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地图分析与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6.05 MB
- 文档页数:56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地理位置。
2.结合相关数据资料归纳总结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按照地理方位对亚洲进行分区、了解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教学重难点】1.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学会分析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亚洲的资料。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从半球位置看,亚洲主要位于____半球和____半球。
2.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东临______洋,北临______洋,南临______洋。
3.亚洲西北以______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______海峡与______洲为界。
4.亚洲西南以______运河与______洲为界,东南与______洲隔海相望,东北以______海峡与______洲为界。
5.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也是世界上______最广、______最长的大洲。
6.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地区。
答案:1.东北2.太平北冰印度3.乌拉尔土耳其欧4.苏伊士非大洋白令北美 5.跨纬度东西距离 6.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东南亚【导入新课】2017博鳌亚洲论坛发展峰会于11月6日在澳门举行,多位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地区和亚太地区国家的政、商、学界代表齐聚澳门,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与亚洲地区发展”的主题进行探讨交流。
作为亚洲的一员,你对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学习一:雄踞东方的大洲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总结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学习目标:1.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学会从面积、所跨纬度、东西距离三个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3.通过读图记住亚洲的地理分区学习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学习难点: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亚洲地理事物和亚洲之最)二、自主学习:快速浏览课本P2--P4的内容,并结合相关的图片独立完成以下问题:1、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三方面说出亚洲的地理位置。
2、请用几个词来概括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雄踞东方的大洲1.半球位置: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_。
3.海陆位置: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亚洲北临________洋;东临______洋,南临_______洋,西临_____洲。
2.经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北部约达_______,南部达_______;经度位置约在_______至________之间,范围广大。
世界第一大洲4.范围:亚洲包括___________的大部分及周边岛屿,面积约为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_________的大洲,也是跨______最广和___________最长的大洲。
5.分区: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个地区。
6.差异:亚洲地域辽阔,各地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各具特色。
如西亚沙特阿拉伯的_______人,居住_______,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教师点拨小结:认识一个大洲首先是掌握它的位置、范围,而认识一个大洲的位置可以从笼统的半球位置到具体的经纬度位置。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北美洲的地图简述北美洲的位置三、合作探究:运用分析亚洲位置和范围的方法,结合课本P3北美洲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范围。
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国的区域差异》教学教案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教案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的差异。
2、读图分析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举例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景观图,直接感受重要地理界线两侧的差异。
2、运用地图、实例体会和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比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主要差异,培养学生全局统筹观念,体会到区域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及南北两侧的主要差异。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我国北方和南方的自然环境有着明显的差异。
你或许能说出南、北方自然环境之间的很多差异,但是你知道这些差异的明显界线在什么地方吗?21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近”秦岭和淮河,或许在那里可以找到答案。
二、新课学习(一)秦岭—淮河线1. 秦岭—淮河线读图,找出秦岭—淮河线。
(如图)视频:《秦岭——南北分界线》秦岭: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1500千米,海拔为1500-2500米。
拓展延伸:秦岭的“贡献”秦岭东西延伸,挡住了由东南往西北太平洋吹来的季风带来的水汽,使秦岭以北气候干旱,黄土飞扬,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是其典型的景观。
而秦岭以南则降雨丰沛,形成一派江南景象。
黄土高原给人以苍凉和贫瘠的感觉,但秦岭以南的汉中和四川盆地则完全享受着秦岭的庇护和恩惠,是秦岭挡住了北方频频南下的冷空气,造就了汉中盆地和“天府之国”——四川盆地的富裕。
21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下游分别注入长江和黄海,全长约1000千米。
(1)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读图,秦岭—淮河线是1月份多少℃等温线通过的地方?(0℃)拓展延伸:可以搜集更多的资料来说明这种差异吗?主食不同:秦岭—淮河线以北主要以面类食品为主,以南以米饭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