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正时机构拆解
- 格式:ppt
- 大小:1014.00 KB
- 文档页数:7
文章要点:网友关心热点:正时链条传动和皮带传动哪一种噪音更低?你所不知道的1.4TSI:“大众”也有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你所不知道的1.4TSI:取消进气歧管翻板,进气道也“扰流” 在针对大众1.4TSI发动机进行了第一部分的“黄金分割”后(点击查看),涡轮增压器、双独立冷却系统及外部进排气管道等“长发”部件的拆解和技术剖析已为大家详细呈现,而在此篇我们将为您揭开这款大众核心动力“短发”部件的“上层”真相,为您详述1.4TSI发动机正时系统及缸盖部分那些不为人知的内部构造及背后的故事。
注释:发动机“短发”部分:组成基础发动机的缸体、缸盖、曲轴、连杆、凸轮轴等核心零部件;发动机“长发”部分:装配在基础发动机上最后形成完整引擎的外挂零部件;一、1.4TSI发动机正时系统在1.4TSI发动机“短发”部分的拆解中,对于发动机“正时系统”相关执行部件的“分体”则是首道必行工序,而此道工序为何具备“首要执行”因素?“正时系统”又为何物?在本章进入正式拆解前,让我们率先走进发动机“正时”的原理世界:何为发动机“正时系统”?“正时系统”是发动机配气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发动机呼吸顺畅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主要通过控制气门开闭的时刻,准确的实现定时开启和关闭相应的进、排气门,使新鲜充量的空气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出,保证发动机具有正常、良好的动力输出表现。
正时系统执行元件示意而就目前大多数发动机的正时系统工作过程而言,其主要由曲轴通过链条或者皮带带动凸轮轴运转,通过凸轮工作面的旋转顶压气门挺杆,进而推动气门向气缸内运动,从而实现气门被打开;在凸轮工作面旋转之后,气门会在气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从而气门被关闭。
而正是由于正时系统执行部件的运转,与上述发动机“短发”部分自上而下的诸多核心部件都有所关联,因此,在针对核心部件进行拆解前,卸除正时罩壳、正时皮带/链条等“关联”件,则成为首当其冲的必备工序。
(一)1.4TSI发动机正时罩壳:多元集成者正时罩壳的主要功用,除却承担对于发动机侧部正时系统传动件的保护和密封作用外,集成发动机功能能部件也是其职责所在。
奥迪专用工具T40070使用从凸轮轴上拆下凸轮轴正时链,拆卸和安装链条张紧器需要用到的专用工具、检测仪器以及辅助工具t 双孔螺母扳手 -3212-t 固定支架 -T10172- 及销子 -T10172/2-t 适配接头 -T40058-t 固定螺钉 -T40069-t 凸轮轴固定装置 -T40070- (2 个)t 定位销 -T40071- (2 个)t 工具头 -T10035-拆卸提示在下面的描述中,凸轮轴正时链保留在发动机上。
如果要拆卸整个凸轮轴正时链,则必须还要拆卸正时链下部盖板→章。
– 拆下气缸盖罩:左侧→章,右侧→章。
– 拆卸左右正时链的盖板→章。
– 装入适配接头 -T40058- 的导向销,使大直径一端-箭头 1- 指向发动机。
小直径一端-箭头 2- 指向适配接头。
– 用适配器 -T40058- 沿发动机旋转方向-箭头- 转动曲轴到上止点。
l 凸轮轴里的螺纹孔-箭头- 必须指向上面。
– 将凸轮轴固定装置-T40070- 安装到两个气缸盖上并用 20 Nm 的力矩拧紧螺栓-箭头- 。
l 如果对着气缸盖螺栓的孔仍是空的,则说明凸轮轴固定装置 -T40070- 安装正确。
– 从气缸体上旋出螺旋塞-箭头- 。
警告!在用指头触摸上死点孔时不要旋转曲轴 - 有受伤危险。
– 用 10 Nm 的力矩将固定螺钉 -T40069- 拧入孔-1- 里,必要时稍微来回转动曲轴,以便完全对准螺栓。
– 用颜色将左凸轮轴正时链的转动方向做好标记。
– 用插接套件 -T10035- 旋出凸轮轴调节器和凸轮轴链轮的螺栓 -1- 和 -2- 。
– 取下凸轮轴调节器和凸轮轴链轮。
– 旋出螺栓 -1- 和 -2- 并取下链条张紧器。
– 用颜色将右凸轮轴正时链的转动方向做好标记。
– 用插接套件 -T10035- 旋出凸轮轴调节器和凸轮轴链轮的螺栓 -1- 和 -2- 。
– 取下凸轮轴调节器和凸轮轴链轮。
– 旋出螺栓 -1- 和 -2- 并取下链条张紧器。
Published: 07-九月-2011发动机 - V8 机械增压型 5.0 升汽油机 - 正时驱动部件拆卸和安装专用工具拆卸小心: 检查所有正时部件磨损情况,必要时安装新的部件。
• 注意: 本程序中的拆除步骤可能包含安装细节。
• 注意: 图示中可能出现一些变化,但是重要信息通常是正确的。
303-1445Timing Tool – Camshaft Alignment303-1447 Timing Tool303-1448 Locking Tool303-1452Camshaft Rotating Tool303-1482Tensioner Tool1.断开蓄电池接地电缆。
参阅:规格 (414-00 蓄电池和充电系统 - 一般信息, 规格).2. 2. 警告: 确保采用车轴支架支撑好车辆。
举升并支撑好车辆。
3.参阅:正时盖(303-01D 发动机 - V8 机械增压型 5.0 升汽油机, 拆卸和安装).4.5. 5. 小心: 仅顺时针旋转曲轴。
安装专用工具。
专用工具: 303-14476. 6. 小心: 如果记下的半圆键位置是处于 9点钟的位置,则必须安装新的挠性盘。
如果半圆键处于 6 点钟位置,则继续执行下一步骤。
记下曲轴半圆键的位置。
7.8.9.10.10. 小心: 如果可变气门正时(VVT)装置受到震动或跌落,则必须更换。
与可变气门正时装置一起拆下正时链条。
11.12.13.14.14. 小心: 如果可变气门正时(VVT)装置受到震动或跌落,则必须更换可变气门正时装置。
与可变气门正时装置一起拆下正时链条。
15.16.16.小心: 丢弃摩擦垫圈。
安装1. 1. 小心: 安装一个新的摩擦垫圈。
2.扭矩: 12 Nm3.z在每个凸轮轴上安装专用工具。
z专用工具: 303-1452z扭矩: 10 Nm4.z如果位置不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小心旋转凸轮轴。
5.z将专用工具 303-1445 安装到凸轮轴的后部,确保键槽正确定位到每个凸轮轴的每个槽中。
奥迪80 1.6/2.0;奥迪100 2.0;奥迪A6
2.0(1991-1997年)
发动机代码:AAD/AAE/ABB/ABK/ABM/ABT/ADA
(一)拆卸
1.拆下辅助驱动带。
2.拆卸:
●曲轴减振器。
●上正时皮带罩2
●下正时皮带罩3
3.暂时安装曲轴减振器。
4.转动曲轴,直到曲轴减振器上的正时标记与附件驱动轴链轮上的标记相对齐4。
5.确保在凸轮轴链轮上的“OT”标记与正时皮带后罩上的标记相对齐5。
6.拆下曲轴减振器。
7.松开张紧器螺栓6,转动张紧器远离皮带,轻轻拧紧螺栓。
8.拆下正时皮带。
(二)安装
1.确保在凸轮轴链轮上的“OT”标记与正时皮带后盖上的标记相对齐5。
2.将正时皮带安装到曲轴链轮和附件驱动轴链轮上。
3.暂时用一个螺栓装配曲轴减振器1。
轻轻拧紧螺栓。
4.确保在曲轴皮带轮上的正时标记与辅助轴链轮上的标记相对齐4。
5.将正时皮带安装到凸轮轴链轮和皮带张紧轮上。
注意:皮带张力必须在发动机冷机时谓整。
因为张紧器装有温度补偿单元7。
6.装配MATRA V.159扳手到皮带张紧轮8。
7.逆时针转动张紧轮,直到V处皮带能用手指扭曲如。
8.拧紧张紧轮螺栓到20N.m。
9.顺时针转动曲轴两圈。
10.确保正时标记对齐4与5。
11.再检查皮带张力。
12.拆下曲轴减振器。
13.按与拆卸时相反的顺序安装其余部件。
14.装配曲轴减振器。
拧紧螺栓到20N.m。
凸轮轴和正时链条的拆卸步骤
一、凸轮轴的拆卸
1. 取下凸轮轴正时齿轮、半圆键。
2. 按照先拆下第1、3 道的轴承盖,再拆下第2、5 道的轴承盖,最后拆下第4道的轴承盖的顺序,拆下凸轮轴轴承盖,并按顺序放好。
取下凸轮轴:
1. 凸轮轴是垂直分布的。
当欲取出某缸的凸轮轴时,可用一根铁棒穿过与该缸气门相连接的凸轮轴轴轮和凸轮轴的螺栓孔,并尽可能地抵住凸轮轴的后端,以防凸轮轴从气缸盖上滑出并掉入发动机油底壳。
2. 用专用工具或三爪拉力器夹住气缸盖上的凸轮轴孔位置处,然后拔出凸轮轴。
二、正时链条的拆卸
1. 转动曲轴,使一缸活塞位于上止点位置,并固定。
2. 将凸轮轴齿轮正时记号对准链条上的正时记号,并固定。
3. 安装曲轴驱动链轮,并确保链条上的正时记号和链轮上的记号在相同位置。
4. 最终确保正时链条上的三个正时标记和凸轮轴链轮上以及曲轴链轮上的正时标记对齐。
以上是拆卸凸轮轴和正时链条的大致步骤,具体操作请根据车型和维修手册进行。
在拆卸和安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零部件的顺序和位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同时,需要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避免使用蛮力或不当的操作方式。
如果您对拆卸和安装过程不熟悉或不确定,建议寻求专业技师的帮助或指导。
手把手教你拆装EA111发动机正时链条手把手教你拆装EA111发动机正时链条今天的课程适用于以下车型:Polo 、明锐、晶锐、朗逸、途安、速腾、昊锐、宝来、迈腾、帕萨特等大众1.4、1.6、1.4TSI车型。
下图是EA111系列发动机正时的部件示意图,红色标识的部件是要稍加注意的。
拆卸和安装气门正时壳体1、用发动机支架吊住发动机,拆下发电机。
2、旋出气门正时壳体的六角螺栓-箭头-。
拆下气门正时壳体。
安装以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
注意:M6螺栓拧10 Nm,M10 螺栓拧10Nm。
其中M10的螺栓有3个。
拆卸正时链条1拆卸专用工具红色字体对应的工具是必须要用的。
2拆卸附件1、松开卡子-箭头-,拆卸发动机罩盖。
2、按压卡口-箭头-,从导气盒上脱开进气管路。
拆卸弹簧夹箍并拔下进气管路。
3、将测量表适配器-T10170- 旋到火花塞螺纹的底部。
4、千分表/ 百分表-1- 的凸台-箭头A- 和测量表适配器-T10170- 的第一个螺纹-箭头B- 对齐,这样才能保证千分表/ 百分表的量程足够大。
5、沿发动机转动方向将曲轴转到气缸1 的上止点。
记住千分表/ 百分表上小指针的位置。
必要时做标记。
6、凸轮轴上的孔-箭头- 必须在如图所示位置,否则将曲轴再旋转一圈。
7、把凸轮轴锁止器-T10171A- 装入凸轮轴开口中至极限位置。
防松销-箭头1- 必须嵌入孔-箭头2- 中。
必须能够从上面看到标记“TOP”-箭头3-。
8、用手装入一个M6 螺栓-箭头-固定凸轮轴锁止器-T10171A-。
9、拆下机油泵链轮罩盖-1-。
10、用手沿-箭头- 方向按压张紧轨,并用销子-T40011-固定链条张紧器的活塞。
11、用彩色记号笔标出正时链条-3- 的转动方向。
旋出螺栓-2- 和-4-,并取下凸轮轴链轮-1-、-5- 和控制链条-3-。
使用定位扳手-T10172- 固定。
12、用定位扳手-T10172- 固定住机油泵的链轮,同时松开固定螺栓-1-。
正时齿轮拆卸的步骤为:
1、将凸轮轴正时齿轮的记号与气门室盖上的记号对准。
2、将曲轴正时齿轮记号与前盖记号对准。
3、将正时皮带依次装入曲轴正时齿轮、水泵皮带轮、惰轮、凸轮轴正时齿轮和滑轮皮带轮。
4、拧松滑轮安装螺栓1/4-1/2圈,将自动张紧器推杆压缩到最低位置用钢针插入孔内,用卡环钳调整滑轮,逆时针旋转使滑轮两调整孔与地面平行,锁紧固定螺栓,拔出钢针。
5、顺时针旋转曲轴2圈,检查正时记号是否正确对准。
6、转回发动机右指甲正时皮带外下罩,正时皮带外上罩。
7、装回发电机,空调压缩机皮带。
8、着车检查发动机有无异常。
R425/428D O H C柴油机发动机正时拆装单点教程1、检查正时系统¾将摇臂盖总成上左、右两侧的相位堵塞依次松开并将其与铜垫片一起取下。
位置见图一、图二,定位工装见图三。
(图一)箭头处为排气凸轮轴上的定位孔位置 (图二)箭头处为进气凸轮轴上的定位孔位置(图三)飞轮上止点后90度工装和进、排气凸轮轴定向工装顺时针盘动曲轴,使曲轴处于一、四缸上止点后90度位置(见图四、图五)即曲轴正时带轮焊合件上的缺口标记处于3点钟的位置,如果飞轮定位工装不能顺利插入飞轮定位孔内,可通过略微盘动曲轴正时皮带轮的方式来对正孔位,进、排气凸轮轴上的工艺孔要同时对准堵塞安装螺孔,用飞轮上止点后90度工装和进、排气凸轮轴定向工装分别将飞轮和凸轮轴锁定。
一、四缸上止点后90度位置(图四)箭头处为一、四缸上止点后90度位置 (图五) 箭头处为飞轮后90度位置如果进排气凸轮轴定位工装不能同时对准各定位孔,则发动机正时系统已经错位,易造成发动机气门打顶,气门驱动系统断裂和点火困难等故障。
注意事项:¾最多盘动曲轴2周即可以保证飞轮、凸轮轴同时对准各工艺孔。
¾飞轮上止点后90度工装和进、排气凸轮轴定向工装需要拧靠到底。
2、拆卸正时系统拆机步骤:¾顺时针盘动曲轴,使曲轴处于一、四缸上止点后90度位置,松开张紧轮总成紧固螺栓,将张紧轮总成取下。
¾将齿形带拆下。
¾将2个惰轮总成依次松开并拆下(反丝螺纹)。
¾用凸轮轴带轮固定工装将进气凸轮轴带轮固定,松开凸轮轴带轮螺栓,并取下带轮。
(见图六)¾用同样的方法将排气侧的带轮取下。
¾用飞轮止动工装将飞轮总成固定,将曲轴正时带轮焊合件螺栓松开(反丝螺纹),并取下带轮焊合件。
(图六)凸轮轴正时带轮拆卸/安装1 -后正时盖2 –进气凸轮轴带轮3 -惰轮4 –排气凸轮轴带轮5 -凸轮轴带轮固定工装注意事项:¾齿形带要自然摆放,不可弯折,否则会造成皮带内部结构损伤。
丰田1Z R-F E发动机正时齿轮的拆装工艺------------------------------------------作者xxxx------------------------------------------日期xxxx一、拆卸工艺1.首先拆卸附件,拆卸附件无先后顺序要求2. 拆卸气缸盖罩分总成(1) 拆下13个螺栓、密封垫圈和气缸盖罩。
(2) 从凸轮轴轴承盖上拆下3个衬垫。
注意:拆卸气缸盖罩时小心不要将衬垫掉进发动机,衬垫可能会粘附到气缸盖罩。
3. 拆卸气缸盖罩衬垫4. 将1号气缸设置到 TDC/ 压缩(1) 转动曲轴皮带轮,直到其凹槽与正时链条盖上的正时标记“0”对准。
(2) 如图所示,检查并确认凸轮轴正时齿轮和链轮上的各正时标记和位于1号和2号轴承盖上的各正时标记对准。
如果没有对准,则转动曲轴1圈(360 ),如上所述对准正时标记。
5. 拆卸曲轴皮带轮(1) 用SST固定皮带轮就位并松开皮带轮螺栓。
注意:安装SST时要检查其安装位置,以防止SST安装螺栓接触正时链条盖分总成。
(2) 用SST拆下曲轴皮带轮和皮带轮螺栓。
提示:如有必要,用SST拆下皮带轮和皮带轮螺栓。
6. 拆卸1号链条张紧器总成(1) 拆下2个螺母、托架、张紧器和衬垫。
注意:不要在不使用链条张紧器的情况下转动曲轴。
7. 拆卸正时链条盖分总成(1) 拆下螺栓和传感器。
(2) 拆下4 个螺栓和机油滤清器支架。
(3) 拆下2 个O 形圈。
(4) 拆下19 个螺栓。
(5) 用螺丝刀撬动正时链条盖和气缸盖或气缸体之间的部位,拆下正时链条盖。
注意:注意不要损坏正时链条盖、气缸体和气缸盖的接触面。
提示:使用螺丝刀之前,请在螺丝刀头部缠上胶带。
(6) 拆下3 个O 形圈。
(7) 拆下3 个螺栓和水泵。
(8) 拆下衬垫。
8. 拆卸正时链条盖油封(1) 用螺丝刀和锤拆下油封。
注意:小心不要损坏正时链条盖油封。
提示:使用螺丝刀之前,请在螺丝刀头部缠上胶带。
丰田汉兰达发动机正时链条拆卸方法来源:本站整理丰田汉兰达发动机(2GR-FR型)正时链条部件发动机正时链条部件如图1-212所示。
(1)拆卸正时链条盖。
①拆卸正时链条盖的螺栓和螺母,如图1-213所示。
(2)(3)②在螺钉旋具头部缠上胶带,撬动正时链条盖与汽缸盖之间的部位,拆卸正时链条盖,如图的1-214所示。
(4)(5)③拆卸正时链条盖板和正时链条盖板衬垫,如图1-215所示。
(6) (2)拆卸正时链条箱油封。
(7)在螺钉旋具头部缠上胶带,撬出正时链条箱油封,如图1-216所示。
(8)(9) (3)把1缸设置到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如图1-217所示。
(10)(11)①把曲轴转角信号盘上的正时标记的位置设置到右侧缸体孔中心线上。
(12)②检查并确认凸轮轴正时齿轮的正时标记对准轴承盖上的正时标记,如图1-218所示,如果没有对准,则将曲轴转动1周,对准正时标记。
(13)(14)(4)拆卸1号正时链条张紧器总成。
①向上移动挡片,松开锁止,将柱塞推人张紧器,如图1-219所示。
②向下移动挡片,锁定锁止机构,然后插人直径127mm的销子,如图1-219③拆卸张紧器螺栓(图1-220)和1号链条张紧器总成。
(5)拆卸正时链条张紧器导板。
(6)(6)拆卸正时链条。
(7)①逆时针转动曲轴10°,松开正时链条,如图1-221所示。
(8)(9)②拆卸曲轴传动带轮固定螺栓。
③从曲轴正时链条轮上拆下正时链条,如图1-222所示,将其放在曲轴上。
(10)(11)④顺时针转动汽缸列1上的凸轮轴正时齿轮约60°,使其停留在如图1-223所示的位置。
(12)⑤拆卸正时链条。
(13)(7)拆卸惰轮链条轮。
用10mm的六角扳手拆卸2号惰轮、张紧链条总成和1号惰轮如图1-224所示。
(14)(15)(8)拆卸1号正时链条张紧器螺栓,如图1-225所示(16)(17)(18) (9)拆卸2号正时链条张紧器。
(19) (10)拆卸曲轴正时链条轮,如图1-226所示。
宝马全系列正时拆装方法宝马全系列正时拆装方法一、316(E30)(发动机号:18 4V D(M10))(1984-1988);316i(E30)(发动机号:18 4K A,18 4E B,18 4E A(M10))(1987-1989);318i(E30)(发动机号:18 4E W,18 4E B(M10))(1984-1989)(一)气门正时调节步骤1.发动机在第一缸上止点位置1。
2.朝着曲轴对齐凸轮轴链轮定位销2。
注意:张紧器柱塞3由弹簧加载。
3.检查链条张紧器。
4.检查张紧器弹簧4的长度:155.5mm。
5.摇动张紧器,确保能听到滚珠5的声音。
6.通过向张紧器鼓入空气来检查阀门6的功能。
7.在“A”方向,阀门应该闭合(如图中7所示)。
8.在“B”方向,阀门应该打开(如图中7所示)。
.如果没有打开或闭合,清洗链条张紧器部件8。
10.链条张紧器放气顺序:11.拧松张紧器塞9。
12.移动张紧器导轨直到机油从塞中流出(如图中10所示)。
13.用机油泵壳体与气缸体之间的垫片调整机油泵链条张力11。
注意:带绿色标记的机油泵链条比带红色标记的链条要长。
注意:曲轴皮带轮螺栓必须只使用一次。
见下图:二、316i(E36)(发动机号:16 4E 2)(1993-1999);316i Compact(E36)(发动机号:16 4E 2)(1994-2001);316i(E36)(发动机号:18 4E 2)(1993-1999)(一)气门正时调节步骤1.发动机在第一缸上止点位置。
2.插入飞轮正时销1。
工具号11 2 300。
3.安装凸轮轴对准工具2。
工具号11 3 190。
4.拆下凸轮轴链轮螺栓3。
5.朝着张紧器柱塞小心地压张紧器导轨4。
6.插入锁止销以固定张紧器柱塞5。
工具号11 4 120。
见下图:1.发动机在第一缸上止点位置。
2.确保曲轴链轮键槽在12点钟位置1。
3.确保凸轮轴链轮箭头向上(如图中2所示)。
来看看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拆解示意图气缸体拆解零部件气缸体上的零部件及各零部件位置1—O 形圈(节温器壳体到冷却液泵);2—节温器壳体;3—螺栓(节温器壳体到气缸体);4—节温器密封;5—节温器罩;6—O 形圈(节温器到冷却液管);7—连杆螺栓;8—连杆大头轴瓦盖;9—连杆大头轴瓦(上);10—连杆大头轴瓦(下);11—连杆;12—活塞;13—油环;14—第二道气环;15—第一道气环;16—气缸套;17—排气螺栓;18—冷却液管排气螺栓的密封垫圈;19—冷却液管;20—螺钉(冷却液管到气缸体);21—气缸盖衬垫;22—螺栓(节温器罩到节温器壳);23—气缸体;24—O形圈(冷却液泵到气缸体);25—螺栓(冷却液泵到气缸体);26—螺钉(冷却液泵到气缸体);27—冷却液泵;28—定位销(冷却泵到气缸体);29—定位销(气缸体到气缸盖)曲轴、油底壳和油泵拆解零部件下曲轴箱(气缸体下部)上的零部件及各零部件位置1—机油泵总成;2—机油泵衬垫;3—曲轴;4—止推垫片(位于3 号主轴承上的2个);5—主轴瓦(上部)(1号和5 号上是平的;2~4 号上是槽状的);6—定位销;7—曲轴后油封;8—飞轮总成;9—螺栓(飞轮到曲轴);10—主轴瓦(下部);11—定位销(轴承座到气缸体);12—轴承座;13—定位销(轴承座到变速器壳体);14—螺栓(涡轮增压器进油管到涡轮增压器);15—涡轮增压器进油管与涡轮增压器之间的垫圈;16—涡轮增压器进油管;17—涡轮增压器回油管与涡轮增压器之间的垫圈;18—涡轮增压器回油管;19- 涡轮增压器回油管垫圈;20—螺栓(涡轮增压器回油管到气缸体);21—机油滤清器;22—机油滤清器接头;23—螺栓(机油滤清器安装架到轴承座);24—机油滤清器座;25—机油滤清器座的锥形塞;26—机油滤清器座与轴承座之间的垫圈;27—螺栓(轴承座到机油槽轨);28—螺母(轴承座到机油轨);29—机油压力开关;30—油底壳;31—螺栓[油底壳到轴承座(长)];32—油底壳放油螺塞;33—放油螺塞密封垫圈;34—螺栓[油底壳到轴承座(短)];35—螺栓(机油机油集滤器到轴承座);36—机油集滤器;37—机油集滤器密封;38—机油轨中心螺塞;39—螺栓[轴承座到气缸体(长)];40—螺栓[轴承座到气缸体(短)];41—螺栓(机油泵到气缸体);42—曲轴前油封;43—油标尺管到轴承座的垫圈;44—螺栓(油标尺管到轴承座);45—油标尺管;46—螺栓(油标尺管到气缸体);47—油标尺;48—变矩器驱动盘;49—螺栓(变矩器驱动盘到曲轴)气缸盖及相关拆解零部件气缸盖及相关拆解零部件1—螺栓(凸轮轴架到气缸盖);2—凸轮轴架;3—进气凸轮轴;4—凸轮轴油封;5—排气凸轮轴;6—气缸盖;7—进气凸轮轴罩板;8—螺栓(罩板到凸轮轴架);9—排气凸轮轴罩板;10—螺栓(罩板到凸轮轴架);11—冷却液出口弯管接头垫圈;12—冷却液出口弯管接头;13—螺栓(冷却液出口弯管接头到气缸盖);14—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垫圈;15—冷却液温度传感器;16—螺母(涡轮增压器到排气歧管);17—涡轮增压器到排气歧管的衬垫;18—螺母(排气歧管到气缸盖);19—排气歧管;20—排气歧管和气缸盖之间的衬垫;21—螺栓(排气歧管到气缸盖);22—气门导管;23—排气门;24—嵌入式排气门座;25—进气门;26—嵌入式进气门座;27—气门杆油封;28—气门弹簧;29—气门弹簧座;30—气门锁夹;31—液压挺柱;32—定位销(气缸盖到凸轮轴架);33—凸轮轴传动销;34—气缸盖螺栓凸轮轴(气门室)罩盖、火花塞盖和进气歧管及相关拆解零部件凸轮轴(气门室)罩盖、火花塞盖和进气歧管及相关拆解零部件1—螺栓(火花塞盖到凸轮轴罩);2—火花塞盖;3—螺栓座(凸轮轴盖到凸轮轴架);4—机油加油口盖;5—机油加油口盖密封圈;6—螺栓(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到凸轮轴盖);7—凸轮轴位置传感器;8—O 形圈(凸轮轴位置传感器);9—凸轮轴盖到凸轮轴架的衬垫;10—螺母(进气歧管到气缸盖);11—螺栓(进气歧管到气缸盖);12—进气歧管与气缸盖之间的衬垫;13—进气歧管;14—螺栓(进气温度和绝对压力传感器到进气歧管);15—进气温度和绝对压力传感器;16—凸轮轴盖总成;17—凸轮轴盖到涡轮增压器进气软管的全负荷通气软管;18—部分负荷通气软管到凸轮轴盖的弹簧夹箍;19—凸轮轴盖到进气歧管通气口的部分负荷通气软管;20—全负荷通气软管到凸轮轴罩的弹簧夹箍凸轮轴正时带机构拆解零部件凸轮轴正时带机构拆解部件1—螺钉(正时带前上盖到正时带后上盖);2—正时带前上盖;3—正时带;4—螺栓(正时带张紧轮到气缸盖);5—正时带张紧轮;6—螺栓(凸轮轴带轮至凸轮轴);7—凸轮轴带轮与凸轮轴之间的垫圈;8—进气凸轮轴带轮;9—正时带后上盖;10—螺钉[正时带后上盖到气缸体(长)];11—螺栓[正时带后上盖到气缸体(短)];12—排气凸轮轴带轮;13—正时带前下盖密封;14—正时带前下盖;15—螺钉(正时带前下盖到机油泵);16—曲轴正时齿轮;17—螺钉(正时带前下盖到正时带前上盖);18—螺栓(正时带张紧轮限位拉线到气缸盖);19—曲轴带轮减振器;20—曲轴带轮螺栓和垫圈;21—正时带前上盖密封排气歧管及相关拆解零部件排气歧管及相关拆解零部件1—排气歧管到气缸盖衬垫;2—螺母(排气歧管到涡轮增压器);3—排气歧管;4—排气歧管到涡轮增压器衬垫;5—螺栓(涡轮增压器到排气歧管);6—螺母(涡轮增压器到排气歧管);7—涡轮增压器;8—螺母(排气歧管到气缸盖)排气歧管是不锈钢制结构部件,4 个独立的分支最后汇合到一个法兰上。
大众1.4TSI拆解对大众1.4TSI发动机进行了第一部分“黄金分割”后(点击进入查看详细内容),涡轮增压器、双独立冷却系统及外部进排气管道等“长发”部件的拆解和技术剖析已为大家详细呈现,而在此篇我们将为您揭开这款大众核心动力“短发”部件的“上层”真相,为您详述1.4TSI发动机正时系统及缸盖部分那些不为人知的内部构造及背后的故事。
注释:发动机“短发”部分:组成基础发动机的缸体、缸盖、曲轴、连杆、凸轮轴等核心零部件;发动机“长发”部分:装配在基础发动机上最后形成完整引擎的外挂零部件;● 1.4TSI发动机正时系统在1.4TSI发动机“短发”部分的拆解中,对于发动机“正时系统”相关执行部件的“分体”则是首道必行工序,而此道工序为何具备“首要执行”因素?“正时系统”又为何物?在本章进入正式拆解前,让我们率先走进发动机“正时”的原理世界:何为发动机“正时系统”?“正时系统”是发动机配气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发动机呼吸顺畅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主要通过控制气门开闭的时刻,准确的实现定时开启和关闭相应的进、排气门,使新鲜充量的空气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出,保证发动机具有正常、良好的动力输出表现。
正时系统执行元件示意而就目前大多数发动机的正时系统工作过程而言,其主要由曲轴通过链条或者皮带带动凸轮轴运转,通过凸轮工作面的旋转顶压气门挺杆,进而推动气门向气缸内运动,从而实现气门被打开;在凸轮工作面旋转之后,气门会在气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从而气门被关闭。
而正是由于正时系统执行部件的运转,与上述发动机“短发”部分自上而下的诸多核心部件都有所关联,因此,在针对核心部件进行拆解前,卸除正时罩壳、正时皮带/链条等“关联”件,则成为首当其冲的必备工序。
(一)1.4TSI发动机正时罩壳:多元集成者正时罩壳的主要功用,除却承担对于发动机侧部正时系统传动件的保护和密封作用外,集成发动机功能能部件也是其职责所在。
1.4TSI的发动机正时罩壳,则将机油滤清器、油气分离器、加油注口集于一身。
转正时皮带拆装及正时图奥迪柴油发动机A6 2 5 V6TDI转正时皮带拆装及正时图奥迪柴油发动机A6 2 5 V6 TDI发动机代码:AFB,AKN,AKE拆卸喷油泵皮带1.举升并支撑住汽车前部。
A4/A6:2.拆卸:前保险杠发动机下挡板内冷却器软管空气滤清器进气管道前板螺栓1&23.在前板内安装3369号支撑导向装置3。
4.将散热器支撑板移进检修位置。
A8:5.拆卸:发动机下挡板带AKE发动机的A4:6.拆卸:涡轮增压器隔热板左前轮左侧挡泥板左侧驱动轴隔热板前催化转化器所有车型:7.拆卸:带粘液离合器的风扇带粘液离合器的风扇的空气导管上发动机盖正时皮带上盖辅助传动皮带盖辅助传动皮带注意:在皮带上标记旋转的方向。
机油加油口盖8.顺时针转动曲轴到上止点。
9.确保凸轮轴正时标记与机油加油口盖孔中心对齐4。
10.从气缸体拆下塞子。
11.拧入曲轴锁紧工具。
3242号工具5:曲柄臂内的TDC孔必须与塞子孔对齐。
注意12.拆卸:冷却液膨胀箱-不断开软管真空泵-不断开软管空气滤清器壳-A4带AKE发燃油软管支撑架带AKE发动机的A4:燃油滤清器壳-不断开软管涡轮动机的A4: 增压器空气软管-A4右侧后部盖板613.将凸轮轴定位工具安装到凸轮轴后部。
3458号工具7。
注意:利用工具所带的链条保持工具,以防止它脱落。
14.拆卸:喷油泵减振器螺栓8喷油泵减振器9注意:不要拧松喷油泵中心轮毂螺母10。
15.喷油泵链轮内插入锁销。
3078号工具11。
16.拧松喷油泵皮带张紧器螺母12。
17.使用内六角扳手顺时针转动张紧器皮带轮,使其远离皮带13。
18.稍微拧紧喷油泵皮带张紧器螺母12。
19.拆下喷油泵皮带。
20.拆卸:凸轮轴链轮螺栓16凸轮轴外链轮(用于喷油泵皮带)17注意:如果要重复使用皮带,用粉笔在皮带上标记旋转的方向。
安装喷油泵皮带1.确保凸轮轴正时标记与机油加油口盖孔的中心对齐4。
确保曲轴锁紧工具定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