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学术型博士生复试名单公示
- 格式:pdf
- 大小:317.47 KB
- 文档页数:8
首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首都师范大学2019年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包括硕博连读、普通招考两类,其中硕博连读仅招收已获取我校2019年硕博连读生资格的在读硕士研究生。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中文专业是首都师范大学建校时期最早开办的专业。
1954年就开办一年制中文专修班,1955年始建中文系。
1962年北京工农师院中文系并入。
“文革”中,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一度并入(后复撤出)。
1993年北京师院分院中文系并入。
2001年在中文系基础上建立文学院。
著名学者漆绪邦、向锦江、廖仲安、张建业、许自强、曹利华、王景山、邾瑢、欧阳中石、饶杰腾、段启明等教授,作家毛志成、魏润身等曾经在本院任教。
现文学院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系、高级涉外文秘系、比较文学系、影视文学系、文化产业系、汉语国际教育等6个系。
全院设有古代文学、文艺理论、汉语言文字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影视文学、语文学科教育学、高级涉外文秘、文化产业、大学语文等教研室,另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信息资料中心以及院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本科教学办公室、科研研究生办公室、成人教育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
拥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类、1955年始设,非师范类、2002年始设)、汉语言文学(高级涉外文秘方向、非师范类、1995年始设)、汉语言文学(比较文学方向、非师范类、2001年始设)、汉语言文学(书法教育方向、非师范类、1993年始设,后停办)、戏剧影视文学(非师范类、2002年始设)、文化产业管理(非师范类、2005年始设,原属汉语言文学下方向,2010年升为专业)、国际汉语教育(非师范类、2009年始设,原名对外汉语,2013年更名国际汉语教育)、专科专业曾有汉语言文学(1955年始设)。
中国语言文学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2003年获得批准)。
首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首都师范大学2019年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包括硕博连读、普通招考两类,其中硕博连读仅招收已获取我校2019年硕博连读生资格的在读硕士研究生。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成立于1955年。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成长为拥有哲学、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多专业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院,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重要基地。
学院现设有哲学系、法律系、政治学系、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4个系,8个研究中心,还设有文科综合实验室、模拟法庭等综合性实践教学中心,以及藏书丰富的校图书馆政法学院分馆。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良好的教师队伍,既有享有盛誉的学术名家,更有一大批在相关学科颇有建树的中青年学术骨干。
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4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4人;入选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单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各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2人、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2人;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人选5人;获得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15人次,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燕京学者2人。
学院形成了完整的学科建设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有哲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4个本科专业,其中社会工作专业2007年获得教育部“司法矫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有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共计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哲学、法学、政治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和课程与教学论(含中学政治理论教学论、社会工作学科教学论方向)、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方向)、MPA等共计2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院现有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校重点学科1个(中国哲学),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个(宗教学),学校重点建设学科1个(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