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10355)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研究方向、招生计划、导师、考试科目、参考用书一览表
- 格式:xls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6
公共艺术(纤维艺术方向)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公共艺术(纤维艺术)英文名称:Fiber Art相关背景学科:美术学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深厚造型艺术基础与相关艺术理论知识,掌握纤维艺术多样表现手段及多维空间形态塑造,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从中西方艺术精神融合的角度上进行当代艺术创作的综合性艺术人才。
在学院“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四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下,纤维艺术专业进一步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科研与上手能力的结合,打造创作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人才,满足社会各界对艺术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培养指导思想本专业站在当代艺术创作方法建构的高度,紧密结合当代纤维艺术的创新潮头,构建纤维艺术的创作理念。
本专业指导思想为四个主要方面:1-突出纤维艺术线性、织物、与柔性现成品的特征,着力纤维的材料性与可塑性探索,聚焦纤维表征与人的个体关系,强调深入生活、扎根本土的教学理念。
2-强调纤维语言的基本体验要素及纤维语言的多维表现方式,突出纤维艺术创作的实验性与批判性锋芒。
3-探索纤维艺术于空间中的建构,突破以往常规的三维塑造,向创造性、多元性的造型艺术转变,并借助纤维科学,进行跨学科、跨媒材的交互运用,构建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型造型艺术。
4-探索纤维艺术的东方性精神研究,深入中国以丝麻为特性的表现历史及其自然诗性,并以此为基点,创建当代纤维艺术具有突破性的语言表达。
三、培养要求纤维艺术是实践类造型艺术。
本专业确立以纤维艺术技术基础和纤维艺术创作实践为主的二大教学内涵。
学生通过专业造型基础、专业技术基础、专业创作研究以及专业艺术理论的学习,来了解纤维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基本概念,掌握纤维艺术表现的基本手段与造型能力,以及纤维艺术的创作与思考方法。
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或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了解和掌握纤维艺术学科的基本历史和基础理论;2、了解和掌握纤维艺术造型的规律与方法,熟练掌握纤维媒介的相关制作技术;3、具有独立完成以纤维等不同材料为媒介的多种艺术样式的造型和创作能力;4、了解和熟悉本专业多个研究方向的本质与异同,相关创作方法、基本理念以及各自在艺术和社会领域的发展方向与创造前景;5、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科研和创作能力,以及一定的个性化表现和创造性。
中国美院合作办学博士【原创实用版】目录一、中国美院简介二、合作办学博士项目背景三、项目优势与特点四、招生对象与要求五、申请流程与材料六、合作院校介绍七、项目前景与展望正文一、中国美院简介中国美院,全名中国美术学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美术院校之一。
自 1928 年创立以来,中国美院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艺术人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艺术家和设计师。
二、合作办学博士项目背景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美术教育水平,推动美术创作和研究的国际化发展,中国美院与国际知名院校合作,共同开设了合作办学博士项目。
这一项目旨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我国美术领域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
三、项目优势与特点1.国际化师资队伍:合作办学博士项目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的优秀教授和研究人员,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和前沿的教育资源。
2.丰富的学术资源:项目充分利用合作双方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展览等活动,拓宽学术视野。
3.多元化的研究方向:合作办学博士项目涵盖了美术领域的各个方向,包括美术史论、造型艺术、设计艺术等,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4.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研究,提升学术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四、招生对象与要求1.招生对象:合作办学博士项目面向全国招收具有硕士学位或相当学历的美术领域人才。
2.招生要求:申请人需具备良好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能够适应国际化的教学环境。
五、申请流程与材料1.申请流程:申请人需先提交申请材料,通过初审后参加面试,面试合格者方可被录取。
2.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术成果、作品集、推荐信等。
六、合作院校介绍合作办学博士项目的合作院校均为国际知名美术院校,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学院等。
这些院校在美术领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术资源,为合作办学博士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持。
附表:中国美术学院(10355)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研究方向、招生计划、导师、考试科目、参考用书一览表
美术学艺术学院
注: 1.* 括号中计划数为我院帮扶浙江理工大学教师培养定向计划。
2.英语参考书目:《新编大学英语》三、四册(第二版)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日语参考书目:《标准日本语》初级本上、下册,中级本上、下册。
3.选考德语、法语的考生必须具有相应语种硕士学位外语水平,进校后学位外语自学。
4.同等学力者须加试覆盖本专业研究方向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理论两门科目。
参考书目:《古文观止》, 中、外美术史,《2016年考研政治大纲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
附表:中国美术学院(10355)专业代码及名称研究方向导师计划数考试科目(含初、复试)主要参考用书050403 美术学中国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王冬龄朱青生2名1、命题论文2、书法基础3、命题书法创作4、外语(英、日、德、法任选)5、综合面试1、《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2、《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3、《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4、《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祝遂之1名1、《说文解字》许慎著,中华书局。
2、《观堂集林》王国维著,中华书局。
3、《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4、《中国书法史图录》沙孟海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5、《印学史》沙孟海著,西泠印社出版社。
6、《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7、《历代印学论文选》,西泠印社出版社。
陈振濂1名1、《大学书法创作教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2、《学院派书法创作理论大系》,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线条的世界——中国书法文化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现代中国书法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王赞尉晓榕何加林林海钟闵学林范景中6名1、命题论文2、专业技法3、创作与阐述4、外语(英、日、德、法任选)5、综合面试1、《画学集成》王伯敏、任道斌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2、《思嘉室集》任道斌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3、《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
4、《中国画论类编》俞剑华编。
5、《古画品录》、《历代名画记》、《画史》、《宣和画谱》、《画禅室随笔》、《石涛画语录》(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书画全书》)。
雕塑形态学龙翔曾成钢孙振华2名1、命题论文2、专业技法3、创作与阐述4、外语(英、日、德、法任选)5、综合面试1、《美学概论》王朝闻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繁荣和发展我国文化事业,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健全和完善国家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技能、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表现力,能够胜任本专业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
二、学制及安排学制为2年。
每年9月中旬入学,第一学年安排公共课、基础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第二学年完成毕业创作及学位论文的撰写,就读期间定期向所在院系及导师汇报进展情况并接受导师指导。
整个培养过程不超过4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年半。
三、培养方式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实行导师负责制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
四、课程设置在遵循艺术学研究生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在培养过程中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并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教学采用面授、自学、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公共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增强其理解作品、表现作品和把握作品风格的能力;专业课旨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修养,使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从实践和理论修养两方面都得到提高;选修课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类型课程名称/模块学分备注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原理艺术原理外国语 222由研究生处具体安排,第一学年完成艺术创作方法研究 2 由各院系结合本专业实际安排上课内容专业课专业理论专业技法与创作16 由各院系具体安排,不少于4门课程,参见各系教学进程表。
其中要求安排不少于3周的艺术实践、不少于5次的专题讨论和一定量的文献阅读选修课 8 学习期间,参加全日制研究生的人文素养选秀课程2门;专业选修2门,共计4门课程五、考试要求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实践环节,均需按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
必修课程的考核一律采取考试方式。
中国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简章中国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简章内容中国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简章有哪些?中国美术学院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国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简章,希望大家喜欢!中国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简章第一章总则中国美术学院(英文名称China Academy of Art,国标代码10355),前身为国立艺术院,创建于1928年,现为浙江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美术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美术学、设计学均获评A+,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分获A-、B+,学科综合水平居全国艺术院校之首。
学校28个招生专业中,中国画、书法学、绘画、雕塑、跨媒体艺术、艺术史论、建筑学、风景园林、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动画、艺术与科技、产品设计、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工艺美术、工业设计、摄影、广播电视编导、文物保护与修复、纤维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公共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2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艺术管理、戏剧影视美术设计2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坚守「建设体现中国文化美术研究和教育最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办学定位,着力培养「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四通」人才。
学校办学主体位于浙江杭州,现有杭州南山、象山、良渚、湘湖和上海张江五个校区。
为统筹做好考试招生和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证学校本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学校结合实际,实施“初试+复试”的校考制度。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学校编号历任校长中国美术学院简历中国美术学院(China Academy of Art)位于浙江杭州,是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建于1928年,时称“国立艺术院”。
因国立艺术院蜚声海内外,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唯一承认学历的中国美术类大学。
院拥有杭州南山本部校区、杭州象山中心校区、上海张江校区(上海设计学院)、杭州滨江校区(继续教育学院)共四个校区,地跨杭、沪两市,占地千余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
学院有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教授116人,副教授170余人。
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12%,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7.78%。
教师中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全国百名青年文艺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文化部优秀专家2人,浙江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浙江省教学名师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7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13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8人。
基本形成了以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集群。
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均已获得国家教育部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具有完整的理论与实际结合、全球境域与本土资源互动、人文关怀与社会实用共生、造型与设计学科兼备的学科结构。
中国美术学院历任校长:现任校长许江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证编号:10355:1998年-2006年的学位证书采取全国统一编号,证书编号为12位数,前五位为学位授予单位代码;第六位为授予单位的级别,后四位为各校按授予人员排序的顺序号码。
2: 2006年后学位证书编号为16位。
1 : 普通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证书编号调整为16位数:前五位为学位授予单位代码;第六位为授予学位的级别,博士为2,硕士为3,学士为4;第七至第十位为授予学位的年份。
中国美院博士招生简章2024年范本
一、招生专业及计划
中国美术学院2024年招收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和计划详见《中国美术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2. 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
3. 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攻读博士学位的基本素质。
4. 符合报考专业的学术要求。
三、报名方式及时间
1. 网上报名: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网进行网上报名,并按照系统提示完成相关操作。
2. 报名时间:预计为XX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具体时间以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网公布为准。
四、考试科目及形式
1. 初试:笔试,包括外国语和专业课。
考试时间为XX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2. 复试:面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学术素养、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复试时间预计为XX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五、录取原则及政策
1.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2. 中国美术学院将优先录取来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的优秀考生。
3. 中国美术学院将优先录取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或国际合作经历的优秀考生。
4. 中国美术学院将优先录取具有突出科研成果或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考生。
艺术类博士考什么内容【美术学博士考试科目】美术学博士考试科目美术学博士考试科目英语或日语美术学通论美术学专题1(01方向)美术学专题2(02方向)美术学专题3(03方向)美术学专题4(04方向)美术学专题6(06方向)美术学专题7(07方向)美术学专题8(08方向)美术学专题9(09方向)注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①中国美术史②外国美术史或①艺术概论②专业论文写作或①多媒体理论②专业论文(加试需出具相关专业资质证书)参考书目美术学通论《中国美术史》,洪再新,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中国近现代美术史》阮荣春胡光华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西方美术理论文选》(上、下册), 迟轲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中国画论选读》, 俞剑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美术学专题(参考书目根据报考方向和导师要求不同)1、潘耀昌The Social History of Art, Arnold Hauser, 1957, Vintage Books,或新版或译本;《美术史与观念史》,范景中、曹意强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演进与运动》,郑工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走出巴贝尔》,潘耀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西方美术史学中的中国山水画》,詹姆斯.埃尔金斯(JamesElkins)著,潘耀昌、顾泠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2、陈平《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美术史的形状》第1卷,范景中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西方美术史学史》,陈平,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外国建筑史——从远古至19世纪》,陈平,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3、邱瑞敏《中国现代油画史》,李超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西方美术史十讲》,朱伯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徐建融《中国画的传统与21世纪》,徐建融,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潘天寿,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大风堂中的龙门阵》,张大千,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水墨画》,谢稚柳,上海书报出版社,2003年版;《传统的兴衰》,徐建融,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古书画鉴定概论》,徐邦达,上海人民美术出社,2000年版;《书画心画录》,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5、王孟奇《画论丛刊》,于安浪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中国书画论丛书》,潘印告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6、汪大伟《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翁剑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公共艺术时代》,孙振华,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附表:中国美术学院(10355)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研究方向、招生计划、导师、考试科目、参考用书一览表
注: 1.* 括号中计划数为我院帮扶浙江理工大学教师培养定向计划。
2.英语参考书目:《新编大学英语》三、四册(第二版)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日语参考书目:《标准日本语》初级本上、下册,中级本上、下册。
3.选考德语、法语的考生必须具有相应语种硕士学位外语水平,进校后学位外语自学。
4.同等学力者须加试覆盖本专业研究方向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理论两门科目。
参考书目:《古文观止》, 中、外美术史,《2016年考研政治大纲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