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
- 格式:doc
- 大小:582.00 KB
- 文档页数:12
江苏省无锡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2.本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答案填在第Ⅱ卷卷首相应空格中,第Ⅱ卷直接作答。
交卷时只交第Ⅱ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蛋白质分子由M个氨基酸、4条肽链组成,则该蛋白质分子()A.共有M个肽键B.至少含有20种氨基酸C.水解时需要M+4个水分子D.至少含有4个羧基2.在生物体的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无ADP生成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B.胃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分解C.叶绿体内C5的生成D.番茄根细胞对M2+的吸收3.下列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RNA聚合酶B.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在后期,线粒体为染色体的运动提供能量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子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4.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A的成分中肯定含有S元素B.①过程发生所需模板和运输B的工具都是RNA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5.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活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都会发生质壁分离B.硝化细菌因没有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人的红细胞成熟后,仍继续合成蛋白质D.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6.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B.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核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D.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就会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7.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
江苏省无锡市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预览江苏省无锡市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英语 2009.1命题单位:惠山区教研室制卷单位:无锡市教研中心注意事项及说明:1、考试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3、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结束时,只需交答题纸。
第一卷(共85分)第一部分听力测试(共两节,满分2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Guest and host.B. Customer and shop assistant.C. Mother and son.2.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A. John is not sick.B. John is feeling better.C. Jack hasn’t been sick.3. When will Mr Addison return?A. On Monday afternoon.B. On Thursday night.C. On Friday morning.4. What time did the second baseball game finally start?A. At 3:35.B. At 4:45.C. At 5:45.5.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 In a park.B. At a station.C. On the street.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无锡市2009年秋学期普通高中高三质量调研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共66分。
34.(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2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哥本哈根大会的召开并最终达成协议是各国之间共同利益使然;名国的利益对立是造成各国政要相互指责,导致协议令人失望的根源所在。
(4分)(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租乎外交政策。
(2分)中国政府确定减排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既体现了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同时也反映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4分)35.(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4分)(2)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清明节祭拜活动集中展示了人们对先烈和先人的尊重和怀念情感。
(3分)②对待民族节日应该在继承中发展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继承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而且我们要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3分)③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利用网络方式对先烈、先人进行文明科学的祭拜,值得大力提倡。
(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36.题目观点是片面的。
(1分)(1)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事。
甲流作为流感的一种,自然遵循流感发病传播的规律性,我们必须遵循这些规律性,采取理的防治方法。
(3分)(2)矛盾具有普遍性。
甲流作为流感的一种,势必和普通流感存有性。
所以我们可以,也应该采用对付流感的一些常规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防治甲流。
(3分)(3)矛盾具有特殊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甲流毕竟是一种特殊的流感,所以,仅仅采用常的防治方法是不够的,我们要探索应对甲流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防治方法。
(3分)(4)事件是变化发展的,认识也应该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江苏省南航附中2009届高三生物月考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选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
下列各项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A.培育无籽番茄 B.棉花保蕾、保铃C.延长种子寿命 D.促进插枝生根2.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
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
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3.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产生的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B.T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产生的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产生的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产生的效应B细胞攻击靶细胞4、设人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a1,散热速率为b1;进入0℃环境20min 后的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
以下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a1=b1,a2=b2 B.a2<a1,b1<b2C.a1<b1,a2>b2 D.A.B两项都对5.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6.右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的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将没有感觉B .如果该图中的a 为下丘脑、b 为垂体、c 为甲状腺,则c 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 分泌d 、b 分泌e都具有抑制作用C .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 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D .如果该图为细胞免疫过程,则a 为吞噬细胞,b 为效应B 细胞,c为靶细胞7.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无锡市2009年秋学期普通高中高三质量调研试卷21-- AADCB DCCAB BACBD36—BADDA DBCBD ABDCD BDCAC56-- DBB DCCD ACBD BABC第四部分:任务型阅读71. definition 72. accompanied 73. effect(s)/impact(s) 74. Making 75. Negative76. rich/abundant 77. connected/linked/concerned/associated 78. solutions/approaches79. Listing 80. forming/developing第五部分:书面表达The rapid increase of private cars in recent years has caused some social problems. Some big cities are considering whether to control the number of cars.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ideas about it.Some people think it necessary to do so. For one thing, the roads are so crowded that traffic jams can be seen everywhere. For another, there’re not enough parking areas available for cars. Besides, by controlling cars, we can reduce air pollution around us. They suggest cities improve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people be encouraged to ride bicycles.However, some people think it unreasonable. They hold the opinion that the increase of private cars will promote the car industry, which contributes great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economy. Moreover, cars bring convenience to people and save them a lot of time. They suggest cities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traffic and raise the cost of using cars.In my opinion, we should take p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Laws should be passed to regulate the traffic. And cities should build more subways so that people can have a better choice for travel.U3M8 倒装句答案1-10 CADC C BBDBB 11-20 ADCCA BDDBA21-30 ADCAB DDBDC 31-40 DDAAC AABAB41-50 BBABB BCDDC 51-58 CABCB CDC无锡市2009年秋学期普通高中高三质量调研试卷答案详解第一节:单项填空21. A考查冠词用法。
无锡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植物体内可以形成通气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气组织的形成与细胞凋亡有关B.通气组织的形成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C.通气组织的形成受环境因素影响D.通气组织的形成与溶酶体活动无关2.某种遗传病由X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
一对夫妇(X B X b×X B Y)生了一个患病男孩(X b X b 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患病男孩同时患有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病B.若患病男孩长大后有生育能力,产生含Y精子的比例理论上为1/3C.患病男孩的染色体异常是由于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D.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X b Y来自祖辈中的外祖父或外祖母3.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培育转基因抗虫棉。
下图表示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丙D.配子中可能含两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丙酮酸可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B.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时,应先通气后密闭C.粮食入库前晒干可降低细胞中有机物的消耗D.剧烈运动时,人体释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线粒体5.人群中A遗传病和B遗传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已知A、B遗传病致病基因均不在Y染色体上)。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只患A遗传病的女儿和一个只患B遗传病的儿子,已知此家庭中丈夫体内不含B遗传病致病基因。
江苏省无锡市2017届高三期末考试生物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的含量在细胞中相对稳定,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B.淀粉、肝糖原、纤维素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相同C.肽链在核糖体合成后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才具备特定功能D.RNA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反应、物质转运等功能2.右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酶、抗体、激素都在⑦上合成B.结构④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C.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①②⑤膜成分更新越快D.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依赖结构⑧的参与3.有关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载体和能量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葡萄糖跨膜运输都需要篦量4.右图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变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中过程⑤产生的ATP可用于过程⑥中C3的还原B.人体细胞中过程②⑤进行的场所不同,但都能合成ATPC.过程①④⑤都需要氧气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D.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①②③的酶都位于细胞质基质5.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CaCO3的目的是为了充分研磨,以利于绿叶中的色素的提取B.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条最上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C.色素带的宽窄取决于液泡中色素含量的多少D.不同色素带在滤纸上的呈现可以是带状或同心环状6.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合成都需要经过转录,某些酶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B.酶活性受环境温度影响,所以酶制剂应保存于最适温度C.只要含有某种酶的基因,细胞中就会有相应的酶存在D.90℃高温会使Taq酶(DAN聚合酶)失去催化活性7.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1质粒上,编码产生一种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基因sok 也在R1上,转录产生的sok mRNA能与hok mRNA结合,这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被酶降解,从而阻止细胞死亡。
无锡市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高三生物2009.1注意:1、本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2、本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答案填在卷首相应空格中,第Ⅱ卷直接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醋酸杆菌中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噬菌体中没有核糖体,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C.蓝藻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完成光合作用D.酵母菌中没有中心体,不能进行有丝分裂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B.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经核糖体生产的蛋白质都能够承担生命活动C.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等物质,它对植物细胞内的环境起调节作用D.溶酶体中富含水解酶,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3、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黑色B.鉴定蛋白质时用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变成砖红色C.绿叶中色素,经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从下到上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D.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可用龙胆紫染液染色4、若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蛋白来识别信息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送到细胞2快C.与甲图信息传递有关的体液环境依次为: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D.乙图中细胞4可以是: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5、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的膜通透性降低,癌变细胞的膜黏性增强B.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C.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代谢增强D.衰老、死亡的细胞可被浆细胞清除;癌细胞可被效应T细胞裂解6、下列生理活动在突触小体中不能发生的是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7、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
无锡市2013年秋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考试试卷高三生物命题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注意:1、本卷考试时闻100分钟,满分120分。
2、本卷包括第1卷和第Ⅱ卷,作答时第1卷答案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对应题号下填涂,第Ⅱ卷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空格内。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在试卷上作答的不得分。
第1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脂质的组成元素都是C、H、O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RNA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反应、物质转运等功能D.细胞中的水多以结合水形式存在,其含量影响着细胞代谢2.右下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B.②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②内pH的剧烈变化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3.假说_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C.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4.下列有关“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剪取根尖2mm~ 3mm,立即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器皿中漂洗B.如图是在高倍显微镜下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的视野C.制片时,可在盖玻片上加载玻片后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D.持续观察A细胞,A细胞将发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的数目加倍的现象5.下列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中,将电流表①、②的电极均放置在神经纤维表面,a、b点处在电流表接线的中点,刺激b点后会发生的现象或正确的叙述是A.电流表②偏转,电流表①不偏转B.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C.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D.c点能检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只能由b→c6.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
无锡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生物本试卷包括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3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2.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检测花生种子中的脂肪颗粒,必需使用显微镜观察才能完成鉴定B.临时装片中的新鲜叶片保持在0.3g/mL蔗糖溶液中,便于观察质壁分离C.成熟西瓜中富含还原糖,是作为鉴定还原糖的好材料D.稀释后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4.下列与生物学科知识有关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引起正常代谢受损,是细胞坏死的重要原因B.高等动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连接,起到信息交换作用C.蔗糖的合成是吸能反应,需要消耗ATP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碳的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6.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D.生产上实现了诱变育种获得家禽、家畜的新品种7.研究发现,鸡矮小基因(dw)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8.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9.实验小组探究了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动的影响,实验及相关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B.该实验可证明低温和高温均抑制酶活性,但作用原理不同D.加入pH为6.8的缓冲液可控制无关变量,保证实验快速进行10.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研磨时加无水乙醇→确保滤液中色素含量高B.研磨时加二氧化硅→保护色素,避免色素分解C.滤液细线地直、细、匀→防止色素氧化,色素带平整不重叠D.滤纸条预先干燥处理→分离色素时,层析液快速扩散11.下列关于“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D.高倍镜下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A.显微镜观察计数,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B.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C.测交实验,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D.杂合子的花药离体培养,植株有表现型比为1:113.下列针对“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D.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在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14.下列针对“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探究活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一个模型中C、G和A、T两对碱基应剪成相同长度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无锡市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 2009.1注意:1、本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2、本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答案填在卷首相应空格中,第Ⅱ卷直接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醋酸杆菌中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噬菌体中没有核糖体,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C.蓝藻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完成光合作用D.酵母菌中没有中心体,不能进行有丝分裂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B.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经核糖体生产的蛋白质都能够承担生命活动C.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等物质,它对植物细胞内的环境起调节作用D.溶酶体中富含水解酶,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3、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黑色B.鉴定蛋白质时用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变成砖红色C.绿叶中色素,经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从下到上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D.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可用龙胆紫染液染色4、若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蛋白来识别信息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送到细胞2快C.与甲图信息传递有关的体液环境依次为: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D.乙图中细胞4可以是: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5、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的膜通透性降低,癌变细胞的膜黏性增强B.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C.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代谢增强D.衰老、死亡的细胞可被浆细胞清除;癌细胞可被效应T细胞裂解6、下列生理活动在突触小体中不能发生的是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7、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总量等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总量B.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产生氧气的量肯定相同C.用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进行实验,可以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D.用同一光源慢慢向上述装置靠近观察气泡产生的速率变化,可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8、下图是在一段时间内测量乳腺细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过程中各种膜的面积大小变化曲线图。
图中a、b、c所代表的结构名称依次是A.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 B.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C.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D.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9、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中DNA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断移接可产生基因重组D.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易出现染色体数加倍的现象10、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aX b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X b、Y、Y B.X b、aY、Y C.aX b、aY、Y D.AaX b、Y、Y11、为测定氨基酸的密码子,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RNA进行蛋白质体外合成实验。
若提供的RNA为:ACACACACAC……,则可合成苏氨酸和组氨酸交替排列的多聚体;若提供的RNA为:CAACAACAACAA……,则可合成谷氨酰胺或天冬酰胺或苏氨酸的多聚体。
据此推测苏氨酸的密码子是A.ACA B.CAC C.CAA D.AAC12、下图表示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有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A、B、C、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
则可能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时期是A.只有A B.A和B C.A和D D.A和B和C13、下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遗传病乙的遗传系谱图(设遗传病甲与A和a 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遗传病乙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病为伴性遗传病B.7号和10号的致病基因都来自1号C.5号的基因型一定是AaX B X bD.3号与4号再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3/1614、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C.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上弯曲生长D.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15、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兔、狐和狼,并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经测定各种生物所含的能量如下表[能量单位:kJ/(km2·a)]。
根据上表分析,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A.狐属于次级消费者B.一般情况下,兔所储存能量不会超过2×109kJ/(km2·a)C.狼同化的能量包括:粪便中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繁殖的能量D.狐和狼之间存在竞争关系16、下列有关排尿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排尿反射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B.人体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C.排尿反射也受大脑皮层的调节D.高位截瘫患者能在产生尿意后排尿17、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果酒和制作果醋时,瓶口都需密闭B.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C.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95%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18、某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的探究活动。
对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原理是酶的高效性 B.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C.水质、水量、适宜pH等属于无关变量 D.因变量是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19、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 ,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甲也保留在袋内B .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则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时,甲的移动速度最快C .将样品以2000r/min 的速度离心10min ,若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丙也存在于沉淀中D .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近20、科学家为提高玉米中赖氨酸含量,计划将天冬氨酸激酶的第352位的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中104位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就可以使玉米叶片和种子中的游离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5倍和2倍。
下列对蛋白质的改造,操作正确的是A .直接改造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 .直接对相应的基因进行改造C .直接对氨基酸序列进行改造D .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1、下图代表HIV 在人体细胞内增殖过程。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HIV 由DNA 、RNA 和蛋白质组成B .遗传学上将图中的④、③和②等过程分别称为逆转录、转录和翻译C. 上图代表的人体细胞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D .图示细胞为HIV 的增殖提供了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和逆转录酶等物质22、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要将组织块剪碎并用胃蛋白酶处理B .细胞培养应在含5%CO 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 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C .为防止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D .甲、乙细胞培养到一定的时候,都会出现细胞的接触抑制23、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 和细胞质中mRNA 含量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DNA分子的解旋可发生在图中的a 、c时期B.将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注入该细胞d时期细胞的放射性开始增强C.d时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或2个DNA分子D.e时期完成细胞核DNA和细胞质RNA的平均分配24、下列有关人体剧烈运动时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葡萄糖,可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进行调节B.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可由血浆中的物质来中和C.大量产热后热量的散失,可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稳定D.大量出汗水分流失过多后,可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25、现有4种生物:栅藻、水绵、菹草、颤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
据图可得出的结论为A. 四种生物净光合放氧率的多少与水温有关B. 四种生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颤藻、栅藻、水绵、菹草C. 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菹草D. 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颤藻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其中第34题为选做题,共65分。
26、(8分)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Array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而部分内迁。
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种群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
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学家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
①请填写上表中空白之处。
②表中Nt=N 0·λt 成立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000只,第30天该种群的数量为 只。
(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2)对于洞庭湖区的鼠患,有人主张投放高毒性的灭鼠药,在短期内迅速杀死大量东方田鼠。
你赞成这一方案吗?请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说出两点理由。
(3)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项控制东方田鼠数量的有效措施。
27、(7分)入侵物种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产生灾难性影响。
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 2 )请根据上表回答:(1)在所调查的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是 植物,请在给出的坐标中绘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