代高性能核心交换机。
CE12800系列采用先进的硬件架构设计,是目前全球最高配置的核心交换机。
整机最大支持160Tbps交换容量,最高支持576个100GE、576个40GE、2304个25GE或2304个10GE全线速接口。
CE12800系列具备业界领先的Clos交换架构和工业级的可靠性,以及严格的前后风道设计,并支持全面的虚拟化能力和丰富的数据中心特性。
此外,CloudEngine 12800作为新一代核心交换机采用了多种绿色节能创新技术,大幅降低设备能源消耗。
CE12800系列提供CE12816、CE12812、CE12808、CE12804、CE12808S和CE12804S六种产品形态,整个系列秉承模块通用化、部件归一化的设计理念,最小化备件成本,在保证设备扩展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
32个40GE QSFP+接口48个10GE SFP+ 接口,或 2/4/8G FC 接口,6个40GE QSFP+接口CE6850U-24S2Q-HI�24个10GE SFP+ 接口,或 2/4/8G FC 接口,2个40GE QSFP+接口48个10GE SFP+接口,6个40GE QSFP+接口48个10GE Base-T接口,6个40GE QSFP+接口CE6850-48S6Q-HI48个10GE SFP+接口,6个40GE QSFP+接口CE6850-48T4Q-EI48个10GE Base-T接口,4个40GE QSFP+接口CE6850-48S4Q-EI48个10GE SFP+接口,4个40GE QSFP+接口48个10GE SFP+接口,4个40GE QSFP+接口48个10GE SFP+接口,4个40GE QSFP+接口32个10GE Base-T接口,16个10GE SFP+接口,4个40GE QSFP+接口48个10GE SFP+接口CE6810-24S2Q-LI24个10GE SFP+接口,2个40GE QSFP+接口CloudEngine 5800系列系列交换机定位于数据中心的高密千兆接入,同时可用于园区网的汇聚或接入。
第一章JP10概述一、JP10交换机系统概述JP10系列交换机是最新一代的IP混合式数字程控电话交换系统。
是杭州亿利通信器材公司的专利技术产品(专利号ZL 01 2 54477.9)。
外形上:主机外型上采用了弧型表面设计,机箱使用亚磨电镀表面处理技术工艺。
结构上:采用各板块模块化设计(提高产品的数据处理可靠性,并保障维修的方便性)、模块间使用总线结构(主机背板上基本上没有元件,保障主机的可靠性、稳定性)、采用多CPU数据集散处理方式(保障大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应用先进的开关电源系统(体积小功率大可靠性高),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大数据量的DSP处理器,融合了混合VOIP、来电显视处理、呼叫中心数据传输处理技术等与一体。
生产上:采用贴片生产工艺、高性能的欧式插座及RJ45接口;使用高速自动贴片机、双波锋焊设备、回流焊设备、应用了免焊接的前引线高级工艺,管理上按照国际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生产管理(证号:200001154 05403Q11687R0S),严格要求,保证产品性能的一致性、稳定、可靠。
JP10系列交换机是最新一代的IP混合式数字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可接数字专用话机,;系统具有的“经济路由功能”可实现在不改变用户拔号习惯的情况下,对其话务进行自动分析选择最为经济的方式出局,可最大限度的节省用户话费;系统使用了VOIP混合技术,可实现VOIP方式组网;系统支持分机功能、系统功能远程开放及使用;系统支持多种话务处理方式,如:来话群振、来话均分、来话寻线、指定响铃、专线专用等;。
系统具有强大的分组功能,适用于200-300门以上的中大用户使用,如:分组代接、分组群振、分组广播等;分机分为多种等级,可实现部分或全部分机之间限拨;交换上使用全数字交换方式,同时实现了接入数字中继、内部全数字交换、数字话机等。
(一)JP10系列具备如下特点:1.JP10系列交换机的电源系统使用可靠的开关电源,功率大,功耗小,体积小,可靠性高;2.整机使用总线结构设计,主机背板以总线方式连接,基本上无电子元件,提高了整机的可靠性;3.整机使用多CPU模块化设计,提高了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A.JP10系列交换机系统主要使用“贴片元器件”,提高了系统可靠性;B.在生产上使用两道焊接工艺,首先进行贴片电子元器件“回流焊接”,再进行插件的“双波锋焊接”,保证焊接的可靠性;C.系统支持汇接组网功能,同时也可实现多台迂回路由组网功能。
文档类型:产品介绍文档密级:公开RG-S2910XS-E系列新一代高效节能以太网交换机产品介绍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修订记录目录1 产品图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产品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产品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技术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典型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订购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产品图片1图1 RG-S2910-24GT4XS-E图2 RG-S2910-48GT4XS-E图3 RG-S2910C-24GT2XS-P-E图4RG-S2910C-24GT2XS-HP-E图5 RG-S2910C-48GT2XS-HP-E图6 RG-S2910-24GT4XS-PS-E图7 RG-S2910-24GT4XS-PS-E 2产品概述2RG-S2910XS-E系列交换机是锐捷网络面向安全、高效和节能的设计理念推出的新一代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可提供全千兆接入和灵活扩展的万兆上行数据交互能力。
该系列产品采用全新的硬件架构设计,搭载锐捷网络最新的模块化操作系统,可提供更大的资源表项、更快的硬件处理性能、更高的操作使用体验。
新一代交换机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交换机的发展史,然后通过对数据中心的介绍引入了新一代交换机。
接着,对数据中心交换机的变革做了详细分析。
最后,从交换架构的角度进行了技术探讨。
关键词交换机数据中心虚拟化企业云交换架构CLOS世界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网络也在不断的提速。
从第一块网卡的问世,到现在通用的千兆以太网卡、万兆网卡。
这标示着,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流量正在不断地增加,传统的交换机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日趋复杂的网络和庞大的流量。
为了能够更好的承载视频、语音、文件等各种服务,需要高速的硬件和新一代的交换系统来处理越来越大的数据流量。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越来越快,对于数据中心的建立将带来更大的考验,对交换机的性能、背板带宽要求也更加高。
数据中心交换机在此大环境下孕育而生,接替了传统的交换机工作在数据中心,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更稳定的性能、更大的吞吐量和更新的技术。
1交换机的发展1.1第一代交换机交换机的出现,首先应该从最早的共享式HUB说起,在网络出现的初期,网络互联的目的也仅限于进行科学计算和学术研究,所以网络的应用范围极其有限,而这一切反过来又限制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当时人们使用网络的目的非常简单,只要能把计算机联在一起,可以传输数据就行,伴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出现,最简单的网络互联设备HUB出现了,它的出现只是简单的将多台计算机物理链路上连接在了一起,并不能有效的满足网络用户传输数据的要求,因为当一个用户传输数据时,其它的用户就会不能传输,所以虽然是计算机联网了,但由于经常的数据冲突,网络的利用率非常低,而且由于HUB只是物理链路层的设备,所以它不能有效的控制冲突,网络规模也受到限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可以控制冲突的设备网桥,网桥可以将不同的端口之间分割成不同的冲突域,使得冲突域大大的减少。
刚开始的时候,网桥的端口相当少,可能只有两口,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网桥的端口变得越来越多,就形成了现在的交换机。
可以说网桥就是交换机的前身,因为他们的转发方式是相同的。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据流量也越来越大,于是网卡迅速得到了升级,从开始的IOM到100M,最后到使用普遍使用的1000M网卡,使得网络的传输在不断的升级中得到了解决。
但是数据流量的增加也会带来新的问题。
1.2第二代交换机交换机的出现解决了冲突域,但是广播风暴也使得传统的二层交换机变得弱不禁风,大量的广播消耗着交换机的性能,使得交换机的转发效率变的相当的低。
网络也在越来越复杂,流量也越来越大。
有没有一种交换机能够隔离广播,vlan技术的出现了解决了这个难题。
不同vlan之间的广播不在能够进行随意的传播,广播的范围得到了很好的限制,提高了交换机的效率。
正是因为vlan的流量不能进行互通,解决了广播风暴,可是现实中的局域网,位于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就成了一个问题,需要路由器进行路由才能到达另一个vlan,虽然这样做可以解决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也产生了额外的开销,需要多购买一个路由器。
如果交换机能够进行二层转发的同时,自己还能实现路由,就不再需要额外的路由器来处理。
三层交换机顺应着时代的发展,满足了这样的要求。
可以说三层交换机就是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融合。
具备了二层交换机的所有的功能的同时,还使其拥有了路由的功能。
三层交换机已经成为当今网络组网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即使在三层交换技术相当成熟的现在,三层交换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它的发展,主要是因为三层交换机的应用环境正在面临巨大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太网的传输速度从10Mbps逐步扩展到100Mbps、1Gbps、10Gbps,以太网的价格也跟随摩尔定律以及规模经济而迅速下降。
如今,以太网已经成为局域网(LAN)中的主导网络技术,而且随着万兆以太网的出现,以太网正在向城域网(MAN)大步迈进,因此也拉动了三层交换机的更深层次的变革。
1.3第三代交换机今天的核心交换机的交换容量已经达到了上百Gbps的水平,可以满足十几个万兆端口和几百个千兆端口的线速转发,能够很好地在网络融合的趋势下承载各种业务。
Internet的发展是快速的,现在的交换机已经能够承载庞大的流量,特别是机箱式交换机,交换容量已经达到了上千Gbps的水平,而虚拟化和云计算的发展对交换机有一次带来了考验。
需要更大吞吐量的交换机来对数据进行转发,更需要更新的技术对数据提供更高的可靠性,还必须利于网络管理员的管理。
为了能够在数据中心承载大量的吞吐量的同时,提供高可靠性,数据中心交换机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了。
2 数据中心下的交换机数据中心对于当代互联网的发展极为重要。
人们把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里,但数据的产生和使用可以在任何地方,包括Web、移动应用、分支机构、合作伙伴站点或子公司。
由于数据无所不在,因此,网络就成为Data Center的基础平台。
由于网络具有很多内在的性质,因而可以作为提供共享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基础。
它能够触及到数据中心运作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远程还是分布式,都能以统一、一致的方式提供服务。
因此同时无论何种类型的数据中心都必须具备高带宽、高密度、高管理性和高安全可靠性的基本要求。
2.1新一代交换机的要求:1)高带宽、高密度。
可以说对于数据中心交换机的与普通的交换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高带宽,以及相对较高的密度,使得数据中心交换机采用那么大的吞吐量。
例如CiSCO nexus 7000最大支持15Tbps以上、Arista 7500最大支持lOTbps、华为CloudEngine系列交换机最大支持48Tbps,提供了更加恐怖的吞吐量。
2)支持数据中心以太网(DCE)的能力。
它可以说是下一代数据中心进行整合的技术标准,为数据中心的新架构和业务部署提供基础硬件条件。
3)虚拟化的能力。
支持存储网和数据网的整合(Unified Fabric)、支持设备的虚拟化管理和调配、支持跨物理设备的虚拟集成,等等。
4)全业务处理能力。
众所周知,应用的复杂度实在不断提升,同时伴随着网络的融合,应用对网络的交互是必然,可以预见的是网络的复杂度也将不断的提升。
2.2数据中心交换机技术变革问题探讨:1)FCoE: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以太网光纤通道。
FCoE技术标准可以将光纤通道映射到以太网中,将光纤通道信息插入到以太网信息包内,从而让服务器-SAN存储设备的光纤通道请求和数据可以通过以太网连接来传输,而不在需要专门的光纤通道。
简单的来说,它就是把存储网(SAN)的数据帧封装在以太网帧内进行转发的技术。
由于该项技术的简单性、高效率、经济型,使得其它的解决方案相形见绌,目前包括存储厂商、网络设备厂商、主机厂商、网卡厂商都在研发该项技术,并使之商用。
2)虚拟化难题服务器虚拟化能够极大地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节约服务器的购置成本和管理成本,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服务器虚拟化也为眼下的数据中心交换环境带来了不少难题,驱使交换技术作出变革。
首先,由于每台物理服务器都有很多虚拟机,每个虚拟机又都有自己的地址,这将导致包发送变得很混乱,影响虚拟机之间的通信。
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在虚拟机中设置软交换,设置了软交换的服务器对网络交换机来说它只有一个地址,而对服务器内的虚拟机来说,它又起着交换机的作用。
另一种解决办法就是需要由服务器和软交换的维护人员来保证所有网络的跟踪和控制都得到执行。
这就需要服务器管理员和交换设备管理员之间有良好的协作,同时服务器管理员还需要了解网络方面的配置当然,如果采用同一家厂商提供的软交换机作为网络交换机,协调会更容易些。
第三种方案是让虚拟服务器的所有通信消息都发送到网络交换机,这可以简化虚拟机的软交换配置,使此时的软交换机不具备安全策略和标记数据包的能力,而把这部分功能转嫁到网络交换机上。
从网络交换机的角度来说,虚拟机就像是直接连到物理服务器上。
这个方法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为它无需改变已有的工作流程,每个管理人员所应承担的职责也没有改变。
但由于生成树不允许交换机在一个端口接收和返回同一个数据包,因此需要消除生成树的这一限制。
虚拟化的第二个难题是要在保证服务器有足够的吞吐量的同时,确保数据包沿着最佳路径到达目的地。
随着物理服务器上处理器数目的不断增多,虚拟机也越来越多,导致进出服务器的数据流量激增,解决方法是部署万兆甚至十万兆的网络,但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使问题有所缓解。
由于数据中心需要创建非常低的延迟和无阻塞多路径结构,因此还需要采用两个适配器连接到不同的交换机让整个路由实现多条路径发送,有助于解决低延迟问题这时生成树问题再次出现,解决方法是取消生成树,以保证两个适配器都可同时使用。
事实上,新一代的两层交换机越来越像路由器,在第二层执行各自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版本。
3)光纤通道与IP整合多年来,存储网络正逐步走向IP 化,大量的存储已经通过NAS,ISCSI 等设备来完成。
目前正实现光纤通道与IP交换机的直连,独立的光纤通道存储区域网络逐渐退出市场。
此举通过减少每个服务器中的适配器的数量能达到成本节约的目的。
目前,服务器都需要设置一台以太网适配器和一台光纤存储适配器。
为提高可用性,每种适配器都需要配备2台,导致每台服务器共有4台适配器。
而采用统一的IP网络后,IP网络数据、光纤通道数据,或是ISCSI数据都可以共用一台适配器,这就能将适配器数目减少到2台。
适配器减半意味着交换接口和电缆数目也将减少,最终达到运营和维护成本的降低。
支持光纤通道存储是升级交换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交换机需要支持存储数据通过IP网络访问NAS、ISCSI和FCoE等设备。
除了增加FCoE协议以外,必须提供更高的跨区域带宽支持,以及取消生成树。
因为光纤通道要求两个适配器都是活动的,并能同时传输数据。
如果交换机仍然采用生成树算法将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4)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的交换技术变革第三个推动因素是企业云。
过去当应用程序收到一个请求时,一般是由应用程序本身或服务器独立执行完成多年来,这种应用实施方式已经发生改变。
当越来越多的请求到达服务器,应用程序只需承担小部分任务,更多的是将任务提交给数据中心的其它应用共同完成。
这样数据中心就形成一个庞大的内部云直接将存储建立到IP云中会增加流经交换机的关键数据流的数量,这就要求交换机提供低延迟且保证数据包零丢弃。
之所以要求低延迟的原因是:如果程序的执行发生在服务器内,每次存储只需要几纳秒到几微秒的时间来完成,而随着企业逐渐过渡到虚拟数据中心,并开始采用基于云的服务,交换机要获取企业云数据可能需要50~100微秒(具体取决于造成延迟的程序调用的次数),如果交换机丢弃数据包,延迟时间将变得更长,唯一的办法是企业云计算要求低延迟且不丢包。
相对于传统数据中心使用的交换机产品,新一代交换机实现了跨越性的性能突破,为平滑升级到40G和100G以太网接入做好了准备,尤其是在未来数据中心三网融合成为大势所趋的情况下,这一场技术变革将推动整个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