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言语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简述幼儿言语的分类
幼儿言语是指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包括口头语言和非口头语言。
根据幼儿言语的特点和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分类:
1.表达性言语:幼儿的表达性言语是指通过语言表达感情和情绪的能力。
这种言语通常是非正式和情感化的,包括咕哝声、哭声、笑声等。
2.交际性言语:幼儿的交际性言语是指通过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这种言语通常是主观性的,包括问候、告别、询问和回答问题等。
3.指示性言语:幼儿的指示性言语是指通过语言表达意图和需求的能力。
这种言语通常是客观性的,包括要求、命令、请求和建议等。
4.描述性言语:幼儿的描述性言语是指通过语言描述事物的能力。
这种言语通常是客观性的,包括描述外貌、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等。
5.想象性言语:幼儿的想象性言语是指通过语言表达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这种言语通常是主观性的,包括幻想、虚构、瞎扯等。
总之,幼儿的言语是多种多样的,这些不同的言语类型在日常交流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
促进了幼儿的语言发展。
婴幼儿言语发展的规律
婴幼儿言语发展的规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前期语言阶段(0-1岁):这个阶段的婴幼儿主要是通过发音和模仿发音来为言语的产生做积极的准备。
他们能辨别成人表情、动作和语言,并开始理解一些日常用语和指令。
2.言语发生阶段(1-2岁):这个阶段的婴幼儿开始说一些单词,然后是双词句,他们的词汇量快速增长,具有言语表达、言语沟通的需求。
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岁):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可以说一些简单句,并开始运用疑问句。
他们的言语交往的意图更加明显。
影响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包括:
1.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和互动:父母的语言输入和与孩子的交流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2.语言环境和刺激: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和刺激,鼓励他们听、说、模仿,能够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3.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孩子对语言产生兴趣和积极性,例如通过阅读、唱歌、讲故事等方式,能够激发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
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
1. 从简单到复杂:幼儿的言语发展是从简单的词汇和句子开始的,然后逐渐发展到复杂的词汇和句子。
2. 从具体到抽象:幼儿的言语发展是从具体的词汇开始的,然后逐渐发展到抽象的词汇。
3. 从模仿到创新:幼儿的言语发展是从模仿大人的语言开始的,然后逐渐发展到自我创新的语言。
4. 从理解到表达:幼儿的言语发展是从理解大人的语言开始的,然后逐渐发展到自我表达的语言。
5. 从口头到书面:幼儿的言语发展是从口头语言开始的,然后逐渐发展到书面语言。
6. 从单一语言到多语言:随着接触的环境和社会的发展,幼儿的言语发展也会从单一的母语发展到多种语言。
7. 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幼儿在早期阶段,他们的言语发展主要是无意识的模仿和学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言语发展会变得越来越有意识。
幼儿言语的发展顺序在期望有个完美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每个孩子都是如此可爱、令人着迷,他们这趟路要走的不仅仅是自身的成长,也是言语的发展与成熟。
从“宝宝期”的无声开始,接下来会随着幼儿言语的发展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幼儿言语发展的顺序,我们首先要知道孩子有怎样的特性。
根据精神发展理论,孩子在他们的言语发展过程中,他们会经历一个演变的5个阶段:“宝宝期”、“婴儿期”、“早期发育期”、“发展期”和“学习期”。
宝宝期,是孩子发育的第一阶段,也就是说从出生至约两个月的时间里,孩子的言语技能还没有出现。
但是,到了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够听到周围的声音,也会随着声音的改变而改变表情。
孩子也会发出一些婴儿语音,例如:“嗯”、“啊”、“嘿”、“呼”等。
婴儿期,是从约2个月开始到约1岁的时间里,孩子进入的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学习如何辨别和识别语言,学习在言语中表达感受和需求,也能够练习简单的发音形成一定的语言意义。
在这个阶段,孩子也可以开始学习如何使用共同语言,他们可以听懂身边的人说话,也可以逐渐表达自己的想法。
早期发育期,是从约1岁开始到约2岁时间里,孩子发展的第三阶段。
在这个时间里,孩子开始掌握词汇表,他们可以用单个词来表达更多和更复杂的意思,也能够更好地听懂和回应身边人的言论。
孩子也开始掌握两个单词的短语,例如:“妈妈给”、“我要”。
发展期,是从约2岁开始到约3岁的时间里,孩子的第四阶段。
在这个时间里,孩子开始使用更多的词语来表达想法,并且能够更加准确地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他们也会更加灵活地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更清楚地说明自己的观点。
学习期,是从约3岁开始到约7岁的时间里,孩子发展的最后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学习更加复杂的语法结构,他们可以使用连续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也开始使用更复杂的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们的语言也开始更加精准,副词和表达方式也开始更加精妙。
以上就是幼儿言语发展的基本顺序。
幼儿的言语练习题《幼儿的言语》练习题杨帆一、单项选择题1、婴儿能认识语音所代表的意义是(C)A出生1-2个月B出生半年C出生9-12个月D出生一年2、安妮的朋友很难过,她对她的朋友讲了很多安慰的话,朋友不那么难过了,这属于言语的(C)A概括作用B交流作用C调节作用D安慰作用3、一个小朋友对她得朋友讲:“这个孩子很坏”这属于社会化语言表现中的(A)A适应性告知B批评和嘲笑C命令、请求和威胁D问题和答案4、语言和言语不同,语言是一种(B)A、自然现象B、社会现象C、言语过程D、交流活动5、言语和语言不同,言语是(C)A、社会现象B、自然现象C、交流活动D、民族语言6、儿童语言最初是(A)的A、对话式B、独白式C、连贯式D、创造性7、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有两种形式:一是问题言语;一是(B)A、情境言语B、游戏言语C、对话言语D、交际言语8、幼儿语音发展阶段,元音和辅音的发展顺序是(B)A、同时出现B、元音在先,辅音在后C、辅音在先,元音在后D、以下情况都有可能9、从词性上说,幼儿对(A)掌握最早。
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代词10、从使用频率上说,幼儿对(D)运用数量最多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代词11、幼儿语法意识从(A)开始明显出现。
A、2岁B、3岁C、4岁D、5岁12、问题言语最为丰富的年龄是(D)A、0-2岁B、1-3岁C、3-4岁D、4-5岁13、从言语功能上讲,儿童在幼儿园想妈妈时说“我不哭”,这是(A)A、调节功能B、游戏功能C、交际功能D、问题功能14、3岁幼儿的词汇约为(C)A、3000至4000个B、2200至3000个C、800至1100个D、1600至2000个15、幼儿图形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B)A、3岁左右B、4岁左右C、5岁左右D、6岁左右16、儿童心理学家(D)早在二十年代就对儿童的言语作了详尽的研究A、格赛尔B、劳伦兹C、冯特D、皮亚杰17、口吃开始发生的年龄一般是(B)A、1~3岁B、2~3岁C、3~4岁D、4~5岁18、幼儿期掌握的最基本句型是(A)A、陈述句B、疑问句C、祈使句D、感叹句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词类范围扩大的表现的是(AC)A幼儿在口头言语中所用词的种类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B每一类词的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C幼儿词汇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和扩大D只有实词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2、以下属于幼儿语法掌握的特点的是(AC)A从简单句到复合句B 幼儿期幼儿只掌握了陈述句C句子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D幼儿期幼儿只掌握了短句3、以下属于行动的调节能力的是(AB)A“别哭了,眼睛肿了就不好看了”哭的小朋友不哭了B“我错了”C给小朋友讲美人鱼的故事4、以下属于言语活动表现形式的是(ABC)A、口头言语B、书面言语C、内部言语D、外部言语5、书面言语的形式主要有(SCD)A、讲座B、写作C、朗读D、默读6、以下表明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是(ABCD)A、对话言语的发展B、独白言语的出现C、情境性言语的发展D、连贯性言语的产生7、言语按照活动的目的和是否出声,分为(BD)A、对话言语B、外部言语C、独白言语D、内部言语8、以下属于出声的自言自语的言语形式的是(BC)A、口头言语B、游戏言语C、问题言语D、独白言语9、自我中心言语的范畴有()A、重复B、独白C、双人独白D、集体独白10、以下属于社会化言语的是()A、适应性告知B、批评和嘲笑C、命令、请求和威胁D、问题与回答三、填空1、言语活动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可分为、和2、是人一生中词汇增加最快的时期。
简述幼儿言语发展的趋势
幼儿言语发展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准确到准确、从个体到社会化、从语音到语义。
具体来说,幼儿言语发展的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音发展:从由元音或辅音构成的单词到掌握更复杂的音节和音位,发音也逐渐清晰和准确。
2. 词汇发展:从简单的单词到逐渐掌握更多的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也能逐渐使用更复杂的句子。
3. 语法发展:从缺乏语法结构,只能简单地以单词表达自己意思,到逐渐掌握基本的语法结构,如主谓宾结构、动宾结构等,并能运用正确的语序来表达意思。
4. 语用发展:从只能简单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到能够逐渐理解和运用更加复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通过语言交流与他人建立更加有效的社交关系。
5. 语境发展:从只能理解简单的语境,到逐渐理解更加复杂的语境,包括身体语言、语调、上下文等,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别人的意思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总之,幼儿言语发展是一个逐渐成长和完善的过程,需要关注各方面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简述幼儿言语发展中容易遇到的问题以及促进幼儿言语发展的
策略
幼儿言语发展中容易遇到的问题:
1. 语言发展迟缓:有些幼儿在语言发展上比同龄儿童慢,可能表现为词汇量少、语言表达能力差等。
2. 发音不清晰:幼儿在学习发音时可能会出现发音不准确或发音模糊的现象。
3. 语音障碍:部分幼儿可能存在语音障碍,如口吃、声音嘶哑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言语表达和交流。
4. 语言理解能力差:有些幼儿可能在语言理解方面存在困难,导致他们难以理解别人的意思或者回答问题。
5. 社交交流障碍:部分幼儿可能在与他人交流时表现出害羞、紧张或者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的问题。
促进幼儿言语发展的策略:
1. 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语言刺激的环境,
鼓励他们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2. 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与幼儿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阅读绘本和故事书:通过阅读绘本和故事书,帮助幼儿扩展词汇量,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唱歌、念儿歌和诗歌:通过唱歌、念儿歌和诗歌,帮助幼儿学习语音、节奏和韵律,提高发音能力。
5. 参加社交活动:鼓励幼儿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如游戏、表演、讨论等,提高他们的社交交流能力。
6. 耐心纠正发音:针对幼儿发音不清晰的问题,要耐心纠正,给予正确的示范和指导。
7.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幼儿存在严重的言语发展问题,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言语治疗师、心理医生等。
幼儿的言语练习题及答案幼儿言语的发展对于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帮助幼儿提高他们的言语水平,可以设计一些言语练习题,并提供相应答案,以便他们在练习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针对幼儿的言语练习题及答案,帮助他们发展更流利、准确的口语表达能力。
练习题一:描述动物1. 描述一只大象的外观特征。
2. 描述一只猫的外貌和性格。
3. 用五个词语描述一只小鸟。
答案:1. 大象是一种庞大的动物,它有长长的鼻子和大而扇形的耳朵。
它的身体上有一层灰色的皮肤,看起来很厚实。
2. 猫通常有光滑的皮毛,眼睛呈瞳孔垂直的形状。
它们有时候很活泼好动,有时候也很安静。
猫一般表现出独立而敏捷的性格。
3. 小鸟可以是五彩斑斓的、小巧灵活的、欢快歌唱的、善于飞翔的、细小可爱的。
练习题二:描述场景请根据提供的图片描述以下场景,并用适当的形容词补充句子:1. 图片中的森林是怎样的?2. 图片中的海滩有什么特点?3. 描述一下晴天的天空。
答案:1. 森林中的树木茂密繁盛,郁郁葱葱。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看起来绿意盎然。
2. 海滩上的沙子洁白细腻,波浪拍打在岸边,发出悦耳的声音。
海天一色,美不胜收。
3. 晴天的天空湛蓝如洗,没有任何云彩。
阳光明媚,温暖宜人。
练习题三:描述日常活动请描述以下日常活动,并使用恰当的动词补充句子:1. 下雨天,你通常会做什么?2. 早晨起床后,你会做哪些事情?3. 描述一下你在游泳池玩耍的情景。
答案:1. 下雨天,我通常会呆在屋子里,阅读或者看电影。
2. 早晨起床后,我会洗脸刷牙并穿上整齐的衣服,然后吃早餐。
3. 当我在游泳池玩耍时,我会穿上泳衣,跳进水里,和朋友们一起玩耍。
水很清澈,我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
练习题四:描述水果请用适当的形容词描述以下水果:1. 描述一下苹果的味道和口感。
2. 描述一下橙子的外观和味道。
3. 描述一下草莓的颜色和形状。
答案:1. 苹果有一种甜脆的味道,口感多汁而爽口。
《幼儿的言语》练习题杨帆一、单项选择题1、婴儿能认识语音所代表的意义是(C )A出生1-2个月B出生半年C出生9-12个月D出生一年2、安妮的朋友很难过,她对她的朋友讲了很多安慰的话,朋友不那么难过了,这属于言语的( C )A概括作用B交流作用C调节作用D安慰作用3、一个小朋友对她得朋友讲:“这个孩子很坏”这属于社会化语言表现中的(A )A适应性告知B批评和嘲笑C命令、请求和威胁D问题和答案4、语言和言语不同,语言是一种(B)A、自然现象B、社会现象C、言语过程D、交流活动5、言语和语言不同,言语是(C )A、社会现象B、自然现象C、交流活动D、民族语言6、儿童语言最初是(A )的A、对话式B、独白式C、连贯式D、创造性7、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有两种形式:一是问题言语;一是(B )A、情境言语B、游戏言语C、对话言语D、交际言语8、幼儿语音发展阶段,元音和辅音的发展顺序是(B )A、同时出现B、元音在先,辅音在后C、辅音在先,元音在后D、以下情况都有可能9、从词性上说,幼儿对(A)掌握最早。
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代词10、从使用频率上说,幼儿对(D )运用数量最多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代词11、幼儿语法意识从(A )开始明显出现。
A、2岁B、3岁C、4岁D、5岁12、问题言语最为丰富的年龄是(D )A、0-2岁B、1-3岁C、3-4岁D、4-5岁13、从言语功能上讲,儿童在幼儿园想妈妈时说“我不哭”,这是(A)A、调节功能B、游戏功能C、交际功能D、问题功能14、3岁幼儿的词汇约为(C )A、3000至4000个B、2200至3000个C、800至1100个D、1600至2000个15、幼儿图形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 B )A、3岁左右B、4岁左右C、5岁左右D、6岁左右16、儿童心理学家(D )早在二十年代就对儿童的言语作了详尽的研究A、格赛尔B、劳伦兹C、冯特D、皮亚杰17、口吃开始发生的年龄一般是(B )A、1~3岁B、2~3岁C、3~4岁D、4~5岁18、幼儿期掌握的最基本句型是( A )A、陈述句B、疑问句C、祈使句D、感叹句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词类范围扩大的表现的是(AC )A幼儿在口头言语中所用词的种类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B每一类词的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C幼儿词汇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和扩大D只有实词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2、以下属于幼儿语法掌握的特点的是(AC )A从简单句到复合句B幼儿期幼儿只掌握了陈述句C句子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D幼儿期幼儿只掌握了短句3、以下属于行动的调节能力的是(A B )A“别哭了,眼睛肿了就不好看了”哭的小朋友不哭了B“我错了”C给小朋友讲美人鱼的故事4、以下属于言语活动表现形式的是(ABC )A、口头言语B、书面言语C、内部言语D、外部言语5、书面言语的形式主要有(SCD )A、讲座B、写作C、朗读D、默读6、以下表明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是(ABCD )A、对话言语的发展B、独白言语的出现C、情境性言语的发展D、连贯性言语的产生7、言语按照活动的目的和是否出声,分为(BD )A、对话言语B、外部言语C、独白言语D、内部言语8、以下属于出声的自言自语的言语形式的是(BC )A、口头言语B、游戏言语C、问题言语D、独白言语9、自我中心言语的范畴有( )A、重复B、独白C、双人独白D、集体独白10、以下属于社会化言语的是()A、适应性告知B、批评和嘲笑C、命令、请求和威胁D、问题与回答三、填空1、言语活动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可分为、和。
幼儿言语基本能力的获得方法幼儿言语基本能力的获得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幼儿的认知、表达和沟通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获得幼儿言语基本能力的方法。
1.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语言环境对于他们的语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师应该创造一个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有机会听到、模仿和使用语言。
可以通过阅读故事书、唱歌、讲故事等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2.注重口语训练口语是幼儿言语能力的基础,通过口语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发音、词汇量和语法能力。
可以通过诵读儿歌、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口头表达等方式来加强幼儿的口语训练。
同时,家长和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机会,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培养听力能力听力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石,只有通过有效的听力训练,幼儿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模仿语言。
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听故事、听儿歌等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听力能力。
同时,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来倾听和思考,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让幼儿有机会自己思考和回答问题。
4.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幼儿在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法结构。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给幼儿展示图片、玩具等物品,并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和功能,引导幼儿学习新的词汇和句子。
同时,要给幼儿提供多样化的语言输入,如描述日常活动、讲述故事等,以帮助他们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5.培养阅读兴趣阅读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和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和教师可以经常给幼儿读绘本,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与幼儿进行互动,问问题、讨论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含义,并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
6.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幼儿通常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家长和教师要充分发掘和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可以通过提问、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等方式,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同时,要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语言表达的乐趣和成就感。
幼儿言语的发生发展通常会经历三个时期,分别是准备期、形成期和发展期。
一、准备期幼儿言语的获得的准备期,通常需要一年,即从出生到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
在言语发生的准备时期,一般需要做发音和理解两方面的准备。
婴儿的发音准备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简单音节:孩子从最初的哭叫声到慢慢哭叫声中伴有“a”“ou”等无意义的声音。
2.连续音节阶段:4个月起孩子的发音有了明显的变化,开始出现重复的、连续音节的发音,7-8个月的孩子开始对语言情景作出动作反应,具有社会交往倾向。
如你说拜拜,他会摆手。
3.模仿发音音节阶段:这一阶段孩子发出的连续性音节明显增加,音调开始多样化,听起来很像在说话。
但是仍然没有意义,只是发音的准备。
婴儿言语的发生还需理解语言的准备。
这种准备包含语音知觉和语词理解。
有研究表明,婴儿对言语十分敏感,出声不到10天的新生儿就能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并对语音表现出明显的“偏爱”。
1个月的婴儿还具有了语音范畴知觉能力,能分辨两个语音范畴之间的差别,如“b”和“p”。
语音知觉的发展为语言理解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只有“听准音”才可能“听懂义”。
八九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语言,表现为能对言语做出相应的反应。
但这时,引起儿童反应的主要是语调与整个情境,而不是词的意义。
例如:给9个月的婴儿看“狼”和“羊”的图片,每当出示“羊”时,就用温柔的声音说“羊,羊,这是小羊”,而出示“狼”时,就用凶狠的声音说“狼,狼,这是老狼”。
若干次后,当实验者用温柔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就会指画着羊的图片,反之亦然。
这时,实验者突然改变说话的语调,用凶狠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毫不犹豫地指向画着狼的图片。
十一个月左右才算是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意义。
二、形成期从1岁起,儿童进入学习口语的全盛时期,1-3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
形成期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1.单词句阶段1岁-1岁半之间的孩子往往用一个单词表示一个句子,因此属于单词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