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现当代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930.00 KB
- 文档页数:13
欧美现当代设计一、新建筑运动的探索1.折衷主义(Eclect icism)折衷主义建筑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产生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丰富多样的建筑来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在十九世纪,交通的便利,考古学的进展,出版事业的发达,加上摄影技术的发明,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以往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的建筑遗产。
于是出现了希腊、罗马、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建筑在许多城市中纷然杂陈的局面。
代表性著名建筑巴黎歌剧院,这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进了繁琐的雕饰,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是为纪念意大利重新统一而建造的,它采用了罗马的科林斯柱廊和希腊古典晚期的祭坛形制;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巴黎的圣心教堂,它的高耸的穹顶和厚实的墙身呈现拜占廷建筑的风格,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博览会建筑则是模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建筑的风格。
2.浪漫主义(Romant icism)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代表作—英国议会大厦。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
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代表作品威斯敏斯特宫英国国会大厦位于伦敦泰晤士河西岸的威斯敏斯特宫,是英国国会上下两院的所在地,又被称为国会大厦。
国外知名服装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现任Dior设计师John Galliano独特的混搭手法将街头时尚的随性、雍容华贵的气质和大胆前卫的作风相融合,向世人展现新世纪的Dior新女性形象。
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现担任设计师品牌:CHANEL,FENDI以及设计师同名品牌Karl Lagerfeld有着自由、任意和轻松的设计心态,他总是不可思议地把两种对立的艺术品感觉统一在设计中,既奔放又端庄,既有法国人的浪漫、诙谐,又有德国式的严谨、精致。
他没有不变的造型线和偏爱的色彩,但从他的设计中自始至终都能领会到“香奈尔”的纯正风范。
一直以来,Karl Lagerfeld擅长利用简约方式表达出都会典雅、时髦的概念、以及富现代感的风格,透过布料及材质的优点与特色,进而表达时尚感的独有魅力。
这位推动时尚的大师,拥有始终坚持完美的特质、以及卓越杰出的设计理念、将简洁得体的剪裁设计、和穿着搭配的风格特色,透露出俐落内敛的独特品味。
马克•雅各布斯(Marc Jacobs)现任Louis Vuitton的艺术总监Marc为LV设计的服装典雅、简洁,从小形成的波西米亚浪荡态度、青年时期在纽约著名俱乐部Studio 54的日子、迷恋英伦新浪漫主义的光景,又或者喜爱的Vivienne Westwood的反叛时尚态度等等都被他运用到自己的服装系列中。
现在Marc 已经爱上了他的工作地巴黎,更成功的将纽约的动力与巴黎的奢华高贵想融合,让Marc Jacobs服装保有一贯的贵族休闲风格。
弗里达.吉安妮妮(Frida Giannini)现任Gucci女装成衣设计总监她被Gucci挖走后,担当了手袋的设计总监。
两年后,空前但不绝后地,她被任命为整个Gucci品牌鞋、包、行李箱、小皮具、丝绸、高级珠宝、礼品、手表以及眼镜的设计总管。
她以“Frida”式的自信和坚定开展了具有突破性的设计和管理工作,同时非常注意使用Gucci传统的灵感,如“Flora”印花围巾的图案以及骑手形象,加入到当代的设计中来。
第一章 工艺美术&新艺术1、水晶宫(1)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因会馆上方是透明的,所以称之为“水晶宫”。
(2)设计者:约瑟夫·帕克斯顿。
(3)钢价架构+玻璃材料。
2、威廉·莫里斯(1)工艺美术运动的发起人,现代设计运动之父(2)提出“美术与技术的结合”,使手工艺品具有艺术的审美品质。
(3)设计思想:反对机械化,反对装饰,强调手工艺3、工艺美术运动1、概述:19世纪后半叶,英国, “现代设计运动之父”威廉·莫里斯为发起的一场风格运动。
2、中心思想:(1)反对机械化、批量化生产,强调手工艺(2)装饰上反对维多利亚时期的矫揉造作的风格(3)提倡中世纪哥特风格,讲究简单、朴实良好的功能(4)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及东方艺术的特点(5)主张设计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的趋向(6)主张设计应该平民化,设计应该为大众服务3、产生原因:(1)1851年,在英国在伦敦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其展出的设计产品表现出过分的装饰和对历史风格的参考,加之是机器生产水平低下,大量产品在造型上非常粗陋,缺少美学品质(2)罗斯金发表的《建筑七灯》重要的理论基础,指出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影响了后来的工艺美术运动发起人威廉·莫里斯。
(3)莫里斯看到英国工业化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失业,以及质量低劣的批量化产品,他激烈反对工业化生产,声称要通过实用艺术的革新来解决这些问题。
4、影响(1)积极贡献:(1)倡导艺术与手工艺技术相结合的思想,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2)设计强调忠实于材料和使用的目的,创造一些朴素适用的作品。
(3)提倡对传统手工艺和装饰的复兴,特别是中世纪的哥特风格,工艺美术运动成为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业之间的过渡。
(4)致力于为大众设计的思想,具有非常浓厚的民主色彩,成为了现代设计的重要内容。
(2)历史局限性:(1)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2)英国最早工业化和最早意识到设计重要性的国家,却未能最先建立现代工业设计体系。
西方现代设计知识点归纳西方现代设计是指从20世纪初起源于欧美国家的一种设计风格,以其简洁、实用、注重功能性以及形式美感而著称。
本文将对西方现代设计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探讨其特点以及对当代设计的影响。
一、功能主义设计理念西方现代设计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功能主义。
这种设计理念强调将产品的功能性置于首位,追求简洁明了的设计风格。
设计师们注重产品的实用性,追求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他们试图摒弃繁琐的装饰元素,追求简约、经济、高效的设计风格。
二、线条与几何形状的运用西方现代设计注重线条和几何形状的运用,强调简洁明了的造型。
设计师们倾向于使用直线、曲线和简单的几何形状,以创造出清晰的美感。
他们通过运用对称、重复和比例等原则,使设计作品呈现出平衡和谐的感觉。
三、材料与结构的合理运用西方现代设计追求材料的真实性和本质美。
设计师们善于运用各种材料,从金属到塑料,从木材到玻璃,以及各种组合材料,来创造出形式美感和实用性兼具的作品。
此外,他们注重结构的合理性,通过优化设计,使产品的结构更加稳固可靠。
四、色彩的运用和表达西方现代设计着重于色彩的运用和表达,追求明亮、清爽的色彩搭配。
设计师们常常运用大片的中性色调,如黑、白、灰,结合亮丽的原色或饱和度较高的色彩,以营造出清新、活力的氛围。
色彩的运用使得设计作品更加鲜明、富有吸引力。
五、人性化设计的关注西方现代设计非常注重人性化设计,追求产品与人的身体结构和心理特点的匹配。
西方设计师们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们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作为设计的出发点。
他们关注用户的体验,注重产品的易用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西方现代设计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领域,还深入到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时尚设计等各个领域。
它为当代设计注入了更多的理性思考和实用主义精神,激发了设计界的创新和突破。
正是因为其独特的风格和理念,西方现代设计成为了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流派之一。
总结起来,西方现代设计以功能主义设计理念为核心,注重线条与几何形状的运用,追求材料与结构的合理运用,关注色彩的运用和表达,以及人性化设计的关注。
张夫也《外国现代设计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现代主义运动时期的设计4.1复习笔记一、现代主义运动概述(一)定义现代主义运动是20世纪初在欧美与装饰艺术运动同时兴起的新兴设计运动。
这是一场真正的设计革命,通过这个运动,设计才第一次成为为广大民众服务的,为大工业化、批量化的生产服务的活动。
(二)特点1.为社会总体服务,而不再是单独为权贵阶级服务。
2.设计是经由大批量机械化生产而转化成产品的,是与大工业化密切相连的,而不再是依附于手工艺生产的活动。
3.带有浓郁的民主主义色彩和高度的理想化特征。
(三)成因1.受新建筑运动的影响(1)新建筑运动简介新建筑运动是由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建筑设计先驱掀起的一场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观念进行建筑设计的革新运动。
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弗兰克·赖特,法国的勒·柯布西耶,德国的彼得·贝伦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凡·德·罗,以及芬兰的阿尔瓦·阿尔托。
(2)新建筑运动的理论主张新建筑运动倡导以下六项原则,这六项原则也被视为新建筑的主要特征:①强调建筑的功能。
以功能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注重设计实施时的方便、舒适和效率。
②主张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注重材料的特性与建筑结构的特性相互适应,并通过设计来发挥这些特性。
③突出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原则,以最低的投资达到最高程度的完满性。
使建筑设计成为面向广大民众而不再只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活动。
④为了有效地控制建筑造价,反对任何装饰。
主张建筑的目的、内容与其形式相统一,认为烦琐的装饰会提升造价,因此应该取消。
⑤在具体设计上,空间的考虑是最重要的。
设计不能仅在绘图板上进行,而应该通过模型来进行空间的考虑,以避免形式主义带来的各种设计弊端,从而获取最佳的设计功能效果。
⑥建筑设计的基础是逻辑性、科学性,而不是视觉美的装饰性。
由于以上六项原则高度强调功能,强调理性思考,因此,现代建筑的立场也被称为“功能主义”或“理性主义”。
欧美现当代建筑设计一、新建筑运动的探索1.折衷主义(Eclecticism)简介:折衷主义建筑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
代表作品:1.巴黎歌剧院2. 圣心教堂2.浪漫主义(Romanticism)简介: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代表作—英国议会大厦。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
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代表作品:1. 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宫2. 英国爱丁堡的圣吉尔斯教堂3.古典复兴建筑简介:古典复兴建筑是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流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采用严谨的古希腊、古罗马形式的建筑,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
基本特征:古典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是非基督教的。
他们认为这种古典建筑,特别是古典柱式构图体观着和谐与理性,并且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
这些正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观念。
代表作品:1. 雄师凯旋门2. 不列颠博物馆二、20世纪初期的建筑1.芝加哥学派简介: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基本特征:芝加哥学派的建筑是高层、铁架框、横向大窗、简单的立面,这些方面多出的功能和技术的实质考虑,也保留了一些古典手法的味道,比如三段式的构图,重点的细部与装饰处理,顶部的收檐等。
有关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中的“现代”含义研究【摘要】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中的“现代”含义研究,是对现代艺术设计中“现代”一词的探讨和解释。
本文首先介绍了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背景和发展历程,然后对现代艺术设计中“现代”的含义进行了深入探究,探讨了其特征和表现形式,核心理念以及影响因素。
还分析了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中对“现代”概念的演变。
通过总结对现代艺术设计中“现代”含义的研究,展望了未来发展动向,并强调了“现代”含义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中的“现代”概念,为艺术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现代艺术设计、现代含义、发展历程、特征、表现形式、核心理念、影响因素、演变、总结、未来发展、重要性。
1. 引言1.1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背景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运动。
这一运动在艺术领域中掀起了一场革命,挑战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标准。
现代主义艺术家们试图打破传统的艺术形式,追求新的表现方式和审美体验。
工业革命的兴起也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材料和工具,使他们能够创造出更具现代感和独特性的作品。
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背景中,还有一些关键的事件和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人们对传统的价值观和认知方式产生了巨大的质疑,这种思想上的颠覆也反映在了艺术设计中。
20世纪中叶以来的后现代主义和当代艺术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发展。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背景是一个多元、开放和不断变化的场域,不断吸纳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念,推动着现代艺术设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1.2 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美地区。
在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经历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艺术与设计的现代化进程。
欧美现当代设计一、新建筑运动的探索1.折衷主义(Eclecticism)折衷主义建筑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产生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丰富多样的建筑来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在十九世纪,交通的便利,考古学的进展,出版事业的发达,加上摄影技术的发明,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以往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的建筑遗产。
于是出现了希腊、罗马、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建筑在许多城市中纷然杂陈的局面。
代表性著名建筑巴黎歌剧院,这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进了繁琐的雕饰,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是为纪念意大利重新统一而建造的,它采用了罗马的科林斯柱廊和希腊古典晚期的祭坛形制;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巴黎的圣心教堂,它的高耸的穹顶和厚实的墙身呈现拜占廷建筑的风格,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博览会建筑则是模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建筑的风格。
2.浪漫主义(Romanticism)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代表作—英国议会大厦。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
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代表作品威斯敏斯特宫英国国会大厦位于伦敦泰晤士河西岸的威斯敏斯特宫,是英国国会上下两院的所在地,又被称为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始建于公元750年,占地8英亩,气势雄伟,外貌典雅,是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筑物。
它原为英国的王宫,11至16世纪,英国历代国王都居住在这里。
国会大厦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威斯敏斯特宫是英国浪漫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也是大型公共建筑中第一个哥特复兴杰作,是当时整个浪漫主义建筑兴盛时期的标志。
从威斯敏斯特桥或泰晤士河对岸观赏,其鬼斧神工之势使人赞叹不已。
威斯敏斯特宫圣吉尔斯教堂圣吉尔斯大教堂(St Giles’Cathedral)原建于1120年,是爱丁堡最高等级的教堂,它的塔像一顶皇冠,予人印象深刻。
教堂内有一座20世纪增建的苏格兰骑士团的礼拜堂,新歌德式的天花板与饰壁上的雕刻极为精美华丽。
圣吉尔斯教堂3.古典复兴建筑古典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
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形成带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兴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古典复兴建筑代表法国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也是古典复兴建筑活动的中心。
法国大革命前已在巴黎兴建万神庙这样的古典建筑,拿破仑时代在巴黎兴建了许多纪念性建筑,其中雄师凯旋门、马德兰教堂等都是古罗马建筑式样的翻版。
雄狮凯旋门马德兰教堂英国以复兴希腊建筑形式为主,典型实例为爱丁堡中学、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等,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申克尔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和阿尔塔斯博物馆也都是复兴希腊建筑形式的;勃兰登堡门以雅典卫城的山门为蓝本。
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柏林宫廷剧院美国国会大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它仿照巴黎万神庙,极力表现雄伟,强调纪念性。
希腊建筑形式在美国的纪念性建筑和公共建筑中也比较流行,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即为一例。
美国国会大厦二、20世纪初期的建筑1.芝加哥学派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1883年~1893年之间,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
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工程师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32~1907)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他1879年设计建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厦。
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办公楼,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真正开始,是第一座钢铁框架结构。
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为功能主义建筑开辟了道路。
2.工艺美术运动与建筑的发展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是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其产生受艺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建筑师A. W. Pugin等人的影响,参考了中世纪的行会制度。
运动的时间大约从1859年至1910年。
得名于1888年成立的艺术与手工艺展览协会。
水晶宫3.新艺术运动与建筑的发展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2年至1902年达到顶峰。
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
“新艺术运动”的产生,直接影响了建筑形式的改变。
其目的是想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
反对历史的样式,想创造一种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
其装饰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生长繁茂的草木形状的曲线,凡是墙面、家具、栏杆及窗棂等装饰莫不如此。
由于铁便于制作各种曲线,因此装饰中大量运用铁构件。
虽然仅流行一时,它仍是现代建筑简化与净化过程中的步骤之一。
在新艺术运动影响下,在奥地利形成以瓦格纳为首的维也纳学派,指出新结构、新材料必导致新形式的出现。
另一位建筑师鲁斯提出“装饰就是罪恶”,反对把建筑列入艺术范畴,主张建筑以实用为主,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
维也纳分离派维也纳分离派代表(Vienna Secession )(1897-1915)是在奥地利新艺术运动一中产生的著名的艺术家组织。
1897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批艺术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的美学观决裂、与正统的学院派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分离派。
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的自由”。
他们大胆实践,定期举办展览,并在1900年出版了设计期刊《室内》,在欧洲颇有影响。
其代表人物有画家克里姆特;建筑家和设计师瓦格纳、霍夫曼、奥布里奇、莫塞等人。
其中克里姆特和霍夫曼最负盛名。
4.英国建筑师:麦金托希麦金托希不仅是“格拉斯哥四人团”的领袖人物,而且其设计集中地体现了“直线风格”。
他于1868年6月7日出生于格拉斯哥,家庭有11个孩子,儿童时代十分幸福,很早就决心要从事建筑。
虽然父母反对,但他在16岁时就离开家庭外出学习绘画、建筑并参与设计。
他的设计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建筑、家具、室内、灯具、玻璃器皿、地毯、壁挂等,同时,他在绘画艺术方面也造诣甚高。
他的设计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从他很小的时候起,他就对日本浮世绘线条的使用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日本传统艺术中简单的直线,利用不同的编排和布局,取得非常富有装饰性的效果。
当然,他的设计风格也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的成果,特别是以威廉•莫里斯、约翰•拉斯金等人为首的各种试验的发展,另外还有欧洲其它国家“新艺术”运动,特别是被视为现代主义前奏的一些人物,如维也纳分离派运动等的影响。
麦金托希作为一个全面的杰出的设计家,在建筑设计方面成就尤大。
他早期的建筑设计一方面受到英国传统建筑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则倾向于采用简单的纵横直线。
他最成功的建筑设计是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的一些建筑,设计上采用简单的立体几何形式,内部稍加装饰,非常富有立体主义精神。
室内大量采用木料结构,简单的几何形式,内外协调,形成一种统一的风格。
为了达到高度统一的设计风格,他还统一设计建筑内部的家具和用品,家具采用原色,注重纵向线条的运用,利用直线搭配进行装饰,尽管避免过多的装饰。
如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图书馆的设计,没有流畅的装饰线条,而是抽象而富有力量的几何造型,给人的印象如同抽象形式合奏的复调音乐。
又如1902年他为希尔大楼所设计的室内,其简洁的立体图形与地板的同类图形相呼应,并且将这种基调延伸到长方形门框、天花板、墙板和几何形灯具,简洁的格子形主宰室内,汇成简洁而空旷的整体效果。
再如在家具设计方面,像椅子、柜子、床等都别具特色,特别是他设计的靠背椅,完全采用黑色的造型,非常夸张,完全摆脱了一切传统形式的束缚,也超越了对任何自然形态的模仿。
5.西班牙建筑师高蒂安东尼•高蒂(Andonni Gaudi,1852—1926),是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最重要代表。
圣家族教堂是高蒂的代表作。
三、20-30年代的现代主义建筑1.德国制造联盟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1907年成立,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石。
它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为20世纪20年代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创始人有德国著名外交家、艺术教育改革家和设计理论家穆特休斯、现代设计先驱贝伦斯、著名设计师威尔德等人。
其基地设在德累斯顿郊区赫拉劳。
其宗旨是通过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的结合,提高德国设计水平,设计出优良产品。
同盟认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工业设计师是社会的公仆,而不是以自我表现为目的的艺术家,在肯定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把批量生产和产品标准化作为设计的基本要求。
它努力向社会各界推广工业设计思想,介绍先进设计成果,促进各界领导人支持设计的发展,以推进德国经济和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
它表明德国在工业设计方面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同盟中的设计师在实践中不断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1912-1919年,同盟出版的年鉴先后介绍了贝伦斯为德国电器联营公司设计的厂房及其一系列产品:格罗佩乌斯为同盟设计的行政与办公大楼、幕墙式的法格斯鞋楦厂房、陶特为科隆大展设计的玻璃宫;纽曼的商业化汽车设计等,都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
尤其是对1914年科隆大展的展品介绍,更令人耳目一新。
年鉴还及时向人们展示国际工业技术发展新动态,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创的装配流水线。
年鉴还发表不同观点的理论文章,让人们在争论中求得真理。
1914年,同盟内部发生了设计界理论权威穆特休斯和著名设计师威尔德关于标准化问题的论战,前者以有力的论证说明:现代工业设计必须建立在大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而批量生产的机械产品必然要采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此前提下才能谈及风格和趣味问题。
这次论战是现代工业设计史上第一次具有国际影响的论战,是德国工业同盟所有活动中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其活动中断。
但它所确立的设计理论和原则,为德国和世界的现代主义设计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