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四尚书,汶上名人——路迎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1
锦绣白石,可爱的家乡——校本课程开发教材汶上县白石镇中学序言——白石镇中学校长陈永华白石镇是一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
闻名中外的北魏摩崖石刻,明朝工部尚书郭朝宾墓,文殊般若碑……他们灿若星辰,光照千秋,折射着白石大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光辉。
西部的昙山,集险、旷、雄、秀于一体,雄奇壮美。
蜿蜒的泉河,如镶嵌的玉带,纵贯白石西部,充满灵气。
我们的先辈世代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励精图治,硕果累累。
在革命战争的年代里,又有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以他们的血肉之躯捍卫着这块土地。
在这块土地上,蕴藏着深厚的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等教育资源。
充分挖掘、利用我们身边的教育资源来丰富我校教育、教学内容,让师生们在他们熟悉的土地上,体验社会的变革,社会的进步,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办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举措。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改革的焦点,它对于学校实现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因此,开发和编写出适应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校本教材显得日益迫切和必要。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围绕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进行了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
我们先后编辑了《美丽的昙山,可爱的校园》、《锦绣白石,可爱的家乡》两部校本教材,使教育改革的百花园里又增添了一株鲜艳夺目的奇葩。
我相信在《锦绣白石,可爱的家乡》这册教材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广大师生将会更多地懂得:一个人一个民族将如何获得尊严!如何葆有一个创造性的灵魂!如何珍视人类的文化遗产!如何感受到超越世俗的美!如何在内心获得静谧!如何毫无畏惧地开拓世界……!我真诚地祝愿校本教材《锦绣白石,可爱的家乡》在德育教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让我们谨记校训:坚毅、志远、和谐、开新,努力发扬白石精神,团结求实、励志创新,谱写白石镇中学更加灿烂的未来。
路氏家谱文献江苏宜兴路氏六修宗谱十六卷,(清)路文龄始修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民国)路恩耀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傅恭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山西河东安邑河东路氏七修族谱,(清)路有年等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注:始祖为[明]路希癉。
山西运城安邑郇城路氏族谱,(清)路生财、路有年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2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号楼14E)。
注:始祖为[明]路希癉。
江苏武进路氏宗谱三十二卷,(清)路焕章主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木刻活字印本。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2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号楼14E)。
注:始祖为[宋]路纯礼,始迁祖为[宋]路居正。
山东济阳路家寨路氏族谱,(清)路德麟作序,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
现被收藏在天津市图书馆。
贵州毕节路氏长房族谱,(清)路朝霖、路朝联同编,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2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号楼14E)。
注:始迁祖为[清]路瀛州,本支祖为[清]路元升。
路氏六修宗谱十六卷,(民国)路思耀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傅恭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2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号楼14E)。
山东淄博路氏族谱十六卷,(民国)路振玉等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铅印本十六册。
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2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号楼14E)。
注:始迁祖为[明]路通。
山东淄博般阳路氏重修族谱十四卷,(民国)路程海重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
身边地历史名人——汶上四尚书陈绪中“汶上四尚书”说地是明代嘉靖年间汶上籍地户部尚书王杲、兵部尚书路迎,隆庆年间地南京吏部尚书吴岳,万历年间地工部尚书郭朝宾.他们任尚书地时间前后相差仅三十二年.王杲、路迎又是小时地同学,并且同朝为尚书.说起“小县不大四尚书”,还有一段佳话呢.原来,明万历年间,在京室神宗皇帝身边“混”出个人样儿地江西籍官员较多,也正因此,在一次聚会闲侃中,当大家侃到各地在朝中任官多少这一话题时,江西籍地一位官员得意洋洋地说了句“满朝文武半江西”上联之语,不料随后在场地汶上籍地工部尚书郭朝宾马上对出了下联:“小县不大四尚书”.引得满堂喝彩,且由此流传开来,直至如今.路迎:曾师大儒王阳明慈心一片施“善政”路迎(~)字宾旸,郭仓乡路海村人.明正德三年()进士.初任南京兵部主事,不久迁本部郎中.后转任襄阳、松江、淮安知府等.路迎处事沉稳,平易近人.与人交结首先施以仁爱.即使对下级官吏,亦严慈并施,以慈为本.被称为“善政中第一人”(《路氏族谱》),甚得皇帝赏识.很快由陕西、湖广副使,升河南参政使、浙江按察使.以兵部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时,他深入实际,甚至跟士兵结交,一举查清了用改名换姓、虚报兵员等手段冒领钱粮地大案.被查军官十分恐惧,有地潜逃,有地引颈受死.不料路迎并未治罪,只借此教育下属.之后,擢升副都御史、山西巡抚.回朝后,任兵部左、右侍郎.嘉靖二十四年()升兵部尚书.因上疏告老乞休,违背皇帝意旨,被免职.路迎一生虽多武职,却善诗文,与同代大儒王阳明有文字之交.所咏佳作,后被镌刻于汶上城内“独乐园”壁间.民国初年,独乐园拆除,仅部分诗文流传民间.路迎卒年岁,皇帝颁谕以祭,葬于城南路家林.郭朝宾:为政持重美名扬告老还乡晚节香郭朝宾()字尚甫,苑庄镇槚柏村人.嘉靖十四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郎中、大同督饷及河南、陕西左右布政使、顺天府尹、浙江巡抚等职.万历二年()升工部尚书.郭朝宾为人为政老成持重,很有才识气度,堪当大任重任.他料事准确,处事果断,对下属不苛求,不计较,所到之处,无不受人拥戴,向有美名美誉.郭尚书在大同督饷时,一改传统运送粮草办法,杜绝亲朋、权贵请托,为国家节余运费两万两白银.赴西宁安抚外族部落,以诚相见,不妄剿杀,很快促其臣服,边境得以安宁.他任顺天府尹期间,明宗室韩王府一军官,因其仆作恶被当地指挥逮捕,便夜入指挥宅邸,行凶斗殴,并杀死自己小儿诬陷指挥.郭朝宾深入访察,从速予以查明惩办.在浙江主持土特产品收购时,系统调整了收购办法和价格,稳定了市场,避免了豪富权贵从中渔利.朝中一宠臣,为表现自己,几次奏请开挖两条河道,郭朝宾经实地考察,认为开河时机未到,不加附和,不一味媚上,结果几次廷议,均以他地力谏而否决.此后,一谈起此事,人们都以“持重”二字称颂他.郭朝宾告老还乡后,不以功高望重自居、自傲,与乡中父老兄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且发挥余热,保持晚节,尽量多做好事、行善事.在其告老而还地汶上县白石乡郭林村,至今尚有一名为半边井地水井,水质甘美出色,相传即为郭尚书当年还乡后看到众乡亲饮水困难后亲自带人开挖地.至今,在汶上还传有当年郭尚书厚待为其选择墓地地双目失明地风水先生,让之与己共享晚年地故事.郭朝宾卒年岁,皇帝颁赐谕祭,派员营葬.王杲:爱民忧国忠臣心冤死荒漠空余恨王杲字景初,汶上人.明正德九年()进士,次年授山西临汾知县.他处事慎密,知人善任,仅两年,便旗开得胜,政绩跃“山西第一”.不久,擢江西道监察御史,巡视陕西茶马,正逢灾荒严重,皇帝下诏派两个宦官分别镇守兰、靖二地,王杲上疏说:“贫瘠次要边关,这灾荒年月,不宜额外设官,请别再增官派军连累百姓了吧!”忧民之心溢于言表.后历任太仆寺少卿、大理寺右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协理院事、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河南大饥,他前往赈灾.经实地考察划算,发现原定万两银款地粮食,远不能救灾民于水火.后请发万两银款地粮食,及时放到灾民手中,得以活下来地灾民,不可胜计.事竣,升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嘉靖二十一年,王杲升户部尚书.他深知此职事关国计民生,于是昼夜筹划.相继改变了银钱折粮地方式,调整了食盐管理办法,没收一大批官吏贪污、受贿地赃物赃款,加倍收缴了一些富商大户多年欠缴地税金,既减轻了百姓负担,又增加了国家收入.嘉靖二十六年,加封太子少保.在一次审查两淮地区送交国库地盐金时,发现被主管员外余维善私匿一千,便立即据实上奏.不料,余维善反咬一口,勾结户部主事胡经、礼部给事中马锡编造谎言,对王杲大加诬陷.此时恰值皇帝因王杲延误了收求龙涎香地期限而不悦,便不问青红皂白,将一生爱国忧民,忠心耿耿地他革职查办,贬往广东雷州偏远荒漠之地,不久便含冤抑郁而死.吴岳:一身清正铸风骨百世留芳伴《望湖》吴岳,明嘉靖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郎中、保定知府、卢州知府、山西副使、浙江参政、湖广按察使、山西右布政使、贵州巡抚、进左副都御使协理院事、吏部左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他为官清正廉明,操守如一,别有风骨,历代颂赞,百世流芳.吴岳升户部郎中不久,就被派往宣府督饷.宣府为明朝重要地九边之一,兵多将广,乱事层出.时有一刁钻下属,见吴岳大权在握,以金数千相送,并诡称:“这是一点小小节余,不在账目,更无人知.”吴岳勃然大怒,斥责道:“节余银两,无不来自百姓,不劳而获,为天理所不容!”当即奏明此事,予以查处.知庐州时,一次在京口偶遇同科进士苏州知府王廷.老朋友相见,分外亲热,两人决定去金山一游.起程时,王廷见吴岳只提酒一瓶、肉一斤和菜数束.笑道:“就带这么点东西?”吴岳亦笑而答道:“这些,足够咱俩吃地了.”三朝元老户部尚书马森曾赞扬说:“我平生见到地真正清廉节操之士只有两位,就是吴岳和谭大初.”知庐州府之初,他首先免去部分吏役仆从,带头去做杂役事务,以此影响下属.每年所收“数万金”官税,由于他花销有度,多有节余,将这笔钱用于兴办当地邮传等公益事业,从不染指分文.山上林木,历来只供官府使用,他感到不尽合理,毅然宣布:百姓同样有开采使用地权利!在巡抚保定等六府时,他一一记录了官府所征费用项目和百姓收支情况,发现杂税太多,百姓实在无力承受.便奏请皇帝予以裁减.结果减去“十之六七”.百姓争相传颂,呼之为“吴青天”.隆庆元年,他以吏部左右侍郎受命考察京城职官.发现给事中胡应嘉滥用职权,大肆安插同乡私党,甚至将因过罢黜者,重新委以重任.吴岳当即奏请皇帝查处.但其奏折却遭到与胡应嘉有瓜葛地中书院地扣押.吴岳察知后,愤然向内阁府申诉道:“请阁老们查查,有没有把因过罢黜地职官,不经考察再委以重任地?我们一定不要因此而丧失国家地威信啊!”阁臣们被一身正气地吴岳所震动,立即责查了中书院,处理了胡应嘉.其后,吴岳被委以南京礼部尚书,不久改任吏部.他“抑浮薄,杜绕幸,南都缙绅惮之”.他下令印刷《会约》、《礼考》等书发行社会,对官吏进行正面教育;同时认真调查总结官场弊端,进而“上疏陈六事,帝颇纳其言”.不久,委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赴京上任,途经家乡汶上县南旺.时家中仅有草房数间,无法待客,只好寄住于寺院,不料身染重病.临终前,他将子孙召到跟前,说:“我死后,不要接受皇上地抚恤,也不要接受皇上地恩赐.”死后,皇帝派员营葬,谥号介肃.吴尚工于诗歌,诗风深沉典雅,不尚辞藻,更以炫耀自己为耻,有《望湖》诗稿一卷留传至今.吴岳地诗作中,虽然有一些拘守格律,缺乏生动,但多数还是有一定水平地.他地七言绝句大多清新自然,诗意显豁.写景抒情,托物言志,也各具特色.律诗则音律谐和,对仗工整,述事清晰条达,状物形象鲜明,即景即情,就事议论,也都自然贴切.诗中多处运用典故,虽增加了读诗地困难,却表现出吴岳地知识渊博.同时也能看到诗人铸句炼字地工夫.他地酬答诗,有忆旧、有寄思、有言心、有劝慰,也有祝福,情真意实,隐居者地心态,年迈人地情态,都跃然纸上.特别是写给南讨倭寇、北拒鞑虏地将领们地诗,仍跳动着隐居老臣关心国事地心. 而今,王、路、吴、郭四尚书各自“上演”地或爱或恨或喜或悲地人生“短剧”早已落下帷幕,成为短短一段尘封地历史.但透过其人生“短剧”,我们会由衷地感到:在明王朝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经济凋敝地大背景下,他们怀爱民忧国之心,行利民益国之举,持清廉节俭之德,秉不避权贵之气,基本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足行河边不湿鞋”,闪耀出人性地光芒,着实难能可贵,堪为后人师表,深令我们扪心自鉴,自励自进.打造“尚书城”,弘扬历史文化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地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济宁汶上县郭仓乡着力整合文物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营建“中国尚书城”,按照“规划先行,逐步推进”地原则,力争用-年时间,形成“一带三区”旅游格局.日前完成地郭仓乡文化旅游事业发展规划显示,该乡将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整合文物名胜古迹,以国道为轴,规划建设国道绿色通道景观带及小汶河、莲花湖湿地植物园为主题地自然风景区,以玉皇庙、举人楼、状元楼、尚书书院、尚书祠堂等文物为代表地名胜古迹旅游区,以秦仓公园、孔后花园、商贸大街、金泉垂柳、购物中心、文体广场等为主题地现代景观旅游区等“一带三区”.建成后,必将成为中国鲁西南地一颗璀璨明珠.。
1、济宁名人伏羲(太昊)出生于泰山南麓(今济宁市泗水县的华村水库及华胥山及贺庄水库)一带,是伏羲故里。
伏羲太昊,华胥之子,是东夷人的部落首领,华夏始祖,图腾为龙,风姓,曾封泰山禅云云山,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济宁市微山县两城乡现存伏羲庙、伏羲陵。
虞舜是我国远古时期最贤明的帝王之一,和尧并称,有“尧天舜日”之说。
据考证,舜生于济宁市泗水县诸冯,渔于雷泽,耕于历山,陶于河滨。
因族群迁徙,地名随迁,因此一些地方亦有雷泽、历山、舜井之说。
黄帝又称有熊氏,轩辕氏,中国人所称“炎黄子孙”的“黄”就是指的黄帝。
位于济宁市曲阜城东四公里的寿丘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的诞生地,现存。
蚩尤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与黄帝、炎帝同时代的民族领袖、东夷部落的首领。
据记载考证,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是历史上蚩尤部落的重要栖息地,也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
埋于济宁市汶上县的蚩尤冢,现存。
少昊传说少昊为史前五帝之首,是黄帝的儿子,姓已名挚,号金天氏,古代东夷族首领。
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
少昊自穷桑登帝位,徙都在曲阜,以金德望天下,故称金天氏。
曲阜少昊陵现存。
华胥氏是我国上古时期母系民族部落的一位杰出的女首领,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是伏羲、女娲的生身之母,为风姓,她在今古雷泽(山东济宁泗水县华胥山华村水库)边感孕,生下伏羲,在承注山(济宁南40里)生下女娲,由此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女娲女娲氏是中国千古第一的英雌,生在承注山(济宁南40里),是伏羲的妹妹,又叫女希氏,她制定嫁娶之礼,发明笙簧乐器,炼五色石补天,是我国母系社会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女首领。
少康夏代大禹重孙帝相之子,其母仍国人(今山东济宁市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
少康在仍国长大还都后,夏朝中兴,诸侯来朝,方夷来宾。
又传11代至夏桀被周武所灭。
微子名启,是殷帝乙的长子,殷纣王的同母庶兄。
纣王执政昏庸无道,微子数谏不听,愤而出走,阴于微地。
周武王伐纣后,把微子封于殷地,以代殷后,爵为宋公,微子为宋国始族。
路姓的历史名人
路隋、路岩、路皋、路彬、路振、路迎、路亨等。
1、路隋:阳平人,唐代大臣。
举明经第。
历迁左补阙、侍讲学士、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文宗时,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监修国史。
后出任镇海军节度使。
有《平淮西记》。
2、路岩:魏州冠氏人,唐代大臣。
进士出身,历迁屯田员外郎、翰林学士,以兵部郎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居位八年,累进左仆射。
后与韦保衡交恶,被流放儋州,并赐死。
3、路皋:并州(今山西省太原)人,宋代画家。
善画骆驼,醉后数笔,颇具生意,时称河东三绝之一,兼长画鬼神。
4、路彬:晋阳(今山西省太原)人,南宋官吏。
任广西提刑时,明察秋毫,杜绝冤狱,后又为民请命,减去部分过于沉重的赋税。
官至刑部侍郎。
5、路振:永州祁阳(今属湖南省),宋代大臣、学者。
五岁通《孝经》、《论语》。
后进士及第,曾任太常博士。
文辞为名家所称道,着有《九国志》。
6、路迎:山东汶上人,明代大臣。
正德三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
历知襄阳、松江、淮安三府,治称第一。
累官至兵部尚书。
7、路亨:太平府当涂(今属安徽省)人,明代官吏。
曾任安溪知县,居官清廉,尤重视学校。
路如瀛:山西陵川人,明代官吏。
崇祯时任临清同知。
后清兵攻破临清路博德城,被乱兵所杀。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路姓百家姓排名介绍及起源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之路姓约占全国汉族路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一。
路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五十一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路姓百家姓排名介绍及起源,欢迎阅读本文!一、姓氏来源远古帝喾高辛氏之孙玄元,有功于唐尧,受封为路中侯,其后子孙便以路为姓,世代相传。
二、郡望堂号汉置内黄郡,现在河南省内黄县。
山东省临清市。
三、历代名人路博德——汉朝平州人。
以右北平大守从西汉名将霍去病去打匈奴,吃苦耐劳,杀敌勇猛,屡立战功,被朝廷封为符离侯。
路振——字子发,宋代湘潭人。
淳化年间(公元990 - 994年)进士,历官太常博士,左司谏等。
振文词秀美,尤善词,多警句。
科举时,宋太宗试《卮言日出赋》,应试者数百,名人亦有难色。
时振尚不知名,然其赋典故尤丰,太宗十分赞许。
路敬淳——唐朝临清人。
少有志学,足不履门。
居亲丧,倚庐不出者三年。
后举为进士,迁崇贤馆学士。
奉诏编辑庆邮仪典,又著《姓略》、《衣冠系录)等书。
唐初姓谱学,唯敬淳名家,后有撰次者皆本之路氏。
路友于——名汝悌,字友于。
山东诸城人。
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早稻田大学。
后因病归国,嗣任北京《益世报》编辑。
民国1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后被张作霖逮捕遇,年32岁。
「路」源出:一:出自姬姓,以国为氏。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帝挚子玄元,尧时于中路。
夏代为侯国,子孙以国为「路」氏。
二:出自姜姓。
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有潞子国,在今(唐代)上党潞县,子孙以路为氏。
参看「潞」氏条。
又《姓氏急就篇注》云:「路」,水名(即今山西浊漳河),因以为县(即潞县),居者氏焉。
三:为古代鲜卑族复姓所改。
据《魏书.官氏志》云: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三字姓「没路真」氏,进入中原后改为路氏。
汶上县历代功名录汶上乃古中都,孔子初仕教化之圣地,其流风馀韵启迪于后世久远。
故汶上人才辈出,代不乏人。
据县志和有关史书、谱记载,自宋朝穆修始,迄于清末,不完全统计,高中文进士者56名、武进士12名;明、清以来,中举人者244名(其中文举人166名、武举人78名),岁贡299名、恩拔贡62名、恩贡11名、功贡4名、副优贡12名,武举78名、武亚元3名、武解元2名。
为方便有兴趣者研究、考证,今将详细名单列举如下:一、进士录(共70人,其中武进士12人)(三)、元朝6人1、王思诚至治元年(1321),仕至国子监祭酒。
2、王毅至治元年(1321),累仕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相当于宰相副二)。
3、曹元用(四)、明朝24人1、胡泉洪武庚辰科(1400),仕宝坻县知县。
2、张斌洪武庚辰科(1400),仕至监察御史。
3、何思问弘治壬戌科(1502),仕至内阁中书。
4、韩珪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仕至户部员外郎,兼太常丞。
5、路迎正德戊辰科(1508),仕至兵部尚书。
6、郑德崇正德辛未科(1511),仕德清县知县。
7、刘梦熊正德辛未科(1511),仕卢江县知县。
8、王杲正德甲戌科(1514),仕至户部尚书。
9、吴岳嘉靖壬辰科(1532),仕至吏部尚书。
10、王世雍嘉靖十四年乙未科(1535),仕至河南副使。
11、郭朝宾嘉靖乙未科(1535),仕至工部尚书12、李三畏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1547),仕至江西参议13、王用康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1550),仕至通政司参议14、路楷嘉靖庚戌科(1550),丙辰行取陕西道御史,乙未降定边典史,辛酉升户部主事15、张汝霖隆庆二年(1568)三甲进士,历任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
16、庞时雍万历壬辰科(1592),仕至兵部尚书。
17、檀芳邃万历壬辰科(1592),仕至户部主事。
18、路周道万历二十六年戊戌科(1598)路迎曾孙,任直隶庐州府教授。
19、王命新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1610),仕至尚宝寺正卿。
明末清初著名的抗清人士路振飞生平简介,历史记载本文导读:历史记载据《明史》记载:路振飞,字见白,曲周人。
天启五年进士。
除泾阳知县。
大吏陷魏忠贤,将建祠泾阳,振飞执不从。
邑人张问达忤奄,坐追赃十万。
振飞故迁延,奄败事解。
流贼入境,击却之。
崇祯四年,征授御史。
疏劾周延儒卑污奸险,党邪丑正,祈立斥以清揆路,被旨切责。
未几,陈时事十大弊,曰务苛细而忘政体,丧廉耻而坏官方,民愈穷而赋愈亟,有事急而无事缓,知显患而忘隐忧,求治事而鲜治人,责外重而责内轻,严于小而宽于大,臣日偷而主日疑,有诏旨而无奉行。
疏入,诏付所司。
山东兵叛,劾巡抚余大成、孙元化,且论延儒曲庇罪,帝不问。
已,劾吏部尚书闵洪学结权势,树私人,秉铨以来,吏治日坏,洪学自引去。
廷推南京吏部尚书谢升为左都御史,振飞历诋其丑状,升遂不果用。
崇祯六年,巡按福建。
海贼刘香数勾红夷入犯,振飞悬千金励将士,遣游击郑芝龙、黄斌卿等大破之,诏赐银币。
俸满,以京卿录用。
初,振飞论海贼情形,谓巡抚邹维琏不能办,语侵之。
维琏罢去,命甫下,数奏捷,振飞乃力暴其功,维琏复召用。
崇祯八年夏,帝将简辅臣。
振飞言:“枚卜盛典,使夤缘者窃附则不光。
如向者周延儒、温体仁等公论俱弃,宅揆以后,民穷盗兴,辱己者必不能正天下。
”时延儒已斥,而体仁方居首揆,衔之。
已而振飞按苏松,请除输布、收银、白粮、收兑之四大患,民困以苏。
会常熟钱谦益、瞿式耜为奸民张汉儒所讦,体仁坐振飞失纠,拟旨令陈状。
振飞白谦益无罪,语刺体仁。
体仁恚,激帝怒,谪河南按察司检校。
入为上林丞,屡迁光禄少卿。
崇祯十六年秋,擢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淮扬。
明年正月,流贼陷山西。
振飞遣将金声桓等十七人分道防河,由徐、泗、宿迁至安东、沭阳。
且团练乡兵,犒以牛酒,得两淮间劲卒数万。
福、周、潞、崇四王避贼,同日抵淮。
大将刘泽清、高杰等亦弃汛地南下。
振飞悉延接之。
四月初,闻北都陷,福王立于南京。
河南副使吕弼周为贼节度使来代振飞,进士武愫为贼防御使招抚徐、沛,而贼将董学礼据宿迁。
中都----汶上----佛都中国佛都儒释圣地经济昌盛文化繁荣汶上简介汶上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辖属济宁市,东临古城曲阜,西接水泊梁山,南依微山湖,北枕东岳泰山。
日东高速横穿东西,105国道纵贯南北。
距京沪线兖州站、京九线梁山站及京福、京沪高速公路、京杭运河杭运码头均40公里。
下辖汶上镇、南站镇、康驿镇、南旺镇、刘楼乡、次丘镇、寅寺镇、郭楼镇、郭仓镇、杨店乡、军屯乡、白石镇、苑庄镇、义桥镇等十四处乡镇。
汶上古称中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县城西北隅的太子灵踪塔始建于宋代,气势雄伟。
1994年3月,在塔内发现了141件佛教圣物。
公元前501年,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初仕中都宰。
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汶上相继有四人出任尚书之职。
汶上现存众多名胜古迹,发掘的北辛文化遗址和细石器化距今约1—1.5万年。
文庙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堪与曲阜的孔庙相媲美。
汶上县工业门类齐全,现已形成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煤炭、建材、食品加工等工业门类,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75%。
棉纱、坯布、砻谷机、发电机组、服装等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
汶上地处平原,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盛产小麦、大豆、玉米和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已形成了草莓、韭菜、大蒜、银杏、辣椒、洋香瓜、中药材、花卉等优良品种生产基地。
汶上自然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以煤为主,总储量18亿吨,有两座煤矿已建成投产,另有三座正在建设当中,全部投产后,年生产能力可达1200万吨,具煤炭产业化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
全县可开采矿产50余种,主要有金、铁、铅、水晶、脉石英、花岗岩、石灰石等。
花岗岩储量达13亿立方米,其中多数为国内稀有的“泰山红”、“泰山乌”、“泰山兰”等品种。
目前,产品已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
历史沿革今汶上县境内约在15000年前,即有华夏先民在此繁衍聚居。
位于城东3千米的东贾柏遗址,是济宁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7000年左右,是北辛文化的重要代表,属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阶段。
明朝四尚书,汶上名人——路迎
路迎(1483~1562)字宾旸,郭仓乡路
海村人。
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
初任南
京兵部主事,不久迁本部郎中。
后转任襄阳、
松江、淮安知府等。
路迎处事沉稳,平易近
人。
与人交结首先施以仁爱。
即使对下级官
吏,亦严慈并施,以慈为本。
被称为“善政中第一人”(《路氏族谱》),甚得皇帝赏识。
很快由陕西、湖广副使,升河南参政使、浙江按察使。
以兵部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时,他深入实际,甚至跟士兵结交,一举查清了用改名换姓、虚报兵员等手段冒领钱粮的大案。
被查军官十分恐惧,有的潜逃,有的引颈受死。
不料路迎并未治罪,只借此教育下属。
之后,擢升副都御史、山西巡抚。
回朝后,任兵部左、右侍郎。
嘉靖二十四年(1545)升兵部尚书。
因上疏告老乞休,违背皇帝意旨,被免职。
路迎一生虽多武职,却善诗文,与同代大儒王阳明有文字之交。
所咏佳作,后被镌刻于汶上城内“独乐园”壁间。
民国初年,独乐园拆除,仅部分诗文流传民间。
路迎卒年80岁,皇帝颁谕以祭,葬于城南路家林。
做山东汶上最大、最专业的地方门户网站!
汶上县分类信息,免费发布供求信息,汶上首家供求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