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浅析中药配方颗粒在药房管理及电子处方管理上的优势_罗伟华
- 格式:pdf
- 大小:115.08 KB
- 文档页数:2
中药配方颗粒在现代中药房管理的优势与存在问题分析【摘要】中药配方颗粒在基层医院应用快速增长,本文通过对中药配方颗粒在现代中药房管理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中药配方颗粒具备方便、安全卫生、质量可控、便于规范化管理等优点,更适合现代中药房的发展需求,其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现代中药房;优势;存在问题中药配方颗粒又称免煎颗粒、单味中药浓缩颗粒,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制药工艺提取、浓缩、制粒、干燥、整粒、包装等制成的冲服颗粒剂。
[1-2]临用时用开水冲服即可,无需煎煮。
为患者提供了便利,所以中药配方颗粒在医院应用快速增长,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喜爱。
1.在现代中药房管理的优势:1.1使智能中药房成为现实。
中药配方颗粒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小剂量包装,调剂时不用拆分;一种是散装于罐中,调剂时借助机器将单味颗粒按处方剂量调配在一起封口即可。
[3]而后者对剂量的要求更加灵活,使得医生处方更精确化,做到真正意义的辩证加减。
中药配方颗粒使中药调剂自动化成为现实,在推动药智能化中药房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改变了几千年来传统中药房的人工秤配药方式,大大提高了中药房的配药效率。
为中医药的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1.2 患者更容易接受:中药配方颗粒不需要像汤剂“一抓一大包,一煮一大锅,一喝一大碗”,体积、重量为传统饮片1/10,克服了传统中药汤剂的煎煮费时、服用量大、携带和保存不方便等缺点,适应了时代的进步和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重量轻,体积小,适合上班、上学、出差、旅游等出行服用。
1.3 节约了药师的调剂时间,让药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药学服务中去。
传统的汤剂需要煎药,患者在中药房刷卡后需要等待几小时才能拿到代煎的汤剂。
给付汤剂时药师又要复核一次。
而使用中药配方颗粒,节约了药师调剂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4 提高了调剂的正确率和精确度。
对调剂药师来说,传统饮片常使用中药秤称量后按贴数人工分剂量,存在调剂分包误差,复核药师也很难复核。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及展望
一、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
1、中药配方颗粒拥有易溶于水的特性,可以更好的利用药物的饱和度,提高药效。
2、中药配方颗粒有助于市场营销,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的用药
方法,帮助患者更快地取得药效,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3、中药配方颗粒可以实现药物复方的化学组合,这样可以提高药效
的稳定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4、中药配方颗粒可以利用温热和干湿药物的结合,以便满足不同口
腔内湿热的病情,从而使药物的效果更加明显。
5、中药配方颗粒可以提高药物的质量,更好的吸收,更好的药效,
更长的保存期限,更好的风味,增加患者的药物耐受性。
二、未来展望
随着越来越多的药物和技术的开发,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此外,颗粒科技也将在未来发挥更大作用,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预计未来
几年,中药配方颗粒的开发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未来,中药配方颗粒将继续突破传统中药配方的局限,提高生产和
流通的效率,让更多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未来,中药配方颗粒将不
断改进其开发技术,提高药物的有效成分吸收和保持性,实现药物的有效
作用,让更多患者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
浅谈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劣势与发展前景中药配方颗粒是用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参照传统煎煮方法,依据各类药材的不同特性,利用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将单味饮片的全成分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包装而成的,可供医师直接配方使用的单味中药颗粒剂。
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对传统中药饮片进行改革的一项科研成果。
本文就从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不足、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一简介。
1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1.1 质量控制严格,使用安全1992年,对传统中药饮片进行改革,研制出中药配方颗粒。
经过十几年的科研积累,中药配方颗粒已具有较为扎实的科学基础。
自2001年12月1日起,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实行批准文号管理。
生产企业通过对药材多基源、多品种的研究分析,统一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严格按GMP要求,对药材、饮片、浸膏、中间品、成品等生产过程进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和理化检测,如:现代指纹、图谱等技术,真正做到了质量可控。
1.2 机械化生产,优于传统个人或小作坊煎煮传统中药汤剂对煎煮的要求十分复杂而难记,而且在煎煮过程中无法对煎煮质量实行监控与管理,从而使汤剂质量不均等,疗效不稳定。
而中药配方颗粒采用大规模、自动化、全系列生产,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整个过程,严格按照传统水煮的模式,并依据每味饮片的性质特点,以研究出的最佳提取率为指标,固定加水量、升温时间、煮沸时间、煎煮次数等参数,经水提取出饮片的最佳有效成分,保证了中药配方颗粒的稳定、均一、有效。
1.3 便于管理与储运中药配方颗粒包装密封性能好,不易吸潮,避免了中药饮片储存过程中变色、走油、虫蛀、霉变等质量问题,而且中药配方颗粒体积小,重量轻,非常便于保管和储运。
1.4 便于药师调配中药配方颗粒包装袋上,都标明了与原生药的换算关系,调配更加方便,不用称量,卫生快捷,避免了称量误差,使用药更安全。
也改善了中药房乱、脏、累的现象。
1.5 便于急救用药中药配方颗粒既保证了中医辨证的特色和君、臣、佐、使的配方原则,又使中药治疗效果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中药配方颗粒利弊浅析与建议【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利弊分析;中药现代化中药配方颗粒是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将传统中药饮片提取、浓缩、分离、干燥、制粒、包装而成的颗粒状剂型,它保留了传统用药的特点,其性味、归经、功效与原中药饮片基本一致,同时具有运用灵活、携带方便、质量可控、不需煎煮等优点。
笔者现根据本院临床使用反馈情况,并参照近年来的一些文献,对中药配方颗粒的利弊分析如下。
1 优势1.1 克服传统汤剂缺点,体现中医特色用中药饮片煎成汤剂费时、服用量大、外出用药不方便。
而中药配方颗粒不需煎煮、携带方便、服用安全卫生,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临床需求,也避免了因煎煮不当而影响疗效的缺点。
中药饮片的煎煮一般较难掌握加水量、火候、煎煮时间等。
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制,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制药高新技术,把药味按茎、花、全草、果实、种子进行分类研究,根据糖类、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等不同化学成分设计选定最佳浸提工艺,实现工业化生产。
它组方灵活,可随证加减,易于服用,符合中医学“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的特色。
1.2 质量稳定,安全可控目前,中药传统饮片尚缺乏可靠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监控手段,炮制方法各地不统一,大部分仅凭经验鉴别真伪、定等级,主观随意性较强。
药材的品种来源、产地、采收季节、仓储条件均可影响药物质量和疗效。
而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严格按照相关质量管理规范,对原材料中药材的种植、采集、加工、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包装、仓储等整个系统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全程质量控制。
《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制订了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和生产工艺技术参数,如对有效成分明确的药物进行专属强的鉴别和含量测定等。
杨氏等[1]报道,薄荷、荆芥、砂仁免煎颗粒中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90、0.65、2.40 mL/100 g,而其饮片中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92、0.59、2.45 mL/100 g;另外,薄荷免煎颗粒与其饮片中薄荷脑含量分别为368.11、372.64 mg/g。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优势及不足【摘要】目的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日益广泛,临床医师应掌握中药配方颗粒应用特点及其不足,更好为患者服务;方法通过中药配方颗粒基本概念、用法、中医辨证特色、质量标准控制、便于服用、携带,便于保管、调配等方面在临床应用中的诸多优势做了介绍,同时通过与传统中药饮片的应用做了比较,指出中药配方颗粒存在不足之处;结论临床医师掌握中药配方颗粒特点,发挥其优势,同时可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病情与中药饮片选择应用。
为满足患者用药需求,我院引进了中药免煎配方颗粒,中药免煎配方颗粒经临床使用验证,既保持了原中药饮片的药性和药效,又具有不需煎煮、直接冲服、用量小、吸收快、疗效确切、安全卫生、携带保存方便等许多优点,极大方便了患者。
同时,与中药饮片调配应用优势互补,适用于不同患者,为中医药发展向现代化发展推进一步。
中药免煎颗粒是用符合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作为原料,经现代制药技术提取、浓缩、分离、干燥、制粒、包装精制而成的纯中药产品系列。
用其代替中药饮片,供临床处方配药使用,每一小袋药物的装量相当于包装袋上所标示的中药饮片重量,便于临床医师与传统方药剂量参照对比配伍应用。
其用法是将一剂药中的每一小袋配方颗粒分别剪开,倒入同一杯中,先加少量开水湿润、搅拌,再倒入250 ml开水,用勺子搅拌使颗粒溶解,药液分早晚两次服用或遵医嘱。
符合传统中药饮片临床配伍应用原则,疗效颇佳。
为提高配方质量,便于管理,利用计算机对药品数量、金额、批号管理,电子处方开具处方及为提高工作效率、调配准确性,我们引入了条形码管理机制。
根据本院的用药习惯,按照3付、5付、7付,对药品进行再包装(即一小包里包3袋、5袋或7袋)并打制条形码。
医师开具处方可开3、5、7付或其倍数,只需固定付数,每种药品袋数可随意加减,如医师给患者开3付中药免煎颗粒,其中有一味是白芍2袋,三付共6袋,调配时可调配具有条形码包装好的3付免煎颗粒两包,进行扫码确认,患者只需从每一包中取一袋组成一剂中药即可。
电子处方的利弊分析与对策第一篇:电子处方的利弊分析与对策电子处方的利弊分析与对策[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医院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医院门诊药房传统的工作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门诊处方由医生手写改为在医生工作站录入信息,通过网络提交给门诊药房,这不仅提升医院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而且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但是也存在潜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在万方,维普,CNKI(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文献查询,查找出了105篇关于电子处方管理的分析,并根据其中15篇文献中电子处方的利弊分析进行了综合叙述。
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进一步优化电子处方的应用。
[关键词]电子处方优势与不足对策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以网络技术的成熟,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得到快速发展。
据卫生部统计,90%以上的医院已基本实现计算机管理,但大都偏重于管理和收费。
只有近40%左右的大型医院开始向“临床管理信息系统(CIS)建设”过渡。
而电子处方作为CIS系统的重要一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在医疗过程中使用电子处方,而我国由于城乡差距,以及电子处方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电子处方没能在全国各地普及。
1.电子处方的定义电子处方是由医师在诊疗中为患者开具的电子医嘱,经计算机程序自动划价并将药品下帐,通过网络将其传送至药房,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电子文书。
电子处方系统是一个多科室协同工作的系统,需要挂号、就诊、收费和药品调配等四部门合作完成。
[1]2.电子处方的优势2.1电子处方书写清晰、格式规范处方字迹工整,清晰,并且使用药品通用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有关药品名称的规定,有利于药师配药及核对,有效地防止因医师字迹潦草或书写不规范而发生的配药差错,并且大大地减少因书写错误,出现医患纠纷和医疗差错的事件。
2.2简化流程,缩短了患者的排队时间电子处方是一个多科室协同工作的系统,整个流程由挂号,就诊,划价,发药四部分组成。
【摘要】目的:分析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优缺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和我院的临床实践进行分析。
结果: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具有有效、安全、方便的优势,也存在一些问题。
结论:单味中药配方颗粒是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饮片优势劣势中药配方颗粒是指按照中药制剂浸提法.选用适当的溶媒和程序,将中药饮片中的可溶性有效成分浸出.经浓缩干燥,按一定比例制成的散剂或颗粒剂。
用其代替中药饮片供中医临床辨证论治,随证加减,配方使用,既能保持原中药饮片的药性药效,又保证了中医临床的用药特色。
现将中药配方颗粒的优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简述如下。
1、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1.1 符合中医临床用药要求,保持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中医学的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所强调的是个体化的治疗。
配方颗粒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可以随意组方,加减配伍,既保持了中医辨证论治之长,又具有中成药服用方便之美。
它符合中药饮片炮制要求,经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分装等工艺过程精制而成,不添加糖、防腐剂及其他赋形剂,保持传统中药饮片的原汁原味。
中药配方颗粒每小袋药量即为中医处方的1日常用量,与中药饮片相等量经测定后而得的,装量准确,避免了中药饮片调配过程中分计量误差现象。
1.2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药效无显著性差异多项研究表明:单味中药颗粒剂药效与传统饮片对比实验,二者无明显差异,在个别指标上,中药配方颗粒剂优于中药饮片。
传统饮片黄芩与现代黄芩免煎颗粒对比研究,传统饮片黄芩与现代黄芩免煎颗粒中主要有效药物成分含量十分相近[1] 。
1.3 有利于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管理中药最大的特点是受中医理论指导,其根本是多组分以多靶点、多层次对机体代谢网络中某些环节起一个综合作用[2]。
因此,对中药质量的评价和控制一定要真正反映其“内在”“综合”的质量。
所以必须建立能反应中药整体特性的方法以保证其质量的稳定均一[3]。
活质量。
由于慢性盆腔炎形成了盆腔组织的粘连、纤维化和局部循环障碍的病理改变,而无病原体的感染,故抗生素治疗敏感性较差,疗效欠佳,而且大量抗生素应用导致菌群失调,耐药,继发感染。
现代医学于此病束手无策。
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学的腹痛、带下病、痛经、癥瘕、不孕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经期、产后胞室空虚,摄生不洁或宫腔术后防范不慎,外邪乘虚而入,日久邪气结聚胞宫,阻碍气血运行,形成湿热瘀留而不去,聚而不散,虚实夹杂而发本病。
既往中药治疗往往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法,殊不知清热解毒中药的苦寒之性伤及脾胃,继而损伤正气继而导致中气不足,出现气虚病机,故临床上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气虚症候,常表现脾气虚弱之象:带下频多、色白清晰、乏力、易于疲劳等症。
气虚日久不可避免导致血瘀,表现为气虚血瘀之症候。
如果妄投清热解毒之品,导致寒凝血瘀之病机转化,不仅不能改善症状,甚至加重症状。
对此病的治疗在辩证论治的前提下,予健脾益气化瘀止痛之品,常用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健脾益气扶中,当归、川芎,元胡、乳没活血行气止痛,加上利湿之品,此配伍有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3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的肿瘤,好发于40~50岁年龄段的女性,近年来发病年轻化,30岁以下的妇女亦时有发生,现代医学都采用手术或激素干扰等治疗,因其对女性的正常生理影响较大,且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少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难以接受。
子宫肌瘤属中医的“癥瘕”范畴,治疗多采用活血、逐瘀、消癥等方法,有一定的疗效,甚至可以使肌瘤明显缩小。
但过用活血化瘀往往有伤正之虞,甚至导致子宫出血过多,加重贫血症状。
根据古今文献论述,结合本病的临床特征,正气虚弱是该病病变基础,血瘀胞宫,胞脉是病变的实质,气虚血瘀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病机。
用黄芪、白术、山楂、鸡内金补气健脾,散瘀,莪术,茜草逐瘀消积、活血止血,诸药合用使气足血旺,气行积消的作用。
临床和研究表明益气化瘀法在子宫肌瘤的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先期等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证实了益气化瘀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浅谈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摘要】查阅相关文献,概述中药配方颗粒的开发应用,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普及和推广。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综述【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061-02中药配方颗粒,它是根据中药制剂理论,选用适当的溶媒,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优质中药饮片为原料,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取浓缩而成的颗粒。
中药配方颗粒的开发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几千年来中药以根、茎、叶、花、果实等直接入药的习惯,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和用药方式的革命。
可谓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饮片发展的方向之一。
2001年12月1日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颁布《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及《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管理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范畴并拟逐步实施批准文号管理[1]。
中药配方颗粒.它是将中医药传统的汤剂,转变为一种快捷、简单、方便、卫生的剂型,是中药汤剂改革的一种尝试,是近些年中药饮片改革的一个产物。
对于临床中药调剂来说,中药饮片相比丸、散,膏、丹等中药传统剂型要方便得多,因其能适合中医辨证论治,随证加减,吸收快、作用强而久用不衰。
随着国家开放,西医药的进入,众多制剂的出现,中药材饮片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弱点和不足,因此改变传统剂型,推进配方颗粒的发展,逐步使中医药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中药配方颗粒是经研究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优质药材(饮片)作为原料,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仪器设备,结合现代先进工艺,把药材按根茎、花、全草、果实、种子等进行分类,最大限度地保留水煎剂的有效成分而制成。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在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研制颗粒剂,日本以传统经典方命名组方。
中国台湾则采用复方加减,单味浓缩中药,亦有单独调配处方的。
国际市场上参与中药贸易流通的除中成药、饮片外,主要见到的是台湾各“浓缩中药厂”数百种复方、单味系列品种,以及日本的复方系列、韩国的单味中药片、胶囊系列。
浅析中药配方颗粒在药房管理及电子处方管理上的优势罗伟华(广西合山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合山546508)摘要:中药配方颗粒是通过现代制药技术将符合规范的中药饮片制成的一种不需要煎煮的颗粒剂,自投放市场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
本文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分析它的优势,并根据传统中医药理论来分析它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用药参考。
关键词:配方颗粒药房管理电子处方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1)11-0060-02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granules in pharmacy management and electronic prescription managementLuo Weihua(Department of Pharmacy,Guangxi Heshan People's Hospital,Heshan,Guangxi546508)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granules is made by Chinese Herbal cut crude drug without boiling through moder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it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and praise since launching the market.In this paper,its strengths were analyzed by different aspects,different levels,and its developing trend in the future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It provide medication information.for the majority of medical personnel.Key word:Prescription granules Pharmacy management Electronic prescription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制成的、供中医临床配方用的颗粒。
它是以传统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等生产工艺,加工制成的一种统一规格、统一剂量、统一质量标准的新型配方用药,是一种对单味药进行加工煎煮、过滤浓缩、喷雾干燥制成颗粒的剂型,病人服药时将每味单味药合而冲之即冲即服[1]。
中药配方颗粒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1993年我国开始研究开发中药配方颗粒,1992年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首家研制成功并于1998年底通过验收。
2001年4月国家药监局组织专家会议正式确定了“中药配方颗粒”的命名。
2001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同年12月起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同时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提出了技术要求,表明中药配方颗粒已获得在临床应用的合法地位[2,3]。
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推广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药配方颗粒电子处方也将逐渐在各家医院推广开来。
本文就中药配方颗粒在药房管理及电子处方管理上的优势简述如下。
1药房管理方面的优势1.1剂量准确中药配方颗粒实现了以1g为单位的精确包装,而且装量差异非常小。
患者服用剂量也比较小,它不但可以发展多种规格且统一,标准一致,适宜于医生辨证论治,药剂人员易于调剂准确。
1.2减少差错传统中药用戥子调配,由于饮片处方多为复方,并且一方多剂,调剂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都是按剂数称取每味中药饮片的总量,再进行分剂,必然造成一方中每剂药即称不准,又分不匀的弊端。
免煎中药配方颗粒,按设定的剂量精确称量后包装,有效地控制了每味药的装量差异,因而确保了调剂剂量的准确性。
中药调剂复核包括中药饮片种类和每种饮片的剂量,使用散装中药配方,将每剂药中多种饮片混合,复核时只能确认所调剂的处方中药饮片种类有无“错漏”,不能复核处方中每种药的称量是否准确。
根据国家关于《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中药配方单剂的称量误差应≤5%,并且应一律逐剂、逐味称量。
而中药配方颗粒在每包药的外包装袋上均印有品名、规格、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日期、用法用量等说明文字,在调剂中既能复核处方中每种药有无“错漏”,又能复核每种免煎中药的剂量。
1.3提高工作效率调配传统中药,通过逐剂、逐味称量来控制称量误差,平均每调配一张中药处方用时应在20分钟以上。
使用小包装免煎中药配方颗粒调剂,实现了“戥称”配方为“数包”配方,从而使配方的速度大幅提高。
1.4节约仓储及养护时间中药配方颗粒采用铝箔袋包装或瓶装,不仅清洁、卫生、体积小、重量轻,而且具有防霉、防蛀、防潮、质量稳定的特点,易于保管,克服了中药饮片贮藏、保管不当带来的走油、吸潮、变色、虫蛀、霉变等质量问题[4]。
中药配方颗粒不仅节约仓储还能减少日常的养护。
2中药配方颗粒电子处方管理上的优势2.1提高处方合格率中药房维护的中药配方颗粒信息如品名、规格、脚注正确清晰,能及时到达中医师的电脑上,中医师开方过程只是在电脑上做选择的过程。
信息中的品名和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上的品名相符,避免了中药因别名问题而产生的处方差错。
信息中的脚注和品名维护在一起,输入品名后脚注自动产生,避免了中药脚注输入差错。
设置了中药配方颗粒重复品名和用量上、下限的提醒功能,避免了中医师因疏忽产生的差错,这样中药配方颗粒电子处方的合格率比手工处方有明显提高。
2.2提高配方正确率经历过手写处方的中药师都深有体会,要熟悉中医师龙飞凤舞的字和习惯惯用药品别名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即使熟悉了中医师的书写习惯,差错还是时有发生。
实行中药配方颗粒电子处方后,这方面的差错可以杜绝,对提高配方的正确率效果明显。
2.3提高收费正确率要让非中药学专业的收费员看懂中药配方颗粒处方,难度比较大,所以手工处方时代,收费错误是常见现象,中药师在审方时发现差错让患者来回修改意见很大。
实行电子处方后,患者可以在收费处打印纸质处方并决定是否需要外配药品,等付费后信息立刻传输到中药房,患者凭纸质处方和发票到中药房取药,中药配方颗粒收费错误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2.4提高就诊、付费、配方速度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电子处方,患者诊治资料都有案可查,复诊患者即使忘带以往病历,中医师仍可以根据电脑保存的病史、处方,结合病情随证加减,极大地方便了中医师的诊断。
付费时收费处只需按患者就诊号码就可收费。
等收费处收费完成,信息已经传递到中药房,中药房即可以先行配方,缩短了患者取药等候时间。
尤其在非高峰时段随到随取,优势明显。
中药师根据非常正规、清晰的配药单配药,配方速度快。
有文章指出,实行HIS系统后,患者省去了划价的环节,也省去了在各个环节上排队的时间,至少多给患者三分之一的就诊时间[5]。
2.5提高患者满意度中医师从信息中选择后开出的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房都有供应,避免了开方后因为无药使患者徒劳往返的弊端。
收费正确率、配方正确率的提高,就诊、付费、配方速度的加快都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另外,使用电子处方后中药名称有了规范,患者明明白白用药,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3中药配方颗粒应用前景展望中药配方颗粒遵循中医药理论,保留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在使用时仍采用中药“君、臣、佐、使”配伍原则。
在传统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中药的性质,研究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制定先进可行的质量控制标准,将其加工成为规范化、标准化、工业化的现代中药制剂。
中药汤剂虽集诸味药于一体,共同起到吸收好、疗效快的作用,但是汤剂使用存在许多问题,如煎煮费时间、浸出不完全、量大服用不便、携带不便、分剂量不均、饮片不卫生、质量不稳定等。
中药配方颗粒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先进的中药制剂技术、检测手段将中药饮片制成颗粒,供临床使用,适应正在变化的生活方式和生产特点,符合现代人临床用药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必须重视配伍疗效、积极探索成品质量控制方法等问题,但随着医、患对其优越性认识的不断深入,生产企业积极攻关所取得的科技进展,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不断完善,品种的增多,单煎、合煎的疗效对比研究的深入,其在各大医院及药店的推广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1]潘莹,王树桂,唐艺洪,等.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3):60-61.[2]杨晓光.21世纪之中医药论坛(一)十字路口上的中药配方颗粒[J].首都医药,2001,8(10):9-12.[3]焦广明.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使用概况[J].江苏中医药,2002,23(3):42.[4]毛翼,李霞,翁德会,等.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的比较[J].湖北中医杂志,2007,29(11):62.[5]朱士春.医院电子处方应用前后的变化及相关问题[J].中国药事,2007,21(3):177-178.试析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及其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林鸿(广东省遂溪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遂溪524300)摘要: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能够不受较多时间、地域的限制,不仅仅为临床治疗疾病所需,同时亦为临床检验界所努力的重要方向。
就现阶段情况而言,临床检验较多的使用一般方法,其原理相对比较繁多,全部临床检验、实验室采取相同的方法开展工作难以实现,而临床检验结果可靠性对比的良好方法为形成及确保各种检验结果计量学的溯源性,即通常所讲的将一般检验和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相关联。
“溯源性”是应用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特别是参考方法及参考物质来增强临床检验结果的正确及可比性。
本文对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及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问题进行了初步阐述,以此更好的确保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提高临床检验工作的可靠性。
关键词: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分析质量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1)11-0061-02Abstract:The clinical reliability of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their comparability can not get more time,geographical restrictions,not only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is required,but also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community effort direction.At present situation,the use of more general clinical inspection method,its principle is relatively wide,all clinical laboratory adopt the same method to carry out the work difficult to achieve,and the results of clinical examination a good method for the reliability comparison of formation and ensure all inspection results of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which often speak of the general test and clinical test reference measuring system associated.“Traceability”is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laboratory reference measurement system,in particular is the reference method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to enhance the clinical test results and comparability.This paper on clinical laboratory reference measurement system and analysis of clinical laboratory quality assurance problem in this paper,in order to better ensur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laboratory analysis,improve clinical inspection work reliability.Key word:Clinical test Reference measuring system Quality analysis1概述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直是医学检验界的工作目的,它具有跨时空可比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