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改进计划表(带内容)
- 格式:xlsx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麻醉科业务学习持续质量改进(PDCA)20XX一季度一、管理项目名称:麻醉科对业务学习有效率的持续质量改。
二、时间:三、项目负责人:四、小组人员名单:A、B、C及XX科室全体员工五、目标:全科室员工对业务学习的有效率达到100%(一)现状描述:20xx年12月份对我科员工对本季度业务学习内容掌握率仅50%。
(二)制定计划:20xx.1.10日由麻醉科召集全体成员会议,制定计划如下表:(三)原因分析:主要原因:1、科室对业务学习制度落实不严:一直以来,科室对业务学习相关培训由各个部门自行均临时安排,没有统一时间,未制定全院统一的学习培训制度。
2、人员业务学习培训内容不认真,培训时人在心不在。
3、科室内对业务不习培训不重视,科室没有学习培训计划,无自查及监管。
4、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未及时抽查,未落实考核。
(四)实施整改措施:1、科室制定年度业务学习培训计划,明确业务学习培训内容,时间及方式,制定检查及考核办法。
自查以三基考试题库随机抽题,进行测试打分,作为本季度业务学习效果。
2、根据国家及卫生系统制定的规章、制度及规范,及时调整培训内容。
3、召开全科人员会议,强调业务学习的重要性,重视科室的培训、学习。
4、明确责任人和目标。
5、提高科室负责人专业能力培训和培养,提高管理能力。
七、检查1、20XX年12月27日自查结果:询问科室人员本季度内容仅50%人员能回答完全。
2、20XX年4月4日自查结果:本季度以三基题库随机抽题进行理论考试测评,科室平均得分68分。
(五)效果分析1、取得的成绩:自20XX年1月开始改进,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培训计划,落实业务学习培训、考核,业务学习有效率得以提升,平均达到68%,但距离目标值仍相差较远。
2、不足之处:(1)科主任对业务学习培训仍不够重视;(2)科室对业务学习落实自查工作不到位;(3)全员的业务学习培训方式方法待改进。
(六)下一步改进措施:1、召开改进小组成员会议,分析改进过程中的效果和不足,明确职责。
科室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201 年度科室区监控:以渐长周期持续进行监察,直至科室此1)每日抽查护士执行单的签名情况,漏签率2)每位护士都了解掌握病历规范要求。
一、项目:降低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性(至<1%)二、与各种护理执行单漏签名有关的不良事件:药物执行后未签名,患者自觉未执行,护士无法查对举证。
三、成立改进小组组长:成员:全体护士四、改进前现状调研:(检查的执行单包括:输液巡视单、口服卡)1.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情况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29%左右。
2.护士对签名不重视,执行后补签也不及时,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10%左右。
五、第一次复查(2014年3月份)1.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18%左右,较整改前下降9%。
2.护士对签名重视度增加,有进行补签,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8%左右。
六、第二次复查(2014年6月份)1.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14%左右,较一季度下降5%。
2.护士对签名重视度增加,有进行补签,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8%左右。
七、第三次复查(2014年9月份)1.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13%左右,较一季度下降1%。
2.护士对签名重视度持续加强,能每日进行签名检查,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5%左右。
3.本季度改进的进度减慢的原因分析:1)、低年资护士增加过快,轮转人员多。
2)、护士的培训没有跟进,操作规范执行不够到位。
3)、护士长监督不到位,平时此项护理改进项目宣传不够4)、监督人(责任护士)人员不稳定。
八、第四次复查(2014年12月份)1.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10%左右,较一季度下降3%。
2.护士对签名重视度持续加强,能每日进行签名检查,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5%左右。
九、未达到<5%的正确率的原因:1.护士责任心不强,操作后签名的意识还不够强。
2.护士培训教育不够。
3.人员轮转后,护士长对此项CQI的宣传力度不够。
质量部年度工作计划表一、年度目标1. 提升产品质量,实现零缺陷生产;2. 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3.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和创新。
二、工作内容及计划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1)对现有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审查和改进,确保符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2)建立内部审核制度,定期开展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加强外部合作伙伴的质量管控,建立合作伙伴质量管理档案,优化供应链质量管理。
2. 加强产品质量管控(1)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确保每一批产品都能够进行溯源和追踪。
(2)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对关键工序和关键环节的管控,减少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的几率。
(3)加强对新产品的质量控制,确保新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3. 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1)开展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对质量管理要求的理解和遵守。
(2)建立员工质量教育档案,对每位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质量素养的提升。
(3)鼓励员工提出和实施质量改进方案,加强员工对质量问题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4. 强化内部质量管理(1)建立和完善内部质量管理流程,包括质量问题反馈、质量改进、质量评估等。
(2)开展质量管理绩效考核,对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绩效进行评价,激励和约束员工。
(3)加强内部质量沟通,建立跨部门的质量管理协同机制,提高内部质量问题的解决效率。
5. 加强质量问题的持续改进和创新(1)建立质量改进管理体系,对质量问题进行识别、分析、解决和跟踪。
(2)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性的质量改进方案,设立奖励机制,激励员工不断提高产品和工艺的质量水平。
(3)加强数据分析和挖掘,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潜在的质量问题,并加以解决和改进。
6. 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统计和分析体系(1)建立质量管理统计指标体系,对关键质量指标进行监控和分析。
(2)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各类质量统计报表,及时反映产品质量情况和生产状况。
(3)利用质量数据进行决策支持,制定相关质量改进措施,提高产品和工艺质量水平。
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什么是PDCA?PDCA(Plan-Do-Check-Act)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持续改进组织的绩效和质量。
它是由著名的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提出的。
PDCA循环包括四个阶段: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
这个循环的目标是通过反复的学习和改进来提高绩效,确保持续的质量提升。
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的作用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是一种用于记录护理质量改进活动的工具。
它能够帮助护士和医护人员系统地记录和分析问题、制定改进计划、执行改进措施,并最终评估改进效果。
这种记录表的使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促进团队合作和学习,推动持续的质量改进。
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的内容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问题描述在这一部分,记录表需要详细描述所遇到的问题。
问题描述应包括问题的性质、问题的具体表现、问题的影响范围等信息。
例如,如果遇到了药物错误的问题,问题描述应包括错误的药物名称、错误的剂量、错误的给药途径等信息。
2. 根本原因分析在这一部分,记录表需要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分析是找出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以便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
常用的根本原因分析工具包括鱼骨图、5W1H 分析法、因果关系图等。
3. 改进计划在这一部分,记录表需要制定改进计划。
改进计划应包括具体的改进目标、改进措施、改进时间表等信息。
改进计划的制定应基于根本原因分析的结果,确保改进措施能够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
4. 改进执行在这一部分,记录表需要记录改进计划的执行情况。
改进执行的过程中应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执行人员、执行时间等信息。
记录表可以使用表格形式,将每个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5. 改进效果评估在这一部分,记录表需要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
改进效果评估可以通过对改进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来进行。
比如,如果改进的目标是减少药物错误率,可以通过对改进前后的药物错误率进行比较来评估改进效果。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计划表1科室名称:护理部项目名称:压疮管理质量持续改进项目负责人:小组人员名单:存在问题:1.院内压疮:2008-2011年不良事件中院内压疮12起2.2011年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对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进行分类调查分析原因分析:1.组织:(1)没有严格按照压疮处理流程标准;(2)未定期分析总结;(3)纸质上报,护士的上报难以及时落实;(4)压疮知识未更新:我们一直使用的压疮分期是四期,没有按照2007NPUAP压疮新分期。
2.护士:(1)压疮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全;(2)未落实压疮管理制度.预期目标:(1)电子上报率100%(2)护士对2007NPUAP压疮新分期及其表现、压疮处理指引掌握率100%(3) 护理部每季度对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进行分类调查分析100%(4)压疮处理流程标准落实率100%实施方案具体改进项目内容方法(具体工作流程、要求)1. 培训:下发2007NPUAP压疮新分期及其表现、压疮处理指引,各科组织学习并在上面签名;重新组织对压疮评分进行学习。
2、根据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第七章第二节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第四点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重新制定新的电子报告表单,分为三大类院前压疮、难免压疮、院内压疮3、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制定Braden压疮预测量表4、对60岁以上所有的住院患者进行高危压疮的评分登记;建立高危人群查询报表,按照新报表完成各种报告数据5、.护理部每季度进行总结分析实施者护理部护士长护理部信息科护理部信息科全院护士护理部完成时间2012-032012-042012-052012-04-052012.08开始2012.12开始制订日期:2012.03 完成期限:2013.03注:原因分析栏目中存在的原因尽可能量化,以便于对照分析。
请描述资料收集的具体方法,并附上原始资料收集表。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报告表项目名称:压疮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制订计划时间:2012.03评价时间:2013.03评价指标使用培训率掌握率上报率分析率流程落实率目标100%100%100%100%100%资料收集分析下一轮FADE注:评价指标见原始资料收集表。
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原创实用版】目录1.PDCA 循环简介2.PDCA 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3.PDCA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的构成4.PDCA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的使用方法5.PDCA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评估正文一、PDCA 循环简介PDCA(Plan-Do-Check-Act)循环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包含四个阶段: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
这个循环过程是持续改进的基础,通过不断进行 PDCA 循环,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PDCA 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在护理工作中,运用 PDCA 循环可以有效地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护理部运用 PDCA 循环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中,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计划阶段:在计划阶段,护理部需要明确护理质量改进的目标、计划实施的措施以及预期达成的效果。
2.执行阶段:在执行阶段,护理部按照计划实施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全面开展护理工作。
3.检查阶段:在检查阶段,护理部对实施的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进行评估,查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收集相关数据。
4.处理阶段:在处理阶段,护理部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对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PDCA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的构成为了更好地进行 PDCA 循环,护理部需要制作 PDCA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该表通常包含以下内容:1.项目名称:指明本次护理质量改进的项目名称。
2.项目目标:明确本次护理质量改进的目标。
3.计划措施:列出为实现项目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4.实施时间:注明护理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时间。
5.检查结果:记录实施措施后的检查结果,包括数据和分析。
6.处理措施:根据检查结果,提出调整和优化的措施。
7.效果评估:对护理质量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
四、PDCA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的使用方法护理部在运用 PDCA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分析现状:首先,护理部需要分析现有的护理质量问题,确定改进的方向和目标。
压疮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计划表科室名称:ICU注:原因分析栏目中存在的原因尽可能量化,以便于对照分析。
请描述资料收集的具体方法,并附上原始资料收集表。
2把、垫手套,揭开伤口外层敷料,用血管钳取下内层敷料根据渗液多少决定换药间隔时间 取适合、舒适的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分类放置记录压疮管理制度第一节压疮的评估制度一、定义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损害,如溃烂和坏死。
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目前倾向于将压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力性伤口”。
二、好发部位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
仰卧位时: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处,尤其好发于骶尾部。
侧卧位时:好发于耳廓、肩峰、肋骨、髋骨、股骨粗隆、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处。
俯卧位时:好发于面颊、耳廓、肩峰、女性乳房、肋缘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等处。
坐位时:好发于坐骨结节、肩胛骨、足跟等处。
三、高危人群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包括:①老年人或肥胖者;②瘦弱、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患者;③意识不清和服用镇静剂患者;④瘫痪或水肿或发热或疼痛患者;⑤大小便失禁患者;⑥因医疗护理措施(如制动、行石膏固定、手术、牵引等)而活动受限者。
四、危险因素易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包括:①活动受限;②体温升高;③意识状态改变或感觉障碍;④应用矫形器械;⑤营养不良或水代谢紊乱;⑥药物影响;⑦皮肤受潮湿刺激;⑧全身缺氧。
五、压疮分期1、淤血红润期(I期)为压疮初期。
局部皮肤受压,出现暂时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触痛。
此期皮肤表面无破损情况。
2、炎性浸润期(II期)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淤血。
受压部位呈现紫红色,皮下产生硬节,皮肤因水肿变薄,可有水疱形成。
水疱破溃后,可见潮湿红润的创面,病人有疼痛感。
附文1:制造中心质量改进活动工作计划表项目工作具体工作内容方法措施起止时间负责人跟进人活动策划、组织、宣传阶段活动宣传工作宣传用横幅、标语,开展质量展板、专栏、橱窗宣传等活动资源整合用实施。
由人力资源部配合完成。
10月15-22日整体活动策划方案内容含:活动内容工作计划,宣传方案,个人改善提案活动方案,团队改善提案活动方案,评比规则与奖励方案等10月20日前蒋总10月22日-12月22日活动实施阶段操作技能培训由各车间主管导入各车间班组的作业指导,及设备保全知识技能10月18,25,11月2日各车间主管操作技能考核按培训内容进行理论考试与现场操作考试培训后第二周各车间主管工艺与检控方法及管理方法程序培训导入各生产线产品工艺标准,检验标准方法,“三按”、“三自”、“一控”理念,现场质量管理程序要求等。
10月19,26,11月3日生技部周质量改进分析活动,生技部按4M1E内容要求各班组科室部门进行改善分析,并按PDCA予以执行。
每周三18:10蒋总个人(含班组科室部门)改善提案活动个人(团体)改善提案活动按《附文3》活动运行方案进行,并对车间导入,个人与团队投稿每周六由收集后交蒋总组织审议。
10月22-12月22蒋总生产制造月质量评估总结分析活动各车间部门科室主管及车间班长参与针对当月质量改善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制定持续改进方案计划。
月28-30日蒋总活动过程成果展示每周将班组与个人被采纳的改善提案与建议或成果公布。
周二蒋总活动总结期个人提案征文评比由蒋总组织生技部各车间科室部门主管,设备部主管,采购部负责人参与12月23-25日车间班组或科室部门改善成果评比。
由蒋总组织生技部各车间科室部门主管,设备部主管,采购部负责人参与12月25-27改进成果奖提取生技部各KPI数据,由蒋总组织领航队成员或各部门主管进行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