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第22讲
- 格式:ppt
- 大小:553.50 KB
- 文档页数:17
湄渝高速莆田段滑坡水毁治理工程交通组织布控方案湄渝高速莆田段滑坡水毁治理工程施工期间交通布控方案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湄渝高速莆田段滑坡水毁治理项目经理部二0一七年七月二十六日湄渝高速莆田段滑坡水毁治理工程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1、《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细则》、《福建省高速公路多车道养护安全布控指南》;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JTGB01—2011);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交通部颁布JTGD81—2013);4、《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交通部颁布JTGD80—2006);5、湄洲湾至重庆高速公路莆田段(萩芦至五星段)A8合同段K64+940—K65+360段左侧滑坡水毁治理工程招标文件、设计文件及现场踏勘资料。
第二章工程概况湄渝高速(莆田段)A8合同段K64+940~K65+360段左侧边坡位于山坡坡麓上,属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区,天然坡度约10°~15°,上陡下缓,山坡上植被较发育,坡体上多为人工种植果树.该段路基在边坡开挖施工前山体及附近范围均未有滑裂发生,天然边坡稳定。
该边坡于2013年6月底开挖路基及边坡,至2014年4月底边坡开挖已基本完成,开挖最大高度约25m,边坡设3阶,阶高8m,原设计为普通植草防护,至2014年6月坡面植草防护完成.2014年4月~7月期间受降雨影响,边坡坡顶开裂及坡面出现滑坍,该段变更设计进行滑坡治理,主滑区域B区采用锚索抗滑桩支挡,A区、C区采用第一阶挡墙支挡、第二阶预应力锚索框架进行加固,2015年12月该滑坡治理工程完成.2016年6月~9月受持续强降雨及“尼伯特"、“莫兰蒂”、“鲇鱼"超强台风影响,该段边坡坡体及桩身监测孔发生较大程度的位移,边坡出现失稳及滑坍现象,须进行滑坡、水毁治理,主要工程量为锚索7292米、抗滑桩951米。
2020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1B412040 中央分隔带及路肩施工技术1B412041 中央分隔带施工一、中央分隔带的开挖二、防水层施工三、纵向碎石盲沟的铺设1.2.基槽开挖。
沟底坡度应和路面横坡一致。
3.铺设垫层。
垫层采用粒径小的石料,如石屑、瓜子片等,铺设厚度应保持均匀一致,保证垫层顶面具有规定的横坡。
4.埋设塑料排水管。
埋设要求:一端应插入中央分隔带范围内的纵向排水沟盲沟位置,另一端应伸出路基边坡外。
横向塑料排水管的进口须用土工布包裹,防止碎石堵塞。
5.沟槽回填五、缘石安装1.路缘石应在路面铺设之前完成。
2.预制缘石应铺筑设在厚度不小于2cm的砂垫层上,砌筑砂浆的水泥与砂的体积比应为1:2。
【例题12·实务操作与案例分析】背景资料: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新建高速公路K50+000~K75+000 段路面工程与交通工程的施工,其中包含中央分隔带及路面排水工程,一般路段中央分隔带断面设计如下图所示。
每千米一般路段中央分隔带主要材料数量表:1.图中尺寸除注明外均以cm 计。
2.施工中应确保防水层不漏水。
3.土工布A 重量为250g/㎡,其技术指标按相应要求执行。
4.土工布B 重量为500g/㎡,其技术指标按相应要求执行。
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组织方案,部分内容摘录如下:①路基施工完毕后,即可埋设横向塑料排水管;②当路面底基层施工完毕后,即可开挖中央分隔带;③中央分隔带应采用大型机械开挖;④开挖的土料不得直接堆置在已经铺好的路面结构层上,应及时运走;⑤中央分隔带沟槽开挖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即可铺设防水层;⑥防水层施工范围是中央分隔带开挖沟槽与路基的接触面;⑦应合理安排以下四项工作:a.回填种植土,b.基层施工,c.防水层施工,d.护栏立柱打桩……【问题】1.改正中央分隔带施工组织方案中的错误之处(按“把第×条应改为:……”的描述),并简述埋设横向塑料排水管的施工工艺。
2.指出图中“土工布A”的作用。
1.总平工程1.1.道路碎石基层施工一、材料要求用作底基层的碎石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规范要求。
二、施工方法1、在碎石基层全面施工前,先根据监理工程师要求选择一段合适地段长100米作为试验路段先行施工,试验段施工完毕,将已完成基层按要求进行各种取样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检验合格后,再根据试验路段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工艺,施工机械进行其余地段混合料的施工。
2、填筑时按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的方法。
填筑虚铺厚度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采用自卸车卸料,应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做到层厚均匀,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两侧应各加宽40-50cm。
3、填料摊铺采用推土面初平,平地机终平,平整面做成坡向两侧1.5%横向排水坡。
4、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层厚检查确认层厚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进行碾压,并碾压至试验段的要求的密实度。
5、在任何情况下连槽石都应级配良好,含水量适当,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1.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一、材料要求水泥用于水稳层的水泥应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并且其物理性能化学成份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水泥。
多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和道路硅酸盐水泥。
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
进场水泥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
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应经试验决定正常使用或降级使用。
已结块或变质水泥不得使用。
碎石:压碎值不大于30%,颗粒组成范围满足下表要求:水泥碎石比例:5%。
密实度>98%,回弹模量>500Mpa,7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0.8Mpa。
二、施工方法根据该工程实际情况采用搅拌法施工,施工工序为:检查下基层→施工测量→备料→拌合→摊铺→整平→碾压成型→养生。
在施工前,铺筑长度为50-100m的试验路段。
在试验路段开始前将试验段的施工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通过试验段验证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及压实方法。
目录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3)第一节编制讲明 (3)第二节工程概况 (5)第三节工程项目施工条件 (8)第四节项目施工特点与难点 (8)第二章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10)第一节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配备原则 (10)第二节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体系 (10)第三节要紧治理人员职责 (13)第四节施工项目各项治理制度 (17)第三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7)第四章施工方案 (22)第一节工程施工测量 (22)第二节基础土方工程 (24)第三节钢筋工程 (25)第四节模板工程 (31)第五节混凝土工程 (33)第六节防水工程 (36)第七节............................................. 砌筑工程 (37)第八节屋面工程施工 (42)第九节外脚手架 (46)第十一节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50)第五章施工技术措施53第一节技术方面保证措施 (53)第二节冬期施工措施 (53)第三节高温季节施工技术措施56第四节雨期施工措施 (57)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58)第一节工程质量目标与目标治理 (59)第二节工程质量操纵的原则 (59)第三节工程质量预控 (60)第四节过程质量监控 (62)第五节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4)第七章施工机械设备配备情况 (67)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 (70)第九章文明施工措施 (81)第一节文明工地建设 (81)第二节环境爱护措施 (82)第三节现场料具治理 (84)第十章劳动力安排 (85)附: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2施工进度打算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概述第一节编制讲明一、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着重对整个工程施工总体部署与施工组织建立、施工资源配置、现场平面布置、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操纵、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方法及措施的策划阐述,力求充分体现我公司的工程治理状况。
做到施工前精心策划、施工过程有效操纵,保证向用户交付一个中意的优质精品工程。
二、由于本工程建设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因此应加强各项施工预备工作和各项施工资源的及时供应。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件一、施工组织的基本内容1.1 施工组织的定义施工组织是指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各项工程施工任务的组织形式及实施步骤,以达到质量、进度、安全和经济的要求的一项重要工作。
1.2 施工组织的目的施工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和经济。
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减少施工风险,实现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3 施工组织的原则(1)质量第一。
施工组织应以保证工程质量为首要任务,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安全第一。
施工组织应以保障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安全为前提,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3)进度第一。
施工组织应以保证工程进度为重要目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工期,确保工程按时竣工。
(4)经济合理。
施工组织应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为目标,确保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
1.4 施工组织的内容施工组织的内容主要包括:(1)施工队伍的组织与管理;(2)施工方案的制定与调整;(3)现场施工的组织与协调;(4)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督;(5)施工安全与环保的管理;(6)施工质量的控制与保证;(7)施工进度的计划与监控;(8)施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二、施工组织的基本方法2.1 施工队伍的组织与管理(1)队伍建设。
施工队伍的建设是施工组织的基础,包括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招聘、培训和管理。
(2)施工分工。
合理划分施工队伍的职责和工作任务,确保施工工序和工期得以合理安排和执行。
(3)施工管理。
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2 施工方案的制定与调整(1)制定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2)调整施工方案。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达标。
2.3 现场施工的组织与协调(1)施工协调。
协调各施工队伍之间的关系,保证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
2020 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归纳【考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检查与检验1.控制混凝土裂缝(一)裂缝分类:表面裂缝、深层裂缝、贯穿裂缝。
(二)裂缝发生原因:水泥水化热、内外约束条件、外界气温变化、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 土沉陷变形。
2.质量控制要点(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计算结果。
(2)施工阶段主要抗裂构造措施和温控指标的确定。
(3)原材料优选、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计划。
(4)主要施工设备和现场总平面布置。
(5)温控监测设备和测试布置图。
(6)浇筑顺序和施工进度计划。
(7)保温和保湿养护方法。
(8)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措施。
(9)特殊部位和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措施。
(三)质量控制主要措施1.优化配合比内因(原材料、配合比)① 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大坝水泥、掺火山灰、矿渣);② 充分利用中后期强度,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③ 严格控制集料级配及其含泥量;④ 掺加合适的缓凝、减水等外加剂等;⑤ 坍落度不宜大于 180mm,一般在 120±20mm。
2.浇筑与振捣措施外因(1)全面分层(2)分段分层:结构平面尺寸不宜太大 :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土较少,结构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
(3)斜面分层:L>>3h(4)入模温度宜控制在 5~30℃。
(5)分层分段浇筑:根据振捣器作用深度及混凝土和易性确定;整体连续浇筑时宜为 300~500mm2. 养护措施外因(1)温差:20℃(中心与表面、表面与气温,抗裂 25~30℃)。
(3)内降:混凝土内部预埋冷却管;外保:覆盖保温材料。
(5)湿润养护时间水泥品种 养护时间(d)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1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低热微膨胀水泥、矿渣硅酸盐大坝水泥21在现场掺粉煤灰的水泥【注:高温期湿润养护时间均不得少于 2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