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无别念,馀习在诗章。”原文、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19.56 KB
- 文档页数:2
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原文、翻译、赏析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原文、翻译、赏析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原文、翻译、赏析1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释子吾家宝,神清慧有馀。
能翻梵王字,妙尽伯英书。
远鹤无前侣,孤云寄太虚。
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
飞锡离乡久,宁亲喜腊初。
故池残雪满,寒柳霁烟疏。
寿酒还尝药,晨餐不荐鱼。
遥知禅诵外,健笔赋闲居。
翻译上人你乃是我们宗族的骄傲,你聪慧有余,能翻译印度佛家经典,你的书法深得张旭的精髓。
远远飞去的仙鹤没有伴侣可追逐,孤单的白云漂浮于浩渺的太空之中,你单身远离家乡已经很久。
你写起狂草来眼里全然没有了时空宇宙,醉后舞墨更能展现世界万象的真谛。
你离开家乡,四海云游,时间太久;你如今在这腊月之初回乡探望,亲人该是多么高兴。
你的故园池塘中满是残雪,柳条稀疏,烟雨迷蒙。
你祝寿敬酒,熬汤侍药,晨餐素食,精心侍奉父母。
我远在千里之外,也知道你在家除了诵经之外,还健笔如飞,赋诗闲居的生活。
注释释子:僧人、和尚,此指怀素。
翻:翻译。
梵王字:指佛经。
伯英:即张旭,其字伯英,是早于怀素的大书法家。
前侣:前面的伴侣。
太虚:即太空。
世界:佛家语,指宇宙。
真如:佛家语,指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
飞锡:佛家语,和尚游方称为飞锡。
宁亲:使父母安宁。
此为奉养父母。
腊初:腊月初旬。
霁烟:雨后的烟气。
寿酒:寿延之酒。
荐:献,进。
禅诵:念经。
健笔:勤奋地练笔。
鉴赏“释子吾家宝,神清慧有余。
”俗话说“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家里有一人出家,冥冥中上下几代,周围几族都要沾光,当然是“吾家宝”了。
作为怀素大师而言,从小就是“神清慧有余”的。
“能翻梵王字,妙尽伯英书。
”怀素也可能懂印度梵文。
中国的草书,始于张芝,而怀素集其大成。
“远鹤无前侣,孤云寄太虚。
”出家人如野鹤闲云,如怀素大师,至少在草书上是“无前侣”的。
而其下笔,也如“孤云寄太虚”。
没有如此的境界,也谈不上相应的艺术成就。
“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
”唐代草书,以张旭、怀素并称于世,张旭号称“癫”,一天疯疯癫癫的,而怀素则“狂”,成天疯疯狂狂的。
《饮酒二十首》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先唐、唐诗、宋词、元曲、后唐、文言文、经典诗词、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such as the first Tang Dynasty, Tang poetry, Song poetry, Yuan Opera, the later Tang Dynasty, Classical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饮酒二十首》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饮酒二十首》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
终南别业原文翻译及赏析终南别业原文翻译及赏析终南别业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唐代]岑参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译文破晓的笛声催下我思乡的泪滴,秋日的冰水响过了奔驰的马蹄,我孤单一人置身于西北的塞外,几万里途程我处在遥远的天西。
终日里只见边塞上不断的征战,连年来只听军队中战鼓的敲击;亲爱的家乡你如今究竟在何处?昨日的梦中我又回故乡的清溪!赏析:这首五律是诗人塞外旅途中的调乡之作,它以苍凉的格调,倾诉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
那是一个边地的拂晓,深秋的塞外,天气寒凉,诗人又跨上战马,踏着秋日的冰水出发了。
晨风送来瑚婉的笛声,这笛声不由引起诗人对故乡的调念,两行热泪滚滚流下。
诗歌就从这里开头。
“晓笛”,“秋冰”,“马蹄”,交织成一幅单纯而又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塞外秋晓行旅图,点示出“早发”之意。
而这种苍凉的意境中,透露出独处异地的乡思,这便是首句的“乡泪”,从而暗示出“调”字。
“调”,被渲染异地风情的“晚笛”所引发,所烘托,是统摄作者眼前这幅画面的中心,也是贯穿全诗的线索。
以下六句便集中写“调”。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这一联写边塞的遥远和自己的形单影只。
“一身”与“万里”互相对照,突出了独处塞外的孤零。
“虏云”和“胡天”说的都是塞外,而用两句反复来写,就突出了异地的感觉。
“虏云”而言“外”,“胡天”而言“西”,就都强调了边塞的遥远,归家的不易,也就暗示出“调”的原因。
这两句与《安西客馆中思长安》里的诗句“绝域地欲尽,孤城天遂穷”都表达了一种独处异地的愁思。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上句从所见,下句从所闻写边塞上单调而又连续不断的征战生活。
当诗人置身于这种生活之中的时候,他就发现,这种生活与作者自己原来的想象有一定的距离,并不是那样浪漫的。
马上颠簸,飘忽无定,乡路迢迢,归家无期,诗人是不可能不时而生出对故乡的调念和对征战生活的厌倦情绪的。
《北山移文》原文翻译赏析《北山移文》原文翻译赏析《北山移文》是孔稚硅所写的骈体文。
文章一开始表彰真隐士以树立榜样,接着指出假隐士周颙的名字,并把他隐居时与出仕后截然不同的行为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层层揭露其虚伪本质,描绘其丑恶面目。
原文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闻凤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固亦有焉。
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呜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然而学遁东鲁,习隐南郭,偶吹草堂,滥巾北岳。
诱我松桂,欺我云壑。
虽假容于江皋,乃缨情于好爵。
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
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
谈空空于释部,覈玄玄于道流,务光何足比,涓子不能俦。
及其鸣驺入谷,鹤书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
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风云凄其带愤,石泉咽而下怆,望林峦而有失,顾草木而如丧。
至其钮金章,绾墨绶,跨属城之雄,冠百里之首。
张英风于海甸,驰妙誉于浙右。
道帙长摈,法筵久埋。
敲扑喧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
琴歌既断,酒赋无续,常绸缪于结课,每纷纶于折狱,笼张赵于往图,架卓鲁于前箓,希踪三辅豪,驰声九州牧。
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阴,白云谁侣?磵户摧绝无与归,石径荒凉徒延伫。
至于还飙入幕,写雾出楹,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猨惊。
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
于是南岳献嘲,北陇腾笑,列壑争讥,攒峰竦诮。
慨游子之我欺,悲无人以赴吊。
故其林惭无尽,涧愧不歇,秋桂遣风,春萝罢月。
骋西山之逸议,驰东皋之素谒。
今又促装下邑,浪栧上京,虽情殷于魏阙,或假步于山扃。
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碧岭再辱,丹崖重滓,尘游躅于蕙路,污渌池以洗耳。
【离别诗句】送天台僧原文_翻译和赏析_贾岛古诗送天台僧朝代:唐代作者:贾岛原文:离梦归属于华顶,扁舟腰岳阳。
寒蔬修成净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
身心无别念,馀习在诗章。
有关内容相关内容注释作者:佚名①寒蔬:寒天生长的蔬菜;冬天食用的蔬菜。
南朝梁沉约《休沐寄怀》诗:“爨熟寒蔬翦,宾来春蚁浮。
”②禅床:修持之床。
宋张元干活《喜迁莺而令》词:“悬知洗脸盏径开尝,谁醉酒相伴禅床。
”相关内容鉴赏作者:佚名诗人贾岛早年曾经为僧,后虽还俗,但过去的蒲团生涯对他不能没有影响,他的诗中常出现的孤寒清寂,恬淡超然,也与此有密切的关系。
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贾岛》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早年记忆中‘坐学白骨塔’、‘三更两鬓几枝雪,一念双峰四祖心’的禅味,不但是‘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一类诗境的蓝本,而且是‘瀑布五尺仞,草堂瀑布边’,‘孤鸿来夜半,积雪在诸峰’,甚至‘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的渊源。
”所以,同样是禅诗,贾岛与王维就往往不一样。
如果说王维是幽静空明的话,贾岛就是枯寒苦瘦,这首诗的境界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这也就告诉读者,研究作家,不能脱离他的个性、经历,否则,难免隔靴搔痒。
全诗前三联皆就是诗人想象的这位天台僧人远去的情景。
首联及“离梦归属于华顶,扁舟腰岳阳”中的“扁舟”轻易地将天台僧一路孤独的情景展现出在读者面前;“腰岳阳”代普雷了天台僧人的离开,即为搭乘扁舟朝着背离岳阳的方向进发,此处即为交代出来了诗人与天台僧送来别的地点,又蕴含了诗人对天台僧浓浓的鹧鸪天之情。
颔联“寒蔬修静食,夜浪动禅床”就是进一步想象天台僧在途中的情景,通过僧人的饮食与修持两个方面去整体表现出来了僧人清心寡欲与说不定清寂。
颈联及“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僧人这一路之中大雁相随,孤峰相伴,更存有猿啼之声在耳畔荡漾。
这句中,一个“贫”字,一个“霜”进一步升华了僧人说不定清寂的形象。
尾联“身心并无别念,余习在诗章”,即为说明了僧人的“心中无一物”,同时也就是诗人的MD224CH。
陶渊明《形影神影答形》的注释与译文陶渊明《形影神三首影答形》的注释与译文形影神三首影答形陶渊明魏晋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崑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注释】:影答形(1)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2)。
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3)。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4)。
憩荫苦暂乖,止日终不别(5)。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6)。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7)。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8)?酒云能消忧,方此诅不劣(9)这首诗写影对形的回答:生命永存既不可能,神仙世界亦无路可通。
既然如此,不如尽力立下善德,留给后人,这岂不比饮酒行乐要高尚得多。
(2)存生:使生命永存。
《庄子?达生):“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卫生:保护身体,使人健康长寿。
拙:愚笨,指无良策。
(3)昆华:昆仑山和华山,传说都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邈然:渺茫。
(4)子:您,指形。
未尝异悲悦:悲哀与喜悦从来没有相异过,即指形悲影也悲,形喜影也喜。
(5)憩(qì气)荫:在荫影下休息。
乖:分离。
止日:在阳光下。
(6)黯(an 暗)尔: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
(7)五情:《文选?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刘良注:“五情,喜、怒、哀、乐、怨。
”亦泛指人的情感。
(8)立善:古人把立德、立功、立言叫做三不朽,总称为立善。
遗爱:留给后世的恩惠。
胡为:为什么。
竭:尽,谓尽力、努力。
(9)方:比较。
讵(jù巨):岂。
[译文]长生不老本无指望,养身延年苦无良策。
甚想访游神仙世界,虚无飘渺道路断绝、自从与你相遇以来,彼此一致悲哀欢悦。
荫影之中暂时分离,阳光之下再无分别。
形影不离既难长久,黯然伤神同时毁灭。
身死之后名声亦尽,每念及此激荡情怀。
立下善德留惠后世,为何不能自勉尽力?虽说饮酒能消忧愁,与此相比岂不拙劣!。
2022年中考语文作文素材名人名句:贾岛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
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自号“碣石山人”。
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
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
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贾岛《剑客/ 述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孙革访羊尊师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贾岛《寻隐者不遇/ 孙革访羊尊师诗》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贾岛《宿山寺》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贾岛《题诗后》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贾岛《寄韩潮州愈》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贾岛《送无可上人》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贾岛《题李凝幽居》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贾岛《剑客/ 述剑》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贾岛《题李凝幽居》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贾岛《题李凝幽居》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贾岛《雪晴晚望》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贾岛《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三月晦日送春》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贾岛《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三月晦日送春》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
——贾岛《望山》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贾岛《送邹明府游灵武》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贾岛《宿山寺》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贾岛《戏赠友人》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贾岛《送无可上人》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贾岛《暮过山村》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原文及赏析《胡笳十八拍》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它的作者就是蔡文姬。
欣赏此诗,不要作为一般的书面文学来阅读,而应想到是蔡文姬这位不幸的女子在自弹自唱,琴声正随着她的心意在流淌。
随着琴声、歌声,我们似见她正行走在一条由屈辱与痛苦铺成的长路上。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胡笳十八拍两汉:蔡文姬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
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
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
伤今感晋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合生兮莫过我最苦。
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青。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
夜间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
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
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出自魏晋的《悼亡诗三首》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古诗苏氏别业翻译赏析《苏氏别业》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祖咏。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
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前言】《苏氏别业》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此诗描写诗人到深山中的苏氏别墅游览的情景。
他一到清幽的别业就产生隐逸之情,欣赏别业周围的开阔景色和别业里新奇别致的幽景,静静地坐下来悠闲地聆听深山中春鸟的啼鸣,置身这种环境中,他感到自己仿佛超脱凡尘,烦恼、杂念全部消失,非常舒心惬意。
全篇语言洗炼,造语新奇,格律严谨,意境清幽,是盛唐五律的一首杰作。
【注释】⑴别业:别墅。
晋石崇《思归引序》:“晚节更乐放逸,笃好林薮,遂肥遁于河阳别业。
”⑵到来:来到,来临。
唐李白《普照寺》诗:“天台国清寺,天下为四绝。
今到普照游,到来复何别?”隐心:隐居之意。
清胡其毅《偕王雪蕉先生诣碧峰寺访桔木师不遇》诗:“即此问山路,自然生隐心。
”⑶南山: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户牖:门和窗。
此指窗户。
⑷沣水:水名,发源于秦岭,经户县、西安入渭水。
⑸屋:一作“竹”。
⑹未夕:还未到黄昏。
阴:天色昏暗。
⑺人境:尘世;人所居止的地方。
唐白居易《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诗:“不与人境接,寺门开向山。
”⑻春禽:春鸟。
《宋书·礼志一》:“春禽怀孕,搜而不射。
”【翻译】别墅地处在幽独闲静的僻壤,到这儿你把隐居的生活想往。
当着窗扉能看到南山的远影,粼粼泮水掩映着园林的风光。
经冬的残雪仍覆盖在竹梢上,太阳未落山庭院已昏暗无光。
寂寥的幽境仿佛是世外桃源,闲听春鸟声能慰藉你的愁肠。
【鉴赏】开始两句点明别墅坐落在深山幽僻之处,并抒写自己一到别墅就产生了隐逸之情。
叙事干净利落,开篇即点明主旨。
以下,就从各个角度写景抒情,具体阐述这个“临幽欲隐”的主题。
中间四句写景极美妙。
高峻辽阔的终南山,充当了这座别墅的门窗。
身心无别念,馀习在诗章。
出自唐代贾岛的《送天台僧》
原文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
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
身心无别念,馀习在诗章。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
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自号“碣石山人”。
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
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
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创作背景:
赏析
诗人贾岛早年曾经为僧,后虽还俗,但过去的蒲团生涯对他不能没有影响,他的诗中常出现的孤寒清寂,恬淡超然,也与此有密切的关系。
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贾岛》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早年记忆中‘坐学白骨塔’、‘三更两鬓几枝雪,一念双峰四祖心’的禅味,不但是‘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一类诗境的蓝本,而且是‘瀑布五尺仞,草堂瀑布边’,‘孤鸿来夜半,积雪在诸峰’,
甚至‘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的渊源。
”所以,同样是禅诗,贾岛与王维就往往不一样。
如果说王维是幽静空明的话,贾岛就是枯寒苦瘦,这首诗的境界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这也就告诉读者,研究作家,不能脱离他的个性、经历,否则,难免隔靴搔痒。
全诗前三联皆是诗人想象的这位天台僧人远去的情景。
首联“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中的“扁舟”直接地将天台僧一路孤寂的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背岳阳”点明了天台僧人的离去,即乘坐扁舟朝着背离岳阳的方向驶去,此处即交代出了诗人与天台僧送别的地点,又饱含了诗人对天台僧浓浓的赠别之情。
颔联“寒蔬修静食,夜浪动禅床”是进一步想象天台僧在途中的情景,通过僧人的饮食与坐禅两个方面来表现出了僧人清心寡欲与孤寒清寂。
颈联“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僧人这一路之中大雁相伴,孤峰相随,更有猿啼之声在耳畔萦绕。
这句中,一个“孤”字,一个“霜”进一步升华了僧人孤寒清寂的形象。
尾联“身心无别念,余习在诗章”,即说明了僧人的“心中无一物”,同时也是诗人的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