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代谢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10.00 KB
- 文档页数:17
生物化学课程教案课程编号:总学时:周学时: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开课时间:学年第学期使用教材:授课教师姓名:第八章氨基酸代谢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5分钟)(一)维持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复蛋白质是组织、细胞的重要结构物质,参与组织、细胞的组成。
膳食中必须提供足够质和量的蛋白质,才能维持组织、细胞的生长、更新和修复。
(二)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体内有多种功能的蛋白质、多肽,执行多种特殊生理功能,如催化功能(如酶)、调节功能(如激素)、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脂蛋白)、储存功能(如肌红蛋白、铁蛋白)、保护功能(如抗体、补体、凝血酶原)、维持体液胶体渗透压(如清蛋白)等。
(三)氧化供能体内蛋白质、多肽分解成氨基酸后,经脱氨基作用生成的α酮酸可直接或间接参加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
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产生17.19kJ(4.1kcal)能量,是体内能量来源之一。
一般来说,成人每日约有18%的能量来自蛋白质。
因为蛋白质的这种功能可由糖及脂肪代替,所以供能是蛋白质的次要生理功能。
(四)转变为糖类和脂肪。
二、氮平衡(5分钟)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约16%,食物中的含氮物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因此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概况可根据氮平衡实验来确定。
即测定尿与粪中的含氮量(排出氮)及摄入食物的含氮量(摄入氮)可以反映人体蛋白质的代谢概况。
氮平衡有三种情况(1)氮总平衡:摄入氮=排出氮,反映正常成人的蛋白质代谢情况,即氮的“收支”平衡。
(2)氮正平衡:摄入氮>排出氮,部分摄入的氮用于合成体内蛋白质。
儿童、孕妇及恢复期病人属于此种情况。
(3)氮负平衡:摄入氮<排出氮。
例如饥饿或消耗性疾病患者。
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0分钟)人体内有8种氨基酸不能合成,即: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蛋氨酸,必须由食物供给,称营养必需氨基酸,含有必需氨基酸种类多和数量足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反之营养价值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氮平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氨基酸代谢库、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α-酮酸的代谢去路,体内氨的来源、尿素的生成的鸟氨酸循环,一碳单位的概念、辅酶、生理功用,甲硫氨酸与转甲基作用、活性甲基的供体、甲硫氨酸循环的过程与生理意义,肌酸的合成。
2、熟悉氨基酸的吸收、蛋白质的腐败作用,氨的转运,个别氨基酸的代谢,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代谢,儿茶酚胺与黑色素的合成。
3、了解蛋白质的生理需要量,蛋白质的消化,γ-谷氨酰基循环过程,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临床意义,高血氨症和氨中毒,白化病、苯丙酮酸尿症,支链氨基酸的代谢。
二、教学重点、疑点:教学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
教学疑点:氨中毒学说。
三、教学方法设计:1.联系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引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基酸,简单说明由于蛋白质在体内先分解为氨基酸而后再进一步代谢,所以学习氨基酸代谢之前,首先叙述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问题,从蛋白质降解与动态平衡引出氨基酸代谢库的概念,先从总的方面讲述氨基酸的来源和去路,再分别详细阐述;以氨的来源和去路为线索讲述氨的代谢;2.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深入浅出,抓住关键;3.语言表达、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相结合,讲课过程中注意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增加讲课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4. 在一些重点或关键处可适当板书,起到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思路从而更易掌握的作用;5. 课堂上多提问,与学生交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可先设疑,在后续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做到深入浅出,逐层剥离。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电脑、教鞭、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一)联系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引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基酸,简单说明由于蛋白质在体内先分解为氨基酸而后再进一步代谢,引入氨基酸代谢;(二)讲述本章的教学内容第七章氨基酸代谢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共80分钟)一、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性( 5分钟)二、蛋白质的需要量和营养价值( 10分钟)第二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一、蛋白质的消化( 2分钟)二、氨基酸的吸收( 3分钟)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5分钟)第三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一、体内蛋白质的转换更新( 5分钟)二、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40分钟)三、α-酮酸的代谢( 10分钟)第四节氨的代谢(共80分钟)一、体内氨的来源(15分钟)二、氨的转运(10分钟)三、尿素的生成(40分钟)第五节个别氨基酸的代谢一、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15分钟)(共80分钟)二、一碳单位的代谢(25分钟)三、含硫氨基酸的代谢(25分钟)四、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20分钟)五、支链氨基酸的代谢(10分钟)合计:6学时(240分钟)六、小结:本章重点介绍了氮平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氨基酸代谢库、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α-酮酸的代谢去路,体内氨的来源、尿素的生成的鸟氨酸循环,一碳单位的概念、辅酶、生理功用,甲硫氨酸与转甲基作用、活性甲基的供体、甲硫氨酸循环的过程与生理意义,肌酸的合成。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一、教学目标1.了解蛋白质酶促降解过程中各种主要酶的作用。
2.掌握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一般规律,包括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和脱羧基作用。
3.掌握氨基酸分解产物氨和酮酸的进一步代谢。
4.了解氨基酸合成代谢的一般过程。
5.对于个别氨基酸的代谢,作为一般内容了解。
二、生化术语1.生物固氮作用(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大气中的氮被还原为氨的过程。
生物固氮只发生在少数的细菌和藻类中。
2.脱氨(deamination):在酶的催化下从生物分子(氨基酸或核苷酸分子)中除去氨基的过程。
3.氧化脱氨(oxidative deamination):α-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脱氨生成相应α-酮酸的过程。
氧化脱氨过程实际上包括脱氢和水解两个步骤。
4.转氨酶(transaminases):也称之氨基转移酶(aminotransferases)。
催化一个α-氨基酸的α-氨基向一个α-酮酸转移的酶。
5.转氨(transamination):一个α-氨基酸的α-氨基借助转氨酶的催化作用转移到一个α-酮酸的过程。
6.乒乓反应(ping-pong reaction):在该反应中,酶结合一个底物并释放出一个产物,留下一个取代酶,然后该取代酶再结合第二个底物和释放出第二个产物,最后酶恢复到它的起始状态。
7.氨基酸的联合脱氨作用(transdeamination): 一般认为氨基酸在体内不是直接氧化脱去氨基,而是采取联合的方式进行。
有以L-谷氨酸脱氢酶为中心的联合脱氨和嘌呤核苷酸循环两种方式,后者是氨基酸脱氨的主要的方式。
8.尿素循环(urea cycle):是一个由4步酶促反应组成的可以将来自氨和天冬氨酸的氮转化为尿素的代谢循环。
该循环是发生在脊椎动物肝脏中的一个代谢循环9.生糖氨基酸(glucogenic amino acids):那些降解能生成可作为糖异生前体分子,例如丙酮酸或柠檬酸循环中间代谢物的氨基酸。
氨基酸代谢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生物化学课程教案课程编号:总学时:周学时: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开课时间:学年第学期使用教材:授课教师姓名:第八章氨基酸代谢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5分钟)(一)维持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复蛋白质是组织、细胞的重要结构物质,参与组织、细胞的组成。
膳食中必须提供足够质和量的蛋白质,才能维持组织、细胞的生长、更新和修复。
(二)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体内有多种功能的蛋白质、多肽,执行多种特殊生理功能,如催化功能(如酶)、调节功能(如激素)、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脂蛋白)、储存功能(如肌红蛋白、铁蛋白)、保护功能(如抗体、补体、凝血酶原)、维持体液胶体渗透压(如清蛋白)等。
(三)氧化供能体内蛋白质、多肽分解成氨基酸后,经脱氨基作用生成的α酮酸可直接或间接参加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
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产生17.19kJ(4.1kcal)能量,是体内能量来源之一。
一般来说,成人每日约有18%的能量来自蛋白质。
因为蛋白质的这种功能可由糖及脂肪代替,所以供能是蛋白质的次要生理功能。
(四)转变为糖类和脂肪。
二、氮平衡(5分钟)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约16%,食物中的含氮物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因此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概况可根据氮平衡实验来确定。
即测定尿与粪中的含氮量(排出氮)及摄入食物的含氮量(摄入氮)可以反映人体蛋白质的代谢概况。
氮平衡有三种情况(1)氮总平衡:摄入氮=排出氮,反映正常成人的蛋白质代谢情况,即氮的“收支”平衡。
(2)氮正平衡:摄入氮>排出氮,部分摄入的氮用于合成体内蛋白质。
儿童、孕妇及恢复期病人属于此种情况。
(3)氮负平衡:摄入氮<排出氮。
例如饥饿或消耗性疾病患者。
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0分钟)人体内有8种氨基酸不能合成,即: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蛋氨酸,必须由食物供给,称营养必需氨基酸,含有必需氨基酸种类多和数量足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反之营养价值低。
(一)维持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复蛋白质是组织、细胞的重要结构物质,参与组织、细胞的组成。
膳食中必须提供足够质和量的蛋白质,才能维持组织、细胞的生长、更新和修复。
(二)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体内有多种功能的蛋白质、多肽,执行多种特殊生理功能,如催化功能(如酶)、调节功能(如激素)、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脂蛋白)、储存功能(如肌红蛋白、铁蛋白)、保护功能(如抗体、补体、凝血酶原)、维持体液胶体渗透压(如清蛋白)等。
(三)氧化供能体内蛋白质、多肽分解成氨基酸后,经脱氨基作用生成的α酮酸可直接或间接参加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
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产生17.19kJ(4.1kcal)能量,是体内能量来源之一。
一般来说,成人每日约有18%的能量来自蛋白质。
因为蛋白质的这种功能可由糖及脂肪代替,所以供能是蛋白质的次要生理功能。
(四)转变为糖类和脂肪。
二、氮平衡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约16%,食物中的含氮物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因此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概况可根据氮平衡实验来确定。
即测定尿与粪中的含氮量(排出氮)及摄入食物的含氮量(摄入氮)可以反映人体蛋白质的代谢概况。
氮平衡有三种情况(1)氮总平衡:摄入氮=排出氮,反映正常成人的蛋白质代谢情况,即氮的“收支”平衡。
(2)氮正平衡:摄入氮>排出氮,部分摄入的氮用于合成体内蛋白质。
儿童、孕妇及恢复期病人属于此种情况。
(3)氮负平衡:摄入氮<排出氮。
例如饥饿或消耗性疾病患者。
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人体内有8种氨基酸不能合成,即: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蛋氨酸,必须由食物供给,称营养必需氨基酸,含有必需氨基酸种类多和数量足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反之营养价值低。
第二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一、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自学)二、蛋白质的腐败作用肠道细菌对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和未被吸收的氨基酸所起的作用称为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因此,蛋白质的腐败作用是细菌的代谢过程,以无氧分解为主。
生物化学课程
教
案
课程编号:
总学时:周学时: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
开课时间:学年第学期
使用教材:
授课教师姓名:
第八章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5分钟)
(一)维持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复蛋白质是组织、细胞的重要结构物质,参与组织、细胞的组成。
膳食中必须提供足够质和量的蛋白质,才能维持组织、细胞的生长、更新和修复。
(二)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体内有多种功能的蛋白质、多肽,执行多种特殊生理功能,如催化功能(如酶)、调节功能(如激素)、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脂蛋白)、储存功能(如肌红蛋白、铁蛋白)、保护功能(如抗体、补体、凝血酶原)、维持体液胶体渗透压(如清蛋白)等。
(三)氧化供能体内蛋白质、多肽分解成氨基酸后,经脱氨基作用生成的α酮酸可直接或间接参加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
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产生能量,是体内能量来源之一。
一般来说,成人每日约有18%的能量来自蛋白质。
因为蛋白质的这种功能可由糖及脂肪代替,所以供能是蛋白质的次要生理功能。
(四)转变为糖类和脂肪。
二、氮平衡(5分钟)
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约16%,食物中的含氮物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因此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概况可根据氮平衡实验来确定。
即测定尿与粪中的含氮量(排出氮)及摄入食物的含氮量(摄入氮)可以反映人体蛋白质的代谢概况。
氮平衡有三种情况
(1)氮总平衡:摄入氮=排出氮,反映正常成人的蛋白质代谢情况,即氮的“收支”平衡。
(2)氮正平衡:摄入氮>排出氮,部分摄入的氮用于合成体内蛋白质。
儿童、孕妇及恢复期病人属于此种情况。
(3)氮负平衡:摄入氮<排出氮。
例如饥饿或消耗性疾病患者。
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0分钟)
人体内有8种氨基酸不能合成,即: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蛋氨酸,必须由食物供给,称营养必需氨基酸,含有必需氨基酸种类多和数量足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反之营养价值低。
第二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一、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自学)
二、蛋白质的腐败作用(5分钟)
肠道细菌对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和未被吸收的氨基酸所起的作用称为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