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0.30 KB
- 文档页数:4
广东省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A、遗传B、教育C、社会活动D、环境2.”要素主义教育目的”、“永恒主义教育目的”这些教育目的观的提出,反映了教育目的具有()。
A、理想性B、科学性C、理论性D、实践性3.素质教育是面向()的教育。
A、全体教师B、全体学生C、全体社会成员D、全部个性4.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文化现象,所以学生文化具有()。
A、情感性B、深刻性C、稳定性D、过渡性5.师生关系在本质上是()的关系。
A、人与人B、人与物C、买与卖D、朋友6.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培养学生特长B.发展学生潜能C.尊重学生个性D.私拆学生信件7.以下属于二级课程的是()。
A、基础型课程B、学校课程C、地方课程D、国家课程8.学校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实际上是侵犯了学生的()。
A、人身权B、人格尊严权C、名誉权D、受教育权9.”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10.课程改革从实质上讲,就是课程的()问题。
A、综合化B、系统化C、理论化D、现代化11.活动和交往时属性品德形成的( )A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12.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A平行管理B目标管理C民主管理D常规管理13.”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个体性14.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15.学生集体的特征首先是要有()A集体舆论B共同目标C干部队伍D班风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2015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出自()A.《学记》B.《论语》C.《大学》D.《师说》答案:B【解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的第 15 句。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智育与体育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答案:D【解析】马克思认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小学生常常“好心办坏事”,其原因主要是()A.道德情感不深B.道德意志不强C.道德认识不足D.道德自律不够答案:C【解析】小学生好心办坏事主要是因为具备道德情感,但道德认识不足造成的。
4、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为()A.1982 年B.1986 年C.2000 年D.2006 年试题难度:统计:本题共被作答 616 次,正确率 71%,易错项为 B,A。
【解析】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1986 年,第二次修订版是在 2006 年。
5、优秀运动员的成功,往往要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
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创造性B.长期性C.示范性D.复杂性答案:B【解析】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影响具有滞后的效果。
因此优秀运动员成功时往往能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
6、在教育研究中,透过单向玻璃进行的隐蔽性观察属于()A.显性观察B.参与性观察C.隐性观察D.非参与性观察答案:D【解析】观察法分为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
题干中研究者透过单向玻璃进行隐蔽性观察时,未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所以选 D。
7、如果发现有人煤气中毒,首先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2015年下半年广东省教师资格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具体的德育实践过程中,德育既具有顺序性,又具有()A 矛盾性B多端性C复杂性D一致性2.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A教科书B课程标准C参考书D教学计划3.活动和交往时属性品德形成的( )A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提出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5.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义务教育C、终身教育D、建立学习型社会6.建国初期,下列哪一位前苏联教育家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产生的影响较大?()A.赞可夫B.巴班斯基C.凯洛夫D.阿莫纳什维利7.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方式是()A平行管理B目标管理C民主管理D常规管理8.某县中学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
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C.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9.当前我国教育的主导思想是()。
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终身教育D、现代教育10.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教育。
A.政治立场和观点B.政治思想品质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D.品德1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建立学生档案B操行评定C了解学生D组织培养班集体12.()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发展D、文化发展13.综合课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讲授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14.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5.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为谁服务B、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C、什么人应接受教育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2015年下半年广东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育的发展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授人以台仅供—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2、韦纳提出了。
A:归因理论B:自我效能感理论C:成就动机理论D:本能动机理论E:重视个别差异3、牛顿在看到苹果坠地时觉察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躺进浴缸时发现了浮力原理。
这些都体现了在创造过程中。
A:想象的作用B:直觉的作用C:定势的作用D:动机的作用E:重视个别差异4、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__。
A.斯金纳B.巴普洛夫C.桑代克D.华生5、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哪几个方面?()A:对学生的研究B:对教师的研究C:对社会的研究D:对学科的研究E:对教材的研究6、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__。
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7、是我国学前教育所特有的一条原则。
A:独立自主性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C:保教结合原则D:综合性原则8、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__A.开端B.中间C.终端D.外部9、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__。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C.指导班委会工作D.评定学生操行10、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公式的教学方法是__A.讲述法B.讲授法C.讲读法D.讲解法11、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1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名句的作者是。
A:杜甫B:李白C:韩愈D:白居易13、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____A:科学技术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学技术E:生产力14、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不包括()A:言语劝说B:替代性经验C:能力水平D:情绪唤醒15、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目标的范畴、A:智育B:体育C:德育D:美育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下列史实能够彰显这种优良传统的是()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②义和团运动③五四运动④戚继光抗倭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7、司机在汽车遇到故障时紧急刹车,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紧张的情绪体验,这就是。
2015广东教资统考小学《小学教育学》专家押题卷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给教育下概念的逻辑规则是()A.种差+邻近的属B.种差+属C.种差—属D.种差÷属2.教育的基本着眼点是()A.教学B.社会C.人D.环境3.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说,()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社会因素B.遗传C.教育D.个体活动4.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最终取决于()A.文化B.政治C.经济D.社会制度5.教育内部诸要素以及教育与其外部环境诸方面的种种联系是指()A.教育规律B.教育关系C.教育原则D.教育内容6.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具基础性。
A.体育和美育B.美育与劳动技术教育C.劳动技术教育与智育D.智育与德育7.()是以纲要形式规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标准性文件。
A.课程计划B.教学计划C.教学途径D.教学原则8.()处于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
A.党务工作B.教学C.后勤工作D.宣传工作9.()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A.教育原则B.教学思想C.教育途径D.教学途径10.在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中,()强调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
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B.自学—指导教学模式C.情境—陶冶教学模式D.引导—发现教学模式11.()是课的中心环节。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复习新知识12.()是根据某种规则或标准将教学现象予以数量化的活动。
A.教学检查B.教学评价C.教学测量D.教学总结13.在人的个性的发展中,()具有定向、合理的建构和心理保健作用。
A.智育B.体育C.美育D.德育14.班级组织机构的核心是()A.班主任B.班委会C.班长D.小组长15.班主任进行个别教育的对象是()A.各类学生B.后进生C.新生D.毕业生二、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015 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 小题。
每小题2 分,共58 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出自()A. 《学记》B. 《论语》C. 《大学》D. 《师说》[答案]B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A.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 智育与体育相结合C. 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答案]D3、小学生常常“好心办坏事”,其原因主要是()A. 道德情感不深B. 道德意志不强C. 道德认识不足D. 道德自律不够[答案]C4、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为()A.1982 年B.1986 年C.2000 年D.2006 年[答案]B5、优秀运动员的成功,往往要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
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创造性C.示范性D.复杂性[答案]B6、在教育研究中,透过单向玻璃进行的隐蔽性观察属于()A.显性观察B.参与性观察C.隐性观察D.非参与性观察[答案]D7、如果发现有人煤气中毒,首先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①立即打开门窗,给房间通风;②给中毒者饮水,防止口渴;③给中毒者盖上衣服保暖;④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流通的地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8、在板书写字时,教师常把形近字的相异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所运用的感觉规律是()A.感觉适应B.感觉C.感觉补偿D.感觉对比[答案]D9、小学生既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想被老师惩罚,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10、小学生在学习了四边形之后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种学习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归属学习D.并列学习[答案]B11、儿童道德是从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提出这一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罗杰斯B.皮亚杰C.埃里克森D.佛洛伊德[答案]B12、对小学生进行减压团体心理辅导时,采用的思想放松方法主要属()A.行为疗法B.艺术疗法C.认知疗法D.精神分析疗法[答案]C13、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课程属于()A. 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答案]A14、陶行知曾用松树和牡丹比喻人: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会被烧死。
2015年下半年广东省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真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隐性课程”是由教育家()在《教室的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
A、贾克森B、斯宾塞C、杜威D、赫尔巴特2.”我要是谈了我朋友的隐私,他准会大发脾气;我朋友没有大发脾气”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A.我谈了我朋友的隐私B.我朋友是个温和的人C.我没有谈我朋友的隐私D.我朋友为人倒是挺不错3.”数学家希尔伯特、华罗庚都是教育家”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A.数学家都是教育家B.有的数学家是教育家C.教育家都是数学家D.教育家都不是数学家4.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A.人自身的活动B.实物C.标本D.说教5.有利于大面积、高效率培养人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6.综合课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讲授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7.在课堂教学层面,课程实施的核心是()。
A、课程计划B、教科书C、学生D、教师8.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A、活动课程B、隐性课程C、综合课程D、学科课程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提出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10.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为谁服务B、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C、什么人应接受教育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1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12.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是()。
A、家长B、学校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传统13.科学,初中阶段的历史与社会、艺术等课程都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分科课程D、综合课程14.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2015年下半年广东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班主任在领导班级的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这属于()的领导方式。
A:权威型B:民主型C:放任型D:迁就型2、精通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属于教师的。
A:知识素养B:人格素养C:能力素养D:职业素养E:重视个别差异3、在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中,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是()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运气好坏D:任务难度4、属于奥苏伯尔认为的学习内部动机的是。
A:成就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交往内驱力D:认知内驱力E:重视个别差异5、实际锻炼法主要包括的形式是__。
A.练习B.制度C.委托任务D.组织活动6、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____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7、以下原则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实质一致的是__。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系统性原则8、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程是()A:广域课程B:核心课程C:相关课程D:融合课程9、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坚持A:全面发展B:因材施教C:循序渐进D:统一要求10、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11、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称为__。
A.发现教学B.指导教学C.情境教学D.个别化教学12、课程的组织耐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课程类型B:教学计划C:课程标准D:教科书13、班级管理方法中最早提出目标管理的学者是()A:德鲁克B:马卡连柯C:杜威D:布鲁纳14、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__A.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B.讲授法、谈话法、启发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C.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游戏法、启发法D.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诵读法、练习法、启发法15、2007年11月10日,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____A: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B: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C: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杂费D: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杂费16、__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和尊重的根源。
广东省2015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有两种形式:一是问题言语;二是()A:情境言语B:游戏言语C:对话言语D:交际言语2、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学习材料识记结果往往是____A:头尾好、中间差B:中间好、头尾差C:头、中、尾都一样好D:头、中、尾都一样差3、各层次的教育目的中。
既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也因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的是____A:教育目的B:课程目标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4、变换各种直观材料或者事例呈现的形式,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被称为()A:变式B:举例C:范例D:综合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B:马斯洛C:霍尔D:杜威E:重视个别差异6、我国学前教育中所特有的一条原则是()原则。
A:独立自主性B:发展适宜性C:保教结合D:综合性7、教师处理其与学生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是()A:关爱学生B:团结协作C:终身学习D:爱岗敬业8、在教育史上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__A.亚里士多德B.裴斯泰洛齐C.高尔顿考试大收集D.赫尔巴特9、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__。
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操作整合D.原型内化10、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要尽可能的选择那些有利于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积极向上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这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__原则。
A.客观性B.整体性C.发展性D.教育性11、在我国历史上,将教师纳入“天、地、君、亲”序列的人是____A:《学记》B:《论语》C:《尚书》D:《孟子》12、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是()A:合作与竞争B:团结与互助C:沟通与交流D:协作与互动13、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
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A.社会本位B.伦理本位C.科学本位D.个人本位14、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__。
2015年广东省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外部分组教学主要根据学生的()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教学A年龄B发展水平C知识水平D能力水平2.综合课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讲授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3.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A、师生关系B、教师间关系C、学生间关系D、领导关系4.下图漫画讽刺了某些教师的行为。
这种行为所违背的师德规范是()。
A.依法执教B.廉洁从教C.爱岗敬业D.热爱学生5.暗示教学的代表人物是()A斯金纳B布鲁纳C卢扎诺夫D瓦?根舍因6.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A基础B出发点C途径D重要环节7.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因为学生具有()。
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8.教师不能因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因为学生具有()。
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9.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叫()A教学内容B教学原则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过程10.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学技术11.我国古代的教学组织形式为()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群体教学12.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培养学生特长B.发展学生潜能C.尊重学生个性D.私拆学生信件1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
A、观念和制度B、精神和观念C、组织和制度D、物质14.”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原则的要求A巩固性B直观性C循序渐进D因材施教15.下列选项中,由冼星海作曲的歌曲是()。
A.《黄河大合唱》B.《义勇军进行曲》C.《天路》D.《我的祖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广东省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3.德育的基础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4.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最根本动因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华生
5.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6.帕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C设计教学D道尔顿制
7.测验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叫测验的()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8.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A间接地获得知识B获得间接经验
C在教师帮助下获得知识D在同学帮助下获得知识
9.”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教育
C、社会活动
D、环境
10.下列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中()最差
A民主式B权威式C放任式D专制式
11.班级建设设计以()最为重要
A实现目标的途径B实现目标的集体方法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12.衡量和评价小学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培养目标
B、考试
C、进行美育就是实施素质教育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途径之一
13.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A.惟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14.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A平行管理B目标管理C民主管理D常规管理
15.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指()
A基本部分B基本内容C基本途径D基本阶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
1.五段教学法包括、、、、五个阶段。
2.智力属于能力,包括、、、。
3.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的。
4.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5.、、、、。
6.课程内容、课程形式。
7.备课的主要内容包括、、。
8.、。
9.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理论。
10.直线式程序为首创。
11.根据一节课完成任务的多少或类型数,可以分为和。
12.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有、、。
13.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14.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以及过程。
15.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的教育对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
1.如何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2.什么是心理健康?衡量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3.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几种动因理论。
4.简述培养态度与品德的常用方法。
5.简述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6.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经济发展,教育先行。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请你运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现在为什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联系实际或案例论述教学过程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