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的代谢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氨基酸生物合成的一般途径
- 格式:doc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17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概况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名称(英文):Biochemistry课程编号:B16015课程总学时:理论54学时实验40学时课程学分:4.5课程分类:必修课开设学期:第3、4学期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本科先行课:《植物学》、《动物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后续课程:《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生物化学课是生物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其先行课为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
本课程的作用是为后续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并提供实验技术和方法。
其任务是掌握植物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认识和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物质组成及其结构、性质和功能,了解和掌握有机物代谢的途径和基本条件,了解代谢调控的方式、过程及意义。
三、主要内容、重点及难点绪论(一)目的要求掌握生物化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和现状,了解生物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1.生物化学的定义2.生物化学的内容4.生物化学的发展及现状(三)重点生物化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四)难点生物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第一章氨基酸(一)目的要求掌握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性质。
(二)主要内容第一节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第二节氨基酸的性质(三)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四)难点氨基酸性质第二章蛋白质(一)目的要求掌握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蛋白质的结构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的非共价键;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第三节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性质及等电点;胶体性质;蛋白质的沉淀;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颜色反应;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三)重点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四)难点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氨基酸的生物化学特性和生物合成途径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对生命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作为代谢产物参与生物化学反应,还可以作为合成其他生化物质的前体。
本文将介绍氨基酸的生物化学特性以及生物合成途径。
一、氨基酸的生物化学特性1. 化学结构:氨基酸一般由一个氨基(-NH2)、一个羧基(-COOH)和一个侧链基团组成。
侧链基团的不同决定了氨基酸的特性和功能。
2. 光学活性:除了丙氨酸外,其他氨基酸都存在手性中心,存在两种光学异构体,即L-和D-型。
在自然界中,生物体主要合成和利用L-型氨基酸。
3. 酸碱特性:由于存在氨基和羧基,氨基酸显示酸碱特性。
在中性pH条件下,氨基酸呈现出等电点(pI),即其电荷净值为0。
4. 缓冲作用:由于氨基酸具有酸碱特性,它们可以在生物体内起到缓冲作用,维持体内pH的稳定。
5. 水溶性:氨基酸具有不同的水溶性,与侧链基团的性质有关。
极性侧链的氨基酸溶解度较高,非极性氨基酸溶解度较低。
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主要包括脱氨酶途径、反应序列途径和转氨基酸途径。
1. 脱氨酶途径:脱氨酶途径是氨基酸合成的主要途径,通过脱氨酶酶的作用,从酮酸骨架上去除氨基团,形成氨基酸。
例如,谷氨酸脱氨酶催化谷氨酸转化为α-酮戊二酸和游离氨。
2. 反应序列途径:反应序列途径是通过多个酶催化氨基酸的合成,其中每个酶只催化整个反应序列中的一步。
例如,鸟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就包括丝氨酸合成酶、半胱氨酸合成酶等多个酶的催化。
3. 转氨基酸途径:转氨基酸途径是通过转氨酶的作用,在不同的氨基酸之间进行转化。
例如,天冬酰-丙酰谷氨酸转氨酶催化谷氨酸和苹果酸转化为天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
除了通过合成途径合成氨基酸,细菌和植物还可以通过自养合成氨基酸,这些生物体内拥有完整的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
综上所述,氨基酸具有多种生物化学特性,其生物合成途径丰富多样。
了解氨基酸的特性和合成途径,对于进一步理解蛋白质合成和生物代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目的和要求】1、掌握体内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氨的来源与去路;掌握氨基酸脱氨基方式及基本过程;2、掌握一碳单位的定义、种类、载体和生物学意义。
3、熟悉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临床应用。
4、了解个别氨基酸代谢,了解氨基酸代谢中某个酶缺陷或活性低时所导致的氨基酸代谢病。
【本章重难点】1氨基酸的来源和去路2.氨的来源和去路3.鸟氨酸循环4.联合脱氨基作用学习内容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第二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第三节个别氨基酸的代谢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一氨基酸的来源和去路㈠氨基酸的来源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参加体内代谢的氨基酸,除经食物消化吸收来以外,还来自组织蛋白质分解和自身合成。
这些氨基酸混为一体,分布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构成氨基酸代谢库。
体内的氨基酸的来源和去路保持动态平衡,它有三个来源:⒈食物蛋白质经消化吸收进入体内的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二十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需要而不能自身合成,必需由食物供给的,称为必需氨基酸。
它们为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及蛋氨酸。
其余十二种氨基酸在体内可以合成或依赖必需氨基酸可以合成,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食物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比例。
种类齐全、数量大、比例与人体需要越接近,其营养价值越高。
为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把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必需氨基酸相互补充,从而提高氨基酸的利用率,称为蛋白质营养的互补作用。
蛋白质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不能直接输入人体,否则会产生过敏现象。
进入机体前必先在肠道水解成氨基酸,然后吸收入血。
蛋白质的消化作用主要在小肠中进行,由内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及弹性蛋白酶)和外肽酶(羧基肽酶、氨基肽酶)协同作用,水解成氨基酸,水解生成的二肽也可被吸收。
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及蛋白质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代谢,其代谢过程可产生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吲哚、酚类、胺类和氨),此过程称为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一、概述20种基本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已基本阐明,其中人类不能合成的10种氨基酸,即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称为必须氨基酸。
氨基酸的合成途径主要有以下5类:1. 谷氨酸类型,由a-酮戊二酸衍生而来,有谷氨酸、谷氨酰胺、脯氨酸和精氨酸,蕈类和眼虫还可合成赖氨酸。
2. 天冬氨酸类型,由草酰乙酸合成,包括天冬氨酸、天冬酰胺、甲硫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细菌和植物还合成赖氨酸。
3. 丙酮酸衍生类型,包括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为异亮氨酸和赖氨酸提供部分碳原子。
4. 丝氨酸类型,由3-磷酸甘油酸合成,包括丝氨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
5. 其他,包括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
二、脂肪族氨基酸的合成(一)谷氨酸类型1. 谷氨酸:由a-酮戊二酸与氨经谷氨酸脱氢酶催化合成,消耗NADPH,而脱氨时则生成NADH。
2. 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合成酶可催化谷氨酸与氨形成谷氨酰胺,消耗一个ATP,是氨合成含氮有机物的主要方式。
此酶受8种含氮物质反馈抑制,如丙氨酸、甘氨酸等,因为其氨基来自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可在谷氨酸合成酶催化下与a-酮戊二酸形成2个谷氨酸,这也是合成谷氨酸的途径,比较耗费能量,但谷氨酰胺合成酶Km小,可在较低的氨浓度下反应,所以常用。
3. 脯氨酸:谷氨酸先还原成谷氨酸g-半醛,自发环化,再还原生成脯氨酸。
可看作分解的逆转,但酶不同,如生成半醛时需ATP活化。
4. 精氨酸:谷氨酸先N-乙酰化,在还原成半醛,以防止环化。
半醛转氨后将乙酰基转给另一个谷氨酸,生成鸟氨酸,然后与尿素循环相同,生成精氨酸。
5. 赖氨酸:蕈类和眼虫以a-酮戊二酸合成赖氨酸,先与乙酰辅酶A缩合成高柠檬酸,异构、脱氢、脱羧生成a-酮己二酸,转氨,末端羧基还原成半醛,经酵母氨酸转氨生成赖氨酸。
(二)天冬氨酸类型1. 天冬氨酸:由谷草转氨酶催化合成。
2. 天冬酰胺:由天冬酰胺合成酶催化,谷氨酰胺提供氨基,消耗一个ATP 的两个高能键。
氨基酸代谢一、教学大纲基本要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氨基酸代谢库,必需氨基酸,氮平衡,氨基酸代谢概论,氨基酸的脱氨基、转氨基、联合脱氨基作用;蛋白质降解,尿素循环,氨基酸合成代谢;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氨基酸的碳链代谢,氨的排出、转运。
二、本章知识要点(一)氨基酸代谢概述蛋白质作为动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
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所以氨基酸代谢是蛋白质代谢的重要内容。
1.蛋白质的消化、吸收(1)蛋白质的消化动物的唾液中虽有少量唾液蛋白质酶能分解蛋白质,但在整个消化过程中,其作用不大。
蛋白质食物主要是在胃和小肠中进行消化的。
胃粘膜主细胞可分泌胃蛋白酶原,胰液能提供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弹性蛋白酶原和羧基肽酶原,这些酶原激活后可转变成有活性的酶,在这些酶以及动物体所含的氨肽酶、羧肽酶和二肽酶等共同作用下,来完成日粮中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2)蛋白质的吸收在正常情况下,只有氨基酸及少量二肽、三肽能被动物体吸收进入血液。
这种吸收主要在小肠粘膜细胞上进行,肾小管细胞和肌肉细胞也能吸收,这是一个耗能、需氧的主动运输过程。
关于氨基酸吸收的机理,目前仍未完全解决。
A.Meister在1968-1969年,从肾脏研究中,提出关于氨基酸吸收的“γ-谷氨酰基循环”假说,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他认为氨基酸吸收或向各组织、细胞内转移是通过谷胱甘肽起作用,这个过程由六步连续的酶促反应完成。
2.氨基酸的代谢库动物体吸收进入血液的氨基酸与体内游离的氨基酸构成了氨基酸代谢库。
在正常情况下,氨基酸代谢库中的氨基酸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中。
一方面,氨基酸被消耗,或用来合成蛋白质,或合成其它含氮物质,或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另一方面,可由体外吸收、体内合成或体内蛋白质分解所产生的氨基酸补充。
3.必需氨基酸必需AA是指机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由日粮提供的一类氨基酸,构成天然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有10种氨基酸是多数动物的必需氨基酸:3种碱性AA(赖AA、精AA、组AA),3种支链AA(亮AA、异亮AA、缬AA),2种芳香AA(苯丙AA、色AA),1种含硫AA(甲硫AA),1种羟基AA(苏AA)。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时:68学时课程学分:4学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动物生物化学》是将生物化学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融合的一门生命科学类的专业基础课程。
生物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基本语言,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与其它课程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的核心课程,是当代生命科学各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根据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围绕畜牧兽医等领域的知识需求进行课程内容整合,拟将专业基础课准确导向专业技术,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生物活性、酶促反应、生物转化等生物技术的基本思维观念,从而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方法,糖、脂肪、蛋白质、核酸及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定性、定量和有关生物化学性质的分析技术,酶活性测定及应用”等生化技术原理及操作手段,从而熟悉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产物积累过程及其调控,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思想基础和技术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生物化学知识,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和解释生命现象的能力。
本课程需要《动物解剖生理学》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宠物营养》、《宠物疫病》等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元素组成、多肽链的基本组成单位——L-a-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概念。
准确描述肽键、多肽链、蛋白质一级结构、高级结构的概念。
理解蛋白质重要理化性质及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蛋白质分离纯化及测定方法。
2.掌握核酸的物质组成、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细胞内重要的游离核苷酸。
掌握核酸的结构特征,了解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了解核酸的一般性质,掌握DNA 的变性与复性及其应用。
3.了解酶的概念、命名和分类,酶的化学本质;掌握酶的特性,酶的结构和功能,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
理解酶促反应机理学说及要点。
熟记影响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几种因素,米氏常数的意义、酶活力的测定,调节酶、同工酶、酶(包括固定化酶)的制备和鉴定。
《生物化学》作业氨基酸的一般代谢及对生物体的意义班级学号姓名摘要有人说,人就是一堆蛋白质。
这个说法虽然说夸张了点,但是也说明了蛋白质在人体以及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在生物体的降解代谢过程中,蛋白质代谢十分重要,所谓蛋白质代谢,是指已有蛋白质的降解和新蛋白质的合成。
体内蛋白质不断降解,又不断合成,二者处于动态平衡中。
蛋白质代谢使各种蛋白质得到自我更新,也使细胞中蛋白质组分得到转换,这对于机体新组织、细胞形成及机体生长发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进一步分解或做为能源或转化为其它氮化物合成前体,因此蛋白质的代谢实质上就是氨基酸的代谢。
下面简单地讨论一下各种氨基酸的代谢过程及意义。
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amino acid):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
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
是含有一个碱性氨基和一个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氨基连在α-碳上。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一类含有羧基并在与羧基相连的碳原子下连有氨基的有机化合物,目前自然界中尚未发现蛋白质中有氨基和羧基不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氨基酸。
人体内蛋白质主要由20中氨基酸组成。
谷氨酸Glutamicacid Glu E赖氨酸Lysine Lys K精氨酸Arginine Arg R组氨酸Histidine His H氨基酸的一般代谢及意义一、体内氨基酸的动态平衡:(一)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1、氨基酸的来源:①食物消化吸收;②组织蛋白分解;③营养非必需氨基酸合成等。
2、氨基酸的去路:①合成组织蛋白;②转变为非蛋白含氮物质。
③氧化分解或转化为糖或脂肪。
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后,氨基酸可通过脱氨基和脱羧基作用进一步分解。
二、氨基酸脱氨基作用α-氨基酸分子上的氨基被脱去生成α-酮酸和氨的化学反应,称氨基酸脱氨基作用。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主要包括氧化脱氨基、转氨脱氨基、联合脱氨基等,这是氨基酸主要的转化方式。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一、教学目标1.了解蛋白质酶促降解过程中各种主要酶的作用。
2.掌握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一般规律,包括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和脱羧基作用。
3.掌握氨基酸分解产物氨和酮酸的进一步代谢。
4.了解氨基酸合成代谢的一般过程。
5.对于个别氨基酸的代谢,作为一般内容了解。
二、生化术语1.生物固氮作用(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大气中的氮被还原为氨的过程。
生物固氮只发生在少数的细菌和藻类中。
2.脱氨(deamination):在酶的催化下从生物分子(氨基酸或核苷酸分子)中除去氨基的过程。
3.氧化脱氨(oxidative deamination):α-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脱氨生成相应α-酮酸的过程。
氧化脱氨过程实际上包括脱氢和水解两个步骤。
4.转氨酶(transaminases):也称之氨基转移酶(aminotransferases)。
催化一个α-氨基酸的α-氨基向一个α-酮酸转移的酶。
5.转氨(transamination):一个α-氨基酸的α-氨基借助转氨酶的催化作用转移到一个α-酮酸的过程。
6.乒乓反应(ping-pong reaction):在该反应中,酶结合一个底物并释放出一个产物,留下一个取代酶,然后该取代酶再结合第二个底物和释放出第二个产物,最后酶恢复到它的起始状态。
7.氨基酸的联合脱氨作用(transdeamination): 一般认为氨基酸在体内不是直接氧化脱去氨基,而是采取联合的方式进行。
有以L-谷氨酸脱氢酶为中心的联合脱氨和嘌呤核苷酸循环两种方式,后者是氨基酸脱氨的主要的方式。
8.尿素循环(urea cycle):是一个由4步酶促反应组成的可以将来自氨和天冬氨酸的氮转化为尿素的代谢循环。
该循环是发生在脊椎动物肝脏中的一个代谢循环9.生糖氨基酸(glucogenic amino acids):那些降解能生成可作为糖异生前体分子,例如丙酮酸或柠檬酸循环中间代谢物的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