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调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传统节日认知状况调查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特色。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重视程度逐渐降低。
为了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状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
我们明确了调查目标:了解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认知状况和程度。
然后,我们设计了以下问卷:您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1表示完全不了解,10表示非常了解)。
您认为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如何?(1表示完全不重要,10表示非常重要)我们通过线上问卷和线下活动两种方式进行调查。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有趣的现象:最受欢迎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和中秋节,而其他节日如端午节和重阳节相对受欢迎程度较低。
大部分人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偏低,平均得分仅为5分(满分10分)。
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主要是家人团聚、吃团圆饭、赏月和放烟花等传统活动。
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非常重要,但只有30%的人表示会主动了解传统节日的信息。
虽然春节和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中国人心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其他节日如端午节和重阳节等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和推广。
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方式加强人们对传统节日重要性的认识。
现代社会节奏快速,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也趋于简单化,但传统节日仍然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加大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网络、书籍等普及传统节日的知识和文化内涵。
学校可以加强对传统节日的教育力度,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背景、意义和庆祝方式,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可以组织更多的传统节日活动,让人们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鼓励创新,让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开发出更多有趣的节日活动和创意产品,吸引年轻人的参与。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初步了解了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认知状况和程度。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加大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加强教育普及,并鼓励创新,让更多人参与到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来,共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我们特此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A. 男B. 女2. 您的年龄:A. 18岁以下B. 18-30岁C. 31-45岁D. 46-60岁E. 60岁以上3. 您所在地区:(请填写您所在的省份、城市或乡镇)二、节日文化认知4. 您认为以下哪些节日属于我国传统节日?(可多选)A. 春节B. 元宵节C. 清明节D. 端午节E. 中秋节F. 重阳节G. 其他5. 您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了解多少?(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A. 非常了解B. 比较了解C. 一般了解D. 不太了解E. 完全不了解6. 您认为以下哪些传统节日习俗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可多选)A. 祭祖B. 祭天C. 祭神D. 贴春联E. 烧纸钱F. 放鞭炮G. 吃汤圆H. 其他三、节日文化传承7. 您是否在家庭中庆祝传统节日?A. 经常B. 偶尔C. 很少D. 从不8.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传统节日的传承?(可多选)A. 社会变迁B. 经济发展C. 教育普及D. 文化交流E. 个人兴趣F. 其他9.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可多选)A. 加强节日教育B. 开展节日活动C. 举办节日庆典D. 保护文化遗产E. 媒体宣传F. 其他四、节日文化态度10. 您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态度是怎样的?A. 非常喜爱B. 比较喜爱C. 一般D. 不太喜欢E. 完全不喜欢11. 您认为传统节日文化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积极影响?A. 增强民族凝聚力B.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C. 提高文化自信D. 促进家庭和睦E. 其他12. 您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传统节日文化面临哪些挑战?A. 文化同质化B. 传统习俗消失C. 节日商业化D. 年轻人参与度低E. 其他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您的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调查问卷(传统商铺版)
您好!目前,国家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延续。
为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推动传统节日在与新的时代的融合中呈现旺盛的生命活力,我们制作了此调查问卷,耽误您的一些宝贵时间,谢谢!
1.您的商铺主要经营的传统节日食品是什么?
A、饺子
B、月饼
C、粽子
D、元宵
2.您认为现在的传统节日食品是否受到了外来节日食品的冲击?
A、很受冲击
B、一般受冲击
C、和以前一样
3.您会庆祝外来节日吗?
A、会
B、不会
4.您的商铺会在特定的节日到来使得营业额会有明显的增加吗?
A、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加
B、稍微有点增加
C、跟之前一样
5.您是否觉得过某些中国传统节日很被动?很没意思呢?
A.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B.有时有这样的感觉
C.说的很对,我就是这样想的
6.您是否对于近年来的传统节日食品有一些营销举措?若有,请写明有哪些举措?。
端午节问卷调查表端午节问卷调查表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人们对于端午节的认知和庆祝方式,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看法。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年龄在18岁以上的成年人群体,包括男女。
三、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发放。
四、问卷内容1.您是否知道端午节的起源和由来?2.您平时会如何庆祝端午节?3.您认为端午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是什么?4.您是否认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重要意义?5.您是否愿意参与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包粽子等?6.您对于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有何看法?7.您认为应该如何推广和传承传统文化?五、问卷分析1.关于端午节起源和由来,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了解。
其中,有60%以上的受访者知道屈原是端午节的主角。
2.关于庆祝方式,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会吃粽子,并且有一部分人会参加龙舟比赛等活动。
3.关于传统习俗,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吃粽子和赛龙舟。
4.关于传统文化的意义,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重要意义。
其中,有些人认为传统文化可以带给人们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文化认同感。
5.关于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态度,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愿意参与。
其中,有一些人表示会在家里包粽子或者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
6.关于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支持。
其中,有一些人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
7.关于推广和传承传统文化,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和推广。
其中,有一些人提出了应该加强对青少年教育的力度,并且应该建立更多的传统文化体验馆等场所。
六、总结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在现代社会中,端午节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同时也可以看出,在推广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当季传统民俗调查问卷模板
亲爱的朋友们: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季的传统民俗活动,我们诚挚邀请您参与我们的调查问卷,以便收集更多有关这一重要文化遗产的信息。
请您认真回答以下问题,并将问卷于完成后交回,我们将对您的参与表示诚挚的感谢。
1. 您所居住的地区是否有当季的传统民俗活动?
A. 是
B. 否
2. 如果您回答“是”上一个问题,请简要描述一下这个传统民俗活动是什么?
3. 您参与过这个传统民俗活动吗?
A. 是
B. 否
4. 如果您回答“是”上一个问题,请分享您参与的经历。
5. 您认为传统民俗活动对社区的重要性是什么?
A.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B. 加强社区凝聚力
C. 增加社区的知名度
D.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
6. 您是否认为传统民俗活动对年轻一代的教育意义很大?
A. 是
B. 否
7. 如果您回答“是”上一个问题,请简要说明为何这样认为。
8. 您是否认为应该加强对当季传统民俗活动的保护和传承?
A. 是
B. 否
9. 如果您回答“是”上一个问题,请提出您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
10. 您是否认为传统民俗活动与现代生活的结合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
A. 是
B. 否
11. 如果您回答“是”上一个问题,请举例说明。
12. 您对传统民俗活动的未来发展有任何建议吗?
感谢您抽出时间参与我们的调查问卷。
您的意见和建议将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推动传统民俗活动的保护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如有其他相关信息或观点,欢迎您在空白处进行补充。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参与!
最诚挚的问候,
调查团队。
我知道的端午节调查表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民族节日之一。
它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会包粽子、赛龙舟、挂艾叶、饮雄黄酒等一系列传统活动。
每年的端午节都备受人们热爱和关注。
为了了解端午节在不同人群中的影响和普及情况,我们决定开展一份名为“我知道的端午节调查表”的问卷调查。
我们的问卷调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个人信息调查。
此部分主要了解受访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等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端午节文化调查。
我们将会询问受访者对端午节的认知程度、端午节的由来和相关传说等。
第三部分:端午节传统食品调查。
我们将会询问受访者对端午节传统食品——粽子的喜好程度、制作过程、口味偏好等情况。
第四部分:端午节活动调查。
我们将会询问受访者对端午节传统活动的参与情况、喜好程度和态度,例如赛龙舟、挂艾叶等。
第五部分:社会传播调查。
我们将会询问受访者了解端午节的渠道、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端午节等等。
我们的问卷调查将会在社交网络、公共场所、社区等渠道进行,我们将会收集并整理所有的调查数据,分析被调查人群对端午节的认知程度、传统习俗的普及和传承情况,粽子等传统美食的喜好程度和口味偏好,以及社会传播和宣传引导的成效等等。
在调查完成后,我们将会通过报告或者其他途径将调查结果对外公布。
通过这份调查,我们希望了解到不同年龄、职业、文化、地区群体对端午节的认知和喜爱程度,有针对性地对端午节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推广,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端午节,从而促进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端午节不仅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世界上具有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节日之一。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到整个社会对于端午节的认知和看法,推动端午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好地发挥端午节在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端午节成为更加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节日。
重阳节调查表重阳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寄托。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人们对重阳节的认知、参与度以及期望,我们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
以下是本次重阳节调查表的详细情况。
一、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受到挑战。
重阳节作为尊老、敬老、爱老的节日,其传承和发展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开展此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社会对重阳节的重视程度和传承现状,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重阳节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目的1、了解人们对重阳节的起源、习俗等方面的认知程度。
2、探究人们在重阳节期间的参与活动情况。
3、分析不同年龄段、性别、地域的人群对重阳节的态度和看法差异。
4、收集人们对重阳节传承和发展的建议和期望。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线上问卷调查和线下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有效问卷_____份,访谈记录_____份。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1、对重阳节的认知大部分受访者知道重阳节是在农历九月初九,但对于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了解相对较少。
约_____%的人能够准确说出重阳节的一些传统习俗,如登高、赏菊、插茱萸等,但仍有部分人对这些习俗的具体含义和文化内涵不太清楚。
2、重阳节期间的参与活动在重阳节期间,约_____%的人会选择陪伴家中长辈,表达关爱和敬意。
参与登高活动的人数占比约为_____%,而赏菊和插茱萸等传统活动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约_____%的人会通过电话、短信或社交媒体向长辈送上祝福,但亲自为长辈准备礼物或安排庆祝活动的比例相对较少。
3、不同人群的态度和看法年龄方面,老年人对重阳节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年轻人则相对较低。
但随着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重视重阳节。
性别差异方面,女性在重阳节期间更倾向于陪伴长辈、准备礼物等,而男性则更多地参与登高等户外活动。
地域方面,农村地区对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保留相对较好,城市地区则更注重通过现代方式表达对长辈的关爱。
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
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
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中国传统节日调查问卷1. 您的年龄段 :A.18岁以下 B.18-30 C.31-50 D.51-70 E.70岁以上您的职业或曾经从事的工作:2. 您是否在春节感到节日气氛? [单选题]A.是,节日气氛浓 C.没感觉,和平时一样B.一般,但没以前那么好 D.不关心3.你知道中国各个节日的由来吗?[单选题]A. 绝大部分都知道 C.知道重要的几个节日由来B.知道一部分节日由来 D. 完全不知道4. 你是否坚持传统节日的习俗? [单选题]A. 全部坚持 C. 主要是重大节日,坚持小部分B.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坚持大部分 D. 基本没有5. 您盼望节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单选题]A.可以睡懒觉,不用上课,工作 C.可以感受节日气氛,学习传统文化B. 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 D.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6. 您或是您身边的朋友会经常过西方的节日吗 ?[单选题]A.全部 C.偶尔B. 经常 D.不会7. 你认为中国人过传统节日的方式和外国人庆祝洋节的方式的本质区别是 :[单选题]A.中国人注重精神,外国人注重物质B.中国人讲究形式,外国人更注重细节C.中国人节日崇尚文化,外国人则更崇尚祝福和礼物等形式D.其他 _________________8. 你对于法定节假日的修订增加了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看法 [单选题]A.有必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B.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走形式C.旧的繁文缛节又流行起来, 不利于社会进步D.无所谓,不关心9. 你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吗?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而且还是一个辟邪除瘟的日子,你对此的认识 [单选题]A.都了解 C.了解小部分B.了解大部分 D.几乎不了10. 在你家乡冬至节有哪些风俗 [多选题]A. 包饺子B. 吃羊肉C. 吃混沌D .祭祖E.亲人团聚F.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11. 关于节日风俗和现代生活之间,您认为 [多选题]A. 节日风俗很重要。
端午节我知道调查表幼儿园一、调查背景1.1 端午节概述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位于农历五月初五,源于中国古代对抗瘟疫的习俗,“端午”即表示“消除中暑”的意思。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1.2 端午节庆祝方式在端午节这一天,中国人会进行一系列传统的庆祝活动。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龙舟竞赛、包粽子、挂艾叶、戴五彩丝线等。
此外,还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佩香囊、穿彩线、踏艾叶等习俗活动,让人们能够感受到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
二、调查目的通过在幼儿园进行端午节知识调查,旨在了解幼儿对端午节的认知程度,以及他们对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是否感兴趣。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为幼儿园制定端午节教育活动提供依据,促进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传承。
三、调查内容3.1 幼儿对端午节的了解程度请问你知道什么是端午节吗?(可以多选)•☐知道•☐不知道3.2 幼儿对端午节的庆祝活动的认知请问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庆祝活动吗?(可以多选)•☐龙舟竞赛•☐包粽子•☐挂艾叶•☐戴五彩丝线•☐其他(请填写)__________________3.3 幼儿是否参与端午节的庆祝活动请问你有参加过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吗?•☐有参加过•☐没有参加过3.4 幼儿是否对端午节庆祝活动感兴趣请问你对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感兴趣吗?•☐非常感兴趣•☐一般感兴趣•☐不感兴趣四、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幼儿进行端午节调查,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多数幼儿(90%以上)知道什么是端午节,了解程度较高。
•幼儿对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中,最为熟悉的是龙舟竞赛和包粽子,其他活动的认知程度较低。
•大部分幼儿(80%以上)没有参加过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参与度较低。
•幼儿对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感兴趣程度不一,约有60%的幼儿对庆祝活动感兴趣。
五、调查结果应用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幼儿对端午节的了解程度较高,说明家庭和学校对端午节的教育有一定成效。
端午节调查报告表格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在这一天庆祝,举行各种活动和仪式。
为了了解人们在端午节的庆祝方式和习俗,本次针对不同年龄段、职业和地区的人群进行了调查,得到了以下报告表格。
一、年龄段年龄段节日庆祝方式常见习俗喜欢的食品20岁以下网络直播,吃粽子入手划龙舟,锣鼓喧天鲜肉粽,巧克力粽,水果粽20-40岁回家聚会,登高赛龙舟划龙舟比赛,饮雄黄酒端午粽,咸肉粽,五花肉粽40-60岁做手工艺品,道听途说传统故事赛龙舟比赛,穿菖蒲,吃茱萸肉粽,蛋黄粽,枣、核桃等果仁粽60岁以上自己包粽子,庭院开趴做艾草艺品,贴门神甜粽,腊肉粽,豆沙粽,桂花粽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于端午节的庆祝方式和喜欢的食品有所不同。
20岁以下的年轻人更倾向于在网上观看直播,吃一些奇特的粽子,而60岁以上的老人则更喜欢简单的甜粽和腊肉粽。
这说明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审美和文化追求,因此传统文化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被新一代人所接受。
二、职业职业节日庆祝方式常见习俗喜欢的食品农民穿五彩衣,划龙舟比赛毒酒驱瘟神咸肉粽,五花肉粽教师当地文化教育活动,学生创作节日手工教授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新米粽,肉粽,蛋黄粽上班族公司组织文化活动,自己包粽子赛龙舟比赛,吊艾草粽、茶、鸡蛋企业家赠送礼品给员工,参加慈善活动打鸡蛋赛,称刺犀粽子、酒、茶从职业维度来看,各行各业的人群对于端午节的庆祝方式和食品的喜好也有所不同。
农民更倾向于传统的划龙舟比赛和吃咸肉粽等传统食品,教师则更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上班族和企业家则更加关注公司活动和企业社会责任。
这说明在城乡、职业差异等多元化背景下,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也应当进行多样化的延伸和创新。
三、地区地区节日庆祝方式常见习俗喜欢的食品北京参观龙舟比赛,品尝糯米饭糕赏菖蒲花,喝雄黄酒五香牛肉、广式蛋黄酥、干贝粽上海吃粽子和饮食节,参加科技主题活动游轮示爱,入手燃香炉南乳肉、八宝粽、桃花酥、糕点广东参观龙舟比赛,饮茶用芦荟水洗脸,贴菖蒲叉烧肉、腊味粽、甜豆沙面包、凤凰卷四川买艾草洗澡,打叶竹箭赛龙舟,草坪野餐金华火腿肉、腊八粥、烧卖、五丰鱼由调查得知,不同地区的人们在端午节的庆祝方式和喜欢的食品也不尽相同。
中国传统节日调查会计系普会7班姚亚男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目前,国家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
农历节日腊八节[腊月初八] 除夕[腊月最后一天] 春节[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夕节[七月初七] 中元节[七月十五日]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重阳节[九月九日] 下元节[十月十五日]二十四节气小寒[1月6日] 大寒[1月20日] 立春[2月4日] 雨水[2月19日] 惊蛰[3月6日] 春分[3月21日]清明[4月5日] 谷雨[4月20日] 立夏[5月6日] 小满[5月21日] 芒种[6月6日] 夏至[6月22日]小暑[7月7日] 大暑[7月23日] 立秋[8月8日] 处暑[8月23日] 白露[9月8日] 秋分[9月23日]寒露[10月8日] 霜降[10月24日] 立冬[11月8日] 小雪[11月22日] 大雪[12月7日] 冬至[12月17]中国传统节日有许多习俗,以春节为例,春节的习俗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
浙江各地的风俗与全国一样,新春佳节也特别隆重、热闹、庆祝活动以吉祥为核心,丰富多彩;主要有放爆仗、拜年、吃年糕等吉祥风俗。
初一必讲吉利话:《西湖浏览志》载,明代杭州等地春节每家每户在厅堂上把柏树的枝杆插在柿饼上,下面以大桔子托住,应“百事大吉”之句;因为柏、柿、桔即“百事吉”谐音。
小年夜的习俗:苏杭一带把正月初三作为“小年夜“的习俗,这一天不能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
这天每户接灶神,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备香火,素菜供奉于井栏旁,并将除夕在井栏上新贴的红纸封条揭去,名曰:“开井”。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调查问卷(1)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调查问卷1、你的性别。
()A、男B、女C、其他2、你现在的年级。
()A、本科生B、研究生C、博士生D、博士后3.你认为下面哪些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多选)。
()A 、春节B、国庆节 C 、劳动节D、清明节E、建军节F、情人节G、中秋节H、重阳节I、端午节4、你对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冬至节了解多少?()A、都比较了解B、了解一点C、只是听说过D、都不知道5、你知道清明节在哪一天吗?()A、阴历4月初5B、阳历4月5日 C.、阳历4月4日或5日 D.、不知道6、你喜欢过情人节还是七夕节?()A、七夕 B 、情人节C、两者都过D、两者都不过7、除父母生日外,你会选择在下面哪个节日送他们礼物?()A、感恩节B、春节C、元宵节D、父亲节、母亲节8、你熟知哪个节日的由来?(多选)()A、春节B、圣诞节C、重阳节D、清明节E、元宵节F、感恩节G、端午节9.、你知道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吗?()A. 屈原B. 姜子牙C. 介子推D. 苏武E. 不知道10、你了解以下哪些外国节日的由来(多选)()A、圣诞节B、情人节C、万圣节D、愚人节E、感恩节F、都不太了解11、.你对中国传统节日过节方式的看法?()A、没有必要改变过节方式,严格遵照传统习俗B.、可适当改变传统过节方式,但要保留精华C、任其随时代变化D、根据自己爱好,不必顾及传统12、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春节和重阳节的的节日氛围如何(春节:)(重阳节:)A、热闹,氛围很浓厚B、比较热闹,氛围比较浓厚C、一般般,没有什么氛围D、无所谓13、你对于传统节日的态度如何?()A、人们仍然记得并期待传统节日的到来B、除了还记得要吃粽子、月饼、元宵之类的,其他也没留下什么了C、若重要的节日,如春节、中秋等,还是会和家人一起过节,但大多已没什么意思了D、其他________14、中国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你更喜欢哪个()A、传统节日(答第11题,跳过第12、13题)B、外来节日(答第12、13题,跳过第11题)15、你为什么喜欢传统节日?()A、自有古老的魅力B、习俗有趣C、有独特的内涵D、习惯成自然E、其它________16、你为什么不喜欢传统节日?()A、内涵传统没新意B、习俗过时C、周围没人还过D、洋节更有意思E、其它________17、你认为外来节日是什么吸引你?()A、猎奇心理B、从众心理C、形式新颖D、其他__________18、你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何看法?()A、都很好B、有其精华,也有陈旧的思想糟粕应弃之,但前者更多C、都不是很好D、有其精华,也有陈旧的思想糟粕应弃之,但后者更多19、你对外来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的态度如何?()A、既然从外传进来了,自有它们吸引人的地方,也确实如此B、在过了几次洋节之后,发现还是喜欢中国传统节日,这些洋节还是不适合自己C、从最初就不喜欢这些从外传进来的节日,像文化入侵一般20、你希望一下哪个节日可以成为我国法定节日?( )A、情人节B、万圣节C、感恩节D、圣诞节E、其他___________21、你对传统节日的良好发展还有什么建议?()A、恢复更多的节日并放假B、政府应开展传统纪念活动C、从现在创造一些有趣的活动并发展让它流传下去D、对于外来的节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西合璧E、其他________22、当你听到韩国将端午节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你有何感想?()A、感到气愤B、感到羞愧C、感到遗憾D、无所谓23、你认为弘扬传统文化与当下的中国社会发展关系如何?()A、非常密切B、比较密切C、一般般D、没多大关系24、你认为传统节日应该怎样做才能吸引你?()A、恢复更多的节日并放假B、政府应开展传统纪念活动C、从现在创造一些有趣的活动并发展让它流传下去D、对于外来的节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西合璧E、其他_______________25、关于节日风俗和现代生活之间,你认为()A、节日风俗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