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主要工艺系统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2.35 MB
- 文档页数:15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简介摘要: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加快,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使煤炭资源紧张程度加剧,且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火电厂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对于能源的消耗也更多,因而有必要加大控制力度,对脱硫脱硝与烟气防尘技术进行优化与改善,使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得以降低,全面优化能源的利用效果。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与烟气除尘技术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引言通过燃烧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能源物质实现由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是中国现阶段最主要的电力生产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电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进而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烟气污染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围绕电厂实际运行情况落实完善的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同时进一步提升对于烟气污染的治理能力,确保可以在发电过程中有效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
1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各国从脱硫技术的要求出发,已经开发了很多燃煤锅炉控制SO2排量技术,并应用于工程中。
这些技术总结起来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
利用化学、物理或生物方法脱去煤中硫被称为燃烧前脱硫,因其工艺成本高,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在燃烧过程中对煤进行脱硫称为燃烧中脱硫,主要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脱硫技术和炉内喷钙技术。
燃烧后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是对燃烧后的烟气进行脱硫,主要有海水法、石灰石—石膏法、氨吸收法和双碱法,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规模最大的脱硫技术。
西安某火电厂1#、2#机组(2×300MW)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使用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工艺上将其研磨成细粉与水混合制成吸收浆,吸收浆与烟气在吸收塔内混合接触,浆液中的碳酸钙与烟气中SO2、空气混合接触并发生氧化反应,最终生成二水石膏。
脱硫后的烟气经换热器加热升温后排入空气,余下的石膏浆经脱水处理后回收并循环利用。
燃煤电厂烟气净化工程工艺设计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
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大气污染物浓度在许多城市居高不下。
燃煤设施烟尘控制一直是大气污染控制的主要任务。
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区,其形成和燃煤引起大气污染关系十分明显。
为了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国家制定了双控区行动计划,重点是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
燃煤电厂烟气净化系统设计,把烟尘和二氧化硫净化过程放在一起考虑,是本专业常设毕业设计题目之一。
由于设计手册和参考资料缺乏,教师实践经验缺乏,也是难度较大的毕业设计课题之一。
指导教师需要合理考虑设计要求和设计深度,以便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
第一部分: 燃煤电厂烟气净化系统设计概论1、燃煤电厂烟气净化工艺设计特点和深度要求燃煤电厂烟气净化工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师主要业务活动,也是环境工程技术近期开发的热点领域。
我国发电厂几年来装备大型化速度明显加快,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已经成为我国的主力机组,大批中小机组被淘汰。
另一方面,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和残次燃料综合利用电厂发展速度也很快,各地出现了大批以中小锅炉为核心的城市热电厂和坑口综合利用电厂。
针对大型电厂和中小型燃煤电厂的烟气净化技术近年发展速度很快,并基本上走了两条不同的技术开发路线。
对于大型电厂和大型机组,我国通过引进吸收消化为主的发展路线。
从90年代初至今,已经引起20多套大型烟气脱硫系统。
通过近20年的努力,一些大型环保工程公司通过同国外公司合作和购买专利技术方式,已经基本掌握了部分大型电厂烟气净化工艺和技术。
但由于大型电厂烟气脱硫系统和装置的复杂性,还有许多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其中包括大量的专利技术。
从总体上说,我国大型电厂烟气脱硫仍处于引进技术消化和装备国产化阶段,在一些大型环保工程公司,初步形成烟气脱硫项目总体设计和总体承包能力。
但是,这项技术还远没有普及,还没有成为一般环境工程师的日常业务领域。
火力发电厂概况----贺秋良贺秋良火电厂简介安全部韩冬青发电厂的类型和特点一、发电厂的分类火电厂、水电厂、核电厂、燃气轮机发电、风力、火电厂水电厂核电厂燃气轮机发电风力生物发电、潮汐发电等二、火力发电厂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燃煤电厂分为:凝汽式电厂(发电)热电厂(既发电又供热)火电厂的分类按照发电功率分:中小型电厂:25MW,50MW,100MW,125MW,135MW等;中小厂,等;大型电厂:200MW、300MW、600MW、1000MW等。
按锅炉容量分:按主蒸汽压力分:按主蒸汽压力分小型锅炉D<220t/h 中压锅炉P=3.825MPa 中型锅炉D=220-410t/h 高压锅炉P=9.807MPa/高压锅炉大型锅炉D≥670t/h 超高压锅炉P=13.7MPa300MW D=1025t/h亚临界压力P=17.65MPa 600MW D=2000t/h超临界压力P=25.4MPa临界压力为:22.13MPa 相应的临界温度为:374.15℃按汽水流式火电厂的分类按汽水流动方式分:汽包炉(自然循环锅炉)—中小型锅炉直流炉(强制循环锅炉)-大型锅炉按燃烧方式分按燃烧方式分:煤粉炉链条炉循环流化床(CFB)可烧劣质煤循环流化床(CFB)按冷却方式:空冷、水冷电厂主要系统设备上煤系统汽轮机和发电机锅炉示意图火力发电厂动力部分一、电厂三大主机锅炉:化学能热能炉化学能汽轮机:热能机械能发电机:机械能电能二、辅机二辅水处理设备、输煤及制粉设备、灰渣设备、送引风机水处理设备输煤及制粉设备灰渣设备送引风机脱硫设备、各种泵、汽机辅机(如高、低压加热器)等燃煤电厂简介燃煤电厂主要是用磨煤机将煤磨成煤粉,通过给粉机与一次风混合后喷到锅炉的炉膛中燃烧过给粉机与次风混合后喷到锅炉的炉膛中燃烧,把汽包(位于锅炉顶)中的水加热成蒸汽,蒸汽经过进一步加热成过热蒸汽后,冲转汽轮机,汽经过进步加热成过热蒸汽后冲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发出的电一部分电厂自己使用(厂用电)一部分送入电网(厂用电),一部分送入电网。
火电厂工艺流程火力发电厂。
以煤、石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发电厂统称为火电厂1、火电厂的分类(1)按燃料分类:①燃煤发电厂,即以煤作为燃料的发电厂;邹县、石横青岛等电厂②燃油发电厂,即以石油(实际是提取汽油、煤油、柴油后的渣油)为燃料的发电厂;辛电电厂③燃气发电厂,即以天然气、煤气等可燃气体为燃料的发电厂;④余热发电厂,即用工业企业的各种余热进行发电的发电厂。
此外还有利用垃圾及工业废料作燃料的发电厂。
(2)按原动机分类:凝汽式汽轮机发电厂、燃汽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和蒸汽-燃汽轮机发电厂等。
(3)按供出能源分类:①凝汽式发电厂,即只向外供应电能的电厂;②热电厂,即同时向外供应电能和热能的电厂。
( 4)按发电厂总装机容量的多少分类:①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100MW以下的发电厂;②中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100~250MW范围内的发电厂;③大中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250~600MW范围内的发电厂;④大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600~1000MW范围内的发电厂;⑤特大容量发电厂,其装机容量在1000MW及以上的发电厂。
(5)按蒸汽压力和温度分类:①中低压发电厂,其蒸汽压力在3.92MPa(40kgf/cm2)、温度为450℃的发电厂,单机功率小于25MW;地方热电厂。
②高压发电厂,其蒸汽压力一般为9.9MPa(101kgf/cm2)、温度为540℃的发电厂,单机功率小于100MW;③超高压发电厂,其蒸汽压力一般为13.83MPa(141kgf/cm2)、温度为540/540℃的发电厂,单机功率小于200MW;④亚临界压力发电厂,其蒸汽压力一般为16.77MPa(171 kgf/cm2)、温度为540/540℃的发电厂,单机功率为30OMW直至1O00MW不等;⑤超临界压力发电厂,其蒸汽压力大于22.llMPa(225.6kgf/cm2)、温度为550/550℃的发电厂,机组功率为600MW及以上,德国的施瓦茨电厂;⑥超超临界压力发电厂, 其蒸汽压力不低于31 MPa、温度为593℃.水的临界压力:22.12兆帕;临界温度:374.15℃(6)按供电范围分类:①区域性发电厂,在电网内运行,承担一定区域性供电的大中型发电厂;②孤立发电厂,是不并入电网内,单独运行的发电厂;③自备发电厂,由大型企业自己建造,主要供本单位用电的发电厂(一般也与电网相连)。
⽕⼒发电⼚的⽣产⼯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发电⼚的⽣产⼯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以煤、⽯油或天然⽓作为燃料的发电⼚统称为⽕电⼚。
⼀、⽕电⼚的⽣产流程及特点⽕电⼚的种类虽很多,但从能量转换的观点分析,其⽣产过程却是基本相同的,概括地说是把燃料(煤)中含有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整个⽣产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燃料的化学能在锅炉中转变为热能,加热锅炉中的⽔使之变为蒸汽,称为燃烧系统;②锅炉产⽣的蒸汽进⼊汽轮机,推动汽轮机旋转,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称为汽⽔系统;③由汽轮机旋转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变为电能,称为电⽓系统。
其基本⽣产流程为:与⽔电⼚和其他类型的电⼚相⽐,⽕电⼚有如下特点:(1)⽕电⼚布局灵活,装机容量的⼤⼩可按需要决定。
(2)⽕电⼚建造⼯期短,⼀般为⽔电⼚的⼀半甚⾄更短。
⼀次性建造投资少,仅为⽔电⼚的⼀半左右。
(3)⽕电⼚耗煤量⼤,⽬前发电⽤煤约占全国煤碳总产量的25%左右,加上运煤费⽤和⼤量⽤⽔,其⽣产成本⽐⽔⼒发电要⾼3~4倍。
(4)⽕电⼚动⼒设备繁多,发电机组控制操作复杂,⼚⽤电量和运燃料燃烧的热能锅炉⾼温⾼压⽔蒸汽汽轮机机械能发电机电能变压器电⼒系统的⾏⼈员都多于⽔电⼚,运⾏费⽤⾼。
(5)汽轮机开、停机过程时间长,耗资⼤,不宜作为调峰电源⽤。
(6)⽕电⼚对空⽓和环境的污染⼤。
⼆、⽕⼒发电⼚的主要⽣产系统包括汽⽔系统、燃烧系统和电⽓系统,现分述如下:2.1汽⽔系统⽕⼒发电⼚的汽⽔系统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和给⽔泵等组成,它包括汽⽔循环、化学⽔处理和冷却⽔系汽⽔系统流程如图1-1。
⽔在锅炉中被加热成蒸汽,经过热器进⼀步加热后变成过热蒸汽,再通过主蒸汽管道进⼊汽轮机。
由于蒸汽不断膨胀,⾼速流动的蒸汽冲动汽轮机的叶⽚转动从⽽带动发电机发电。
为了进⼀步提⾼其热效率,⼀般都从汽轮机的某些中间级后抽出做过功的部分蒸汽,⽤以加热给⽔。
在现代⼤型机组中都采⽤这种给⽔回热循环。
此外在超⾼压机组中还采⽤再热循环,即把做过⼀段功的蒸汽从汽轮机的某⼀中间级全部抽出,送到锅炉的再热器中加热后再引⼊汽轮机的以后⼏级中继续膨胀做功。
燃煤发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简介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2-20 阅读:80次一. 燃煤发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简介(一)分散控制系统(DCS)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DCS的可靠性、容量和速度等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DCS在电厂过程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新建的大型燃煤发电机组一般都由DCS控制,而且机组的性能比较好,自动程度比较高,有比较好的调峰性能。
一些早期投产的大机组,有相当部分已经完成了DCS改造,有些正在和将要进行DCS改造,并且有些机组的DCS改造与锅炉汽机的改造同步进行,这些经过改造后机组,经济性能、调峰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另外,DCS控制的覆盖面越来越大,电厂的锅炉和汽机部分一般全部由DCS控制,有些新建和改造机组把部分电气控制也纳入DCS,集控水平越来越高。
DCS主要由过程控制单元和人机接口设备二大部分,并由冗余的网络连成一体,实现DCS的数据共享。
过程控制单元的主要由冗余的控制器、冗余的电源和输入/输出模件组成,并把这些部件组装在机柜内,用于完成数据采集、逻辑控制和过程调节等功能。
人机接口设备普遍采用通过的小型机、工作站、PC机,一台大型燃煤发电机组一般由4~6套人机接口,有些电厂还配大屏幕显示器,人机接口设备主要用于完成机组的显示、操作、报表、打印等功能。
燃煤发电厂DCS主要包括MCS(模拟调节系统)、FSSS(炉膛安全保护系统)、SCS(顺序控制系统)、ECS(电气控制系统)、DEH(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AS(数据采集系统)等功能。
这些功能都由控制软件完成,DCS控制软件广泛采用模块化、图形化设计,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修改和调试方便直观。
人机接口主要有以动态模拟图为基础的显示操作、实时和历史趋势、报警、操作记录、定期记录、事故追忆记录、事故顺序(SOE)记录、报警记录等。
发电厂使用的DCS主要有:ABB公司的N-90、INFI-90、SYMPHONY,FOXBORO 公司的I/A,EMERSON(原WESTINGHOUSE)公司的WDPF和OVATION,SIEMENS公司的TETEPERM-XP,日立公司的5000M,L&N公司的MAX-1000等。
火电厂工艺流程简介1. 火电厂概述火电厂是利用燃煤、燃油等燃料通过燃烧产生的热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一种发电厂。
火电厂是一种主要依靠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来发电的发电厂,其发电效率较高。
本文将对火电厂的工艺流程进行简要介绍。
2. 燃料处理燃料处理是火电厂的第一步,主要包括燃料的储存、输送和燃烧前的处理。
燃料通常以煤炭为主,同时也会使用燃油、天然气等其他燃料。
燃料储存区通常设置在燃料库,燃料通过输送系统输送到锅炉燃烧室。
3. 锅炉系统锅炉系统是火电厂的核心部分,负责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
锅炉系统通常由燃烧系统、炉膛、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等组成。
燃烧系统将燃料和空气充分混合并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水冷壁传递给水,使水沸腾产生蒸汽。
蒸汽随后进入过热器,提高其温度和压力。
再热器将部分蒸汽重新加热,提高燃烧效率。
4. 涡轮发电机涡轮发电机是火电厂发电的关键设备,负责将蒸汽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并驱动发电机发电。
涡轮发电机通常由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组成。
蒸汽从锅炉系统进入高压缸,利用蒸汽对涡轮叶片的推力驱动涡轮旋转。
旋转的涡轮通过轴将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进而产生电能。
5. 冷却循环系统在涡轮发电机产生电能后,蒸汽需要通过冷却循环系统进行冷却并转化为水,以便继续循环使用。
冷却循环系统通常由冷凝器、给水泵和循环水泵组成。
蒸汽通过冷凝器,被冷却成水,并通过给水泵回送到锅炉系统重新加热。
循环水泵将外界的冷却水引入冷凝器,将冷却水和热蒸汽进行热交换,然后将冷却水排入冷却塔或其他冷却设备进行冷却。
6. 废气处理系统火电厂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废气处理系统用来减少和控制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废气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之前,通常要经过除尘、脱硫、脱硝等处理过程。
7. 辅助系统火电厂还有一些辅助系统,用于提供压缩空气、循环水、给水、热力等等。
这些辅助系统对保证火电厂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6.1 运煤系统6.1.1 褐煤、高挥发分烟煤及低质烟煤应分类堆放。
相邻煤堆底边之间应留有不小于10m的距离。
6.1.2 贮存褐煤或易自燃的高挥发分煤种的煤场,应符合下列规定:1 煤场机械在选择或布置上宜提高堆取料机的回取率。
2 当采用斗轮机时,煤场的布置及煤场机械的选型应为燃煤先进先出提供条件。
3 贮煤场应定期翻烧,翻烧周期应根据燃煤的种类及其挥发分来确定,一般应为2—3个月,在炎热季节翻烧周期宜为15d。
4 按不同煤种的特性,应采取分层压实、喷水或洒石灰水等方式堆放。
5 对于易自燃的煤种,当露天煤堆较高时,可设置高度为1~1.5m的挡煤墙,但不应妨碍堆取料设备及煤场辅助设备的正常工作。
6.1.3 贮存褐煤或易自燃的高挥发分煤种的筒仓宜采用通过式布置,并应采取下列措施:1 设置防爆装置。
2 监测温度。
3 监测烟气、可燃气体浓度。
4 设置喷水装置或降低煤粉及可燃气体浓度。
6.1.4 室内贮煤场应采取下列防火、防爆措施:1 喷水设施。
2 通风设施。
3 贮存褐煤或易自燃的高挥发分煤种时,应设置烟气及可燃气体浓度监测设施,电气设施应采用防爆型。
6.1.5 卸煤装置以及筒仓煤斗斗形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斗壁光滑耐辟、交角呈圆角状,避免有凸出或凹陷。
2 壁面与水平面的交角不应小于60°,料口部位为等截面收缩或双曲线斗型。
3 按煤的流动性确定卸料口直径。
必要时设置助流设施。
6.1.6 金属煤斗及落煤管的转运部位,应采取防撤和防积措施。
6.1.7 运煤系统的带式输送机应设置速度信号、输送带跑偏信号、落煤斗堵煤信号和紧急拉绳开关安全防护设施。
6. 1.8 燃用褐煤或易自燃的高挥发分煤种的燃煤电厂应采用难燃胶带。
导料槽的防尘密封条应采用难燃型。
卸煤装置、筒仓、混凝土或金属煤斗、落煤管的内衬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6.1.9 燃用褐煤或易自燃的高挥发分煤种时,从贮煤设施取煤的第一条胶带机上应设置明火煤监测装置。
火电厂生产工艺火电厂是一种利用燃煤、燃油或天然气等燃料进行燃烧生成高温高压蒸汽,然后通过汽轮机发电的发电厂。
下面将详细介绍火电厂的生产工艺。
火电厂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燃烧系统、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发电系统以及辅助系统。
1.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主要包括供煤系统、锅炉炉膛和燃烧器。
供煤系统将煤炭从储炭库中输送到锅炉内,经粉碎、煤粉输送和喂煤等处理后,进入到锅炉炉膛进行燃烧。
锅炉炉膛内设有燃烧器,将煤粉与空气混合后,通过点火器点火并形成火焰,从而释放能量。
2. 锅炉系统:锅炉系统主要包括燃烧室、蒸汽发生器和蒸汽冷凝器。
燃烧室是煤炭燃烧的地方,燃烧室内的高温烟气通过蒸汽发生器,与水进行换热,使水转化为蒸汽。
蒸汽进入蒸汽冷凝器,与冷却介质进行换热,转化为水,并返回蒸汽发生器继续循环使用。
3. 汽轮机系统:汽轮机系统主要由汽轮机和汽轮机控制系统组成。
蒸汽通过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将蒸汽的能量转化为旋转机械能。
汽轮机转子上的叶片由蒸汽推动旋转,产生机械能驱动发电机转子旋转,从而产生电能。
4. 发电系统: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发电机和变压器等设备。
发电机通过转子与汽轮机转子相连,当汽轮机转子旋转时,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能。
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经由变压器升压后,送入输电系统供用户使用。
5. 辅助系统:辅助系统主要包括给水系统、除尘系统、脱硫脱硝系统、循环水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等。
给水系统向锅炉提供所需的水源。
除尘系统通过静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
脱硫脱硝系统通过喷射吸收剂来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循环水系统将冷凝器冷却后的水再次引入锅炉进行循环使用。
废水处理系统处理锅炉排出的废水,达到环保要求。
综上所述,火电厂的生产工艺涉及燃烧系统、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发电系统和各种辅助系统,通过燃煤、燃油或天然气等燃料进行燃烧,将能量转化为电能。
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和环保要求,火电厂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还需安装各种辅助系统来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运行。
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厂工艺流程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厂工艺流程一、煤炭的供应和储存煤炭作为燃料是发电厂的主要能源来源,因此确保煤炭供应的稳定和储存的安全非常重要。
煤炭一般通过铁路或船运输到发电厂,并在煤炭储存区进行堆放。
二、煤炭的破碎和磨粉为了提高燃烧效率,煤炭需要进行破碎和磨粉处理。
煤炭首先通过破碎设备被破碎成较小的颗粒,然后进入磨煤机进行细磨,将煤粉的粒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三、煤粉的燃烧和锅炉的热力循环系统煤粉通过煤粉管道输送到锅炉内,与高温燃烧气体混合并燃烧产生热能。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锅炉内的烟道和换热器,将热能传递给水,使水转化为蒸汽。
蒸汽经过过热器进一步加热,形成高温高压的高温高压蒸汽。
四、蒸汽的转化和发电高温高压蒸汽通过汽轮机,驱动汽轮机旋转产生机械能。
汽轮机与发电机相连,机械能被转化为电能。
同时,通过凝汽器将汽轮机排出的低温低压蒸汽转化为液态水,循环利用。
五、废气处理和环保设施在燃煤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
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需要通过脱硫、脱硝等设施进行处理,以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废水则需要经过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以保护水环境。
六、余热回收和热能利用在发电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余热产生,如果不进行有效利用将造成能源浪费。
因此,一般会设置余热回收装置,将余热用于供热、供蒸汽、供热水等其他用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七、电力输送和配电系统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变压器和输电线路输送到变电站,然后再经过配电变压器进行电压调整,最终供应给用户使用。
八、安全监控和维护管理为了确保发电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发电厂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对设备运行状态、煤炭供应、废气排放等进行实时监测。
并进行定期的设备检修和维护,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总结: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厂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煤炭供应和储存、煤炭的破碎和磨粉、煤粉的燃烧和锅炉的热力循环系统、蒸汽的转化和发电、废气处理和环保设施、余热回收和热能利用、电力输送和配电系统以及安全监控和维护管理。
热电厂的工艺流程热电厂是利用燃煤等能源进行发电的设备,其工艺流程包括燃烧、蒸汽发生、蒸汽压缩、发电及废气处理等几个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个热电厂的典型工艺流程:首先,燃烧是热电厂的第一个关键步骤。
燃料(通常为煤炭)在锅炉内燃烧,产生高温的燃烧气体。
燃烧同时会释放大量热能,用于加热锅炉内的水。
接下来是蒸汽发生阶段。
在锅炉中,通过将锅炉内的水循环加热,水会逐渐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
锅炉内的燃烧气体会在炉膛中和水进行热交换,使水不断加热成蒸汽。
然后是蒸汽压缩过程。
高温高压的蒸汽进入汽轮机,驱动机械装置进行旋转。
汽轮机通常是一台多级式的轴流式涡轮机,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汽轮机的转子内,蒸汽会一级接一级地流过多个轴流叶片,并因此逐渐膨胀,从而驱动转子转动。
接下来是发电阶段。
汽轮机的转子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旋转力矩会通过转动发电机的磁场产生电能。
发电机内的励磁线圈产生磁场,旋转转子在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个电动势经过电缆传输至变电站,经过变压器升压后输送到电网上。
最后是废气处理。
燃烧产生的废气包含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热电厂需要进行废气处理。
废气处理系统通常包括除尘、脱硫和脱氮等环节。
除尘装置用于去除燃烧废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脱硫装置则使用吸收剂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收,从而减少大气排放;脱氮装置则通过催化剂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
以上就是一个典型热电厂的工艺流程。
通过这个流程,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会转化为电能,为人们提供供电服务,并通过废气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热电厂在现代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需要不断探索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烧煤煤气发电工艺流程1.引言1.1 概述煤气发电工艺是一种将煤炭作为燃料,通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将其转化为煤气,并利用煤气产生电能的技术。
煤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相对于传统的燃煤发电方法,具有环保、高效、经济等优势。
因此,煤气发电工艺在能源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煤气发电工艺的流程包括煤气化过程和燃烧发电过程。
首先,煤炭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气化反应,生成一种混合气体,即煤气。
这个过程中,煤气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如硫化物、氮化物和颗粒物等被有效地去除,以保证煤气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煤气产生后,它被输送到燃烧发电设备中,通过燃烧反应释放出热能,进而驱动涡轮机发电机组产生电能。
煤气发电工艺的详细步骤可分为四个主要环节:煤炭预处理、煤气化、净化和燃烧发电。
煤炭预处理主要包括煤炭破碎、干燥和粉煤输送等步骤,以确保煤炭的适宜粒度和水分含量。
接下来,经过煤气化反应,煤炭中的有机物质被分解出来,产生一种富含氢气和一氧化碳的煤气。
煤气净化过程中,煤气中的硫化物、氮化物等有害物质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手段被去除或转化,以确保煤气的洁净度。
最后,煤气被输送到燃烧设备中,通过与空气进行燃烧反应,释放出高温高压的热能,驱动涡轮机发电机组产生电能。
总之,煤气发电工艺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转化技术。
通过煤炭的气化和燃烧反应,将煤炭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减少了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气发电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未来能源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设计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撰写:1. 引言- 1.1 概述- 1.2 文章结构- 1.3 目的2. 正文- 2.1 煤气发电工艺流程概述- 2.2 煤气发电工艺流程详解3. 结论- 3.1 总结煤气发电工艺流程- 3.2 展望煤气发电工艺的未来发展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提供对整篇文章的概述,解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火电厂脱硝工艺流程图火电厂脱硝工艺流程图火电厂是指以燃煤、燃油或其他燃料为能源的发电厂,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其中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这些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为减少这些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火电厂需要进行脱硝处理。
火电厂脱硝工艺通常采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下面是一个火电厂脱硝工艺流程图的简要描述:1. 烟气进入烟气净化系统:烟气通常是通过锅炉燃烧产生的,首先需要进入烟气净化系统进行处理。
这个处理过程主要是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和硫化物等。
2. 烟气进入脱硝装置:经过烟气净化系统的处理,清洁的烟气进入脱硝装置。
3. 入口煤粉喷射:在脱硝装置的入口,喷射煤粉使其与烟气充分混合。
4. 污染物分解:煤粉中的氮氧化物会在高温下分解成一氧化氮和氨。
5. 催化剂注入:催化剂(通常是钒钛催化剂)通过注入的方式加入脱硝装置中,形成催化层。
6. 进一步反应:一氧化氮和氨在催化剂层上发生反应,生成氮和水。
7. 烟气出口处理:经过脱硝装置的处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被高效地去除,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处理后的烟气通过烟囱排放出去。
8. 催化剂再生:催化剂在反应中会逐渐失活,需要定期进行再生。
催化剂再生通常是利用高温脱硝气体进行。
9. 催化剂循环:再生后的催化剂通过循环系统再次注入脱硝装置,进行下一轮反应。
以上是火电厂脱硝工艺流程图的简要描述,脱硝工艺主要是通过SCR技术实现的,能够高效地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脱硝工艺的实施对于火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