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越式跳高教案公开课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11
《背越式跳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弹跳力、速度和协调性。
二、教学内容1. 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讲解与示范。
2. 背越式跳高的基本训练方法。
3. 背越式跳高的实战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和基本训练方法。
2. 教学难点:背越式跳高的动作协调性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1. 跳高器材:横杆、跳高架、垫子。
2. 视频资料:背越式跳高教学视频。
3. 图片资料:背越式跳高动作要领图解。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跳高技巧。
b. 介绍背越式跳高的特点和优势。
c.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讲解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b. 示范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过程。
c. 强调背越式跳高的关键环节。
3. 基本训练(15分钟)a. 进行弹跳力训练:跳绳、深蹲起。
b. 进行速度训练:短跑、折返跑。
c. 进行协调性训练:障碍跑、接力跑。
4. 实战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背越式跳高练习。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c. 学生互评,交流心得。
5. 课堂小结(5分钟)a.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强调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
c. 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自主训练,提高跳高技能。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在背越式跳高练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给出背越式跳高练习中的建议和意见。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七、课后作业1. 观看背越式跳高教学视频,加深对技术要领的理解。
2. 按照教材要求,进行背越式跳高的自主训练。
3. 记录训练过程中的感受,与同伴交流分享。
背越式跳高公开课教学设计————————————————————————————————作者:————————————————————————————————日期:——四年级背越式跳高(公开课)教学设计执教:谢永发班级:四(4)班2011-5-4(9:25——10:05)第二节课欢迎光临指导!背越式跳高第四次课教学流程图:课前常规(器材准备)课堂常规(整队1分钟)准备活动操(配音乐7分钟)背越式跳高学习(男女分组)17分钟游戏《单脚跳攻城堡》10分钟小结、放松(配音乐5分钟)学生放松、教师示范表演一、指导思想在全面贯彻体育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以“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本学期计划的目标要求,以背越式跳高单元教学为课例进行教学。
本单元共10次课,本课为背越式跳高单元教学第四次课.二、教学理念依据我校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教师合理把握教学,给学生较大的学、练空间,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自内心地感受主动参与运动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学练的过程中配上音乐,把健康的理念和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关注个体差异,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交流情感、体验快乐的课堂.三、教材分析背越式跳高技术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体育与健康》高中年级教材中的选修教材,属于田径运动的跳跃类教材。
现今我把此教材用于我校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原因有两个,第一是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第一次速度,爆发力,弹跳力的增长期,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第二,现在镇、区、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跳高比赛,全是采用是背越式跳高技术,为发展我校学生的跳高水平,发现我校的跳高苗子,因此我从四年级开始教授背越式跳高,由于背越式跳高技术难度较大,所以本学期将安排10个课时进行教学,该课次为单元教学计划的第四次课。
背越式跳高技术课——跳高运动的技术原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跳高运动的发展历程,掌握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原理。
2.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动作。
3. 培养学生对跳高运动的兴趣,提高运动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跳高运动的发展概况2. 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原理3. 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动作4. 背越式跳高的训练方法5. 背越式跳高的比赛规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原理,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
2. 教学难点: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技术动作的熟练运用。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跳高运动的发展历程,引出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原理。
2. 理论讲解:讲解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原理,分析基本技术动作。
3. 示范演示: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背越式跳高的示范,展示技术动作。
4. 实践训练:学生分组进行背越式跳高的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5. 训练总结:学生分享训练心得,教师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跳高运动的发展概况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原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
4. 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的表现,如动作规范、团队合作等。
5. 学生对背越式跳高训练的反馈,如训练效果、运动兴趣等。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视频:跳高比赛精彩片段,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示范。
2. 教学图片:背越式跳高动作分解图。
3. 教学器材:跳高杆、跳高垫、测量工具。
4. 辅助材料:跳高训练指导手册。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跳高运动的发展概况和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原理。
2. 示范法:展示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
3. 实践训练法:分组进行背越式跳高的练习。
4. 纠正法:针对学生动作不规范的地方进行纠正。
5. 反馈法:学生分享训练心得,教师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八、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理论讲解:讲解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原理,分析基本技术动作。
背越式跳高技术课——跳高运动的技术原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跳高运动的发展历史,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对跳高运动的兴趣,提高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跳高运动的发展历史简介2. 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原理3. 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要领4. 跳高训练的方法与步骤5. 跳高安全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原理及基本技术要领。
2. 教学难点:背越式跳高的动作协调性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田径场、跳高垫、跳高杆、教学视频等。
2. 教学器材:测量尺、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跳高运动的发展历史,引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原理和基本技术要领。
3. 示范演示:教师或优秀学生演示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让学生直观感受。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背越式跳高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训练方法与步骤讲解:讲解跳高训练的方法与步骤,引导学生有序训练。
6. 安全注意事项强调:提醒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8.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观看背越式跳高的教学视频,加深对技术要领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讲述跳高运动的发展历史和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原理。
2. 学生能正确演示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动作。
3. 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完成跳高动作。
七、教学策略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背越式跳高的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练习机会。
4. 创设竞争氛围,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教学计划1. 节课:跳高运动的发展历史简介。
2. 第二节课: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原理讲解。
3. 第三节课: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要领讲解。
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
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教授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在提高跳高高度的同时注重技术要领。
教学时间
本课时:40分钟
教学内容
1.了解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技术要领;
2.分析和解决同学在跳高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和动作;
3.帮助同学们掌握正确的起跳姿势和技巧。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技术,介绍其基本要领。
2.理论知识(10分钟)
通过口头讲解和图片展示,详细解释背越式跳高起跳的技术流程和技巧要领。
3.示范(10分钟)
教师现场示范正确的起跳姿势和跳跃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练习(10分钟)
学生自由练习起跳姿势和技巧要领,并相互检查和帮助,纠正错误。
5.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主要传授的内容,强调正确的起跳姿势和技巧对于背越式跳高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
通过实际练习和相互检查,教师对学生掌握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的能力进行评估,并及时纠正不足之处。
参考资料
教学视频或图片。
作业
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并整理相应的笔记,下节课进行分享。
总结
本节课主要围绕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技术,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跳姿势和技巧。
相信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学生们一定能够在背越式跳高中有更好的发挥。
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课时教案(1)学习目标1、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基本理论知识。
2、通过实践课,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和利用跳远锻炼身体的手段。
3、掌握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方法,具备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跳高教材的教学能力和指导中小学生参加跳高锻炼的能力。
班级:体育系05级1-4班男生8个教学组。
教材内容:背越式跳高器材:跳高架、横杆、海棉垫若干块。
课的任务1、初步掌握背越式跳高的过杆与落地技术。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不怕赃、不怕苦的意志品质。
一、开始部分:5´(一)组长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点名。
(二)本单元教学进度:背越式跳高属重点教学项目ⅹⅹⅹⅹⅹⅹⅹⅹ背越式跳高教学任务:ⅹⅹⅹⅹⅹⅹⅹⅹ1、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知识、技能。
2、发展弹跳力,增强体质。
▲3、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解决背越式跳高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组织纪纪律性,快速果断、勇攀高峰的精神。
5、在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知识、技能达到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特点:背越式跳高是磷酸原方式供能的速度、爆发力的运动项目。
(三)安排见习生(四)检查服装二、准备部分 25-30´(一)一般性走与跑练习:800-1000米,脚尖走-脚后跟走-前、后、左、右踢腿跑-富有弹性的跑。
(二)徒手操:组织如右图:1、颈绕环4×8拍×× × × × × ×2、振臂、转体4×8拍×3、正压腿、侧压腿4×8拍×О4、转髋4×8拍×5、背弓×6、侧身交叉步跑30米7、各种跳跃30米(三)专门性练习:1、仰卧挺髋:如下图2、双脚蹬离支撑挺髋练习:如上图三、基本部分:60´(一)建立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概念:如下图:(二)学习过杆与落地技术:1、原地后倒落垫练习:如下图:练习与组织方法:学生依次进行练习,教师观察指导练习,纠正错误动作。
田径背越式跳高教案课时安排:1节课教学目标:1. 了解田径背越式跳高的基本规则和技术。
2. 学会正确的起跳姿势和跳高的动作要领。
3. 提高学生的跳高水平和技巧。
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田径背越式跳高比赛场景,引发学生对跳高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跳高的重要性和对身体素质的要求。
讲解规则和动作要领:1. 介绍田径背越式跳高的规则:跳高杆的高度逐渐升高,每位选手可以有3次失误,超过3次则被淘汰。
2. 详细讲解起跳姿势和跳高的动作要领:a. 起跳姿势:双脚并拢站立,双臂自然下垂,身体保持紧绷。
b. 跳高动作:i. 助跑:全力助跑,利用惯性,迅速加速。
ii. 起跳:两脚同时离地,膝盖上抬,双臂向上摆动。
iii. 飞越:身体向上抬起,双臂向上伸展,背部向后弯曲,手臂和身体形成一个弧线。
iv. 落地:迅速放松肌肉,双脚同时触地,保持平衡。
示范和练习:1. 进行示范,展示正确的跳高动作,引导学生观察注意要点。
2.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互相观摩和纠正,确保动作正确。
巩固和评价:1. 让学生进行小组互评,评价他人的跳高动作是否规范。
2. 进行简短的跳高比赛,评选出优秀的跳高选手。
拓展练习:1. 在课外时间,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田径队训练,进一步提高跳高水平。
2. 学生可以观看相关的跳高比赛录像,学习优秀选手的技术和策略。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田径背越式跳高的基本规则和技术,掌握了正确的起跳姿势和跳高的动作要领。
通过示范和练习,学生的跳高水平和技巧有所提高。
在拓展练习中,学生有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跳高水平。
背越式跳高技术教案【篇一:《背越式跳高》教案】1《背越式跳高》教案试题剖析:背越式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组成的,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过了跨越式跳高,他们已经掌握了跳高的一般技术。
而高中阶段学习的背越式跳高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改变了跳高姿势,最大的区别就是助跑起跳技术和空中的过杆技术。
学习背越式跳高这个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跳跃能力,感受成功过杆带来的快乐。
助跑与起跳结合是教学的重点,过竿动作是教学的难点。
动作要领:1.助跑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包括直线助跑和弧线助跑两段。
左脚起跳的人在右侧助跑,右脚起跳的人在左侧助跑。
直线助跑段,一般跑4~5 步,动作轻松、自然、有弹性,重心较高,后蹬、前摆的幅度较大;弧线助跑段,一般也是跑 4~5 步,身体稍内倾,以前脚掌着地,节奏鲜明,摆臂与弯道途中跑相似;倒数第二步,步幅稍大,用全脚掌着地,最后一步稍小,速度要快,两臂配合积极摆动,准备起跳;起跳点距横杆垂直面约 70~100 厘米。
2.起跳助跑倒数第二步时,支撑腿以全脚掌着地,步幅稍大,重心稍下降,同时摆动腿积极擦地面前迈,向前上方推送髋关节,上体稍后仰,保持内倾;起跳腿踏上起跳点时,摆动腿顺势上摆,同时摆臂向上;起跳腿迅速蹬伸髋、膝、踝关节,起跳腿的异侧臂上伸,躯干充分伸展,整个身体几乎与地面垂直。
3.腾空过杆保持起跳腿蹬伸、摆动腿沿起跳腿异侧臂方向向上摆动、躯干充分伸展的身体姿势,继续向上;离地后,身体转动成背对横杆,起跳腿下垂,摆动腿逐渐放下;当头和肩越过横杆后,迅速沉肩,两臂置于体侧,髋关节向上挺起,形成“背弓”;这时两膝自然弯曲、分开,小腿自然下垂;当髋关节过杆之后,肩继续下潜,稍抬头,收腹,抬大腿,小腿自然上甩,使整个身体过杆。
4.落地过杆后以肩和背部落海绵包缓冲教案:一、课题:背越式跳高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和安全练习的方法,能正确做出背越式跳高动作。
小学体育与健康《背越式跳高技术》教案背越式跳高技术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操作,为教师和家长们呈现一份详细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巧。
2.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起跳、过杆和落地的动作。
3. 学生能够通过跳高训练,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准备:1. 跳高器材:跳高杆、跳高垫。
2. 教学环境:室外或室内配有适当的跳高场地。
三、教学过程:1. 温习知识(5分钟):通过回顾前几堂课所学过的跳高知识,提醒学生掌握起跳、过杆和落地的基本动作。
2. 展示示范(10分钟):教师示范和解释背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要领,让学生观看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并强调重要的技术点。
3. 分组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两人协作完成跳高动作。
一个学生作为跳高者,另一个学生作为杆弄手。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逐个指导每个小组进行跳高练习。
4. 完整实践(20分钟):学生们轮流进行全场实践,每人有3次机会。
教师在旁边给予指导和纠正。
5. 教学分析和指导(15分钟):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指导,帮助他们改正动作中存在的问题。
特别关注学生起跳姿势、杆弄的力度和身体的姿势调整。
6. 拓展练习(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拓展训练,包括高度和难度的逐步增加,以挑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但要确保训练的安全性,避免学生受伤。
7. 总结复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们共同总结跳高的要点,并提醒他们在日常训练中要注意避免受伤,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强度。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起跳、过杆和落地动作是否正确,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2. 设置合适的评估标准,对学生的跳高高度和技术水平进行评估。
可通过小组交流、问答等形式进行评估。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小型跳高比赛,增加学生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跳高技术,通过观看专业运动员的比赛视频、阅读相关书籍等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背越式跳高》教案设计和说课稿《背越式跳高》教案设计一、课题:背越式跳高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六课时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了解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重点掌握背越过杆技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参与活动,发展学生爆发力,学生的跳跃能力和身体协调性得以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背越过杆技术2.教学难点:倒肩挺髋,动作衔接协调六、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课堂常规):整合整队,点名报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二)准备部分(导入热身):1.螺旋跑,2.健身操(三)基本部分(学习、练习、巩固、展示):1.挂图展示,学生讨论2.教师讲解背越式跳高技术要点并示范动作要领:采用直线加弧线助跑,用离杆较远的腿起跳,起跳脚踏上起跳点,在摆动腿的配合下,经过着地、缓冲、蹬伸和蹬离地面,背部朝向横杆,身体以充分伸展的姿势向上腾起,过杆后立即屈髋收腹,以背部先着地。
3.原地挺髋练习和跃起挺髋过橡皮筋练习4.上一步背越过杆练习5.上三步背越过杆练习6.游戏:游戏名称:抗震救灾比赛规则:分四组进行,每组排头的同学绕过标志杆、背越过皮筋,到达折返点,返回后与下一名同学击掌,下一名同学依次进行,直到最后一名同学回到队伍中,速度最快的队伍最早到达灾区,获得胜利。
(四)结束部分(整理放松、小结):1.放松操2.课的小结3.回收器材、师生再见七、场地设施:田径场、海绵垫、橡皮筋八、教学效果:预计运动运动负荷:1.平均心率:140次/分钟2.练习密度:40%《背越式跳高》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为背越式跳高,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教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五教学内容,从教材从课的性质上看背越式跳高属于跳跃类教材,本节课是背越式跳高第一节课,背越式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组成,为了获得必要的速度、高度、更有利地进入腾空过杆阶段,快速有力地起跳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技术,也是教学重点,而弧线助跑起跳技术则是本次课教学的难点。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动作。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4. 增强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动作2. 背越式跳高的辅助练习3. 背越式跳高的安全注意事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背越式跳高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田径运动方面的经验,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基本技术动作教学1. 教师示范背越式跳高的完整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模仿,教师逐一纠正错误动作。
三、辅助练习1. 跳跃练习:进行原地跳跃、立定跳远等基础跳跃练习,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2. 腿部力量练习:进行深蹲、跳跃腿屈伸等练习,增强腿部力量。
3. 胸背力量练习:进行引体向上、俯卧撑等练习,增强胸背力量。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作要领。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二、实战演练1. 学生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背越式跳高的实战演练。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三、安全注意事项1. 教师讲解背越式跳高的安全注意事项,强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安全。
2. 学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安全意识。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作要领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背越式跳高动作的完成度,评价学生对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在实战演练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通过学生的安全意识,评价学生对安全注意事项的重视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高中体育《背越式跳高》教案一、教学内容:背越式跳高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和安全练习的方法,并有70%的学生能够做出比较标准的背越式跳高动作,另30%的学生能够完成背越式跳高动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和学生自主体验以及对同伴练习的观察与讨论,能进一步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挑战自我、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增强协作精神和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的意识,增强自信心,体验学会体育技能时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教学难点】过杆技术四、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3分钟)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检查着装和出勤情况,强调纪律和安全,安排见习生。
2.导入复习导入:复习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二)准备部分(8分钟)1.慢跑在老师的带领下,呈两路纵队绕田径场慢跑2圈。
组织教学:两路纵队2.热身操(2×8拍)(1)头部运动;(2)扩胸运动;(3)振臂运动;(4)体转运动;(5)腹背运动;(6)弓步正压腿;(7)弓步侧压腿;(8)膝关节运动;(9)手腕踝关节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前后左右间隔各一臂的距离,成体操队形散开。
3.专项活动练习(1)成一路纵队结合口令沿跑规定圆形路线慢跑,跑5步用起跳脚(左脚或右脚);(2)两人一组压肩;(3)两人一组下腰。
(三)基本部分(28分钟)1.主教材:背越式跨高(1)复习跨越式跳高:学生分小组复习跨越式跳高。
教师提示要点: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四个部分组成,助跑采用侧面直线助跑,逐渐加速起跳时用起跳脚全脚掌着地,摆动腿稍屈膝积极向前上方摆起,当摆过横杆后,向杆下内转下压,两臂下垂过杆时,躯干向横方向侧并向起跳腿方向扭转,两臂上举同时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动作,过杆后,身体侧对横杆,用摆动腿先落地,接着起跳腿落地,稍有缓冲。
背越式跳高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在全面贯彻体育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以“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本学期计划的目标要求,以背越式跳高单元教学为课例进行教学。
本单元共10次课,本课为背越式跳高单元教学第四次课.二、教学理念依据我校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教师合理把握教学,给学生较大的学、练空间,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自内心地感受主动参与运动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学练的过程中配上音乐,把健康的理念和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关注个体差异,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交流情感、体验快乐的课堂.三、教材分析背越式跳高技术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体育与健康》高中年级教材中的选修教材,属于田径运动的跳跃类教材。
现今我把此教材用于我校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原因有两个,第一是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第一次速度,爆发力,弹跳力的增长期,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第二,现在镇、区、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跳高比赛,全是采用是背越式跳高技术,为发展我校学生的跳高水平,发现我校的跳高苗子,因此我从四年级开始教授背越式跳高,由于背越式跳高技术难度较大,所以本学期将安排10个课时进行教学,该课次为单元教学计划的第四次课。
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海绵包四个技术环节组成,以过竿姿势分为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跳高。
助跑与起跳结合是教学的重点,过竿动作是教学的难点。
四、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年龄为10、11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第一次速度,爆发力,弹跳力的增长期,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表现欲和模仿力。
学生作为个体,他们具有其独立性,好强性,模仿性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力、模仿力和创造能力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背越式跳高》教案
宣威市民族中学陶汝锡
一.课的主题
背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练习
二.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及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合理把握教学的自由度,给学生较大的学、练空间,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自内心地感受主动参与运动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交流情感、体验快乐的课堂。
三.教学理念
从素质教育出发,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重在培养学生正确动作姿态的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把健康的理念和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和体验中初步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同时学会倾听、交流、沟通、信任和合作,逐步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终身体育理念。
四.设计思路
为了更好地突出解决教学的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在完整动作演示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助跑与起跳技术环节,便于学生加深印象,使
学生易于接受,并能形成较为深刻的动作记忆,为了能启发学生,促进其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完整的助跑起跳技术动作进行了分解动作的示范和解说,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动作重、难点和细节的理解,使学生从动作整体上形成连贯的动作概念。
教材教法分析了教材的重、难点,一是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观看多媒体课件和挂图;二是便于学生能抓住关键,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师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的基本练习方法。
2.以跆拳道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发展其身体协调能力。
3.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快乐,体验成功。
六.学生学习目标
1.全班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助跑起跳技术的练习方法。
2.以跆拳道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发展其身体协调能力。
3.逐步学会自我练习,学会互相帮助。
七.教学流程
热身——徒手操——起跳技术教学——助跑起跳技术教学——跆拳道教学——太极放松整理操——小结——收还器材
高一年级体育课《背越式跳高》的教学设计
开始部分││2分钟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
查人数及服装。
师生问好,安排见习
生。
一.教师宣布本次课的
内容、目标、注意
事项,导入教学。
组织:全班学生成四列横队,密
集队行集合。
图一
教法: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教师宣布本课内容、目标、注意
事项。
要求:快、静、齐;思想集中,
精神抖擞,师生立正,声音响亮,
全体着运动服装、运动鞋。
见习
生随堂见习,并参加力所能及的
练习。
1
分
钟
20
秒
40
秒
准备部分││6分钟一.热身:
慢跑400m
二.徒手操:
第一节扩胸振臂运动
第二节体转运动
第三节腹背运动
第四节正弓步压腿
组织:两路纵队,女生在前,
男生在后,绕田径场成逆时针方
向慢跑。
图二
要求:队形保持一定间距,行进
中呼吸均匀。
组织:四列横队成广播体操队行
站立。
3
分
钟
3
分
钟
1
圈
各
4
×
8
拍
小
小
第五节膝、踝关节补充
练习
图三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给予口令
带领学生练习。
要求:动作规范有力,节奏清晰
合理,表现活泼有度。
基本部分││3 0分钟
基本部分
一.技能泛化阶段
使学生在大脑皮
层下建立正确的技术
动作概念。
图四
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
1.起跳技术
①学习摆动腿的摆动
组织:四列横队成半圆形站立,
前两排同学蹲立。
图五
教法: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进行表象训练。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和理解动作要领。
组织:将全班学生分为六个小组,
以组为单位在各自场地进行练
习。
教法:1.分组不轮换
2.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及要
2
分
钟
21
分
钟
8
分5
中
小
小
小
中
和一种原理)。
②横踢:先示范后讲解。
边示范边讲解。
(要领:要展髋,弹腿,支撑腿要直)
③旋风踢:先示范后讲解。
边示范边讲解。
(要领:旋转速度要快。
)
结束部分││7分钟一.体育委员集合整
队。
二.太极放松操
三.小结
四.布置课外作业:
1.阅读高一体育课
本中有关跳高基本技
术原理内容。
2.助跑起跳练习20
次
3.“直立后倒成桥”
组织:四列横队成广播体操队行
站立。
图九
教法:带领学生一同在太极的境
界中尽情放松肢体。
要求:全身心放松,动作协调,
深呼吸。
教法:师生共同评价本课所学成
果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下一步改
进方法,多给予积极性的鼓励语
言。
要求: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善于
30
秒
5
分
钟
1
分
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