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整理与复习
- 格式:docx
- 大小:9.35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主要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这两个部分。
这一单元是对整个学期所学内容的回顾与总结,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和运算定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对运算定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运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对运算定律运用不熟练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2.教学难点:运算定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与示范:讲解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示范运算定律的运用。
3.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练习,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和运算定律的运用。
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九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课题:数的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页第1至5题的整理与复教学目标:1.通过练和比较,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笔算除法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试商能力。
2.能够熟练地使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巩固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练和比较,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笔算除法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试商能力。
教学难点:1.能够熟练地使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整理回顾1.揭示课题。
本节课我们将对这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
(板书课题)2.整理回顾。
1) 引导学生看目录,自己回忆学过的知识。
2) 分小组讨论每个章节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
3) 组织交流。
3.教师做适当小结,并提出复要求。
二、复除法计算1.口算复。
1) 出示以下口算题目:85÷17.7×12.72÷4.18×566÷33.16×5.54÷3.5×1390÷18.33÷3.65÷5.24×3指名学生口算,并让他们说出其中两三道题的计算过程。
2) 完成第100页第1题。
在规定时间内,注意学生错误比较集中的地方。
2.笔算复。
1) 出示以下笔算题目:192÷30.990÷60192÷34.990÷62192÷38.990÷66①请同学们分组计算,并指名板演。
②比较:第一组中192÷34,192÷38你分别是怎样求出商的?第二组中990÷62求商时,先在个位上试商的几?合适吗?不合适是怎么做的?990÷66求商时,先在个位上试的几?后来呢?③说说除法笔算的方法。
④算一算,比一比。
你有什么发现?当被除数一样时(除外),除数越大,商越小。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604÷21.684÷57.890÷35.904÷18让学生按要求列竖式计算并验算,指出:计算时要养成验算、检查的好惯。
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运算。
以下是几种简便运算的方法:
1. 加法:
- 进位法:将两个数竖式对齐,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加,大于10的就向前进位。
- 换行法:将两个数竖着写下来,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加。
2. 减法:
- 对减法可以转换为加法,即利用补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 将减数前面补零,然后进行竖式补数运算。
3. 乘法:
- 乘法的竖式计算,从被乘数的个位数开始,逐渐乘以乘数,然后将所得乘积相加。
- 可以利用分配律和交换律进行乘法计算,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计算过程。
4. 除法:
- 除法的列竖式计算,将被除数写在上方,除数写在下方,逐位进行计算。
- 可以利用估算和减法的方法进行除法运算,找到一个与余数最接近的数来计算商。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简便的情况下进行数学运算,并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年级,学生开始接触更加深入的数学学科。
在这个年级中,简便计算、归纳和整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四年级中关于简便计算、归纳和整理的内容,并提供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简便计算简便计算是指通过一些特殊的计算方法来简化复杂的运算过程,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简便计算方法。
1.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是四年级学生必须要背诵的内容。
通过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可以在计算乘法时省去繁琐的计算过程,提高计算的速度。
2.进位和退位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经常会出现进位和退位的情况。
学生需要学会判断是否需要进位或退位,并正确地进行计算。
3.估算和调整估算和调整是指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通过合理地估算和调整,使得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际值。
这一方法可以在计算中起到预防错误和纠正错误的作用。
二、归纳归纳是指通过观察和总结的方法,从大量的事实中找出规律和共性,然后进行概括和总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归纳方法。
1.观察和列举观察和列举是进行归纳的基础步骤。
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列举出一系列相关的事实,从中寻找共性和规律。
2.找出规律在观察和列举的基础上,学生需要通过思考和分析,找出相同或相似的规律。
这一步骤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概括和总结一旦找到了规律,学生需要将其进行概括和总结。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描述、表格、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三、整理整理是指将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化和有序化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整理方法。
1.编制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是学生整理学习内容的重要手段。
学生可以通过记录重点内容、关键步骤和例题等方式,将学习内容整理有条理,方便复习和回顾。
2.制作学习卡片学习卡片是学生进行复习和记忆的工具。
学生可以将重要的公式、定理和规律写在卡片上,通过反复翻阅和记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组织学习资料学习资料的组织是一个高效学习的重要环节。
学生可以将课本、练习册、作业本等内容按照章节或主题进行归类整理,建立自己的学习资料库,方便查找和使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方法、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和整理前面学过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对于简便计算方法和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出现运算错误和思路不清晰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方法、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知识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方法、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知识和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避免运算错误和思路不清晰的情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和整理前面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已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方法、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知识和方法。
2.教学新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练习:通过布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课题:运算定律整理与复习主备教师:执教教师: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a÷(b×c)=a÷b÷c1、易错点分析(1)规避策略:运用加法的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2)规避策略:逆用减法的运算性质时,要注意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项要改变运算符号。
(3)规避策略:上式不是连除法算式,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4)规避策略:利用乘法分配律时,因数需和两个加数分别相乘。
(5)规避策略:运用简便方法计算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结构及数的特点,有时需将一个数转化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再进行简便计算。
分析:在连加算式中,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的数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即a-b-c=a-(b+c)。
(2)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即a-b-c=a-c-b。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b=b×a。
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乘法分配律: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两个数相乘,如果有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将其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数……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除法的运算性质:1.在连除法中,如果除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那么可以应用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 ×c)进行简便计算。
简便计算整理与复习的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一、设计意图
每节毕业总复习课的设计,我们是否可以先去追寻如下几个问题:这节课复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用什么思想与学习方式统整这些内容?学生对该模块有何困惑,在应用中会出现哪些典型错误,如何利用学生的错例来完善认知与培养反思能力?这是我在备课时反复慎思的。
我们知道合理的简便计算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而且能使学生把学到的定律和性质等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
那么总复习阶段,如何对简便计算”模块再做一次知识统整与求链呢?我们不可否认简便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凑整”从而达到简算”而凑整”的策略有许多,主要是根据数的特点进行分拆”与分解”而分拆”与分解”的依据是什么呢?是定律,是性质等等。
我企图通过让学生对简便计算试题的分类活动,让学生逐步体悟到这种思想方法,从而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视野看待简便计算”同时通过分类活动,疏通运算定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达到修复知识、查漏补缺之效。
要提高毕业复习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能离不开对学生的读懂”读懂的内
容包括知识层面与思维方式以及情感上。
于是我设计了几道前测题,调研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收集了学生中出现比较多的典型错例,通过让学生圈一圈错误、思一思错因、讲一讲对策等多种反思形式,让学生自己走入内心看待问题的根源,分析和研究错误的心理成因,寻找到合理而有效的方法去克服。
在练习环节,根据典型错例,设计了相应的跟进式练习”力图做到赢在失败”上。
最后再引领学生通过乘法竖式算理以及几何领域(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和圆环面积的计算等)运用运算律化简公式的赏析,从另一个视野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活动”整理与疏通运算定律、性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弄清简便计算”的来龙去脉,体悟到凑整”思想。
2•通过错例诊断、跟进练习”在真实场景中查漏补缺、自我反省,提高简便计算能力。
3•通过另眼鉴赏”从另一个视野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流程
(一)激活知识、整理疏通
1•收集课前学生出的可以简便计算的试题。
并校对反馈。
125 X 9X 872+93+28 21 X 25X 4
2•对试题按一定标准分类。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分类。
)
3•全班反馈。
预计学生会出现如下几种请款:
(1)按照各种运算定律各一类。
(五类,在黑板上贴出来)
(2)按照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分成三类。
(二)查漏补缺、跟进练习
1•猜测前测题中哪些题错误的人数最多?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