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8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文艺复兴运动》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以及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繁荣景象,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欧洲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文艺复兴方面,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的人物和作品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掌握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热爱和尊重,认识文艺复兴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难点: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营造文艺复兴时期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问题和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和核心思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和图片,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提问:“你们对文艺复兴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如意大利的地理、政治、经济条件,以及中世纪封建制度的衰落等。
然后,详细讲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文艺复兴运动【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在西欧的中世纪晚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思想领域展开了一场长达三个世纪之久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
这场运动旨在将自由的人从封建宗教神学的牢笼束缚中挣脱出来,通过批判“神”,进而歌颂“人”,肯定人的价值,挖掘人的自信,其核心在于人文主义。
经过但丁等人前赴后继的努力,到17世纪,人们的思想获得前所未有的大解放,为后来新航路的开辟以及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文艺复兴运动被称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课标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地点与人文主义精神、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与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用材料分析、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反思的能力;(2)以文艺巨匠的思想及其作品为依托,培养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体会人文主义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讨人文主义精神,进而使学生意识到人有无穷的潜力,只要肯挖掘自身的潜力,在知识的海洋中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通过对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的作品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积极阳光、敢于拼搏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大多基础薄弱,不少同学甚至对于文艺复兴运动中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的书写都存在一定难度,由于基础较为薄弱,致使学生难以分析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深远影响。
但学生们学习的愿望较为强烈,学习的主动性整体较高,在师生的亲密合作下,相信学生一定能收获颇丰。
【课时规划】1.下列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B.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C.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D.其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2.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是()①肯定人的价值,相信人的力量②对待实际问题不是从神出发,而是从人出发③提倡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④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发挥人的智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人物,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讲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本课内容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欧洲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局限于个别代表人物或作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艺复兴运动,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深远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学会判断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知,认识到自我超越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对其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营造文艺复兴时期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2.辅助材料:图片、音乐、视频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意大利地图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因素。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和主要成就的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总结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就,引导学生学会判断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是关于欧洲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本课主要内容有:文艺复兴的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欧洲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文艺复兴运动涉及到的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容易产生兴趣,因此,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掌握文艺复兴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艺复兴运动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2.难点: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以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为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
2.资料:搜集相关的文章、论文、书籍等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学习。
3.设备:多媒体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感受?你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九上14课《文艺复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文艺复兴的基本史实,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理解文艺变兴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分析出文艺复兴最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以及文艺复兴的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和重要成就都是当时的人们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通过学习树立开拓创新、敢于坚持真理的信念O 重点难点【重点】文艺复兴的实质和主要代表人物。
【难点】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原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材料: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的欧洲),基督教宣传人是有罪的,人的现世生活就是一个苦难的历程,人若想消除罪孽就只能求助于教会。
用忏悔、祈祷来求得上帝的恩泽,这样才能从罪恶中解脱出来,死后才能升入天堂。
问: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与上帝(神)谁重要?基督教引导人们消除苦难的方式是将希望寄托于“现世"还是“来世”?教师总结: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封建神学禁招了人们的思想,人性被忽视得一干二净,在14世纪一道曙光打破了教会的黑暗。
“人.被发现了。
从此以“神”为中心的时代一去不受返,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走进“文艺复兴”。
板书14文艺复兴解题:问复兴是什么意思?(衰落后再兴盛起来)。
文艺复兴简单理解就是文学与艺术的再次兴起。
那么学完这一课后我们再来更深层次的理解一下这一课文标题。
下面我们进入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回答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地点:14世纪中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阅读课文65页第一自然段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①14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兀②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文艺复兴的指导(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实质:课本66页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一. 教材分析1.内容解析:本课主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主要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2.结构安排:本课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学生已学习过欧洲中世纪历史,对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历史事件有所了解。
2.学生认知特点:学生对历史事件感兴趣,善于通过故事、图片等直观材料学习。
3.学生学习需求:学生希望深入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特别是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观察分析等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科学、艺术的推动作用,培养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和影响。
2.难点: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和影响。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总结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文艺复兴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4.观察分析法:观察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图片、视频资料。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文艺复兴运动。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和影响。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总结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解。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教学难点:人文主义的理解——以普遍的人性掩盖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联翩,那里有世界最具权威性的足球赛;有最神秘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
就在这片土地上,也曾出现了斯巴达克斯、但丁、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克·波罗等伟大的人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当时文化、思想繁荣的足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1.教师讲述:意大利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的地方,以佛罗伦萨为例,佛罗伦萨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中心,在1338年已拥有200多家毛织业工场。
在13世纪末,佛罗伦萨的钱庄、银行已遍设西欧各大城市,在西欧货币市场上取得了支配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后的社会状况是文艺复兴的“源”;文化上回忆古代希腊、罗马高度繁盛的文化思想遗产,以及意大利保留了大量文化成果,汇集大批文化名人等史实,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文艺复兴的“流”。
2.问题思考:探讨意大利成为西欧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的原因。
(二)文艺复兴1.含义: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2.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性,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
目标导学二:但丁“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1)●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如图):“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代表作:《神曲》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3)●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歌集》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目标导学三:达·芬奇“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4课,主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
教材通过讲述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其代表人物如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以及他们的主要作品和思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欧洲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表面,对其深层次的影响和意义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去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启发他们思考文艺复兴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其代表人物;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思想、艺术成就和科学发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发展过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2.案例教学法:以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解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展示文艺复兴运动的图片、作品和文献资料。
2.视频:准备与文艺复兴运动相关的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播放。
3.作业:设计相关的作业,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文艺复兴运动的图片和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文艺复兴运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哲学等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其对后世发展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欧洲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知可能仅限于表面,对于其深刻内涵和影响还需进一步挖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文艺复兴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掌握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哲学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哲学等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艺复兴运动的时代背景。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案例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欧洲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基本概念,以及它在艺术、文学、哲学、科学等各领域的表现和影响。
2.能够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对现代世界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3.能够运用历史知识,揭示文艺复兴运动与人类历史发展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文艺复兴运动在各个领域的表现和影响。
难点: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对现代世界的意义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 PPT课件教学。
2.合作学习。
3.讲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古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文艺复兴运动所带来的艺术革新和文化繁荣。
二、新课讲解(40分钟)1.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和基本概念文艺复兴运动是指欧洲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的一场文化运动,它带来了大规模的文化繁荣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这些都为欧洲的历史文化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
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是在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长期准备之后,具体表现为:(1)财富的增加:欧洲各国社会经济繁荣,产生了商业资本家、工业资本家和地主阶级。
(2)城市化:欧洲各国城镇人口急剧增加。
在城市中,资本家和工人的条件不断改善,文化也因此产生了变化。
(3)人文主义的兴起:人文主义提出了人是宇宙的中心,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人性解释事物。
这种观念的出现,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
2.文艺复兴运动在各个领域的表现和影响(1)艺术领域:文艺复兴运动在艺术领域表现为艺术作品不再局限于宗教题材,开始以人物、风景和自然为主题。
同时,雕塑家采用了全新的构图,让作品比之前更具立体感和自然感,画家也开始使用透视法和明暗法。
(2)文学领域: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学的发展,这时候诗歌多采用理性、唯美主义的手法,散文方面则出现了类似于小说的文体。
(3)哲学领域: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思想对欧洲的哲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哲学逐渐转向人、自然和人类性格的研究。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讲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丰富的史实和深入的剖析,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深远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欧洲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表面,对于其背后的深层次意义和影响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培养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和背景。
2.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3.文艺复兴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基本信息。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分析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文艺复兴作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4.历史对比:将文艺复兴运动与其他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其地位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视频等。
3.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意大利地图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品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背景。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
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和视频,使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有更直观的了解。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材分析本课与旧版教材结构对比,将原本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的内容进行了拆分,将文艺复兴作为一课单独呈现。
1、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自14世纪中叶起源于意大利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
内容包括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在文学和美术领域主要的代表人物和作品等。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的萌芽,14-16世纪的欧洲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上层建思想文化领域,也随之出现了被人称之为“文艺复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意大利文学和美术领域的成就把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向了高潮,永远成为人类社会的不朽财富。
2、地位: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封建教会的统治,文艺复兴运随之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性的解放,促进了人的觉醒,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课所涉及的内容处于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地位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3、作用: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旨在打破封建神学束缚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本课内容将为后面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学习打下基础,为深入学习世界历史做好了铺垫。
学情分析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具备了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但是由于对世界史还不熟悉,特别是对文艺复兴比较陌生,掌握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这对教学有一定的影响。
鉴于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化的知识,如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资本主义萌芽等,生硬地强加给学生。
故此,授课时应多借助于形象资料,如文学作品、绘画、雕塑作品等,尽量使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形成理性的认知,将其变成有血有肉的历史。
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分析、思考问题,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知道文艺复兴这一史实,理解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分析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过程与方法:通过探源文艺复兴的背景,培养根据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感受文艺复兴的成果,培养通过感知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文艺复兴发展的原因,理解文艺复兴核心人文主义: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核心、实质和方式、代表人及作品、影响教学难点:人文主义的核心、实质板书设计一、概况1、时间:14世纪中叶2、地点:意大利3、背景:资本主义萌芽4、核心:人文主义二、代表人及作品:但丁《神曲》;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二、实质和方式: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三、影响:促进了。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1教学分析知识与能力知道文艺复兴这一史实,理解文艺复兴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文艺复兴的背景,培养学生根据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感受文艺复兴的成果,培养学生通过感知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和尊严,建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教学难点:文艺复兴的核心和实质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联翩,那里有世界最具权威性的足球赛;有最神秘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
就在这片土地上,也曾出现了斯巴达克斯、但丁、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可·波罗等伟大的人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当时文化、思想繁荣的足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1.教师讲述:意大利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的地方,以佛罗伦萨为例,佛罗伦萨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中心,在1338年已拥有200多家毛织业工场。
在13世纪末,佛罗伦萨的钱庄、银行已遍设西欧各大城市,在西欧货币市场上取得了支配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后的社会状况是文艺复兴的“源”;文化上,古代希腊、罗马高度繁盛的文化遗产,以及意大利保留的大量文化成果,汇集的大批文化名人等是文艺复兴的“流”。
原因教师讲解经济基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在14、15世纪,意大利北部就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等。
佛罗伦萨当时是意大利最有代表性的一座城市,是一个手工业中心,作为一座小城市,它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2万多,拥有200多家呢绒手工工场,极盛时期工人多达3万。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1.通过阅读教材,准确简述文艺复兴的背景及其核心内容和实质。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和成就都是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文艺复兴的实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成就认识文艺复兴的实质情景导入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大陆和英国,被认为是新时代的先兆。
这个新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人们的思想会发生什么变化?(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知识点一文艺复兴1.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__资本主义萌芽__。
2.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__人__为中心而不是以__神__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这种被称为__人文主义__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3.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__神权至上__”和提倡__人文主义__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4.方式和影响:文艺复兴运动采取复兴__古代希腊罗马文化__的方式;推动了欧洲__文化思想__领域的繁荣,为欧洲__资本主义__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的基础。
知识点二但丁5.__但丁__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他的长篇诗作是《__神曲__》。
知识点三达·芬奇6.达·芬奇与__拉斐尔__、__米开朗琪罗__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7.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有《__蒙娜丽莎__》和《__最后的晚餐__》等。
知识点四莎士比亚8.英国著名文学艺术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__哈姆雷特__》《__罗密欧与朱丽叶__》等。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文艺复兴1.探究文艺复兴的背景。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材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文艺复兴运动: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和影响。
教材首先介绍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即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状况,以及新兴资产阶级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追求。
接着,教材阐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然后,教材介绍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如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以及他们的作品。
最后,教材分析了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欧洲中世纪和近代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表面,对其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和影响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尚需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历史人物和作品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图片等资料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掌握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以及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影响。
2.教学难点: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2.案例教学法:以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为例,分析其对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3.讨论教学法:学生就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4.比较教学法:将文艺复兴运动与我国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其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意大利的地理位置;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著名城市;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主要著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简述文艺复兴的背景及其核心内容和实质。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和成就都是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大陆和英国,被认为是新时代的先兆。
这个新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人们的思想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讲授新课:
一 、文艺复兴
1、 意大利的地理位置:地中海
14世纪的,阿拉伯商人从中国等东方国家运来瓷器、茶叶、丝绸等商品,转运的地中海沿岸,再由意大利商人,贩卖的欧洲各地。
在中西贸易中,意大利人处于中转站的地位,所以意大利的一些城市,繁荣,发展起来。
2、文艺复兴的背景:
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要求建立一
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比较一下不同时期的圣母画像,我们可以看出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中世纪时期的圣母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中世纪时期的圣母:冷漠,缺少人情;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突出了人性。
3、文艺复兴:①核心内容: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
②作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文艺复兴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实质:文艺复兴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其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4、影响:
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
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文艺复兴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的基础。
二、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
1 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与《神曲》
青少年时期刻苦学习,博览群书,终成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诗人。
他身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之一,因抵制教皇插手内政,遭到教皇迫害,被判终身流放,流落意大利各地近20年,《神曲》即为流放时所作。
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作品通过描写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
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
幻游《地狱》幻游《炼狱》幻游《天堂》
评价: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评但丁
2 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达·芬奇
①文化巨人:达·芬奇,意大利人,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著名画家和科学家。
14岁时拜师学画,后来同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他广泛涉猎数学、物理、生物、解剖、地理、工程和军事等各个学科领域,是世界科学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学者。
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
美术三杰:
达·芬奇《自画像》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自画像》
②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画面描述了耶稣说话时诸门徒的反映:或惊愕,或愤慨,或悲叹,或相互议论,或急于表白。
犹大惊慌失措的神情与耶稣的镇定形成鲜明的对比。
《蒙娜丽莎》是肖像画。
画中少妇目光神奇而专注,面颊柔润而微红,似有若无的笑容,让人捉摸不透。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3 英国著名文学艺术家——莎士比亚:《__哈姆雷特__》《__罗密欧与朱丽叶__》
(三)、课堂小结:
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代表人
物
国别称谓代表作但丁
意大
利
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
达·芬奇意大
利
文艺复兴“美术
三杰”之一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莎士比
亚
英国著名文学艺术家
(四)课堂练习:
1、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意大利
D、英国
2、14世纪,意大利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待实际问题不是从神出发,而是从人出发,这种思潮叫做()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社会主义
D、个性主义
3、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是()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阿基米德(五)、板书设计:
第14课文艺复兴
一、文艺复兴:
1、意大利地理位置
2、文艺复兴时间
3、文艺复兴背景
4、核心思想
5、实质
6、作用
二、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
1、但丁
2、达芬奇
3、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