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现在看来高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合作之路”的办学定位没有变,在这句话中,涉及到“服务”与“科研”,在此我用16个字来谈谈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

一、提升理念

进行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要在理念上有所提升,理念的提升首先要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大致梳理一下,我觉得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健全的体制机制,没有专人管理,没有配套的制度约束;服务社会不够主动;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服务不成系统;技术研发和服务还处于低层次。

其次要再认识社会服务的重要性:

1.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功能,高职要更加强调社会服务。

2.教高〔2006〕14号中明确将“社会服务领先”作为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条件,其后的历次文件社会服务都是高职教育的关键词。

3.社会服务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要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仅仅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很多问题是随着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而得到解决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其三是确立两个理念:要确立“服务社会的水平决定校企合作的

深度”的理念;要确立“服务社会是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外延建设的根本”的理念。

二、准确定位

一是立足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接当地的产业和企业。

二是立足学院自身发展的实际。,要根据我院自身特点和优势,选择性地满足社会需求,充分考虑自身的专业、师资、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将社会对服务的需求与自身所能提供服务的可能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以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为重点和突破口,作为密切校企关系的切入点。

三、拓宽形式

一是专业服务,以调整学院专业结构,规划专业布局为重点,服务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促进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是技术服务,以争取横向课题,参与行业、企业的课题研发为重点,密切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利用学院人才的优势、科技力量,通过咨询、策划、市场调查等方式为行业、地区和社会提供咨询与科技服务;牵线搭桥,促进学院现有技术成果的转化。

三是培训服务,发挥教育资源优势,针对行业、企业开展在岗职工岗位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中职师资培训。利用好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服务“三农”。

四是志愿服务,以社会实践、行业、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重点,

促进师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

五是文化服务,以参与所在社区、区域的文化建设活动为重点,促进校园文化水平和学院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六是采取多种形式与企业共同创办企业或者服务机构,提供社会服务,实现共同发展。

四、强化保障

政策支持:本次建设的重点是改善高职制度环境。在社会服务工作方面推动政府制定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的配套政策。

机制保障:一是要将社会服务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议程。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二是制定社会服务战略规划,逐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三是建立和完善学院内部导向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分配机制、管理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社会服务。

搭建平台:加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重点实验室的资源配置,拓展学科领域,完善组织管理,改善科技条件,加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和有偿使用机制建设,形成了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资源和信息共享为纽带的科研平台建设模式,使各类重点实验室真正成为了集成创新、学科交叉、对外合作、重大攻关的支撑基地。

培养团队:团队素质的提升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保障。以项目吸引人才,以项目培养团队,通过确立项目,实现建立一个团队,培养一批人才。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为平台的科研团队培养和管理机制,锻炼和培养一批颇具实力的科研团队。

加强立项:加大课题的立项力度和管理力度,促进教师积极参与科技研发,提高成果的技术含量;争取各类课题,特别是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以课题研发带动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

规范管理:探索和选择合适管理模式,保证有人做事,有章可循,建立起社会服务的管理平台;分析调研问题,整合相关资源,确定服务规划,搭建好社会服务的工作平台;明确工作目标,选择工作策略,促进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