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油层研究与油源对比
- 格式:ppt
- 大小:3.60 MB
- 文档页数:5
方正断陷方15井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佚名【摘要】对方正断陷方15井宝泉岭组、新安村乌云组钻遇的暗色泥岩进行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的评价,结果表明:方15井泥岩为中等~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II2型和Ⅲ型,宝泉岭组泥岩处于未熟~低熟阶段,新安村乌云组泥岩为低熟~成熟。
油源对比结果显示,方15井新安村乌云组原油与宝泉岭组泥岩特征差异较大,与新安村乌云组烃源岩则具有较强的亲缘关系,判断方15井原油来自于新安村乌云组成熟的烃源岩。
【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2(000)014【总页数】2页(P127-128)【关键词】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油源对比;方正断陷;甾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方15井位于依-舒地堑方正断陷大林子次凹,主要目的层为下第三系宝泉岭组和新安村乌云组。
该井在录井过程中见到了多层含油显示,为了评价该井烃源岩,选取了百余块泥岩样品进行有机碳、热解、氯仿沥青"A"、镜质体反射率等分析测定,并对该井原油进行色谱-质谱分析。
有机质是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因而生油层中的有机碳含量是评价生油层最基本的指标。
烃源岩中滞留的可溶有机质一般与该岩石中的有机质丰度成正比,因此氯仿沥青"A"也作为判断岩石中有机质数量的地球化学参数[1]。
方15井宝泉岭组样品岩性主要为灰色-黑灰色泥岩[2],TOC平均值为2.11%,氯仿沥青"A"平均为0.036%,生烃潜量(S1+S2)为2.75mg/g岩石,有机质丰度较高,根据陆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3],评价为中等烃源岩;新安村+乌云组样品岩性主要为黑灰色~黑色泥岩,TOC平均值为3.43%,氯仿沥青"A"平均为0.086%,生烃潜量平均为7.19mg/g岩石,评价为好烃源岩。
有机质类型是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的重要参数之一,通常可利用干酪根H/C与O/C 关系、干酪根显微组分组成、红外光谱特征、碳同位素δ13C值以及烃源岩热解参数等多种方法划分有机质的类型,本文即才用了热解参数Tmax与氢指数关系这一判别方法。
⽯油地质名词解释41.301 ⽣油门限深度 Threshold depth of oil generation⽣油岩开始⼤量⽣成⽯油时被埋藏的深度。
简称“门限深度”或“深度门限值”。
同义词:成油门限温度 Threshold depth of oil generation有机质成熟温度 Mature depth of organic matter成熟门限深度 Mature threshold depth注:对于同⼀⽣油岩(层)来说,⽣油门限温度和⽣油门限深度是相对应的,可以相互换算。
1.302 液态窗 Liquid window液态⽯油烃类能够⼤量形成并保存的温度或深度区间。
同义词:⽣油窗 Generative window1.303 古地温 Ancient geotherm在地质历史上的地⾯和地层中的温度。
1.304 地温梯度 Geothermal gradient在地表外热层及常温层以下,地温随深度增加⽽增⾼的变化率(/⽶)。
通常以/10⽶表⽰。
同义词:地热增温率。
Geothermal degree1.305 温度深度曲线 Temperature-depth curve指在研究有机质的热演化时⽤于表⽰其温度与埋藏深度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图。
1.306 镜质体反射率 Vitrinite reflectance从煤⽥地质学引⼊的⼀个术语,意指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由于其结构发⽣缩聚也产⽣与煤岩镜质体相似的性质,亦对⼊射光具有反射的能⼒。
仍以Ro%表⽰。
1.307 煤阶 Coal rank指根据可燃基挥发分(Vt)、煤中碳的含量(Ct)和镜质体反射(Ro)等主要指标将煤划分成不同的等级。
是研究煤化作⽤和有机质成熟作⽤的重要参数。
1.308 泥煤 Peat coal⾼等植物残体在沼泽中经过以⽣物化学作⽤为主⽽形成的⼀种松软有机堆积物。
同义词:泥炭 Slurry coal草炭 Grass coal1.309 褐煤 Brown coal,Lignite泥炭经成岩作⽤形成的⼀种腐植煤,是⼀种煤化程度最低的煤。
油源对比方法简介油源对比方法简介000在过去进行油源对比时,由于仪器方面的限制,只能依靠油气的总体物理化学性质,如密度、粘度、凝固点等,这些参数获得较为简单,但它们容易受到外界次生因素的影响,以至于造成油源对比的错误。
近年来随着石油地球化学理论的深入发展以及分析试验技术的不断改进,不仅能较科学的解释油气的形成和变化规律,而且也提供了一些新的地球化学对比指标,是油源对比有了新的突破。
造成原油组成差异的原因十分复杂,那么在进行油油对比或油气族组群划分时,必须充分考虑多种地质与地球化学因素。
可以从原油的各种烃类和非烃中选择对比参数,原油中甾烷系列与萜烷系列化合物生物标志物的组成特征可以反映原油的有机质母源输入条件、沉积环境和热演化程度等,影响原油中三萜烷系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的关键因素为生源条件,并且生物标志物在原油中的分布是相对稳定的,轻度到中等程度的生物降解作用对其没有明显的影响,运移效应对大部分生物标志物参数也没有明显的影响。
因此,生物标志物参数是划分对比原油族群的最理想的参数,可以根据其指纹特征的差异对原油进行族群划分对比。
根据地质背景和对比对象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轻烃、重烃、饱和烃、芳烃、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以及非烃和同位素的组成等参数来进行油源对比。
下面简要的介绍一下目前广泛应用的一些对比参数,这些参数有些适于油油对比,有些适于油源对比。
(1)轻烃组成对于凝析油或轻油(>50API)缺少C15+以上的烃类物质,那么利用生物标志物进行油源对比就比较苦难,那么利用轻烃对比参数可以很好的解决凝析油与烃源岩以及凝析油与稠油之间的对比。
由于这些轻烃化合物在样品采集,保存和测量时容易蒸发,使用这些参数进行油源对比时,必须给予充分注意,Nora等(2003)研究了这些轻烃化合物的不同蒸发率,为精确的应用这些轻烃参数提供了有效地方法。
①轻烃对比星图进行原油对比选择轻烃对比参数时必须满足以下两点,第一,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蚀变能力;第二来自相同的烃源岩的原油之间(同一族群不同组群原油之间),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山东化工收稿日期:2018-12-15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西北大学地质学科学研究培训项目(XDCX2018-08)作者简介:任帅锋(1993—),男,内蒙古武川人,西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构造及石油地质研究。
油源对比方法简介及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源研究现状任帅锋,康昱,夏小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00)摘要:油源对比是油气地质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本文对油源对比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其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法是最常使用的方法。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中下组合油藏的发现使其成为勘探开发的热点话题。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长9烃源岩发育范围、生烃潜力以及长9油层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南部地区长9油层组发育有较好的烃源岩,生烃潜力高,最大厚度可达20m 以上,通过对比发现志丹地区长9油层组的原油与长9暗色泥岩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相似,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它地区长9油层组的原油与长7油层组烃源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因此,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及其邻近地区长9油层组的原油有长9油层组的烃源岩贡献,其它地区绝大部分为长7油层组的烃源岩贡献,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烃源岩分布是一致的。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油源对比;生物标志化合物;长9油层组;烃源岩中图分类号:TE1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 (2019)05-0076-03Introduction to Oil Source Comparison Method andResearch Status of Chang 9Oil Source in Ordos BasinRen Shuaifeng ,Kang Yu ,Xia Xiaoyu(Department of Ge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 n 710000,China )Abstract :Oil source comparison is an indispensable technology in oil and gas geology research.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oil source comparison method ,and the biomarker compound comparison method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In recent years ,the discovery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combined reservoirs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Ordos Basin has become a hottopic i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al rang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 9oil -bearing group in the Ordos Basin ,it is found that the Chang 9oil -bearing formation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Zhidan area of the Ordos Basin has good source rocks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The high and maximum thickness can reach more than 20meters.It is found that the crude oil of the Chang 9oil layer group inthe Zhidan area is similar to the biomarker compound of the long dark mudstone source rock in the Zhidan area ,and has a close genetic relationship.In other areas ,the Chang 9oil layer group Crude oil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ource rocks of the Chang 7oil formation.Therefore ,the crude oil of the Chang 9oil -bearing formation in Zhida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in the Ordos Basin ha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ource rocks of the Chang 9oil -bearing formation ,and most of the other areas contribute to thesource rocks of the Chang 7oil -bearing formation ,and the length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Ordos Basin is 9.The distribution of source rocks in the reservoir group is consistent.Key words :Ordos Basin ;oil source comparison ;biomarker compound ;Chang 9oil layer group ;source rock 所谓油源对比,其根本是采用有机地球化学相关原理,在大量参数中选取适合的指标来研究油-油、油-岩、油-气、气-气、气-岩等之间的关系[1]。
第六节油源对比
油源对比包括油—岩、油—油、气—气、油—气岩的对比,实际上地化对比的核心问题就是油—岩和气—岩的对
比以及天然气的成因分类。
其主要意义是:
1.查明盆地内含油层与生油层的关系,确定生储盖组合的产能及分布特征。
2.了解油气运移的方向和途径。
一、油源对比原则
对比的原则:性质相同的两种油气应源于同一母岩;母岩排出的石油应与母岩中残留的石油相同,实际上油气在
运移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相似即同源。
指标应选择在生油岩和原油中共同含有的,不受运移、热变质作用所影响的化合物。
二、常用对比指标
1.正烷烃分布曲线
2.微量元素
常用钒和镍,V/Ni<1为陆相环境,V/Ni>1为海相环境,而且,V/Ni随年代越老,比值越小,可能由于V较Ni不稳定。
3.生物标志化合物
4.碳同位素。
烃源岩评价与油源对比作者:文章来源:人民网更新时间:2006-07-14【字体:大中小】通常把能够生成油气的岩石,称为生油气岩(或称为生油气母岩、烃源岩),由生油气岩组成的地层为生油气层。
生油气层是自然界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层,在沉积盆地中,油气是从生油气层中生成并运移到具有多孔介质的储集层中储集起来形成油气聚集的。
生油气层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根据大量地质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在一个沉积盆地(或凹陷)中,从剖面上确定生油气层,在空间上划出有利的生油气区,做出生油气量的定量评价,以便与圈闭条件配合,分析盆地的含油气远景,为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生油层的地质研究包括生油层的岩性、岩相及厚度研究。
岩性特征是研究生油层的最直观标志,岩性与原始有机质和还原环境有一定的联系。
生油岩一般是粒细、色暗、富含有机质和微体生物化石、常含原生分散状黄铁矿、偶见原生油苗。
常见的生油层主要包括粘土岩类和碳酸盐岩类。
在陆相盆地中,深水湖泊相是最有利的生油岩相,其中又以近海地带深水湖盆的泥岩型剖面生油条件更佳。
在空间上生油最有利的地区是湖盆中央的深水地区,在时间上生油最有利的时期是沉积旋回中的持续沉降阶段。
生油岩岩性特征研究是定性研究烃源岩的生油气条件,而地化特征则是定量评价其生油气潜力。
一个沉积盆地中只有有效的生油岩才能提供商业油气聚集。
作为有效生油岩首先必须具备足够数量的有机质、良好的有机质类型并具一定的有机质热演化程度。
岩石中有足够数量的有机质是形成油气的物质基础,是决定岩石生烃能力的主要因素。
通常采用有机质丰度来代表岩石中所含有机质的相对含量,衡量和评价岩石的生烃潜力。
其中有机碳含量是最主要的有机质丰度指标。
好生油岩都具有较高的有机碳含量,通常将有机碳含量小于0.5%作为泥质生油岩的下限。
沉积岩中有机质的丰度和类型是生成油气的物质基础,但是有机质只有达到一定的热演化程度才能开始大量生烃。
勘探实践证明,只有在成熟生油岩分布区才有较高的油气勘探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