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制程及设备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3.71 MB
- 文档页数:59
AMOLED Array工艺流程
AMOLED Array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清洗:在开始制作AMOLED显示屏之前,需要对硅片进行清洗,以去除
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2.涂覆光刻胶:在硅片表面涂覆一层光刻胶,作为掩膜,用于保护不需要进
行刻蚀的区域。
3.曝光:通过紫外线曝光的方式,将光刻胶上的图案转移到硅片上。
4.显影:使用化学试剂将曝光后的光刻胶去除,留下所需的图案。
5.刻蚀:使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硅片表面的材料去除,形成电路结构。
6.去胶:在完成刻蚀后,去除涂覆在硅片表面的光刻胶。
7.清洗和烘干:最后进行清洗和烘干,去除残留的化学物质和杂质,为后续
的工艺步骤做准备。
8.封装测试:最后,对制成的AMOLED显示屏进行封装和测试,确保其正
常工作。
以上是AMOLED Array工艺流程的基本步骤,具体工艺参数和细节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制造厂商和生产工艺有所不同。
前段Array制程:薄膜/黄光/蚀刻/剥膜(一)液晶面板制造的前段Array制程主要是“薄膜、黄光、蚀刻、剥膜”四大部分,如果仅仅是这样看,很多网友根本不解这四步的具体含义,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做。
首先,液晶分子的运动与排列都需要电子来驱动,因此在液晶的载体——TFT玻璃上,必须有能够导电的部分,来控制液晶的运动,这里将会用ITO(Indium Tin Oxide,透明导电金属)来做这件事情。
ITO是透明的,也成薄膜导电晶体,这样才不会阻挡背光。
液晶分子排列的不同以及快速的运动变化,才能保证每个像素精准显示相应的颜色,并且图像的变化精确快速,这就要求对液晶分子控制的精密。
ITO薄膜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就犹如在PCB板上印刷电路一般,在整个液晶板上画出导电线路。
首先,需要在TFT玻璃上沉积ITO薄膜层,这样整块TFT 玻璃上就有了一层平滑均匀的ITO薄膜。
然后用离子水,将ITO 玻璃洗净,准备进入下一步骤。
接下来,要在沉积了ITO薄膜的玻璃上涂上光刻胶,在ITO 玻璃上形成一层均匀的光阻层。
然后烘烤一段时间,将光刻胶的溶剂部分挥发,增加光阻材料与ITO玻璃的粘合度。
用紫外光(UV)通过预先制作好的电极图形掩模版照射光刻胶表面,使被照光刻胶层发生反应,在涂有光刻胶的玻璃上覆盖光刻掩模版在紫外灯下对光刻胶进行选择性曝光。
●前段Array制程:薄膜/黄光/蚀刻/剥膜(二)我们以一个像素单位为例,如上图,这个像素中,浅色部分未曝光,而深色的是曝光部分。
接着,用显影剂将曝光部分的光刻胶清洗掉,这样就只剩下未曝光的光刻胶部分,然后用离子水将溶解的光刻胶冲走。
显影之后需要加热烘烤,让未曝光的光刻胶更加坚固的依附在ITO玻璃上然后用适当的酸刻液将无光刻胶覆盖的ITO膜的蚀刻掉,只保留光刻胶下方的ITO膜。
ITO玻璃为(In2O3 与SnO2)的导电玻璃,未被光刻胶覆盖的ITO膜易与酸发生反应,而被光刻胶覆盖的ITO膜可以保留下来,得到相应的拉线电极。
array阵列工艺Array阵列工艺什么是Array阵列工艺?Array阵列工艺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
它通过在基板上制作大量的微型元器件,如电阻、电容和晶体管等,形成一个二维排列的阵列结构。
Array阵列工艺的优势•高度集成:Array阵列工艺能够在一块基板上制作出大量的微型元器件,实现高度集成的电子器件。
这种高度集成的设计有助于缩小设备体积、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
•可靠性:由于Array阵列工艺的制造过程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因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这种可靠性可以保证制造出的电子器件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不易出现故障。
•节约能源:Array阵列工艺充分利用基板表面的空间,通过紧凑的排列方式,有效地节约了能源。
与传统的分散布局相比,Array阵列工艺设计的电子器件可以在相同的工作面积上实现更高的性能。
Array阵列工艺的应用领域•芯片制造:Array阵列工艺广泛应用于芯片的制造过程中。
利用这种工艺,可以在一块芯片上制作出大量的晶体管、电阻和电容等元件,实现高密度的集成电路设计。
•平板显示器:Array阵列工艺是制造平板显示器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将大量的发光二极管排列在一块平板上,可以制造出高分辨率、高亮度的显示屏。
•太阳能电池板:Array阵列工艺也被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中。
通过在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上布置大量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可以实现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传感器:Array阵列工艺广泛用于各种传感器的制造中。
利用这种工艺,可以在一块传感器上集成多个传感器单元,实现多功能的传感器设计。
结论Array阵列工艺作为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在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的高度集成、可靠性和节约能源的优势,使得电子器件的设计变得更加灵活和高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Array阵列工艺将在未来发展出更多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Array阵列工艺的制造流程•基板准备:首先,需要准备一块适用于Array阵列工艺的基板。
拟 制
审 核
批 准
制程站点
制程站点
注意事项:1. 异常时请及时通知值班工程师; 2. 请注意工艺卡的版本日期及更新状况;
13100
13100Target life S4≤8600 kWh Target life S5
≤8600 kWh
S5加热温度233℃±10℃
Target life S3≤8600 kWh S3加热温度240℃±10℃S4加热温度
243℃±10℃二级管控参数
设备工艺参数名称
设备工艺参数指标
允许变化范围
H(0-4)加热温度125℃±10℃Mo Discharge power 31kW ±2kW Mo magnet scan times
12
±1
discharge pressure
0.3Pa ±0.03Pa Ar 流量
100sccm ±10sccm Mo target
ULVAC
1130mm*1200mm
一级管控参数
设备工艺参数名称
设备工艺参数指标
允许变化范围主要材料
材料名称材料生产厂家材料型号材料规格Mo target Plansee 1130mm*1200mm 工艺卡卡号A1PVD300
适用产品2200Å Mo 产品均适用 S/D deposition
文件编号: C-WI01007 附件3 版号:1.2
Array 工艺卡SD Depo
生效日期: 版本:1.1
工序
SD Depo Recipe No./Name
NPPVD02。
array阵列制程释义array阵列制程是一种在电子设备制造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技术。
阵列制程是指将多个类似的元件放置在一个阵列状的结构中,通过统一的工艺来制造,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文将介绍array阵列制程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电子设备制造过程中,阵列制程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它通过将多个相同的元件进行批量生产,并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来制造这些元件。
这种批量生产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不仅如此,阵列制程还可以增加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阵列制程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元件的制造,比如集成电路芯片、平板显示器和太阳能电池等。
这些元件通常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因此适合使用阵列制程进行生产。
通过将这些元件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放置在同一个基板上,并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完成制造,可以实现高效和精确的生产。
在阵列制程中,制造工艺是关键的一环。
制造工艺包括多个步骤,例如光刻、薄膜沉积、蚀刻和封装等。
这些步骤需要精密的设备和严格的操作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制造工艺的改进和创新对于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阵列制程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集成电路制造中,阵列制程可以用于生产存储器芯片、处理器芯片和传感器芯片等。
在平板显示器制造中,阵列制程可以用于生产液晶面板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幕等。
在太阳能电池制造中,阵列制程可以用于生产光伏电池阵列。
通过应用阵列制程,这些产品可以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从而使得电子设备更加普及和便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阵列制程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和新的设备不断涌现,为阵列制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例如,三维堆叠技术可以将多个器件叠加在一起,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小的体积。
纳米技术可以制造出尺寸更小、性能更好的电子元件。
这些新技术的引入将进一步推动阵列制程的发展。
总之,array阵列制程是一种在电子设备制造中应用广泛的技术。
array工艺流程Array工艺流程是指将半导体芯片的电路结构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逐渐建立起来的过程。
通常包括晶圆加工、光刻、沉积、蚀刻、清洗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Array工艺流程的各个步骤及其重要性。
首先是晶圆加工。
晶圆加工是将制造芯片所需的电路结构在硅片上进行刻印和形成。
这一步骤的关键工艺是化学气相沉积(CVD)和物理气相沉积(PVD)。
CVD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气体沉积到晶圆表面上,形成所需的结构;而PVD是通过物理方式将有用元素沉积到晶圆表面。
这两种工艺在晶圆加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实现对晶圆表面进行修饰和成型。
然后是光刻。
光刻是将芯片上所需的电路图案通过光刻胶印在晶圆上的过程。
光刻工艺中使用的设备主要有光刻机和掩膜。
光刻机利用光刻胶对晶圆进行曝光和显影,形成所需的图案。
掩膜则是一张覆盖在晶圆上的玻璃板,上面有了所需的电路图案,可以指导光刻机进行曝光。
光刻过程具有精度高、适应性强的特点,是芯片制造中非常重要的工艺步骤。
接下来是沉积。
沉积是将芯片上所需的金属或化合物材料沉积到晶圆上的过程。
沉积工艺中使用的设备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和物理气相沉积设备。
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可以将金属气体或化合物气体沉积到晶圆上,形成所需的金属或化合物薄膜;物理气相沉积设备则是通过物理方法将金属或化合物材料沉积到晶圆上。
沉积工艺在芯片制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实现对晶圆表面进行修饰和成型。
然后是蚀刻。
蚀刻是将晶圆上不需要的结构或物质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进行去除的过程。
蚀刻工艺中主要使用的设备有湿蚀刻设备和干蚀刻设备。
湿蚀刻设备是通过酸性或碱性溶液将晶圆上的杂质或不需要的结构腐蚀掉;干蚀刻设备则是利用高能粒子束将晶圆上的杂质或不需要的结构腐蚀掉。
蚀刻工艺能够实现对晶圆上的结构精确的控制和去除,是芯片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最后是清洗。
清洗是将芯片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或污染物从晶圆上清除的过程。
清洗工艺中主要使用的设备有超纯水设备和化学清洗设备。
array工艺流程
《array工艺流程》
array是一种常用于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工艺流程,它通过在硅片上建立一系列完整的电子元件来实现功能。
array工艺流程经历了多个步骤,如光刻、薄膜沉积、化学腐蚀、离子注入和金属化等。
首先,array工艺流程的第一步是光刻。
在这一步骤中,光刻胶被涂覆在硅片表面,然后使用掩模和紫外线将图案转移到光刻胶上。
接着,将光刻胶进行烘烤,以确定图案的形状。
这一步骤是制造电子元件的重要基础,因为它决定了元件的尺寸和排列。
接下来是薄膜沉积。
在这一步骤中,薄膜材料如氧化物或氮化物被沉积在硅片表面。
这一步骤可以改变硅片的特性,使其具有导电、绝缘或半导体特性。
然后是化学腐蚀。
这一步骤利用化学液体来去除光刻胶之外的材料,从而形成所需的结构。
化学腐蚀可以精确地去除材料,因此在array工艺流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离子注入是下一个步骤,它用于改变硅片的导电性能。
在这一步骤中,离子被注入硅片中,从而改变其导电性能。
这一步骤可以使得硅片在特定区域具有不同的导电性能,从而实现电子元件的功能。
最后是金属化。
在这一步骤中,金属被沉积在硅片表面,以形成电子元件之间的连接。
金属化是array工艺流程中的最后一步,它使得电子元件能够进行电子信号的传输。
综合来看,array工艺流程是集成电路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不同步骤的精确控制,可以实现各种电子元件的高度集成和功能实现。
因此,array工艺流程的技术和工艺水平直接影
响着集成电路产品的性能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