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和身体玩游戏
- 格式:doc
- 大小:44.45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起步阶段,而大班幼儿更是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大班身体育育游戏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出发,结合游戏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探讨如何设计适合大班幼儿的身体育育游戏,促进他们身体的健康发育。
一、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1. 身体柔软:幼儿的关节和肌肉发育尚未完全,身体柔软,需要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发育。
2. 注意力不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易分散,不能长时间专注于一个活动,因此需要设计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游戏。
3. 感知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正在不断发展,需要通过触摸、听觉、视觉等感知方式来认识外界世界。
4. 运动协调性低:幼儿的运动协调性较差,需要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运动协调性。
二、游戏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 游戏设计原则(1)符合幼儿身体发育特点:游戏设计应该符合幼儿身体柔软、注意力不集中、感知发展和运动协调性低的特点,避免过于复杂和过于刺激的游戏。
(2)趣味性和挑战性:游戏应当既有足够的趣味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和提升。
2. 游戏设计方法(1)注重感官体验:设计能够刺激幼儿触摸、听觉、视觉等感官的游戏,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
(2)多样性和创新性:设计不同类型的游戏,包括跑、跳、爬、滚等各种动作,营造多样化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3)小组合作:通过设计小组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幼儿园大班身体育育游戏设计1. 跑步比赛设计一个简单的跑步比赛游戏,设置起点和终点,让幼儿自由参与比赛。
通过跑步比赛可以促进幼儿的肌肉发育和运动协调性。
2. 跳绳比赛组织跳绳比赛,设置不同的跳绳动作和花样,让幼儿在比赛中学会跳绳,并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3. 爬山虎游戏设计一个仿真的爬山虎游戏,设置各种爬行障碍,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爬行的乐趣,锻炼他们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4. 欢乐接力赛组织欢乐接力赛,设置多个小组,通过接力赛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
实践分享:大班游戏化教学与身体协调发展
简介
本文分享了在大班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促进儿童身体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希望能给教育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游戏化教学的定义
游戏化教学是指通过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的教学方式。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实践经验
在大班教学中,我们将身体协调发展作为一个重点关注的领域,设计了以下游戏化教学活动:
游戏1:踢毽子比赛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设计了踢毽子比赛的游戏。
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控制踢球的力度和方向,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游戏2:跳绳比赛
跳绳比赛是另一个推动身体协调发展的游戏。
在比赛中,学生们需要掌握跳绳的节奏和技巧,锻炼身体协调能力。
游戏3:绘图比赛
绘图比赛结合了视觉与手部协调,在比赛中,学生需要迅速、准确地完成绘图任务,不仅锻炼了手部协调能力,也提升了观察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些游戏化教学活动,我们发现学生在玩耍中自然而然地提升了身体协调发展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对知识的积极性和理解度。
结语
在大班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促进儿童身体协调发展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
希望本文的分享能为教育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让更多的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学习,提高身体协调发展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践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
以上是您所需的Markdown格式的公众号爆款文章,希。
大班幼儿园教案分享:趣味游戏与体能发展引言
大班幼儿园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多元发展,其中体能发展是一个重要方面。
在
幼儿园教学中,趣味游戏是培养幼儿体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分享一些适合大班幼儿园的趣味游戏及教案,帮助教师们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度。
游戏一:躲避球
目的: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教案:老师与幼儿一起组织游戏,将球抛向幼儿,幼儿需要躲避球并将球折射
给其他同学,循环进行。
游戏二:拔河比赛
目的: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身体力量。
教案:将幼儿分成两队,进行拔河比赛。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幼儿的合作精神,让他们感受团队的力量。
游戏三:跳绳比赛
目的:提高幼儿的耐力和协调能力。
教案:组织跳绳比赛,让幼儿尝试不同方式的跳绳动作,培养他们的耐力和协
调能力。
结语
通过趣味游戏,可以让幼儿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享受到快乐,培养他们的团队意
识和协调能力。
教师们可以结合以上游戏和教案,为大班幼儿园的体能发展注入更多活力,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以上是本次大班幼儿园教案分享的内容,希望对各位老师有所启发。
更多幼儿
园教学资讯,敬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幼儿园心理健康大班《我们一起玩》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2.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活动准备:课件、课件、大型积木、各种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小动物走路好吗?(小兔、小鸭、乌龟、小猫)我们刚才学了那么多小动物走路,你们高兴吗?小朋友你们喜欢来幼儿园吗?你们每天在幼儿园里玩的高兴吗?小朋友,有个叫妞妞的小朋友她也上幼儿园了,我们一起看妞妞在幼儿园玩的快乐吗?(二)展开:放课件,幼儿观看。
图一、妞妞独自一个人在玩,小朋友这个小姑娘叫妞妞,你们看她在干什么?她和谁在玩?你觉得妞妞一个人玩快乐吗?你喜欢怎样玩?图二、我们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妞妞怎么了?她为什么生气了?鼓励幼儿想办法: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商量一下,怎么做才能让妞妞不生气,快乐起来呢?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我们看妞妞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
图三、来许多小朋友哄她(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的,你别生气了)妞妞看到小朋友态度那么友好,就原谅了他们,也不生气了。
图四、小朋友们拉起妞妞的手说:“妞妞,和我们一起玩去吧”图五、妞妞和大家一起玩,真快乐呀!提问:小朋友你们觉得妞妞一个人玩快乐,还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快乐?你喜欢一个人玩还是和大家一起玩,当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戏时,不小心碰到了别人或者碰坏了别人刚搭好积木时,怎么办呢?要向别人说:对不起,这样别人才原谅你,喜欢你,才能成为好朋友。
结束:幼儿听音乐做《找朋友》游戏,结束。
二、体游:《木桩小大人》活动目标1.练习双脚交替在直线型、s型“木桩”上行走,保持身体平衡。
2.能根据木桩摆放的距离、形状等,创造性地玩木桩。
3.敢于在高矮不同的木桩上走过,体验和木桩做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用易拉罐、纸筒、奶粉桶制作的“木桩”若干。
场地准备:宽敞的户外活动过程一、进行热身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变大象、老鹰等动作,练习上肢摆动、单脚站立等动作,进行热身练习。
这套针对幼儿园大班的健康游戏活动教案共涵盖了10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全面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每一项游戏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并在细节上充分考虑了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力求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全面达成教育目标。
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这套教案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项游戏:身体肢体活动该游戏主要通过多姿多彩的身体肢体活动,引导幼儿爱护自己的身体,注重锻炼身体,提高整体体质。
比如:模仿鸟儿飞翔、绕绳子过“桥”、跳绳玩橡皮筋等等,每项活动都充满趣味与挑战,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达到对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二项游戏:跳舞游戏该游戏主要通过跳舞的方式,让幼儿快乐地运动,推进整个身体肌肉得到充分锻炼。
比如:音乐热舞、摇摆跳舞、分组队形跳舞等等,每一项活动都充满挑战与乐趣,同时既强调对音乐与节奏感的培养,也注重对肢体协调性的锻炼。
第三项游戏:球类运动该游戏通过球类运动来锻炼幼儿的协调性和反应力,同时也强调了团队合作和交流精神。
比如:表演式传球、足球大战、奔跑捡球等等,每项活动都充满了紧张感和挑战,更注重了在比赛中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第四项游戏:大运动会这是一项集多种有益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包括田赛、闭门思过、瘦身操、篮球赛等等。
所有运动都充分考虑了幼儿身体特点,关注在规则、距离、时间等方面的设定和调整,使得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参与其中,并通过多记住的运动方式和规则,充分锻炼身体,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第五项游戏:健身体操该游戏重点通过丰富多彩的健身体操,让幼儿接受身体实践和锻炼方式的指导。
比如:踢踏舞、健美操、柔整等等。
通过这些运动方式,增强幼儿的体魄和肢体协调能力,同时也会对幼儿的生命力提高起到有益帮助。
第六项游戏:冥想/瑜伽这是一种通过身体自我调节,达到心身平衡的放松运动。
通过全面学习瑜伽和冥想,帮助幼儿舒展身体,调整呼吸,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良好状态。
教案分享:大班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与身体协调发展摘要本文介绍了大班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结合身体协调发展的需求,提供了一系列适合大班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方案。
背景大班幼儿园时期是幼儿身体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游戏化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身体协调能力的提高。
本文旨在分享一些适合大班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内容,以促进幼儿身体协调发展。
游戏化教学内容1.游戏一:动作识别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对各种动作的认知能力。
–内容:播放不同动作的音频,让幼儿模仿并辨认动作。
2.游戏二:运动与音乐结合–目的: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内容:以音乐为背景,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有趣的运动,例如跳舞、模仿动物动作等。
3.游戏三:团体协作游戏–目的:提高幼儿团队精神和身体协调能力。
–内容:组织幼儿参与各种团队游戏,如传球比赛、合作跳绳等。
4.游戏四:感觉统合游戏–目的:促进幼儿身体各部位的感觉统合发展。
–内容:设计一些感觉统合游戏,如盲人摸象、触碰不同材料感受质地等。
教学指导1.游戏设计–游戏要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2.游戏规则–简单明了的游戏规则有利于幼儿的理解和参与。
3.鼓励表扬–及时表扬幼儿的表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结语通过游戏化教学,幼儿能够在玩耍中获得身体协调发展,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感觉统合能力。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将教学目标巧妙结合在游戏中,既轻松愉快又达到了教学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班幼儿园的教学有所启发,促进幼儿身体协调和认知发展。
以上为大班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与身体协调发展的教案分享,感谢阅读!如有任何问题或讨论,欢迎留言交流。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和身体玩游戏》一、教学目标:1. 学会通过游戏的方式认识不同的身体部位。
2. 提高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和动作技巧。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音乐师傅、投影仪、音响设备。
2. 裁判员。
3. 悠悠球、彩带、球、绳子等游戏器械。
三、教学过程:1. 游戏1:手指操舞动起来(15分钟)活动目标: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加强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教师示范指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舞动手指,可以做简单的发明姿势、画圈圈等。
游戏规则:幼儿们根据老师的指示随着音乐活动,手指动作要跟得上音乐的节奏。
评价标准:手指动作到位、配合音乐节奏完成动作的幼儿获得表扬。
2. 游戏2:腿腿动起来(15分钟)活动目标:锻炼幼儿的腿部肌肉,提高腿部灵活性。
教学内容:教师示范指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腿部运动,如跳跃、跑步、踏步等。
游戏规则:幼儿们根据老师的指示进行腿部运动,完成规定的动作。
评价标准:腿部动作到位、配合音乐节奏完成动作的幼儿获得表扬。
3. 游戏3:身体变形记(20分钟)活动目标:加深幼儿对不同身体部位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师示范指导幼儿进行身体变形的活动,如弯腰、扭转、用手触碰其他身体部位等。
游戏规则:幼儿们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老师的指示进行身体变形的活动,变形得到愈多,获得胜利。
评价标准:变形得到愈多的幼儿获得表扬。
4. 游戏4:抢好康儿(20分钟)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将幼儿分成两小组,一组是肢体,一组是R豆先生。
R豆先生会让大家进行不同的动作和身体部位的活动,肢体们要跟着进行动作,听到“抢好康儿”时双方要互相抢夺好康儿。
每组轮流进行游戏。
游戏规则:1. 肢体组:跟随R豆先生的指令进行动作。
2. R豆先生:根据肢体组的表现进行判定,并给予奖励。
3. 抢好康儿时,双方竞争抢夺,抢到的组获得胜利。
评价标准:活动表现好、团队合作的组获得胜利。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会了通过不同的身体部位进行活动,并提高了肢体协调能力和动作技巧。
•••••••••••••••••大班身心健康活动教案大班身心健康活动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身心健康活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身心健康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坐姿不正确对身体有害。
2、教幼儿学会正确的坐姿。
活动准备:PPT视频、好习惯宝宝贴画。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是怎样坐小椅子的?听故事《爱弯腰的豆豆》。
二、基本部分1、安静听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豆豆是怎么坐小椅子的?教师总结:豆豆不管是上课还是写字时总爱弯腰,像弯弯的香蕉,非常不好看。
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坐得直直的,这样才是神气的好宝宝。
2、“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怎样坐小椅子才是正确的?3、认真看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1)宝宝在公交车上是怎样坐椅子的?(2)小朋友们在幼儿园是怎样坐椅子的?(3)教会我们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4、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故事教会了我们正确的坐姿:双脚并拢,小手放在膝盖上,后背挺直不靠小椅子,眼睛看着老师学本领,这样才会越来越聪明。
5、图谱演示教师出示两张图片并讲述图片故事,让幼儿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教师看图总结:正确的坐姿让人感觉很精神,正确的站姿也会让人看起来很神气,所以小朋友在生活中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与站姿。
三、结束部分、游戏互动。
游戏名称:《木头人》游戏准备:儿歌“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游戏规则:幼儿保持正确的站姿与坐姿游戏玩法:幼儿根据教师的儿歌有节奏的走动,当教师念:“木头人”,幼儿站立;教师念:“不许动”,幼儿坐回位置。
大班身心健康活动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龋齿的原因及龋齿的危害。
幼儿户外身体游戏教案幼儿时期是孩子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户外身体游戏是促进幼儿身体协调和运动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户外身体游戏的参与,幼儿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力,提高肌肉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一、活动名称:小跑步比赛活动目标:通过小跑步比赛,培养幼儿的体力和耐力。
活动准备:宽敞的户外场地、彩色的小旗子。
活动过程: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站在起跑线上。
教师放哨,一声令下,每个小组的孩子们开始跑步比赛。
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些障碍物,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比赛结束后,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颁发奖章,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活动名称:抓小动物活动目标:通过抓小动物游戏,培养幼儿的肌肉协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宽敞的户外场地、一些小动物玩具。
活动过程: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站在相对的位置。
教师手持小动物玩具,随机向两个小组扔出。
每个小组的孩子们需要迅速反应,抓住玩具。
抓到玩具的小组可以得到一分。
游戏结束后,教师统计分数,宣布获胜的小组,并给予奖励。
三、活动名称:绳子拉力赛活动目标:通过绳子拉力赛,培养幼儿的肌肉力量和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宽敞的户外场地、一根长绳。
活动过程: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站在相对的位置,手持绳子的两端。
教师一声令下,两个小组开始拉绳子。
拉绳子的目标是将对方小组拉到自己的一侧。
拉绳子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些规则和策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拉绳子结束后,教师可以为获胜的小组颁发奖牌,并进行团队合作的总结和反思。
通过这些户外身体游戏的参与,幼儿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活力和好奇心,在游戏中愉快地锻炼身体。
同时,这些游戏也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交往能力和竞争意识。
在游戏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成功和成长的喜悦。
通过这样的户外身体游戏教案,我们可以全面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人体的基本组成和部位2.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内容1.人体的基本组成和部位的名称(头、胸、腹、手、脚等)2.认识不同身体部位的功能和重要性3.学习如何保养身体和避免生病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给幼儿讲故事,介绍身体的重要性,并与幼儿讨论身体的作用和功能。
•Step 2:游戏环节(10分钟)–给幼儿一些随身物品,比如纸巾、笔、玩具等,让他们根据物品猜出身体的相应部位来,如:用笔写字是用什么部位,用纸巾擦鼻涕是用什么部位等。
•Step 3:教学内容展示 (30分钟)–通过图片或模型向幼儿展示人体的各个部位名称和他们的功能。
图示身体各部位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引导幼儿一起发现不同的身体部位。
•Step 4:绘画活动(20分钟)–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身体部位,或是描述某个身体部位的功能。
•Step 5:小组活动(20分钟)–把幼儿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健康问题,比如:康复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睡眠和洗澡习惯等。
然后培养幼儿设计一个海报或漫画来宣传健康生活。
•Step 6:总结和反思(15分钟)–让幼儿分享今天的收获和感受,帮助他们总结所学知识和启发,以及未来要在身体保健上的目标和计划。
反思•教学目标较为清晰,能够帮助幼儿了解人体的基本组成和身体部位的名称,同时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设计合理,通过游戏、故事、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幼儿的体力疲劳,建议适当调整活动时长和活动强度。
•整个教学过程更应该注重互动,让幼儿参与其中,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和身体玩游戏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和身体玩游戏
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探索,了解身体能动的部位,萌发对人体的探索兴趣。
2、学会正确保护自己身体的方法,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对人体的了解,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重难点:正确保护自己身体的方法,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丰富孩子有关自己身体的认识。
物质准备:木头人图片;人体简化图每人一图等。
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木头人,幼儿与木头人打招呼。
导语:“今天有位客人来我们幼儿园,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
”
2、用木头人的口吻导入主题
“木头人很羡慕小朋友的身体会动,他想让小朋友跳一段舞蹈给他看,你们愿意满足木头人心愿吗?”
二、探索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
1、观察并讲述自己在表演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动。
提问:“在跳舞时身体的哪些地方动了?”来源:小精灵儿童网站
2、幼儿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画标记。
导语:“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动一动,按顺序来找一找,在能动的部位标上你喜欢的标记。
”
3、幼儿自由探索,相互交流,并把有标记的部位动给同伴看。
师:每个人找一个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动给他看一看。
4、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表征结果,启发同伴模仿。
5、游戏《找关节》老师做动作请幼儿表征
提问:“这些会动的关节平时都可以帮我们做什么?怎样保护它们”
6、听音乐,幼儿自由做动作,体验关节的作用
三、讨论,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
1、讲述运动后的感觉。
提问: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舒服吗?你觉得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看不见的地方也在动?
2、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与过量运动的坏处。
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
如果一天之中运动的太多了会怎样?
3、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
日常生活中你看到人们做过哪些运动?
四、活动结束
小结:刚刚我们和身体玩了很多游戏,以后我们要每天锻炼把身体练的棒棒的!
在科学区、语言区投放有关人体模型和书面资料,让幼儿自由探索发现身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