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
- 格式:ppt
- 大小:5.19 MB
- 文档页数:36
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次说课的教材为《伟大的抗日战争》,该教材是我国中学历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于高中历史选修二的范畴。
本教材通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伟大胜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和英勇抗战的历史画卷。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教材,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抗日战争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理解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故事理解和历史事件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抗日战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爱国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抗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抗日战争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2.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四、说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抗日战争的图片和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发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思考和疑问。
2. 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20分钟)首先,向学生介绍抗日战争的起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和中国人民的抵抗。
然后,通过课件和教材的引导,让学生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目的和手段,以及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和抵抗行动。
3. 探究抗日战争的经过(3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抗日战争的经过。
每个小组负责研究抗日战争的一个阶段,然后向全班做简要汇报。
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帮助学生理清抗日战争的时间线和主要事件。
4. 分析抗日战争的结果(20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分析抗日战争的结果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让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的民族复兴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理解程度。
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
引言概述: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过程中的一场伟大斗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抗日战争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战争爆发的原因
1.1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
1.2 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的发生
1.3 中华民族的尊严和领土完整受到威胁
二、中国人民的抵抗
2.1 全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一致
2.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2.3 游击战争的兴起和民族解放军的成立
三、战争的艰苦与牺牲
3.1 长期的战争导致了巨大的人员和物质损失
3.2 抗日战争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3.3 无数的烈士和英雄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四、国际援助的重要性
4.1 苏联的援助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击
4.2 美国的援助和对日本本土的进攻
4.3 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和支持
五、战争的胜利和影响
5.1 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5.2 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尊严和自由
5.3 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以上五个部分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伟大的抗日战争的重要性和影响。
这场战争不仅是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尊严和自由,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传承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一、课程背景与意义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场战争。
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为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次说课旨在通过对伟大的抗日战争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这场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了解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b. 掌握抗日战争的重要事件和战役;c. 理解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伟大的抗日战争的敬意和感恩之情;b.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课程内容:a. 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b. 抗日战争的重要事件和战役;c. 抗日战争的意义和影响。
2. 教学过程:a.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抗日战争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探索欲望。
b. 知识讲解(25分钟):i. 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介绍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以及中国人民的抵抗;ii. 抗日战争的重要事件和战役:重点讲解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等;iii. 抗日战争的意义和影响: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如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等。
c. 学习活动(20分钟):i.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抗日战争对中国的意义和影响,并整理出自己的观点;ii.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
四、教学手段与学具1. 教学手段:a.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抗日战争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b. 讲解与讨论: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事件和意义。
2. 学具:a. 抗日战争的图片;b. 教师准备的PPT课件。
五、教学评估1. 评价方式:a. 学生小组讨论的表现;b. 学生小组展示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一、说课目标本次说课旨在通过对伟大的抗日战争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英雄事迹的敬仰之情。
通过本次说课,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的重要性,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斗争,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本次说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日战争的背景通过介绍中国近代史的背景,使学生了解到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背景。
例如,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国家分裂等因素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
2. 抗日战争的过程介绍抗日战争的起因、发展和结束的过程。
包括九一八事变、华北抗日战争、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重庆抗战等重要战役和战斗。
3. 抗日战争的意义强调抗日战争的重要性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战,是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外敌入侵的伟大斗争。
同时,也介绍抗日战争为中国革命和国家独立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步骤本次说课的教学步骤如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张抗日战争的图片或者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抗日战争的好奇心。
2. 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者视频,简要介绍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包括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国家分裂等因素。
引导学生思量,为什么中国会陷入如此困境。
3. 介绍抗日战争的起因(10分钟)通过讲解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过程,使学生了解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以及中国人民对侵略行为的反抗。
4. 讲解抗日战争的过程(20分钟)通过介绍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和战斗,如华北抗日战争、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重庆抗战等,使学生了解到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和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
5. 分析抗日战争的意义(15分钟)强调抗日战争的重要性和意义,包括保卫国家、保护民族独立、培养爱国情怀等方面。
通过展示抗日战争胜利的图片或者视频,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对英雄事迹的敬仰之情。
6.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抗日战争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对英雄事迹的敬仰之情。
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对英雄抗战精神的认同和崇敬,增强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伟大的抗日战争。
包括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 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过程。
2. 抗日战争的结果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理解和认知。
2. 学生对抗日战争的意义和影响的思考。
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课件和教学素材。
3. 学生参考资料和教材。
六、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抗日战争的图片或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思考。
步骤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讲解抗日战争的起因:日本侵略中国的背景和原因,包括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和对中国领土的侵占。
2. 讲解抗日战争的过程:从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到淞沪抗战的胜利,介绍中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的艰苦斗争和英勇牺牲。
3. 讲解抗日战争的结果: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日本投降,中国在抗战中取得的重要胜利和付出的巨大牺牲。
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英雄抗战精神的重要意义。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
步骤五:展示和总结(10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对各组的观点和结论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和英雄抗战精神的传承。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详细过程。
2. 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或相关展览,亲身感受抗日战争的历史氛围和英雄事迹。
八、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小组讨论的质量和学生的表现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一、说课目标本次说课旨在通过对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国家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伟大的抗日战争。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日战争的背景:介绍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以及中国人民的抵抗和反抗。
2. 抗日战争的过程:详细讲解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包括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八年抗战等。
3. 抗日战争的意义:阐述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包括挫败了日本侵略的野心,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团结精神。
三、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抗日战争的过程和意义。
学生需要掌握抗日战争的发展脉络,理解其对中国历史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影响。
四、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对抗日战争的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需要通过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对于中国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抗日战争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带领学生回顾一下上节课学到的内容。
2. 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10分钟)通过讲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以及中国人民的抵抗和反抗,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
3. 讲解抗日战争的过程(20分钟)详细讲解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包括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八年抗战等。
通过案例和故事,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抗日战争的艰苦和英勇。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抗日战争的意义展开讨论。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点和理解。
5. 总结归纳(10分钟)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他们总结抗日战争的意义和影响,并与他们之前的观点进行对比。
6. 拓展延伸(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抗日战争的纪录片或者展示一些抗日战争的图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了解和感受。
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一、说课目标本次说课旨在通过对伟大的抗日战争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原因、过程和意义,培养他们对抗日英雄和民族精神的认同和敬仰,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二、说课内容1. 抗日战争背景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二战期间为了保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全面抗战。
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人民深受其害。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正式引爆了全面抗战的导火索。
2. 抗日战争原因抗日战争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包括: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对中国资源的渴求、对华人民的残暴压迫等。
同时,中国国内的社会矛盾也为日本侵略提供了机会。
3. 抗日战争过程抗日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的反抗与挫败、难点的游击战争和全面反攻与胜利。
初期的反抗与挫败中,中国军民积极反抗,但由于军力和装备的不足,反抗结果并不理想。
难点的游击战争中,中国人民采取游击战术,与日军展开长期的殊死搏斗。
全面反攻与胜利阶段,中国人民经过难点努力,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4. 抗日战争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抗日战争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团结精神。
其次,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维护了世界和平。
最后,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础,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说课重点本次说课的重点是抗日战争的过程和意义。
通过对抗日战争的过程的介绍,学生可以了解到抗日战争的艰辛和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精神。
同时,通过对抗日战争的意义的阐述,学生可以认识到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影响。
四、说课方法本次说课将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原因和过程。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抗日战争的意义和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起因、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伟大抗战的敬意和对英雄烈士的崇敬之情,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
2. 抗日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要战役。
3. 抗日战争的意义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 抗日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要战役的详细了解。
2. 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抗日战争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
3. 教学课件和教学参考书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抗日战争相关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抗日战争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新知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
讲解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和中国政府的对日抗战政策,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
3. 深入学习(30分钟)3.1 抗日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要战役通过教师讲解和多媒体资料展示,详细介绍抗日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要战役,如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等。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艰苦和牺牲,体会到中国人民的顽强抗战精神。
3.2 抗日战争的意义和影响讲解抗日战争的意义和影响,包括国际上对中国的支持、中国人民的团结和抗战精神的传承等。
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深远影响,以及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贡献。
4. 梳理知识(10分钟)通过提问和学生互动,梳理抗日战争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延伸(2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表对抗日战争的看法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起因、背景、过程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多媒体教学和互动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一.说教材:《伟大的抗日战争》是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三节内容。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是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它决定了现代中国的历史走向,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本册书的重要内容。
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多,联系广。
同时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由此确定: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日军侵华的罪行和中国军民抗日的史实,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究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
(2)通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发探究,学生自主发言,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方法与过程: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为基本原则,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发现并探究抗战的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牢记日本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结合目前中日问题,使学生形成对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
2.教学重点:全民族团结抗战是重点。
因为全民族抗战是在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实现的,是抗日战争能够最终取得胜利的保证,所以将其确立为重点。
以史为鉴是重点,新课标强调全面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强调学史为现实服务,因此将其确立为重点。
3.教学难点:全民族抗战尤其是国民党在抗战中作用是难点。
由于传统认识,学生对此问题难于理解,因此将其确立为难点。
以史为鉴,正确对待中日问题是难点。
因为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对日本的态度往往过于情绪化,不利于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所以将其确立为难点。
二.说教法:鉴于学生的历史学习现状,根据学习是积极主动的互动过程,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建筑起新的经验的建构主义理论。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教师创设具体情境,递进设疑,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逐步探究。
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一、课程概述本节课是一堂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课,主要介绍抗日战争的起因、进程和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 掌握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重要事件;- 了解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热爱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进程;- 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重要事件。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和意义;- 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抗日战争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对抗日战争的了解。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向学生介绍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
3. 主体内容(30分钟)3.1 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重要事件- 依次介绍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等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通过图片、地图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战役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 重点介绍南京大屠杀,通过真实的历史照片和个案,向学生展示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引导学生对战争的残酷性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3.2 抗日战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影响- 介绍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和民族团结,通过相关的故事和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 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如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崛起、文化艺术的繁荣等,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4. 学生合作学习(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