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牙齿折裂的基本探究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牙根折裂的临床观察及分析目的研究牙根折裂的原因,为治疗不同类型的牙根折裂探寻不同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40例牙根折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患牙部位进行常规的全面的临床检查,排除致病原因后得出诊断结论,并根据诊断结论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包括直接拔除病牙、截除或者半切除手术治疗以及物理和药物治疗等。
结果40例患者中有病因不明检查确诊情形多样,有牙周类疾病、牙髓类疾病等不同原因导致。
结论牙根折裂疾病的原因不明,需要经过全面的检查才能确诊,确诊后需要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建议牙科疾病患者发现病症及早检查治疗。
标签:牙根折裂;原因;诊断;治疗牙根折裂发生在后牙的牙根,患者的牙冠没有出现问题,形成从根尖开始的不同长度的牙根纵裂,患者没有经过牙髓的治疗,导致牙根折裂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探明。
牙根折裂晚期则多于颈部继发横折,常使患根的近中半或远中半完全断离而形成残片,并有似异常被排除的趋势。
本文选取40例牙根折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从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牙根折裂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32~70周岁,平均43周岁,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经过检查后认定有42个牙根发生了折裂,所有的牙根折裂均发生在后牙部位。
具体分布位置有所不同,见表1。
1.2 牙根折裂的分类牙根折裂的类型经过检查基本上可以确定分为3种,一是纵裂,二是横折或斜折,三是折裂。
纵裂的牙根是从根尖开始顺着牙轴方向折裂的,纵裂的牙根其整条纵裂线经过牙根部位,在研究对象中有5例是纵裂型的牙根折裂,且均发生在接近牙中跟的位置;横折或斜折的牙根折裂,经过X光线检测发现折裂线基本都是牙根不同位置发生横向或者斜向的,根管有中断或错开,该类型的折裂有15例;折裂是在患者牙根的任何一个部位发生的横向或者斜向的折断,且折裂片脱离了牙根,20例患者的折裂为此种折裂类型。
有关牙齿折裂的基本探究(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沈阳110121)【摘要】牙齿折裂是口腔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牙齿折裂是口腔内科一种常见病.折裂在牙龈以上的可通过粘接技术、嵌体增加固位钉来增加固位、修复牙齿外形,恢复牙齿功能,若折裂达龈下,甚至超过牙龈沟底,折裂部分拔出后,折断断面,不易完整修复,长时间引起牙周反复发生炎症及继发龋。
【关键词】牙齿折裂;预防性治疗【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435-01 若出现牙纵裂,即使通过结扎、全冠加固修复,劈裂缝隙也不能被彻底封闭,导致治疗后反复发炎、松动,而被拔除,针对这一问题,本人从1997年至2007年,对有折裂可能的牙齿进行了预防性治疗,并跟踪观察病例,疗效甚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从1997年至2007年对有折裂可能的牙齿进行预防性治疗68人,205枚牙齿,其中男21人,女47人,40岁以上的为65人,占患者总数的96%。
1.2临床检查本文共收治205枚牙齿,均为没有发生过折断及隐裂的牙齿,但在临床中,可以明显见到上颌磨牙的颊尖,下颌磨牙的舌尖及颊、舌尖同时存在着高陡和尖锐的形态,边缘嵴突出,合面过度凹陷,牙齿邻接点成面状接触,缩小了牙齿的合外展间隙。
高陡牙尖与牙位的分布情况分为五组。
第一组:上颌第一磨牙颊尖13例,舌尖9例,颊舌尖同时存在高陡尖锐牙尖66例,占总数43%。
第二组:上颌第二磨牙颊尖8例,舌尖6例,颊舌尖同时存在高陡尖锐牙尖25例,占总数19%。
第三组:上颌双尖牙、颊、舌尖占22例,占总数11%。
第四组:下颌第一磨牙颊尖8例,舌尖29例,颊舌尖同时存在高陡尖锐牙尖4例,占总数20%。
第五组:下颌第二磨牙颊尖1例,舌尖6例,颊舌尖同时存在高陡尖锐牙尖8例,占总数7%。
2治疗及结果2.1治疗方法:①对于牙齿合面出现的高陡尖锐的牙尖进行合理的调磨。
上颌牙的颊尖、下颌牙的舌尖均属非功能性牙尖,需大量磨低,而上颌牙的舌尖、下颌牙的颊尖属功能性牙尖,应适当磨低,以降低牙尖的坡度。
牙折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牙齿折断所属部位:口就诊科室:口腔科病症体征:牙齿异常疾病介绍:什么事牙折?牙折是指牙齿受到急剧的机械外力作用造成的牙齿折断,牙折多见于上前牙,常伴有牙髓和牙周组织的损伤,严重者常伴有牙槽突骨折,那,牙折是怎么回事?临床上常根据其折断的位置而分为:冠折,根折,冠根联合牙折,乳牙损伤症状体征:牙折有哪些症状?按牙齿的解剖部位可分为冠折、根折和冠根联合折三型。
就其损伤与牙髓的关系而言,牙折又可分为露髓和未露髓两大类。
1.冠折又可分为横折和斜折;后牙冠折可分为斜折和纵折。
2.根折外伤性根折多见于牙根完全形成的成人牙齿,因为年轻恒牙的支持组织不如牙根形成后牢固,在外伤时常常被撕脱或脱位,一般不致引起根折。
引起根折的上力多为直接打击和面部着地时的撞击。
根折按其部位可分为颈侧1/3、根中1/3和根尖1/3。
最常见者为根尖1/3。
其折裂线与牙齿长轴垂直或有一定斜度,外伤性纵折很少见。
X线片检查是诊断根折的重要依据,但不能显示全部根折病例。
摄片时中心射线必须与折裂线一致或平行时,方能在X线片上显示折裂线;如果中心射线与折裂线的角度大于正、负15 ~20时,很难观察到折裂线;同时,只有当中心射线相应处的矿物成分减少6.6%以下时,稀疏区才能在X线片上观察到。
X线片不仅有助于根折的诊断,而且也便于复查时比较。
一些患牙就诊时,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但6~8周后可出现反应。
据推测,无活力反应是牙髓在外伤时血管和神经受损伤所引起的休克所致;随其休克的逐渐恢复而再出现活力反应。
根折恒牙的牙髓坏死率为20%~24%,而无根折外伤恒牙的牙髓坏死率为38%~59%,其差别可能是因为根折断端的间隙,利于牙髓炎症引流的缘故。
根折后是否发生牙髓坏死,主要取决于所受创伤的严重程度,断端的错位情况和冠侧段的动度等因素。
根折时可有牙齿松动、叩痛,如冠侧断端移位可有龈沟出血,根部粘膜触痛等。
有的根折早期无明显症状,数日或数周后才逐渐出现症状,这是由于水肿和咬合使根折断端分离所致。
牙根折裂的名词解释是牙根折裂,也被称为根分叉或根分叶,是一种牙齿结构异常的情况,指的是牙齿根部发生裂缝或分叉,导致牙根的形态和功能异常。
牙根折裂一般发生在多根牙齿(如磨牙和尖牙)中,少见于单根牙齿(如前牙)。
这种情况可能会引发牙体感染、牙骨吸收以及牙齿松动等问题,进一步危及牙齿的健康。
牙根折裂通常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牙齿受伤、损耗过度、牙冠压力过大、咬合不平衡以及长期暴露于嘴里的各种刺激物等。
牙根折裂的程度和位置也会对症状和治疗方法产生影响。
牙根折裂常常呈慢性进展,最初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
然而,随着裂缝的加重,患者可能会感受到疼痛、敏感,甚至咬合困难。
有时,牙根折裂可能会导致牙齿感染和脓肿的形成,甚至引发牙髓炎和颌骨损伤等严重问题。
因此,一旦怀疑有牙根折裂的情况,及早就诊并接受专业治疗非常重要。
在诊断牙根折裂时,牙医通常会使用X光片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来观察牙根结构。
根据病情和折裂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一些较轻的情况下,牙医可能会选择修复和保留患牙,使用牙髓治疗或根管治疗来清除感染并填充牙根通道。
而对于严重的牙根折裂,牙医可能会建议拔除或局部切除患牙,以免进一步的感染和颌骨损伤。
尽管牙根折裂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但预防这一情况仍然非常重要。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避免咬硬物、保持口腔卫生,以及定期到牙医那里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来减少牙根折裂的风险。
此外,咬合不平衡和牙冠过度压力的情况也需要通过矫正和修复来解决,以维持口腔健康。
总之,牙根折裂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
及早诊断和治疗是避免进一步并发症的关键。
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和定期的口腔检查,我们可以减少牙齿发生折裂的风险,保持牙齿的健康和功能。
牙齿裂缝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总结牙齿裂缝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结构损伤,可能导致牙髓感染、牙齿断裂或其他严重后果。
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对于预防并提供适当的治疗至关重要。
以下是牙齿裂缝的诊断和处理方法的总结:诊断牙齿裂缝的诊断是基于症状、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评估。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 症状评估:牙齿裂缝的症状可以包括牙痛、牙齿敏感、咀嚼困难等。
患者的症状描述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症状评估:牙齿裂缝的症状可以包括牙痛、牙齿敏感、咀嚼困难等。
患者的症状描述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 临床检查:牙齿表面的可见裂缝线和患牙的敏感性可以通过临床检查来评估。
临床检查:牙齿表面的可见裂缝线和患牙的敏感性可以通过临床检查来评估。
- 影像学评估:牙齿裂缝的程度和位置可以通过X射线、口内摄影或其他影像学方法来评估。
影像学评估:牙齿裂缝的程度和位置可以通过X射线、口内摄影或其他影像学方法来评估。
处理方法根据牙齿裂缝的程度和症状,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观察和保守治疗:对于无症状或轻微裂缝的牙齿,观察和保守治疗可以是合适的选择。
这包括定期的随访和口腔卫生的加强。
观察和保守治疗:对于无症状或轻微裂缝的牙齿,观察和保守治疗可以是合适的选择。
这包括定期的随访和口腔卫生的加强。
- 填充和修复:对于较严重的牙齿裂缝,可以采用填充材料或修复方法来修复裂缝并恢复牙齿的功能和外观。
填充和修复:对于较严重的牙齿裂缝,可以采用填充材料或修复方法来修复裂缝并恢复牙齿的功能和外观。
- 根管治疗:如果牙齿裂缝导致牙髓感染或病变,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以清除感染并保护牙齿的健康。
根管治疗:如果牙齿裂缝导致牙髓感染或病变,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以清除感染并保护牙齿的健康。
- 拔牙和种植:在一些严重情况下,如果牙齿裂缝无法修复,可能需要拔除牙齿并考虑种植牙齿。
拔牙和种植:在一些严重情况下,如果牙齿裂缝无法修复,可能需要拔除牙齿并考虑种植牙齿。
事后护理无论采取哪种处理方法,患者需要采取适当的事后护理来促进康复和预防再次发生牙齿裂缝。
有关牙齿折裂的基本探究
(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沈阳110121)【摘要】牙齿折裂是口腔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牙齿折裂是口腔内科一种常见病.折裂在牙龈以上的可通过粘接技术、嵌体增加固位钉来增加固位、修复牙齿外形,恢复牙齿功能,若折裂达龈下,甚至超过牙龈沟底,折裂部分拔出后,折断断面,不易完整修复,长时间引起牙周反复发生炎症及继发龋。
【关键词】牙齿折裂;预防性治疗【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435-01 若出现牙纵裂,即使通过结扎、全冠加固修复,劈裂缝隙也不能被彻底封闭,导致治疗后反复发炎、松动,而被拔除,针对这一问题,本人从1997年至2007年,对有折裂可能的牙齿进行了预防性治疗,并跟踪观察病例,疗效甚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从1997年至2007年对有折裂可能的牙齿进行预防性治疗68人,205枚牙齿,其中男21人,女47人,40岁以上的为65人,占患者总数的96%。
1.2临床检查本文共收治205枚牙齿,均为没有发生过折断及隐裂的牙齿,但在临床中,可以明显见到上颌磨牙的颊尖,下颌磨牙的舌尖及颊、舌尖同时存在着高陡和尖锐的形态,边缘嵴突出,合面过度凹陷,牙齿邻接点成面状接触,缩小了牙齿的合外展间隙。
高陡牙尖与牙位的分布情况分为五组。
第一组:上颌第一磨牙颊尖13例,舌尖9例,颊舌尖同时存在高陡尖锐牙尖66例,占总数43%。
第二组:上颌第二磨牙颊尖8
例,舌尖6例,颊舌尖同时存在高陡尖锐牙尖25例,占总数19%。
第三组:上颌双尖牙、颊、舌尖占22例,占总数11%。
第四组:下颌第一磨牙颊尖8例,舌尖29例,颊舌尖同时存在高陡尖锐牙尖4例,占总数20%。
第五组:下颌第二磨牙颊尖1例,舌尖6例,颊舌尖同时存在高陡尖锐牙尖8例,占总数7%。
2治疗及结果2.1治疗方法:①对于牙齿合面出现的高陡尖锐的牙尖进行合理的调磨。
上颌牙的颊尖、下颌牙的舌尖均属非功能性牙尖,需大量磨低,而上颌牙的舌尖、下颌牙的颊尖属功能性牙尖,应适当磨低,以降低牙尖的坡度。
②对于合面变平甚至出现不规则凹陷,需恢复其生理性的颊沟及舌沟。
③用杯状砂石调磨牙齿的舌面与邻面、颊面与邻面的轴角弧度,以增加颌外展间隙及颊舌外展间隙。
④上下颌牙齿必须同时进行调磨以达到咬颌平衡。
2.2治疗结果本组收治205枚牙齿,共分四组经牙髓治疗并加以调磨治疗的第四组中的101枚牙齿,有3枚牙齿治疗后仍出现了折裂,牙折率占3%,但未出现折裂的98枚,占本组的97%,在未经治疗而又接受调磨治疗的第二组中,25枚完全完好,未折率100%。
在经过牙髓治疗,而又拒绝调磨的第三组55枚牙齿中,折裂34枚,占该组总数的62%,并高于第一组,而第一组未经冶疗牙,拒绝调合,牙折24枚,占该组总数的46%。
经过四组调相分析,可以显示出,牙髓失去活力,牙齿的抗力明显下降,牙齿经过磨损,导致牙尖过高、过陡,增加了创伤合力,均是导致牙齿折裂的主要因素。
3讨论牙齿折裂是口腔内科一
种常见病,牙齿折裂是造成牙齿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牙体解剖形态、生物力学、医源性因素等方面均有可能成为牙折及牙隐裂的病源因素。
对牙折病因及其机制的探讨,有利于对其进行早期的预防和诊断及处理,从而减少由此造成的牙缺失。
3.1原因分析:(1)创伤合力创伤合力是牙隐裂的一种不容忽视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造成牙尖折断及牙冠劈裂的关键因素,因此预防牙齿折裂首先要消除创伤合力。
引起创伤合力主要有以下三点因素:①颊、舌侧牙尖过于高、陡,合面深陷。
②合面生理性颊、舌沟变浅或消失。
③合外展间隙变小。
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在咀嚼时,食物不易溢出,从而导致合力增大,同时侧向合力亦相应增大,即楔力作用增强造成牙齿折裂。
(2)牙齿因素:①经过牙髓治疗的牙齿,由于丧失了牙髓的活力,使牙齿本身变脆。
从第二组未治疗牙接受调磨后未出现折裂,占总数100%,从第四组己经治疗的牙并接受调磨,有3枚出现了牙折,占总数3%,而98枚未出现牙折,占总数97%。
第一未经治疗的牙拒绝调磨的24枚牙中,牙折13枚,占总数54%,未折的11枚占46%。
第三组己治疗的牙拒绝调磨,牙折率62%,未折率38%。
第二组与第四组比较,第一组与第三组比较,都能显示出牙髓有活力时,能增加牙齿的抗力。
②牙内具有较大修复体,由于牙冠大部分被修复体占居,冠壁的抗力能力下降,当受到创伤合力时,更易发生牙齿折裂。
3.2牙齿折裂的预防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牙齿折裂的可能性,并及时消除有关因素,对不宜消除的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避免牙齿折裂后的再修复或拔除。
具体方法如下:①消除创伤合力:对于过高、过陡的上颌牙颊尖、下颌牙舌尖及边缘嵴应磨低,减少其陡坡,同时用砂石磨出颊沟、舌沟及外展间隙,但是合面的斜嵴不应磨平;②适当降低咬合:对于牙髓治疗过的牙齿减轻其咬合负担是必要的,即功能性牙尖适当磨低;③牙冠修复:对于合面有较大充填体修复的牙齿,除做预防性调合外,还应制作环形冠、全冠及烤瓷牙冠的修复;④在制备洞型时,尽量保护天然牙体组织及抗力形。
总之,对于导致折裂的原因与折裂后的表现,经多年研究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并寻求了各种治疗方法。
只有同仁的不断努力,才能更有效地预防牙齿折裂,并最大限度地保存治疗折裂牙。
参考文献[1]王虹.牙齿折裂后全冠修复的临床疗效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2):130.[2]钱蕴珠,李建.牙齿折裂的病因探讨.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5,32(6):483-485.[3]徐军,朱希涛,周书敏.关于牙齿折裂的研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0,25(3):173-175.[4]王嘉德,勒金梅.牙隐裂的临床观察和治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89,2:745.[5]钟学林.磨牙牙折的修复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4):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