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英语》课程教学大纲(1)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3
《采矿学》(Mining Science)课程教学大纲88学时 5.5学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采矿学》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必修课,主要讲授现代矿井的采煤方法、准备方式、开拓方式、矿井开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对采矿原理、煤矿井下生产系统、环节和开采技术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使学生掌握现代煤矿地下开采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从事矿井采掘施工、组织生产的能力,及采煤工艺、采区(盘区或带区)及矿井开采设计的能力,并为今后深入研究开采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二、适用专业采矿工程专业。
三、先修课程煤矿地质学、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
四、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不同采煤工艺方式的装备、装备配套原则、工艺过程、工艺技术管理及参数确定方法、适用条件、选择采煤工艺方式的依据;掌握选择采煤方法的原则,了解采煤方法的发展趋势。
2.掌握单一长壁采煤法回采巷道布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厚煤层大采高采煤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3.掌握厚煤层倾斜分层长壁采煤法巷道布置和工艺过程。
4.掌握放顶煤采煤法的基本理论、巷道布置、技术参数、工艺过程和适用条件。
5.掌握急(倾)斜煤层开采的基本理论、不同采煤方法的巷道布置、技术参数、工艺过程及适用条件。
6.掌握准备方式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7.掌握准备巷道布置的基本理论;采区(盘区或带区)设计及技术参数确定方法;了解准备方式的改革及发展趋势。
8.掌握采区(盘区或带区)车场的型式、设计方法和轨道线路设计的基本知识。
9.了解煤田划分井田的方法;掌握矿井储量的分类及计算方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确定的原则、井田开拓方式分类和井田开拓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依据。
10.掌握立井、斜井、平硐及综合开拓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11.掌握阶段划分、开采水平设置、上下山开采、大巷布置、采掘“三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2.掌握井底车场线路及硐室组成、要求及调车方式。
13.了解矿井开拓延深及技术改造的内容和方法。
采矿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大纲(具体内容略)(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2)《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大纲(4)《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大纲(5)《基础力学》课程教学大纲(6)《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7)《机械设计与制图(1,2)》课程教学大纲(8)《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9)《矿山机械液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10)《矿山机械》课程教学大纲(11)《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12)《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13)《计算机技术基础(VB)》课程教学大纲(14)《矿业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15)《采矿工程英语》课程教学大纲(16)《矿物加工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17)《技术经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18)《岩石力学》课程教学大纲(19)《井巷工程》课程教学大纲(20)《固体矿床开采学》课程教学大纲(21)《矿山通风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22)《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教学大纲(23)《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24)《矿井施工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5)《洁净煤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6)《岩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27)《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8)《3S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9)《数字矿山》课程教学大纲(30)《可视化与虚拟现实》课程教学大纲(31)《矿业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大纲采矿工程专业实习、设计和实验教学指导书(具体内容略)(1) 采矿实验室建设成果及建设规划(2)《岩石力学》实验教学指导书(3)《安全与人机工程》实验教学指导书(4)《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指导书(5)《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实验。
《采矿工程专业英语》学习指导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必须选修的专业课程之一。
通过讲授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基本上能够阅读和理解采矿工程、爆破工程、边坡工程、隧道工程、地下工程、基础工程及其它相关学科的专业词汇和英文著作,能够借助词典或其它辅助工具翻译相关的专业文献,进而能够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的动态。
二.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专业英语学习的目的、意义、方法、作用;特殊句子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专业文章包括:Civil Engineering,Underground Space Utilization,How Tunnels Are Built,Foundations,一篇爆破震动对边坡稳定的影响的文章;补充一些关于采矿和爆破方面的专业名词和术语。
三.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需要学生在上课前对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充分的预习和准备;学生上课时,要求每人带一本英汉词典。
四.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学会阅读英文专著的方法,尤其是提高学生理解和翻译复杂长句、难句、从句的能力,为以后进一步从事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研究及对外交流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1. 学生能够较流利准确的阅读和理解英文著作;2. 学生应该掌握本专业重要名词术语的英译名称;3. 学生在借助词典和其它辅助工具的情况下,能够较准确地将专业英语著作翻译成汉语;4.学生能够将科技论文的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翻译成英文。
五.本课程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课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讲授,采用课堂演讲教学法,教学手段以多媒体为主,并辅以适量的板书。
对于施工方案的选择等教学内容,随时安排课堂讨论。
学生通过作业巩固相应章节所学知识和技能。
六.课程教学资料1.教材:段兵廷.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由于该教材中只有大部分内容适合采矿工程专业,因此,还需从参考书中选择部分作为讲授内容。
2.主要参考书:[1] Rcok Fragmentation by Blasting,FRAGBLAST 7,Editor in chief Prof Wang Xuguang,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 2002 ,Beijing[2] 汉英科技大词典,王学兴主编(上,下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3] 英汉工程技术词汇,《英汉工程技术词汇》编辑组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76[4] 岩石地下建筑工程,李夕兵,冯涛编著,中南大学出版社,1999[5] 李嘉.专业英语(公路、桥梁工程专业用).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6] 徐铁城,王庆昌.建筑类专业英语(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第二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七.成绩评定本课程是考查课采用结构评分,即平时作业、考勤课堂表现占本课程考核总成绩的40%,期末定时作业占60%。
《采矿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MIND总学时:3周总学分:3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采矿学》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完《采矿学》课程后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采矿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有进一步了解,并进行必要工程设计训练,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适用专业本大纲适用于采矿工程专业。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按指定矿井的地质条件,完成一个矿井的初步设计中的开拓部分内容,要求必须按照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进行,完成大纲规定的全部工作量。
设计必须贯彻国家的煤炭工业方针和政策,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其它有关的规范、规定和决议。
课程设计中必须注意生产安全和改善矿工的劳动条件;要因地制宜地采用现代采矿新技术;尽可能地简化生产系统、缩短建井工期和减少初期工程量;尽可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原材料消耗,以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实现矿井安全高效。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内容、方法或结论的某一方面尽可能有创新。
四、课程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的规定(一)设计图纸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与设计说明书配套的设计图纸(不包括设计说明书中的插图)2张。
大图的技术标准和具体要求是:1.矿井开拓平面图(1)比例为1:5000或1:10000,个别小矿井可采用1:2000。
(2)图中要求有主采煤层底板等高线,煤层露头线,经纬网坐标,指北方向,矿井边界,矿井生产初期开拓工程,矿井生产后期开拓工程,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线,矿井开拓剖面图剖面位置,开采水平、采区或带区(分带)边界线,首采区或带区首采区段(分带)简化的巷道布置,其他采区上下山开掘位置,图题栏,井巷标号及名称等。
(3)初期工程量中,用实线表示煤巷,用点划线表示岩巷;后期工程量一律用虚线表示煤巷和岩巷。
(4)初期工程量为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所开掘的巷道及硐室的工程量,否则为后期工程量。
(5)后期工程量,尤其是第二开采水平和以后开采水平需画出井底车场、运输大巷等主要开拓巷道及各采区的下部车场或上部车场。
《采矿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采矿学》(英文):Mining Science课程编号:01101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专业课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采矿学》实验指导书学时学分:总学时 72 实验学时 6 总学分 4.5应开实验学期:第六学期适用专业:采矿工程先修课程:《地质学》、《测量学》、《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井巷施工技术》一、课程简介《采矿学》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以煤矿地下开采为重点,主要讲授矿山开采的基本理论,现代化矿井的开采技术及方法,内容涉及采煤方法,准备方式和开拓方式。
内容包括:采煤工艺及选择,回采巷道布置;单一煤层长壁采煤法,倾斜分层长壁采煤法,放顶煤长壁采煤法,急倾斜煤层采煤法;采区式、盘区式及带区式准备方式及设计;立井、斜井、平硐及综合开拓方式,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矿井开拓延深及技术改造,矿井开采设计,露天矿开采简介。
二、课程实验目的1.巩固和加深《采矿学》课程课堂知识。
2.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煤矿地下开采的井下各种井巷、位置及空间布置。
3.使学生了解煤矿地下开采的矿井运输、通风、辅助运输等生产系统。
4.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煤矿长壁工作面设备、设备布置、支护方式及工艺过程。
5.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把采矿工程的各种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与实际三维的地下采矿工程建立对应关系。
6.在现有采区、盘区和带区巷道布置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的采区、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方式,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做准备。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实验方式:学生每班分成两组,每组在10~15人左右,由主讲教师和实验教师对照采矿模型讲解模型主要内容、难点、目的和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模型,对照课堂讲授内容,消化、吸收、思考、分析实验模型,并与采矿工程平面图或立面图、层面图建立对应关系,提出自已的巷道布置改革方案。
每次实验时间为两小时。
基本要求:1.掌握巷道名称、位置、巷道间的联系及布置方式。
《采矿工程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采矿工程英语(English for Mining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总学时数:32学时讲课学时:32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
实践学时:0 学时上机教学:学时
学分:2学分
先修课程:《采矿学》或《采矿概论》
教材:《采矿工程英语》(自编)
参考书目:《金属矿山》等期刊杂志及相关专业文章
《采矿工程英语》是一门矿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主要是运用英语介绍采矿方面的基础知识,例如金属矿床地下开采,金属矿床露天开采,地质学方面以及凿岩爆破、矿山运输、通风、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内容的节选来自本专业英语文章及最新的期刊杂志。
每一部分均包括课文、生词和词组,语言难点和阅读联系等。
此部分内容主要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的英语教学用,。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掌握采矿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方式,并能流利的运用。
其次就是引导学生会运用自己所学的采矿专业英语知识来检索本专业及相近专业的英语知识。
让我们的学生自己知道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自己要寻找的知识内容。
另外通过检索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的英语类矿业文章,让学生了解采矿专业在世界领域内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动态,及时掌握采矿同行在做什么,我们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十课
第一课:在国际矿山规划和开发学术会议上的发言(英文)
主要内容是:主要是介绍了我国采矿的发展状况
重点是:掌握如何把专业、晦涩的内容利用通俗易懂的语句形式表达出来。
第二课:略谈地质
主要内容是:介绍地质学的概念,目的及重大理论意义
重点是:对我国地质知识等情况有所了解。
第三课:矿物、矿石、岩石、矿床
主要内容是:概念、成因等的介绍
重点是:掌握概念及所涉及词汇的掌握
第四课:断层的介绍
主要内容是:介绍断层的种类,断层的形成及对采矿等的危害
重点是:掌握断层的种类描述
第五课:矿井设计方面的知识
主要内容是:以煤矿设计为例,讲述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该考虑的因素等。
重点是:掌握与我们有关的问题及因素等知识。
第六课:金属及金属采矿
主要内容是:介绍了金属及何谓金属采矿,及露采和地采的适用条件
重点是:掌握金属采矿的知识。
第七课:开拓工程及矿床开拓方法
主要内容是:讲述了开拓工程的作用目的以及所采用开拓方法等
重点是:掌握开拓方法的种类等。
第八课:矿井通风
主要内容是:介绍了矿井通风的重要性,及在通风中存在的问题。
重点是:掌握通风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课:井筒及井筒位置的确定
主要内容是:讲述了主要的开拓巷道井筒及确定井筒位置需要考虑的因素等内容。
重点是:掌握井筒确定所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十课:露天开采的优缺点
主要内容是:介绍了露天开采中存在的问题及适用条件等
重点是:掌握露天开采的适用条件
三、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程没有现成可用的教材,因此需要任课教师参阅大量资料,从中选出哪些
适合本专业的知识讲授给学生。
本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并且教师每讲授一次课后给学生指定参考资料,学生课间查阅相关资料,为下一节讨论课做准备,讨论课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讨论期间可以让学生来讲。
目的主要是就是通过学生的查阅资料一方面可以巩固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另一方面就是督促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四、成绩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和最终的闭卷考核两种方式,平时成绩以讨论课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
最终闭卷成绩占总成绩的40%。
大纲执笔者:李明
大纲审定者:
分管教学负责人签字:
编写时间:2006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