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入世对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60.23 KB
- 文档页数:2
黑龙江省中俄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一、黑龙江省中俄边境贸易的现状分析作为“金砖五国”成员的中国与俄罗斯不仅在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双方都借鉴了彼此发展的宝贵经验。
使得中俄两国结合本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发展双边贸易,实现了双方共赢的局面。
1、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渐趋优化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渐趋优化。
近几年,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对俄罗斯出口商品中,服装、鞋、纺织品类传统商品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步增加,为拉动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出口增长做出了贡献。
其中,对俄出口机电产品中:机械设备所占出口比重最大,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别占对俄出口机电产品总额的25.2%、29.4%和30.2%;运输工具出口增幅最大,2011年出口5634万美元,同比增长71.9%,2011年出口1.86亿美元,同比增长230.5%。
2、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出口商品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出口商品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2007年-2011年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可以看出,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出口的商品以服装、鞋、箱包、纺织品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每年这几类商品出口总额占黑龙江省对俄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对俄出口年年高居首位;鞋类对俄出口近3年一直位列第二。
此外,黑龙江对俄边境贸易进口主要是生产资料和资源性商品,例如木材、化工产品、石油及石油制成品。
3、中俄边贸区域贸易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中国与俄罗斯边境贸易能够从三百多年前发展到今天,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主要是因为中俄两国各自具有的优势形成了一种互补性很强的经济结构,符合国际分工的客观要求。
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可以分析出中俄两国在边境贸易发展的进程中,都会进口本国相对劣势的产品,出口本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
4、黑龙江省对俄罗斯的边境贸易中小额贸易占据着主导地位黑龙江省对俄罗斯的边境贸易中小额贸易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中私有企业的主导地位日趋稳固。
黑龙江省对俄农业贸易分析及对策建议黑龙江省是中国对俄贸易的重要门户和合作基地,农业贸易在中俄双方的经贸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黑龙江省对俄农业贸易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特点1. 丰富的农业资源:黑龙江省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大豆、玉米、小麦、大米、水稻等。
这为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地理优势: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边境线长达3443公里,是中国最长的陆地边境线。
这种地理优势为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3. 多样化的贸易产品: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产品涵盖了农产品、食品、木材、皮毛等多个领域。
黑龙江省的大豆出口占中国大豆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是黑龙江对俄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对俄农业贸易的问题分析1.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重要问题。
由于俄罗斯对农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黑龙江省的农产品需要符合俄罗斯的标准和规定。
由于生产环境和管理水平的差异,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在质量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2. 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倾向:在对俄贸易中,俄罗斯存在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倾向,通过限制进口、提高关税等方式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
这给黑龙江省的对俄农产品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 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是农产品贸易面临的常见问题。
由于对俄农产品贸易受到国际市场需求和供应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给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三、对策建议2. 推动贸易便利化:黑龙江省应加强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进程。
加强与俄罗斯的贸易促进机制建设,简化贸易手续,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
黑龙江省应与俄罗斯开展农产品的技术合作和交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贸易利润。
3. 拓展多元化的市场渠道:黑龙江省应拓展农产品的市场渠道,开发新兴市场,减少对俄贸易的依赖程度。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合作,降低单一市场风险,提高市场适应能力。
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发展问题研究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部,与俄罗斯接壤,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在中俄贸易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黑龙江省对俄罗斯的贸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发展的现状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贸易额逐年递增,贸易商品种类日益丰富,涵盖了能源、农产品、机械设备、轻工产品等多个领域。
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过去,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主要集中在资源类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上。
如今,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比重逐渐上升,贸易结构朝着多元化和高端化的方向发展。
贸易方式更加多样。
除了传统的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新兴贸易方式蓬勃发展,为双方贸易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发展的优势地缘优势明显。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拥有 3000 多公里的边境线,多个边境口岸分布其中,为双方的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资源互补性强。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而黑龙江省在农业、轻工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双方在资源和产业上的互补性为贸易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支持有力。
国家和黑龙江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对俄贸易的政策措施,如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给予税收优惠等,为企业开展对俄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贸易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虽然高附加值产品的贸易比重有所上升,但资源类和初级加工产品仍占据较大份额,贸易结构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贸易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部分边境口岸的通关能力有限,物流运输设施不够完善,影响了贸易的效率和规模。
贸易企业竞争力不足。
黑龙江省的贸易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较弱,缺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和产品。
贸易风险不容忽视。
俄罗斯的政策法规变化、汇率波动、市场需求不稳定等因素,给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四、促进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发展的对策加强产业合作,优化贸易结构。
黑龙江省对俄农业贸易分析及对策建议黑龙江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农业大省,同时也是对俄贸易的重要枢纽。
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加强,黑龙江省对俄农业贸易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黑龙江省对俄农业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对黑龙江省对俄农业贸易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1.贸易额持续增长近年来,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达到了151.8亿美元,同比增长8.1%。
农产品贸易占据了较大比重,包括大豆、玉米、小麦、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出口和进口。
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而且对中国农产品需求量较大,因此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一直保持着活跃的态势。
2.面临市场变化和贸易壁垒挑战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层出不穷,影响了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规模和效益。
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对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造成了一定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对黑龙江省出口到俄罗斯的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农业贸易合作潜力大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合作仍然具有较大的合作潜力。
一方面,在中俄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加强的大背景下,双方政府为促进农产品贸易合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合作机制,为俄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大省和俄罗斯的重要邻国,具备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优势,与俄罗斯相对接近,加上地理相近、气候相似等特点,这为双方开展农产品贸易合作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
二、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1.产品结构单一在对俄农产品贸易中,黑龙江省出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类大宗商品,而进口的产品主要是俄罗斯的木材、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产品。
黑龙江省对俄农业贸易分析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黑龙江省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农业省份,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中国对俄贸易的重要窗口和合作伙伴。
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和农业交流的增加,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逐渐成为关注焦点。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为俄罗斯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供应。
黑龙江省以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产品出口俄罗斯,而从俄罗斯进口了大豆、麦片、牛肉等农产品,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产品贸易。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俄罗斯市场需求的变化,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质量安全监管不严格、市场渠道狭窄等问题,影响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本文旨在分析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建议,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拓展俄罗斯市场渠道,促进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关系,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
通过对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未来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研究旨在促进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推动双方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提高农产品贸易的效益,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为农业贸易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有着长久的农产品贸易合作关系,这关系不仅在双方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在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和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深入研究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双方在这方面的合作情况,为进一步促进双方农产品贸易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通过提出发展对策建议,可以帮助黑龙江省政府和相关部门更有效地推动对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扩大市场渠道,促进农产品贸易的更加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012年第6期总第216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国际经贸】俄罗斯入世对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王佳丽苍璠(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俄罗斯入世后将履行入世承诺,降低关税和开放市场,改善国内投资环境,这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黑龙江省作为对俄贸易的桥头堡,应尽早做好分析判断,提出有效应对措施。
[关键词]黑龙江省;俄罗斯;WTO[中图分类号]F7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6-0032-02一、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运行情况据海关统计,2011年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实现189.9亿美元,比最高年份2008年的110.8亿美元高79.1亿美元,同比增长171.3%,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49.3%,占全国对俄进出口总额的24.3%;其中对俄出口与进口同比分别增长2.1%和347%,占全国对俄出口与进口比重分别为11.5%和36.7%。
1.主要贸易方式。
2011年对俄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和其它贸易同比实现增长,增幅分别为542%、30.1%和4.1%,加工贸易出口增幅达52%。
对俄一般贸易完成107亿美元,边境小额贸易完成60亿美元,占对俄贸易比重分别达到61%和34%。
2.出口商品。
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口商品种类已达2500多个,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增幅分别为38.16%和10.3%,质量也有了较大提升;服装、鞋类、纺织品出口继续保持主要份额,占比达50%以上;2011年开始,汽车恢复对俄出口,出口数量达2185辆,同比增长533%,其中卡车出口同比增长207.25%;蔬菜、水果、粮食等农副产品出口达48万吨(详见表1)。
3、进口商品。
自俄进口的以原油、铁矿砂、木材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商品量、价齐升。
2011年铁矿砂、木材和纸浆进口增幅分别为84.75%、52.7%和32.3%;原油进口完成1273万吨,占自俄进口总额的59.3%(详见表2)。
表12011年黑龙江省对俄出口主要商品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同比%金额(万美元)同比%1服装及衣着附件-00123030-5.922鞋类-0079110-18.963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002504533.654箱包及类似容器-0020748-22.545蔬菜吨29374914.331410432.616汽车(包括整套散件)辆2185533.3311513542.217鲜、干水果及坚果吨135467-16.188689-11.298钢材吨8448548.64807857.86表22011年黑龙江省对俄进口主要商品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同比%金额(万美元)同比%1原油吨127298731314.5910386451966.632铁矿砂及其精矿吨512425584.7583464143.043原木立方米4785969-1.57507519.34锯材立方米123014052.72998963.265成品油吨367685-42.2228790-13.626肥料吨681453-39.4426898-31.347纸浆吨20756032.31643651.578合成橡胶(包括胶乳)吨21115-38.068234-4.04二、俄入世对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产生的影响(一)不利影响1.俄罗斯入世后总体关税降低,省内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除农副产品外,各类服装、纺织品、鞋类和家电等产品是黑龙江省对俄出口的主要商品,在俄市场上除价格优势外并不具备其他明显的竞争优势。
轻纺工业品属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商品,受到韩国、土耳其及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
家电类产品在俄罗斯市场同样受到韩国、日本、荷兰和法国等国产品的挤压而备受冷落。
另外,欧美、日韩企业在成熟市场积累的营销经验也是我企业所不具备的。
2.农产品出口将面临更高的“绿色标准”。
俄入世后,其农产品进口的质量标准会与国际标准接轨,因此,黑龙江省沿边地区部分农副产品对俄出口将面临更多的绿色壁垒,不仅不利于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农产品市场,连保持现有的出口规模也十分困难。
3.俄罗斯将大力调整进出口结构。
石油、天然气、铁矿砂、木材和化工产品是黑龙江省传统进口产品,相关数据显示,石油、天然气出口收入约占俄财政收入一半左右,导致俄经济严重受制于外部环境。
俄加入WTO 后将大力调整进出口结构,以摆脱财政对能源、原材料出口的高度依赖。
虽然短期内,黑龙江省还将继续保持对俄进出口逆差,但从长期看,进口俄资源类商品将下降,省内企业应有危机感、紧迫感。
23王佳丽苍璠:俄罗斯入世对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影响和应对措施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Trade4.双边贸易争端与摩擦可能增加。
俄势必会充分利用WTO规则,加大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力度,对外实施反倾销调查的概率将大幅提高。
黑龙江省对俄出口产品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较低,服装、衣着附件等产品在俄市场所占份额较大,再加上不规范贸易方式的大量存在,发生贸易争端和摩擦的概率将有所上升。
(二)有利影响1.关税减让和关税壁垒的降低将成为双边贸易发展的推动力。
入世前俄罗斯不仅许多商品的进口关税偏高,而且经常临时性提高某些商品关税税率来限制进口。
俄罗斯虽然将中国列为普惠制、受惠国之一,却将中国很多竞争力强的产品排除在优惠清单之外,而且对中国商品征税不区分产品类别、性质和用途,一律从量征税,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税收不平等。
此举使我对俄出口商品成本上升,在俄市场的竞争力被大大削弱。
俄罗斯加入WTO后,总体关税水平将从2011年的10%降至7.8%。
其中,农产品总体关税水平将从目前的13.2%降至10.8%,工业制成品总体关税将从9.5%降至7.3%。
逐步将平均进口关税税率下调至2% 4%。
(1)农产品。
按照俄罗斯与欧盟达成的协议,俄只是降低了本国不生产的为数不多的农副产品进口关税,其余绝大部分农副产品进口关税将保持现有水平。
2011年黑龙江省对俄出口蔬菜14104万美元、水果8689万美元。
如果俄对我国实行与欧盟同等待遇,俄入世后我国农副产品对俄出口利润将降低。
但如蔬菜、水果这些食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黑龙江省因其地缘优势,在俄入世后仍可保持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
(2)木制品。
从2002年起,俄罗斯成为我国第一大木制品进口国,且进口额持续上升(除2009年外)。
俄罗斯自2006年5月开始多次提高原木出口关税;同时,为了限制木材出口,俄罗斯还于2009年9月通过决议,将边境地区木材出口外运口岸数量从421个缩减到121个。
俄罗斯对出口木材征收的关税不断提高,手续更加复杂,导致我国木材加工企业成本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俄罗斯入世后,这一关税将被减免。
这势必促进对俄木制品进口,并带动木材加工、造纸以及运输、保险等周边产业发展。
(3)汽车。
根据WTO相关协议,俄罗斯将全新小型车的进口关税从30%下调至25%,随后3年内此税率维持不变,2014年后4年内每年下调约2.5%,到2018年其关税将降至15%;除关税下调外,根据WTO的非歧视、市场开放及公平贸易等原则,俄罗斯国内针对汽车进口的非关税壁垒将有所消减。
2009年黑龙江省对俄出口汽车接近于零,直到2011年才恢复到400辆,仅占俄罗斯汽车进口总量的万分之四。
据预测,未来五年俄罗斯每年进口汽车将达100万辆,黑龙江省对俄出口汽车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经济互补性为双边贸易再攀新高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制造业和日益崛起的服务业也将在俄罗斯国内占有一席之地。
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资源大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俄仍将是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木材、矿物原料和化肥等资源的重要出口国。
随着我国对能源等原材料需求的持续增长,中俄必将成为能源领域合作的重要伙伴。
俄在航天、航空、核能、生物技术和大型机械设备制造等诸多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其产品和技术在我国一直占有稳定的市场份额。
我国的家电、轻工、纺织服装等工业制成品在国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已经构筑起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粮食、油料、肉类、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品种丰富,价格便宜,在俄市场上也具有竞争优势。
这种产业和商品结构上的较强互补性,已成为双边贸易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
3.俄市场的逐步规范将为黑龙江省扩大对俄出口创造良好的环境。
“灰色清关”是中俄贸易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一方面导致俄税收的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手续不合法,容易被俄方以各种理由查没,也造成了中国产品的出口成本增加。
俄加入WTO之后势必会遵守WTO的基本原则和相关协议,合理进行海关估价,取消不合理的税收,这势必降低中国产品的出口成本。
为保护国内制造业,俄罗斯经常出台一些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临时性措施,例如:歧视性分配猪、禽肉配额;对部分皮革制品、鞋类制品大幅提高关税;对进口汽车组装零部件实施数量限制;设立专门机构针对中国卡车设卡检查;对居民和非居民征收不同的个人所得税等。
这些措施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正常开展。
加入WTO后随着市场、法律环境的逐步完善,俄市场秩序将进一步规范,黑龙江省可将通道、区位及人脉等传统优势与南方发达地区产品、资金优势结合起来,扩大对俄轻纺、建材、机电、农副产品、小家电等产品出口规模。
三、应对措施(一)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变化黑龙江省企业应转变观念,准确及时把握俄罗斯市场信息,深入细致地研究俄罗斯的法律、法规,制定开拓该市场的各种可行性方案总结过去对俄贸易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挖掘潜能,捷足先登。
(二)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管理技术贸易壁垒既有保护进口国任何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的科学合理一面,又容易被一些国家作为贸易保护的工具,因此面对技术贸易壁垒,应该充分利用世贸组织有关规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竞争力;第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实现国内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第三,利用技术贸易壁垒的差异性,实现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
(三)灵活、多渠道地扩大对俄投资合作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把质优价廉的产品出口俄罗斯并向俄罗斯投资。
黑龙江省企业可以采取兼并或重组的形式,在当地进行生产,使产品更快、更直接地融入俄市场,在做好项目筛选和评估工作的基础上,以设备、技术、原材料为投资资本,利用俄方闲置的厂房和公用设施积极开展境外加工贸易。
同时,优化投资主体,着重扶持跨国公司或大型企业开展对俄投资。
(责任编辑:陈鸿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