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记存模型的制作-李燕辉讲课稿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29
自制教学模型在《口腔正畸学》实训课中的应用【摘要】实践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充分发挥实训课的作用,强化实践技能训练,使实践教学更接近临床实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探索的课题,本文就自制教学模型在《口腔正畸学》实训课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便更好地创建临床模拟情景,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关键词】口腔正畸学;临床操作能力;实践教学;自制模型《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在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口腔医学专业教学的特点是由临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学生在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是否具备了较强的临床操作能力,同样是检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成为一名合格口腔医生的必备条件。
这种实践能力的养成需要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实践操作训练才能具备。
所以实践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口腔临床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口腔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一种是通过校内实践课的训练;一种是通过临床的实践操作。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临床实践操作训练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际操作来提高尚不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不熟练,又会使患者拒绝合作,使得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有所减少。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只有从加强校内实训课训练入手,创造更多的模拟临床的教学情境,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临床操作能力。
这些途径相辅相成,只有在校内实训课中打好基础,才能在临床实践中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临床操作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目标明确后,我们的任务就是设立与临床操作相近的实验项目,设置与临床实际相似的教学情境,突破教学实训内容与临床操作相去甚远的问题,使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固定矫正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粘固托槽、固定弓丝、做各种牵引,是临床最基本的操作技术,在各级院校使用的教材中,实训课中均设置了粘固托槽的实训项目。
口腔正畸学课间实习指导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二零零七年四月错合畸形检查诊断(4学时)〔实习目的〕:一、重点掌握:1.口腔记存模型的制取、制作要求2.模型测量分析:牙列拥挤度分析;Bolton指数分析;合曲线曲度测量分析3.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基准平面;SNA角;SNB角;ANB角二、一般了解:1.口腔记存模型的修整方法2.牙弓形态测量分析:对称性;长度;宽度3.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概念;主要应用;测量平面;常用软硬组织测量项目;常用测量分析方法〔实习内容〕:一、口腔记存模型的制取、制作要求和方法(1学时)要求记存模型达到准确、清晰,要包括牙、牙弓、基骨、移行皱襞、腭穹、唇系带等部分。
1.取印模:1)托盘选择:选择托盘大小要适当,临床可供选择的托盘有:1、2、3、4号,如果不合适,可进行托盘修正,要求包括牙弓内的全部牙,托盘的边缘应有足够的高度。
2)材料要求:要选择高质量的印模材料。
3)记录咬合关系:咬蜡法等4)患儿合作:2.灌制模型:1)材料要求:石膏在色泽、精细度、形变率等方面均有很高的要求2)气泡避免:真空调拌机进行石膏调拌,并在震动器上灌模。
3)基座要求:如采用石膏修整器制作记存模型,需要灌注较大较厚的石膏底座。
如采用成品基座修整法,可不必灌注较大基托.3.核对合关系:4.记存模型的修整:记存模型要求整齐、美观并能准确反映出患者牙合情况。
1)修整器修整法2)成品基座修整法二、模型测量分析(1学时)1. 拥挤度分析:是对牙列拥挤程度的评价。
1)牙弓应有长度:即牙弓内各牙齿牙冠宽度的总和。
恒牙列期牙冠宽度可用分规或游标卡尺测量每个牙冠的最大径.2)牙弓现有长度:即牙弓整体弧形长度.应用直径0。
5mm的黄铜丝一根,一般从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沿下颌前磨牙颊尖、下尖牙牙尖经过正常排列的下切牙切缘到对侧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
3)牙弓拥挤程度分析:牙弓应有长度与牙弓现有长度之差或必需间隙与可用间隙之差,即为牙弓拥挤度。
错(牙合)畸形患儿正畸记存模型制作的护理1正畸模型的特点1.1正畸记存模型的用途:首先可作为分析、研究、诊断的依据,为会诊确定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中可作为对照观察,研究牙颌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可作为治疗前后效果的展示,为临床医疗纠纷提供客观的证据。
1.2正畸记存模型的要求:模型应准确、清晰,要包括牙齿、基骨、移行皱襞、腭盖、唇颊系带,能反映患儿的咬合关系及错位情况。
同时整齐美观,模型底座具有一定的工艺要求。
2正畸模型制作方法和步骤2.1正确掌握弹性印模材料的调配:弹性印模材料的配方比例、调和方法、调和时间都直接关系到印模膏的弹性和韧性,即影响取模效果。
过干的印模膏所取印模不清晰,牙体的一些微细结构如窝沟、点隙模糊不清,取模时强迫压入后模易变形,翻制出的模型可见牙体变长、倾斜、牙槽嵴宽度变窄,不能正确反映口腔状况。
调和过稀,材料流动性大,韧性差,印模深度往往取不足,操作难度大,易流入患儿咽部,引起呛咳、恶心、呕吐。
2.2选择适中的托盘与适量的印模材料:取模前应找适合患儿口腔大小的托盘,从长、宽、高三个方面进行观察。
托盘的长度以达到上下颌最后一颗磨牙远中为界;宽度稍超出左右两侧牙槽嵴底部的宽度,以便印模材料的存放;高度以拉开唇颊后托盘边缘离开前庭沟底5 mm左右为宜,以防止过高取模时压迫痛,或过低前庭沟底取模不全。
调和后的印模膏要适量堆放,过量的印模膏随着取模时的挤压容易流入咽喉。
不足则只能取出牙齿及牙槽嵴的阴模,移行皱襞、系带甚至腭盖的情况反应不全,不能作为记存模型留用。
笔者的经验是对窟窿过高的患儿用调刀挑少量印模膏先放于腭盖处,再将托盘中的印模材料送入口腔。
上颌及上前牙严重前突的患儿,上唇前庭沟底处较难取模,托盘中的印模膏一次不易堆放太多,可留少许于橡皮碗中,先将托盘中的印模膏由后向前逆时针方向放入口腔,这样使印模膏尽量少从托盘后部流出,挤压到前部的印模膏不足以完成上唇前部前庭沟底的取模,这时再将余留在橡皮碗中的印模膏填入上颌前部前庭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