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陵中学高中物理徐锐2011届高三南京教学研究室
- 格式:ppt
- 大小:327.50 KB
- 文档页数:22
2011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出炉名师解读各科变化12月6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正式下发2011年高考九科《考试说明》。
请南京一线名师进行解读。
根据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2011年高考九门学科总体稳定,变化不大,不过也有一些微调。
其中,语文学科明确了江苏高考语文的命题将进一步地与新课改精神紧密地联系,并且在现代文阅读中取消了“选择题”。
语文写议论文强调“论据”评析老师:金陵中学特级教师陈柏华变化分析一、“命题指导思想”的变化。
新的考试说明说“命题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这一表述不仅理顺了国家“新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和地方教育法规之间的关系,也明确的告诉我们江苏高考语文的命题将进一步地与新课改精神紧密地联系,深化对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的考查,将努力地做到“教学”与“评价”的连贯与统一;二、“考试能力要求”的变化。
在“F探究”层级,增加了“有创新”这三个字,这就要求学生在对文本的阅读过程中除了要“有见解”“有发现”之外,更要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解读。
这是对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层面的考查要求,这对考生的要求提高了;三、“考试内容及要求”的变化。
1、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里特别增加了“访谈”这一类。
2、在议论文的写作上,在既往“材料丰富”的基础上,增加了“论据充实”这一条。
这两者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前者是我们过去教学中比较薄弱的一块,后者则可能是在既往考生议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严重地影响了考生作文得分的问题;四、“考试形式即试卷结构”的变化。
这主要在现代阅读的题型和分数分配的变化,现代文阅读取消了“选择题”,全采用“简答题和表述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分值从既往的23分调整为20分;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分值由过去的15分调整为18分。
2011年江苏高考物理模拟试卷金陵中学 陈连余【名师简介】陈连余,现任教于金陵中学,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物理学科带头人,南京市物理中心组成员,带过 届高三。
、本试卷分第 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用时 分钟。
第 卷(选择题 共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计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吊车吊装货物 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假设吊装过程比较缓慢,所以在任一时刻系统均可视为处于平衡状态。
在吊臂 与水平面的夹角从 增大到 的过程中,吊绳对滑轮的压力大小( ).一直增大 .不变 .一直减小 .先减小后增大.如图所示为一种 滚轮一平盘无极变速器 的示意图,它由固定在主动轴上的平盘和沿从动轴移动的圆柱形滚轮组成。
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平盘转动时滚轮就会跟随转动。
假设滚轮在平盘上不打滑,那么主动轴的转速 、从动轴的转速 、滚轮半径 以及滚轮中心到主动轴轴线的距离 之间的关系是( ) .r x n n 12= .rxn n 21= .2212rx n n = .r x n n 12=.如图所示,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块。
其中,物块 连接一个轻弹簧并处于静止状态,物块 以初速度 向着物块 运动。
当物块 与物块 上的弹簧发生相互作用时,两物块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若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表示物块 和物块 的 图像,则两物块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正确的 图像是( ).如图所示,长度为 、有一定宽度的纸条制成一个扭转的环状带子,一根绝缘导线沿纸带边缘交叉绕了一圈, 、 是导线的两端。
现把带子磁场中,已知磁场方向垂直于纸带所在平面,磁场强弱随时间均匀变化(ktB=∆∆),则导线两端 、 之间的电压为( ).π82kL.π42kL.π22kL.π22kL.如图所示,一根绝缘金属棒位于粗糙水平面上,处在方向斜向左上方、与水平方向成 的磁场中,棒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3。
中学物理教研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学物理教研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立足课改挖掘资源优化教研——基层中学物理教研活动探新.《物理教学探讨》.2008年3期.赵光明.[2].实现校本教研核心价值的探索以南京市金陵中学物理教研组为例谈校本教研的开展.《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4年1期.徐锐.[3].保护孩子弥足珍贵的创造力专访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物理教研组组长宁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年10期.赵媛.张鹏.[4].强化科研意识提高教学水平——义乌中学物理教研组建设的实践与体会.《物理教师》.2006年1期.王超良.[5].多维度创新模式下中学物理校际联合集备策略探究.《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32期.刘艳辉.[6].关于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在教研方面的调查报告——以赣州地区中学为例.《物理教师:高中版》.2011年11期.陈琪.钟晓青.[7].例谈中学物理主题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开展.《物理教学探讨》.2008年21期.胡晓旭.唐彩云.[8].中学物理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中学理科园地》.2013年6期.吴寒平.[9].浅论中学物理教学管理.《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年9期.王强.[10].“精益求精”提高课堂效率——观摩第九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有感.《物理通报》.2011年7期.谢忠民.肖发平.二、中学物理教研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讨.被引次数:8作者:董云.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2003(学位年度)[2].物理探究课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被引次数:10作者:姜涛.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2013(学位年度)[3].中学物理纸笔试卷编制的研究与实践.被引次数:1作者:陆李杨.教育学上海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4].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的研究:基于教育科研.被引次数:1作者:贾丽芳.课程与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5].中学优秀物理教师成长的叙事研究.被引次数:9作者:孟凡森.学科教学(物理)东北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6].网络环境下《中学物理教学法》的自主学习与网站开发研究.作者:赵莹.课程与教学论山东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7].备课组活动对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促进作用.作者:胡怡婷.学科教学(物理)上海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8].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被引次数:13作者:李佳.科学教育学西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9].物理学史与中学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李红娜.课程与教学论(物理)山东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10].中学物理教师教育科研现状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李兰.课程与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三、中学物理教研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考物理高效复习之我见.史津宇,2012北京101中2011年科教研年会[2]悄然进行的变革通过区域教研促进教师实验素养的提升.桑嫣,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3]课堂教学用资料型多媒体管理系统.刘玉良.王健生,1998“新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国际会议[4]中学物理解答限制性三体问题的讨论.刘霁华,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5]高初中物理“台阶”形成的原因和对策.曹开铮,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6]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考核.孔庆东,2001中国物理学会华东六省市年会暨全国凝聚态物理学术会议[7]校本课程中实施问题式教法的探索.冯小秋,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8]探究性教学的“魂”独立的思考,探索的实践.陶昌宏,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9]三维目标的整合性研究.史献计,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10]因材施教唯实是求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观察与思考.徐梓让,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
南京六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物理出卷人:任磊审核人:杜卫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在试卷上。
4.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号填写清楚.第一卷(选择题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1。
下列事实正确的是()A.库仑得出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B.开普勒在研究行星运动规律的基础之上提出万有引力定律C.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中,首次采用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D.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得出电磁感应定律2.据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GJ1214b”,距地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GJ1214b 行星的体积约是地球的3倍,质量约是地球的6.5倍.若已知地球半径、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万有引力常量,则可估算( )A .所绕恒星的质量B .该行星运动的线速度C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D .该行星的运动周期3.如图所示是自动扶梯运送乘客的示意图,扶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做匀速运动,乘客很安全。
但2009年12月8日8点北京市朝阳门地铁站自动扶梯上的乘客却经历了惊魂时刻,当时地铁站的自动扶梯突发故障,载有100余名乘客的扶梯匀速上行中突然反向,变成匀速下行,致使部分乘客摔倒受伤。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匀速上行过程中乘客处于超重状态B .匀速下行过程中乘客处于失重状态C .扶梯反向过程中乘客对扶梯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 .扶梯反向过程中乘客对扶梯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4.一个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粒子,以与匀强磁场B 垂直的速度v 射入磁场中,仅受洛仑兹力作用,则穿过粒子运动轨迹内的磁通量Φ与磁感应强度B 大小的关系是( ) A .Φ∝B B.Φ∝1/BC .Φ∝B 2D .Φ∝B5.如图所示,用一根横截面积为s 的硬导线做成一个半径为r 的圆环,把圆环部分置于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ab率(0)B k k t∆=>∆,ab 为圆环的一条直径,导线的电阻率为ρ.则( )A .圆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 .圆环具有扩张的趋势C .圆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4krs ρD .图中ab 两点间的电压大小为212k rπ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金陵中学2010-2011高二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个电流计的满偏电流I g=100μA,内阻为6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6A的电流表,则应在电流计上()A.串联一个5.4kΩ的电阻B.串联一个约0.1Ω的电阻C.并联一个约0.1Ω的电阻D.并联一个5.4kΩ的电阻答案: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穿过某一个面的磁通量为零,该处磁感强度也为零B.穿过任何一个平面的磁通量越大,该处磁感强度也越大C.穿过垂直于磁感强度方向的某面积的磁感线条数等于磁感强度D.当平面跟磁场方向平行时,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必为零答案:D3.一台发电机用0.5A电流向外输电,在1min内将240J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则发电机的电动势为()A.6V B.480V C.12V D.8V答案: D4.有一小段通电导线,长为1cm,电流强度为5A,把它置于磁场中某点,受到的磁场力为0.1N,则该点的磁感应强度B一定是( )A.B=2T B.B≥2TC.B≤2T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答案:B5.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0、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根长通电直导线,电流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a、b、c、d是以直导线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四点,在这四点中()A.a点的磁感应强度最大B.b点的磁感应强度最大C.c点的磁感应强度最大D.d点的磁感应强度最大答案:A6.如图(a)所示,电压表V1、V2串联接入电路中时,示数分别为6V和4V,当只有电压表V2接入电路中时,如图示(b)所示,示数为9V,电源的电动势为(C )A. 9.8VB.10VC.10.8VD.11.2V 解析:r I E 146++= ① r I E 29+= ②421=V R I ③ 922=V R I ④ ⑤由③④得: 1249I I =由①②得: 1)(12=-r I I从而得:8.01=r I 代入①得:V r I E 8.10461=++=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磁场是一种物质B .磁场的强弱和方向是用磁感应强度描述的C .电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D .磁场实际是不存在的 答案:ABC8.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P 从图示位置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C ) A .电路中的干路电流变大 B .路端电压变大 C .通过电阻R 2的电流变小 D .通过滑动变阻器R 1的电流变小9.如图所示,两个截面不同、长度相等的均匀铜棒串接在电路中,两端的电压为U ,通过两棒的电流分别为I 1、I 2,棒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1、U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21I I >B. 21I I =C. 21U U >D. 21U U = 解析:由R =ρLS 可知,R 1>R 2又由串联电路的特点知:I 1=I 2=I 故U 1=IR 1>U 2=IR 2E 1=U 1L >E 2=U 2L可知选项A 错误,C 正确. 选项B 正确. 答案:BC10.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 恒定,内阻r =1Ω,定值电阻R 3=5Ω。
语文教研组教研组长:韩玉洁一、指导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注重有效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学品位。
二、总体思路与重点强化各年级的教学常规,认真备课,及时反思、总结,切实提高组内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加强教学行为的研究,继续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抓好高三语文复习备考工作,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高一年级,加强教材研究,深入学习、研究新教材的内含,探讨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及适应学生的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了解近几年高考语文命题趋势,打好语文学习基础。
高二年级,在做好常规教学的同时,继续挖掘教学深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注重课堂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拓展阅读面,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高三年级,深入研讨高考语文命题规律,认真积极做好2015 年高考复习,科学有序地安排好各个环节。
备课组内齐心协力,集思广益,统一贯彻落实于高考复习的教学过程中。
复习中力求做到:强化针对性,提高实效性;认真进行考试考查工作,科学分析每次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把握动态,准确定位教学。
三、强化常规教学工作1、树立“大语文”观念,既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愉悦,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充实。
加强“阅读”和“写作”教学,各备课组要认真研究本年级学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工作重点,坚持常规做法,并不断调整充实,形成具有本年级特色的教学规划。
抓好高一起始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研究学情,讲求实效;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全体备课组老师参与开设选修课“东西方文化探究”,拓宽学生的视野。
重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
2、高二年级继续课前5分钟演讲活动,针对教材,有感而发,自主命题,读写结合。
3、高一、高二年级继续开设课外阅读课,开辟专门的时间让学生阅读。
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督促学生完成,指导学生做好读书摘记,定时检查。
使读书成为一种需要,一种习惯,倡导师生共同读书。
2011年江苏高考物理模拟试卷金陵中学 陈连余【名师简介】陈连余,现任教于金陵中学,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物理学科带头人,南京市物理中心组成员,带过16届高三.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吊车吊装货物m 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吊装过程比较缓慢,所以在任一时刻系统均可视为处于平衡状态。
在吊臂OA 与水平面的夹角从30°增大到45°的过程中,吊绳对滑轮的压力大小( )A .一直增大B .不变C .一直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2.如图所示为一种“滚轮一平盘无极变速器"的示意图,它由固定在主动轴上的平盘和沿从动轴移动的圆柱形滚轮组成.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平盘转动时滚轮就会跟随转动。
假设滚轮在平盘上不打滑,那么主动轴的转速n 2、从动轴的转速n 1 、滚轮半径r以及滚轮中心到主动轴轴线的距离x 之间的关系是( )A .r x n n 12= B .rx n n 21= C .2212rx n n = D .r x n n 12=3.如图所示,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块.其中,物块A连接一个轻弹簧并处于静止状态,物块B 以初速度v 0向着物块A 运动。
当物块B 与物块A 上的弹簧发生相互作用时,两物块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表示物块B 和物块A 的v —t 图像,则两物块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正确的v —t 图像是( )4.如图所示,长度为L 、有一定宽度的纸条制成一个扭转的环状带子,一根绝缘导线沿纸带边缘交叉绕了一圈,a 、b 是导线的两端。
现把带子磁场中,已知磁场方向垂直于纸带所在平面,磁场强弱随时间均匀变化(k t B=∆∆),则导线两端a 、b 之间的电压为( )A .π82kLB .π42kLC .π22kLD .π22kLLa b5.如图所示,一根绝缘金属棒位于粗糙水平面上,处在方向斜向左上方、与水平方向成45︒的磁场中,棒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3.若在棒中通以恒定电流,在安培力作用下棒向右做匀速滑动.现将磁场方向顺时针缓慢转动30︒,而棒能始终保持向右做匀速运动,则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 .先变大再变小B .先变小再变大C .一直变大D .一直变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置于固定斜面体的两个斜面上的相同高度,处于静止状态,两斜面的倾角分别为37︒和53︒。
实现校本教研核心价值的探索--以南京市金陵中学物理教研组
为例谈校本教研的开展
徐锐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校本教研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应突出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活动是校本教研的载体,通过形式的创新促进教师的发展与全体学生素养的提升。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徐锐
【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以校本教研凝聚教研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校本教研案例分析 [J], 伍春兰;王新强;隋丽丽
2.以校本教研为支点,合理开展初中语文教研组建设 [J], 谢青春;姬云超;
3.略述\"主题式\"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专业发展\r——上海市高行中学思想政治教研组开展\"主题式\"校本\r研修的实践与探索 [J], 黄志庆
4.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研组教研活力 [J], 樊琳
5.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的行动策略 [J], 张克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