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流程图2017
- 格式:pdf
- 大小:212.66 KB
- 文档页数:1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工作流程图
申办者准备材料选择研究者及临床试验机构共同制订临床试验方案
伦理委员会审议 SFDA 审批试验方案
临床试验需审批的
医疗器械目录
试验过程中是否
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出具《临床试验报告》伦理委员会再审议临床试验完成不同意
同意是
临床试验准备阶段
严重不良事件报告临床试验进行阶段
临床试验完成或终止阶段
签订有关协议或合同
临床试验机构整理保存文件
同意不同意否申办者提供样品,选监查
员,研究者及临床试验机构
知情同意观察、记录、分析否
是开始试验申办者
修改知情同意内容
申办者监督管理部门
根据事件危害程度
作出相应处理
申办者要求监督管理部门责令
继续
临床试验终止不得进行临床试验
不同意作必要
修改。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工作程序1.资料备案:申办者提供下列资料到我院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备案,由机构办公室对试验资料进行形式审查:(1)《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须知》。
内容包括受试产品的原理说明、适应症、功能、预期达到的使用目的、使用要求说明、安装要求说明,受试产品的技术指标;试验可能产生的风险,推荐的防范及紧急处理方法;可能涉及的保密问题。
(2)经复核通过的注册产品标准或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
(3)产品自测报告。
(4)临床试验开始前半年内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型式试验合格报告。
(5)若为首次用于植入人体或其它必须由动物试验确认产品对于人体临床试验安全性的医疗器械,必须提供产品的动物试验报告。
(6)试验的初步方案。
(7)知情同意书样本。
(8)病例报告表。
(9)如为多中心试验的参加单位,需有各参加研究单位及主要研究者名单(明确标注组长单位),组长单位伦理委员会批件(如有)。
(10)申办者的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
(11)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
包括所提交材料的清单、生产企业承担法律责任的承诺。
(12)主要研究者申请参加本项目的说明,包括学术价值和风险分析等。
(13)主要研究者对试验项目的初审意见(评分表模板详见OA系统临床试验专栏)。
(14)临床试验启动指引及承接临床试验申请函。
(模板详见OA临床试验专栏)(15)邀请我院担任组长单位或研究者担任牵头PI的说明(如适用)(16)《临床试验立项申请表》(模板详见OA公共资源)2.受理立项:(1)机构办1个工作日内将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交临床试验学术委员会审查,审查流程详见“临床试验学术委员会工作章程”(GGH-ZD-016)。
(2)临床试验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机构办1个工作日内将同意受理的项目予以登记立项,并发放“临床试验启动指引”协助完成所有手续。
(3)机构办审定主要研究者资格后,向伦理委员会发出“临床试验审批受理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条件和备案管理办法的公告(2017年第145号)2017年11月24日发布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17〕42号)和《国务院关于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0号)规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由资质认定改为备案管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条件和备案管理办法》,现予发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11月15日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条件和备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管理,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是指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和要求,将机构概况、专业技术水平、组织管理能力、伦理审查能力等信息提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存档、备查的过程。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机构备案管理工作。
第二章备案条件第四条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应当符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具备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组织管理能力、伦理审查能力等以下条件:(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资格;(二)具有二级甲等以上资质;(三)承担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应为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四)具有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部门,配备适宜的管理人员、办公条件,并具有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五)具有符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伦理委员会;(六)具有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七)具有与开展相关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相适应的诊疗科目,且应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诊疗科目一致;(八)具有能够承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人员,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应当具有高级职称,其中开展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或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应参加过3个以上医疗器械或药物临床试验;(九)已开展相关医疗业务,能够满足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所需的受试人群要求等;(十)具有防范和处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突发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应急机制和处置能力;(十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局令第5号)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管理,强化对临床试验过程的监督,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真实、可靠,特对本院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流程及管理作如下操作规范:一. 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流程二、医疗器械临床研究的管理1. 试验器械的管理临床试验所需器械实行专项管理,必要时需经设备科审核批准方可进入临床科室。
医疗器械到达时,应通知临床药理基地办公室(电话-87783891)会同试验负责人、厂方负责人一起验证器械型号、拍摄实物照片,填写“*****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产品型号核对单”,并签字,备查。
试验器械应专物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2. 临床试验阶段的管理进入实施阶段的临床试验,全面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
试验负责人应加强管理,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相关事宜并填写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试验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地填写观察记录表,如实记录试验结果,在病历上做相关记录。
承担临床试验的科室建立试验器械使用登记本,门诊患者内容应包括姓名、住址、单位、联系电话、门诊病历号、诊断、器械名称、规格型号、序列号、使用日期、时间等;住院患者应包括姓名、住院号、联系电话、诊断、器械名称、规格型号、序列号、使用日期、时间等,承担临床试验人员应仔细核对并在登记本上双签名,登记本应由专人保管备查,试验结束后一同存档。
住院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还需详细填写“*****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登记表”(附件4),并将登记表保存至住院病历最后一页,备查。
3. 不良事件的报告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应如实填写“*****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不良反应报告表”(附件5),及时按医院规定程序向临床药理基地办公室、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院伦理委员会上报,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分析不良事件原因。
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应在24小时内报告。
4. 试验资料的存档管理临床试验结束后,承担试验人员应及时总结材料,按期完成临床试验报告。
申办者提岀药物临床试验申请
申办者提供SFDA 签发的临床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审查、登记
探讨试验方案
专业组了解试验背景等情况
专业组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接受试验, 填写《药物临床试验申请表》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评估试验可行性,审核专业组的申请。
机构主任评估,决定是否接受试验
组织或参与试验方案研讨会
商讨试验费用,起草研究合同
机构主任与申办者签定合同
召开伦理委员会
伦理委员会表决通过
进行试验
药物临床试验流程
:专业组 I :
机构办公室组织 试验启动会 匚 :申办者、协作科室
:检查场地、抢救设施
L : 专业组启动会议 :确定本次试验SOP 、流程 J _ _ _ _ _ _ -1
研究者手册、初步
试验药物检验报告
进行试验
机构办公室向申办者提交 CRF 第一联,退回试验用药物 项目负责人根据统计结果撰写小结 报告,组长单位撰写总结报告
机构办公室审核小结报告,最
后交申办者,小结报告归档
E
组长单位与申办者组织召开临床试验总结会
总结报告归档,与申办者办理相关手续
机构办公室提交财务报告,机构主任
审批,财务科发放劳务费或统一划帐 知情同意过程、签知情同意书 中期试验 协作会 <—[文件收集、归档 ' F 及进程责人监督试验质量 试验数据记录 监查员、机构办公室的监查 <=1不良事件监查、处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