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频详解
- 格式:docx
- 大小:3.69 MB
- 文档页数:42
电脑超频详解超频就是超过原来的频率电脑超频,打个比方就是我们在跑步的时候,如以5米/S的速度跑,但过了一会儿,你想跑快点跑完路线,这时你就要进行加速跑,这时你的速度就调到了7米/S,你的速度就明显加快了。
在这段时间内,你的步频就加快了。
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超频。
所以说,电脑超也是一样,就是加快它的运行速度,让它跑得更快!!!超频,自始至终是令玩家兴奋不已的字眼,也难怪,凭空就让自己的电脑跑的更快,谁不想呢?很多超频高手有着很多成功超频的经历,令新手们羡慕又嫉妒,那么对于我们广大的想超频而又不会超频的朋友来说,该如何学习超频呢?那么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文章,我们将系统的学习超频,手把手的教你超好频,让你实现少花钱而升级的梦想。
教你如何超频(上)【一】超频原理为了更好的超频,超频原理不可不学。
以超频最有效果的CPU 为例,目前CPU的生产可以说是非常精密的,以至于生产厂家都无法控制每块CPU到底可以在什幺样的频率下工作,厂家实际上就已经自己做了次测试,将能工作在高频率下的CPU标记为高频率的,然后可以卖更高的价钱。
但为了保证它的质量,这些标记都有一定的富余,也就是说,一块工作在600MHZ的CPU,很有可能在800MHZ下依然稳定工作,为了发掘这些潜在的富余部分,我们可以进行超频。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手段来使CPU稳定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上,这些手段主要是两点:增加散热效果、增加工作电压。
对于电脑的其它配件,依然利用这样的原理进行超频,如显示卡、内存、甚至鼠标等等。
好了,你已经开始着急了,我要超频,得怎幺来呢?该如何下手?【二】超频准备别着急,超频之前要做一些准备,这些准备将使你超频可以顺利进行。
磨刀不误砍柴工,多准备一点没坏处。
CPU散热风扇——非常关键的超频工具,一定要买好风扇,绝对很值得!导热硅脂——增加CPU和风扇散热片之间的热传递,很有用的东西,价格便宜。
导热硅胶——一般用来往芯片上粘贴小的散热片,给主板芯片降温、显卡芯片降温、给内存芯片降温用。
了解电脑CPU的超频和降频在计算机领域中,CPU是中央处理器的简称,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之一,负责执行各种指令和计算任务。
超频和降频是CPU运行速度调节的两种方式,它们在提升计算能力和节省电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脑CPU的超频和降频的原理、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超频(Overclocking)超频是指通过提高CPU的运行频率来增加其运行速度,以达到提升计算性能的目的。
一般来说,CPU的工作频率由主频和倍频两个参数决定。
主频指CPU的外部时钟频率,倍频指CPU内部时钟频率与外部时钟频率之间的倍数关系。
超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调节主频,另一种是调节倍频。
在调节主频时,我们需要通过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设置或者第三方超频软件来更改CPU的外部时钟频率。
而调节倍频则需要通过BIOS或者主板上的英特尔Dynamic Acceleration技术来实现。
超频带来的优势是提高计算性能,特别是对于高性能计算和游戏应用来说更为明显。
然而,超频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首先,超频会导致CPU工作温度升高,进而加剧散热压力,需要注意散热措施,以免过热损伤CPU。
其次,超频可能会增加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包括系统死机、蓝屏等。
因此,在超频时需要谨慎操作,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降频(Underclocking)降频是指通过减少CPU的运行频率来降低其运行速度,以减少功耗和降低温度的目的。
降频可以通过调节主频或者倍频来实现。
降频的主要作用是降低CPU功耗,减少发热量,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温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降频在一些使用要求较低的场景中非常实用,例如一些办公应用和简单的日常使用。
此外,降频还可以帮助延长电池续航时间,特别是在笔记本电脑和移动设备上。
需要注意的是,降频也会影响计算性能。
因此,在选择降频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平衡性能与功耗之间的关系。
三、超频和降频的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无论是超频还是降频,都需要注意CPU的温度控制。
超频 CPU 不必很复杂。
我们介绍了关于超频工作原理、超频原因,以及实现稳定超频的最佳做法的基础知识。
超频 CPU 是发掘硬件额外性能的理想方式。
这个过程可能看起来很复杂,但超频的基础原理实际上非常简单。
我们将介绍超频的基础知识、超频原理以及安全的自行操作方式等。
我们提供了两种热门超频方法的详细说明。
第一种,也是最简便的方法,要用到Extreme Tuning Utility。
这款一体化软件能完成大部分的繁重工作,并可简化超频处理,非常适合新手。
我们将从基础知识开始,向您逐一介绍超频 CPU 所需了解的内容。
更改时钟频率或电压可能会使任何产品保证失效,并降低处理器和其他组件的稳定性、安全性、性能、寿命等。
CPU 基础知识CPU(中央处理器)是电脑的大脑。
这是一个复杂而强大的硬件,旨在每秒执行大量的计算,为现代电脑的体验提供动力。
处理器的计算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工作频率时钟(也称为 CPU 时钟频率、CPU 频率或时钟速度)的影响。
此频率越高,处理器就能更快地执行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大量计算。
超频的基础知识为了超频处理器,超频者会有意将 CPU 操作频率提高到原始库存规格以上。
由于处理器的频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CPU 的有效计算速度,因此最终目标是提高 CPU 的频率,以实现更快的性能。
CPU 频率由 3 个因素决定:1.BCLK 或基本时钟速度。
这是 CPU 的基本频率,通常以 GHz 为测量单位。
2.倍增系数或“内核倍增系数”。
每个 CPU 内核都有一个倍增系数。
将这些倍增系数应用于基本时钟频率,其结果就是内核频率,通常以 GHz 为测量单位。
3.Vcore 或内核电压。
这是处理器的主要输入电压。
要获得更高的稳定 CPU 频率,就需要更高的电压水平,因为更快的速度需要更多的功率。
更高的内核电压也会导致更高的热量输出和更大的 CPU 功耗。
简而言之:BCLK x 倍增系数 = CPU 内核频率。
什么是超频如何进行电脑超频超频是指通过调整电脑主板上的设置,使CPU、内存、显卡等硬件组件的工作频率超过官方标准频率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超频,可以提高硬件组件的运行速度,达到提升电脑性能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超频以及如何进行电脑超频。
一、什么是超频超频是指将硬件组件的工作频率提高到官方标准频率之上,以提升硬件性能的一种操作方式。
在计算机领域,常见的超频对象包括CPU、内存、显卡等。
超频的原理是通过提高硬件组件的时钟频率或倍频来提高运作速度。
例如,对于CPU的超频,可以通过增加时钟频率或者倍频的方式来提高CPU的运行速度。
当CPU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上时,计算速度也会随之提高。
二、为什么要超频超频的最主要目的是提升电脑性能。
通过超频,可以使硬件组件在同等工作条件下运行更快,提高计算速度和响应速度。
对于游戏玩家或者需要进行大量计算任务的用户来说,超频可以带来更顺畅的游戏体验和更高效的工作效率。
然而,超频也存在一些风险和限制。
超频会增加硬件组件的工作负担和发热量,如果超过硬件组件能够承受的范围,可能会导致系统不稳定、蓝屏等问题,甚至造成硬件损坏。
三、如何进行电脑超频进行电脑超频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超频步骤供参考:1.了解硬件组件特性:在进行超频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所使用的硬件组件的特性和限制。
不同的CPU、内存、显卡等硬件组件具有不同的超频潜力和工作范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调整BIOS设置:超频操作主要是通过BIOS来实现的。
进入计算机的BIOS设置界面,找到相关的频率设置选项。
3.设置频率参数:根据硬件组件的特性和限制,逐步调整频率参数。
一般来说,可以逐步增加CPU时钟频率或倍频,直到系统出现稳定性问题。
在超频过程中,可以监控CPU温度,确保不超过硬件的安全工作温度范围。
4.稳定性测试:在每次调整频率参数之后,进行稳定性测试。
可以使用一些专业工具对系统进行稳定性测试,例如跑分软件、压力测试软件等。
超频技术与注意事项超频技术旨在提高计算机的性能,让其能够更快速地处理任务和运行应用程序。
然而,超频也可能对计算机的稳定性和寿命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超频技术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超频技术。
一、超频技术的基本原理超频是通过提高计算机的主频来增加其运行速度。
主频是指计算机处理器每秒钟执行的指令次数,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表示。
提高主频可以使计算机更快地完成任务,但也会导致计算机的温度升高和能耗增加。
二、超频技术的分类1.前端总线超频:通过增加前端总线的频率来提高计算机的处理能力。
前端总线是计算机内部各个组件之间传输数据的通道,增加其频率可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2.倍频超频:通过调整处理器的倍频设置来提高主频。
倍频是处理器内部时钟频率与外部总线频率的比值,调整倍频可以直接影响处理器的主频。
三、注意事项1.硬件兼容性:在进行超频之前,要确保计算机硬件的兼容性。
不同的处理器和主板对超频技术的支持程度有所不同,务必查阅相关文档或咨询专业人士。
2.散热系统:超频会导致计算机的温度升高,因此必须确保计算机配备了足够的散热系统,以保持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可以选择高效散热器、风扇和导热膏等设备来降低温度。
3.电源供应:超频会导致计算机的能耗增加,因此要确保电源供应系统能够满足高功耗的需求。
选择高质量和足够功率的电源,以确保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4.系统稳定性测试:在进行超频之后,务必进行系统稳定性测试。
超频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或出现错误,通过稳定性测试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
5.风险意识:超频虽然可以提升计算机性能,但也有一定的风险。
超频可能导致计算机的寿命缩短或硬件损坏,因此要充分了解和接受潜在的风险。
结语超频技术可以让计算机发挥更强大的性能,但需要注意硬件兼容性、散热系统、电源供应、系统稳定性测试和风险意识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在确保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应用超频技术。
通过合理使用超频技术,我们可以提升计算机的性能,提高工作效率。
cpu超频原理(一)CPU超频原理解析什么是超频?超频是指在硬件设备的设计参数之外,通过提高工作频率或电压,以获得更高的性能。
对于CPU来说,超频是指超过其出厂预设频率运行。
为什么要超频?CPU超频是为了在不更换硬件设备的情况下,提升计算机的性能。
通过超频,可以加快程序的运行速度,提高游戏帧率等。
CPU超频的原理1.基准频率:CPU的出厂频率称为基准频率,也称为默认频率。
基准频率是硬件设计师根据CPU的能力和稳定性设定的一个值。
2.倍频:倍频是指CPU外部频率和内部频率之间的比例关系。
将基准频率与倍频相乘,就是CPU的实际工作频率。
3.温度和功耗:超频会导致CPU的温度和功耗上升。
由于CPU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CPU损坏。
因此,在超频过程中,需要注意监控CPU的温度,并采取散热措施。
4.电压:超频时,为了保持稳定,有时候需要增加CPU的电压。
增加电压可以提高CPU的稳定性,但也会增加功耗和温度。
5.BIOS设置:CPU超频需要通过计算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来进行设置和调整。
通过进入BIOS界面,可以更改CPU的倍频、电压和其他相关参数。
CPU超频的步骤1.了解CPU的参数:在超频之前,先了解你所使用的CPU的基准频率、倍频范围和推荐的工作电压。
2.进入BIOS:重启计算机,按下进入BIOS的按键(通常是Delete或F2),进入BIOS界面。
3.调整CPU倍频:在BIOS界面中,找到CPU倍频设置选项,将其调整为你想要的数值。
注意,超过CPU的规格要求可能不稳定或造成损坏。
4.调整电压:如果需要,可以调整CPU的电压来提高稳定性。
找到电压设置选项,在合理范围内逐步增加电压。
5.保存并退出:调整完毕后,保存设置并退出BIOS界面。
6.进行稳定性测试:重启计算机后,进行一些稳定性测试,以确保CPU可以正常工作。
如果出现问题,可以返回BIOS界面重新调整参数。
注意事项•超频可能会导致计算机不稳定或损坏CPU。
教你学超频(理论知识) 1.超频的基本知识 超频是⼀个⼴义的概念,它是指任何提⾼计算机某⼀部件⼯作频率⽽使之⼯作在⾮标准频率下的⾏为及相关⾏动都应该称之为超频,其中包括CpU超频、主板超频、内存超频、显⽰卡超频和硬盘超频等等很多部分,⽽就⼤多数⼈的理解,他们的理解仅仅是提⾼CpU的⼯作频率⽽已,这可以算是狭义意义上的超频概念。
英⽂中,超频是‘OverClock’,也被简写成OC,超频者就是‘OverClocker’,它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超越标准的时钟频率,因此国外的朋友们也认为让硬件产品以超越标准的频率⼯作便是超频了。
⽽⾄于超频的起源⽬前已⽆法考证,谁是始作俑者更是⽆⼈知晓,其起源⼤概是从⽣活在386时代的前⼈开始尝试,⾄今超频的发展还是依然有迹可寻。
有⼈说超频是在钻CpU制造商设计和制造中的空⼦,也有⼈说这是为了榨⼲CpU的性能潜⼒,要解释这两种说法,这需要从CpU的制造⽅⾯开始说起。
CpU是⼀种⾼科技的结晶,代表⼈类的最新科技实⼒,所以它的制造同样也需要最先进的技术来完成。
正是由于CpU总是位于科技潮⽔的最前沿,所以即使以Intel的实⼒,依然⽆法做到对CpU⽣产过程的完全监控和掌握,就是说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夹杂在CpU制造其中。
这就造成了⼀个⽐较严重的问题——⽆法完全确定⼀款CpU最合理的⼯作频率。
简单的来说就是某⽣产线上制造出的CpU只能保证最终产品在⼀定频率范围之内运⾏,⽽不可能“恰好”定在某个需要的频率上。
⾄于偏差情况有多严重,则要视具体⽣产⼯艺⽔平和制造CpU的晶圆⽚品质⽽定。
因此⽣产线下来的CpU每⼀颗都要经过细致的测试以后,才能最终标定它的频率,这个标定出来的频率就是我们在CpU壳上看到的频率了,这个频率的⾼低完全由CpU⽣产商来定。
⼀般来说,CpU制造商都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预留的⼀点频率余地,例如实际能达到2GHz的p4CpU可能只标称成1.8GHz来销售,因此这⼀点CpU频率的保留空间便成了部分硬件发烧友们最初的超频的灵感来源,他们的⽬的就是为了把这失去的性能⾃⼰给讨回来,这便发展到了CpU的超频。
CPU超频的基础知识详解当历史的车轮前进到赛扬时代时,最光辉的超频时代终于来临,首先是无缓存的Covington赛扬266超400,接着是超频史上最大的突破——300A超450MHz,它把CPU的性能提高了整整50%!而且可超频的机率十分高,平均两只CPU 就有一只能超。
在赛扬中,最后一个能稳定超频的芯片是366,366超550MHz的性能增益达183MHz,是风冷、不加电压超频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今天,最有潜力的超频芯片是PⅢ-500E和PⅢ-600E,它们都能把主频增加200MHz以上。
一、总线速度和倍频的计算486DX2是第一款倍频型CPU,其中的2表示两倍频,主频=外频×倍频,486 DX2/50、66、80的外频分别是25、33、40MHz,芯片组和内存在主频的1/2时钟下工作。
受到声卡、显卡、硬盘、光驱、内存等速度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无限量地增加外频,只能以倍频为重。
今天的CPU己经达到10X外频,意味着处理器的速度是总线的十倍。
当超频手法广为流传之后,随意变换外频和主频成了不良经销商制造假冒商品的根源,它们把低频率的CPU超成高频率,并修改芯片表面的标识码(Rem-ark)。
英特尔为了预防这类问题,从奔腾MMX开始,在CPU中加入了倍频锁定,我们再也不能随意更改倍频,只能从外频方面下功夫。
由于主频的外频设置有限,超频变得困难起来了,如:300A的标准超频是100×4.5=450,你无法把它超成150×3=450。
最近,主板厂商们推出了线性超频的产品,有效地缓和了矛盾,如:Abit SfotMenu Ⅲ在100MHz与183MHz之间有83种选择,即以1MHz为频率变换基准。
超外频最危险的是影响了PCI/AGP的频率,PCI的标准频率为33MHz,AGP 的标准频率为66MHz,如果超过了标准频率,很可能导致硬件的损坏。
对于超频爱好者(OverClocker),我提供三个最安全的外频:66、100、133MHz,它们的PCI/AGP频率分别是33/66MHz,绝对不会发生硬件问题。
什么是超频如何通过超频提升电脑性能超频,是很多电脑玩家所熟悉的名词。
它可以通过提高计算机设备的工作频率,来达到提升性能的目的。
那么,什么是超频呢?如何通过超频来提升电脑的性能呢?今天,我将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超频,即超频率,是指将计算机设备的工作频率提高至超过出厂设置的标准频率。
通常,计算机的CPU、内存和显卡等硬件设备都可以进行超频操作。
通过提高工作频率,可以使这些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计算任务,从而提升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然而,超频并非一项简单的操作。
它需要用户对计算机硬件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需要小心谨慎地进行操作,以避免造成硬件损坏或系统崩溃等问题。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超频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了解硬件的潜力是超频的基础。
在超频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参数和性能潜力。
这包括CPU的基本频率、核心数和缓存大小,内存的频率和容量,以及显卡的核心频率和显存容量等。
只有了解这些硬件参数,才能更好地进行超频设置和调整。
其次,选择适合的超频软件是关键。
在市面上,有很多超频软件可供选择,如Intel的Extreme Tuning Utility、AMD的Ryzen Master和NVIDIA的nTune等。
这些软件可以帮助用户通过调整硬件参数来实现超频目标。
但是,不同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可能有所差异,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硬件设备的超频软件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进行细致的超频调整。
超频的关键在于调整计算机硬件的工作频率。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调整CPU的倍频、电压和频率等参数来实现超频目标。
然而,要注意的是,超频时需要小心谨慎地进行,避免过高的频率和电压造成硬件损坏。
此外,不同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也可能需要不同的超频设置,所以在进行超频操作时,最好能参考一些专业的超频指南和教程。
最后,进行充分的稳定性测试。
在完成超频设置后,一定要进行稳定性测试,以确保超频效果和系统的稳定性。
电脑超频技术解析在计算机领域中,超频(Overclocking)是一种通过提高电子设备的工作频率来提升性能的技术。
通过超频,我们可以将电脑的运行速度提升到超出制造商设计水平的程度。
本文将对电脑超频技术进行深入解析,从原理、风险与收益以及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超频原理超频原理是基于电子设备的时钟频率与处理器速度之间的关系。
处理器内部有一个时钟发生器,它负责产生一个频率信号,用于控制CPU中各个部件的工作节奏。
超频的目的是通过增加这个时钟频率来提高CPU的工作速度。
然而,超频并非一种毫无代价的技术。
频率的提高将导致处理器的功耗增加,并产生更多的热量。
同时,超频还可能引发系统稳定性问题,因为设备被过度使用而超出了设计规范。
因此,了解超频的风险与收益是至关重要的。
二、超频的风险与收益超频的风险主要包括过热、电压不足、系统不稳定等问题。
过高的频率会导致CPU温度升高,超出设备承受范围,从而损害设备或缩短使用寿命。
此外,频率过高还可能导致设备电压不足,造成计算机系统崩溃或蓝屏等问题。
然而,超频也带来了一些收益。
通过提高处理器的频率,我们可以显著提升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在一些高性能需求的应用领域,超频技术更是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优势。
比如在游戏领域,超频可以使得游戏画面更加流畅,提升玩家的游戏体验。
三、超频实施方法超频的实施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硬件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于CPU超频而言,主要有两种方式:通过BIOS或软件工具进行调整。
在BIOS中,我们可以进入CPU频率设置,手动提高频率值。
同时,我们也可以使用一些第三方软件工具来进行超频操作,这些工具通常提供了更丰富的选项来满足不同需求。
在超频过程中,适当的散热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超频会引发处理器温度升高,因此我们需要安装高效散热器来保持CPU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同时,适当调整电压也是重要的一环,通过增加电压值来保证CPU运行的稳定性。
四、超频技术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频技术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AMD 3600+/4000+的超频详解大家都是明白人,选择AMD的X2就是看重性价比,因此不推荐大家超频时采用极限装备,比如液冷,热管等,甚至原装CPU风扇都不用换,如果你坚持要换更好的散热器也未尝不可,只是没必要。
以主板不超过750块,内存每G 不超过400块为宜,再多就不能凸显AMD平台的整体性价比了。
为了尽可能详尽易懂的说明超频原理和过程,现在从K8平台的基础知识开始介绍,高人可略过不看。
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AMD已全面转向AM2平台,实现对DDR2内存的支持。
从表面上看,超频AM2处理器和超频酷睿2处理器都是以提高处理器主频为目的,不过由于不同处理器的架构和平台规格不同,AM2处理器与酷睿2处理器在超频细节方面仍然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K8平台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摒弃了FSB前段总线概念,取而代之的是AMD独创的Hyper Transport超传输总线技术(以下简称HT总线)。
该技术的出现使得主板上各种接口都能以很高的速度进行数据传输,从而让系统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不过正是由于HT总线的特殊性,它对AM2平台超频的影响与传统FSB前段总线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在本文中并不打算对HT总线技术进行深入介绍,而是重点分析HT总线频率对超频的影响。
其次,由于AM2处理器内置DDR2内存控制器,因此它无法像Intel平台那样使用北桥芯片来固定CPU外频与内存频率的分频比比率,而是采用一种比较怪异的动态内存分频设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AM2平台超频对玩家的技巧要求。
此外,AM2平台在具体的BIOS调节方面与酷睿2平台也有很多明显的不同之处,因此对于两大平台的超频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不同点外,AM2平台的超频与酷睿2平台的超频仍然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比如选择好适合超频的处理器型号、选择做工精良、超频能力强的主板和内存、选择优质电源、散热器等等。
下面先来看看HT总线频率对AM2平台超频的影响。
一、HT总线频率对超频的影响根据种类不同,HT总线可以分为CPU到北桥、北桥到南桥、南桥到北桥HT总线三种。
其中,CPU到北桥的HT总线频率对超频有直接影响。
一般说来,绝大多数AM2主板都提供了1X、2X、3X、4X和5X的HT总线倍频设置,少数主板用固定的频率200/400/600/800/1000 MHz分别表示1X/2X/3X/4X/5X倍频。
CPU到北桥HT总线的计算公式是:HT总线频率=CPU外频×HT总线倍频。
比如在默认状态下,X2系列处理器的外频均为200MHz,主板默认HT总线倍频为5X,此时处理器到北桥芯片的HT总线频率为200MHz*5=1000MHz。
当CPU外频为300MHz时,可将HT总线倍频设置为3X从众多硬件玩家超频的经验来看,目前大多数AM2主板所能承受的HT总线频率都不超过1000MHz,即使是一些高端AM2主板所能承受的HT总线频率也不超过1200MHz。
一旦HT总线频率超出这一范围,主板和芯片组很难承受如此高的频率,进而造成系统不稳定或频繁死机。
所以,将HT总线的实际频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就成为了影响超频稳定性和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超频的成功率和稳定性,建议大家最好将HT总线的频率控制在1000MHz以内,最高不要超过1200MHz。
在具体的操作上,大家可以根据超频时CPU的外频对HT总线倍频进行灵活设置。
比如当玩家将处理器外频超频至300MHz时,为了保险起见可以选择3X HT总线倍频,此时HT总线的实际频率是900MHz,属于安全的范围以内。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BIOS中CPU到北桥芯片的HT总线带宽(通常显示为K8<->NB HT Width)默认设定为↓16 ↑16 ,大家最好不要更改。
该选项对超频并没有任何影响,如果改成↓8 ↑8反而会严重削弱系统的整体性能。
二、处理器的倍频和外频在零售版的AM2处理器中,除了顶级的Athlon 64 FX外,包括闪龙、Athlon 64以及Athlon 64 X2处理器的倍频都是被锁定的。
不过在主板支持的前提下,这些处理器的倍频虽然不能向上调节但却可以向下调节。
以65nm X2 3600+为例,该处理器默认倍频为9.5X,在一些BIOS调节功能比较丰富的AM2主板上,这款处理器的倍频可以在5X-9X,以及默认9.5X 的范围内进行调接。
如果我们要将X2 3600+超频至2.4GHz,我们可以选择253MHz×9.5、267MHz×9、300MHz×8以及400MHz×6等多种组合,为超频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
不过正如之前提到的那样,AM2平台所使用的HT总线与传统的FSB前端总线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对于酷睿2平台而言,在CPU超频频率相同的情况下,高外频、低倍频的组合依靠更高的前端总线频率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而在AM2平台上,高外频、低倍频的组合不一定就能够获得最佳性能,毕竟它还牵扯到HT总线倍频和内存频率设定等其他因素(关于内存频率会在下文中详细为大家说明)。
所以,建议有条件、有耐心的超频玩家可以在超频的过程中多尝试不同CPU外频、CPU倍频、HT总线倍频以及内存频率设定的组合,从而最大限度发掘AM2处理器的超频潜能。
当然,如果大家只是希望把AM2处理器的频率超频至一个相对理想的数值的话,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折腾,只需适当增加CPU的外频即可。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在BIOS 中提高处理器外频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一款名为Clockgen的软件在操作系统中进一步提升CPU外频,最大限度发掘处理器的超频极限。
值得一提的是,与ES版酷睿2处理器没有锁定倍频一样,目前市场上的ES版AM2处理器的倍频也没有被锁定,可以从4X-25X任意调节,看上去似乎是难得的“超频利器”。
但实际上,ES版AM2处理器的兼容性和稳定性甚至还不如ES版酷睿2处理器,使用起来往往是问题一堆、费力不讨好。
所以在这里奉劝大家千万不要购买ES版AM2处理器。
注:ES Enginnering Sample工程样品三、怪异的内存分频设置熟悉AM2平台的玩家想必都知道,SAM2平台的内存分频设置是比较怪异的,并不像LGA775平台那样与BIOS中的设置完全对应。
通过处理器的默认频率和BIOS内存频率设置,我们可以推算出内存的分频比例以及内存的实际工作频率(适用于默认状态和超频状态)。
具体公式为:内存分频=CPU主频÷(内存频率设置÷2)注:内存实际分频取运算结果第一位整数,小数部分四舍五入。
另外,DDR2内存等效工作频率是实际频率的2倍,故除以系数2;如BIOS内存设置直接用如200/266/333/400MHz等实际频率表示,则不用除以系数2。
内存实际工作频率=CPU实际频率÷内存分频比如65nm X2 3600+默认主频1.9GHz,当BIOS内存频率设置为DDR2-533时,内存分频=CPU主频÷(内存频率设置÷2)=1900MHz÷(533MHz÷2)=7X。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假设65nm X2 3600+处理器不变,当BIOS内存频率设置为DDR-800时,内存实际工作频率=1900MHz÷5X=380MHz,等效DDR2-760,并没有达到标称的DDR2-800。
而事实上大多数AM2处理器也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其分频设置简直可以用“诡异”来形容。
其实早在Socket 754/939时代K8处理器就已经采用相同的分频算法。
只不过当时DDR400内存的分频设置刚好能够对应不同处理器的频率和倍频。
进入AM2平台以后,由于K8处理器支持的内存已经由原来的DDR400改为不同种类的DDR2内存(包括DDR2-400/533/667/800),此时CPU内置DDR2内存控制器的内存分频设置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与处理器的频率和倍频完全对应,而时间和成本因素也不允许AMD重新设计新的内存控制器,这才“催生”了颇为诡异的Socket AM2内存分频设置。
四、分频设置对内存的要求在处理器型号和BIOS内存频率设置不变的情况下,无论我们怎样改变CPU的外频,对应的内存实际分频始终是不变的,由此我们可以推算出CPU在超频状态下内存的实际工作频率。
比如将65nm X2 3600+的外频提升至250MHz、BIOS中内存频率设置为DDR2-667时,内存的实际工作频率为396MHz(等效DDR2-792)。
依此类推,在CPU外频和倍频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BIOS内存频率设置为DDR2-400、DDR2-533和DDR2-800时,内存的实际工作频率分别为238MHz、297MHz、475MHz(等效DDR2-475、DDR2-594、DDR2-950)。
当使用4000+并提升外频至250MHz时,对应于DDR2-667、DDR2-400、DDR2-533和DDR2-800的内存频率设置时,则分别对应375MHz、239MHz、328MHz、438MHz(等效DDR2-750、DDR2-477、DDR2-656、DDR2-875)。
强烈建议大家使用K8内存异步频率计算器帮助计算超频和修改内存分频后的内存实际工作频率!当65nm X2 3600+的实际频率超频至2.6GHz时,即使将BIOS中的内存设置降低至DDR2-667,内存的实际工作频率仍将达到433MHz,即DDR2-866,一般的内存显然难以胜任。
由此可见,当AM2处理器处在超频状态时,内存的实际频率可能会大幅高于BIOS中的内存频率设置。
换句话说,尽管AM2平台提供了DDR2-400/533/667/800等4种内存频率设置,但对内存超频能力的要求仍然很高,甚至超过了LGA775平台。
所以,如果大家希望最大限度挖掘AM2平台的超频潜力,那么就必须要选用品质出色、超频能力强的DDR2-667/800或以上规格的DDR2内存。
即使是一些预算比较紧张的用户,如果希望对AM2平台进行超频的话,那么至少也应该选择具有一定超频能力的DDR2-667内存。
这类用户在超频的时候还可以将BIOS中的内存频率设置调整为DDR2-400或DDR2-533,这么一来就能最大限度避免因为内存频率的问题制约处理器频率的进一步提升。
那么,在处理器频率相同的超频状态下,内存实际工作频率对系统性能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接下来进一步跟大家分析这个问题。
五、内存频率与时序谁更重要内存频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超过了时序设置的影响,在AM2平台情况同样是这样。
虽然DDR2-800内存的时序设置最高,但凭借主频上的优势性能遥遥领先于其他三种内存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