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技术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超声检查是临床诊断中最常用的检查技术之一,具有无创、简便、安全、低成本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科室的诊断和治疗。
超声造影是在超声检查基础上,注入一种超声造影剂后进行的检查,可以增强超声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提高其诊断价值。
本文旨在对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进行指南,包括适应症、操作方法、常见并发症等方面,以便临床医师正确合理地应用超声造影技术。
一、超声造影剂的选择目前市面上的超声造影剂主要包括微泡型和颗粒型两种。
微泡型超声造影剂主要由气体泡和表面活性剂组成,注射后在血液中形成稳定的气体泡群,可以增强超声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适用于心脏、肝脏、肾脏、卵巢等多种器官的检查。
颗粒型超声造影剂则由固体或液体颗粒组成,也能增强超声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适用于肝脏、脾脏、肾脏等器官的检查。
在选择超声造影剂时,应根据具体的检查部位和需要增强的病变类型进行选用,并注意其使用的禁忌症和限制。
二、超声造影的适应症1.肝脏疾病: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包括肝血管瘤、肝癌、肝囊肿、肝炎等。
2.肾脏疾病:超声造影在肾脏疾病的诊断中也有很好的应用,包括肾癌、肾结石、肾囊肿、肾动脉狭窄等。
3.妇科疾病: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的诊断中也有广泛应用,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腔积血、宫颈癌等。
4.心脏疾病:超声造影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中也有重要作用,包括心肌梗死、冠心病、瓣膜病变等。
5.其他:超声造影还可以用于乳腺、胃肠道、淋巴结等部位的诊断。
三、超声造影的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患者应空腹或进食清淡食物,术前建议禁食4-6小时。
操作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有禁忌症和过敏史。
2.设备准备:超声检查仪器应选用超声造影检查模式,并选择适宜的超声探头。
3.超声造影剂的使用:将超声造影剂注入导管后,通过引流管或静脉滴注管,呼气患者输入体内。
注入速率应适中,过快的注入速率会导致微泡过度扩散或破裂,过慢的注入速率又会影响造影效果。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成像技术成为了临床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尤其在肝脏、心脏和甲状腺等方面的检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分析疾病病变过程中,提供了准确的病灶位置信息,从而指导治疗和监测疗效。
超声造影的原理是在静脉内注射微小气泡后,超声波可以通过其间隔来进行成像。
这些微小气泡在血管中的分布则反映了血流量,当微小气泡受到超声波的激励时,它们就会振动,从而产生信号,这些信号被接收器接收并转换为图像。
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可追溯至1980年代,当时的成像质量非常低。
然而在当代,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已经能够以高精度、高质量、高时空分辨率进行非侵入性的检查。
目前,超声造影技术已经成为了医学影像学中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其发展趋势也是日新月异。
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检查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成为了肝癌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基于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肝癌治疗技术也日渐成熟,包括肝脏微泡化疗和高强度聚焦超声切除技术等。
尤其是高强度聚焦超声切除技术,已经在肝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在不影响周边正常组织的情况下对病灶进行准确的切除。
超声造影技术在心脏病诊断和治疗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超声波的反射信号,可以获取到心脏的几何形态和运动状态,从而为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目前,基于超声造影技术的心脏治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包括心房颤动消融术、二尖瓣修复术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
尽管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成像分辨率与深度、难以检测到微小血管的问题、以及气泡寿命的控制等。
随着新的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出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会越来越多样化。
总之,超声造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低剂量、高安全性的影像检查技术,正逐渐成为医学影像学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尤其在肝脏、心脏等病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超声造影成像技术有望在医学实践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超声造影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 什么是超声造影?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非常酷的医学话题——超声造影!首先,什么是超声造影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超声波和一些特殊的造影剂,帮助医生更清晰地看到心脏内部的结构和功能。
这就像给心脏加了个“高清滤镜”,让它在大屏幕上更好看、更明了。
想象一下,我们平常拍照的时候,如果光线不够、焦距不对,那照片就模糊不清。
超声造影的原理就类似。
它可以帮助医生“照”出心脏的真实面貌,发现一些隐藏得比较深的心脏疾病。
像是心脏的血流情况、心肌的厚度,甚至是一些小的肿块,都能在这个过程中被一一揭开。
真是科技的力量,让人叹为观止!2. 超声造影的工作原理2.1 超声波的神奇之处超声波,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深莫测?其实,超声波就是一种频率很高的声波,人耳听不见,但是它能在医学上大显身手。
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波,医生就能看到体内的情况。
就像在水中扔石头,水面上会出现波纹。
超声波同样可以产生“波纹”,让我们看到身体的结构。
2.2 造影剂的角色当然,单靠超声波可不够,造影剂也是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小伙伴。
造影剂就像给心脏穿上了闪亮的衣服,让超声波能够更清晰地捕捉到心脏的影像。
这些造影剂一般是一些气泡,注射到血管中后,它们会随着血液流动,在超声的照射下,形成明亮的回声。
医生通过这些回声,能了解心脏的形态、功能和血流情况。
3. 超声造影的应用3.1 心脏疾病的早期发现超声造影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中,可以说是“福音”。
它能够帮助医生在早期发现一些常见的心脏问题,比如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
这些病症如果不及时发现,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到生命。
通过超声造影,医生可以很快识别出问题所在,从而及时采取措施,真是“未雨绸缪”。
3.2 评估心脏功能除了早期发现疾病,超声造影还可以用来评估心脏的功能。
心脏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需要各个部件协调工作才能正常运转。
如果某个部分出了问题,超声造影能够迅速捕捉到这些变化,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超声造影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一、引言超声造影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诊断技术,在现代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是将超声波与造影剂相结合,通过电子成像技术对人体内部进行成像,从而实现强大的诊断功能。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超声造影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二、超声造影技术概述超声造影技术是指在超声扫描中使用外部注射剂,使超声波可以更清楚地反射组织和器官的血液流动和排列情况的一种成像技术。
在超声扫描中,通常使用含有空气微泡或光学造影剂的溶液来改进图像质量。
与传统的超声成像技术相比,超声造影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从而能够提供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三、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内脏器官,因此在医学领域中其诊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超声造影技术可以在肝脏成像中起到关键作用。
一种重要的应用是检测肝脏肿瘤。
通过注射造影剂扫描,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肝脏肿瘤的生长和血管分布情况,从而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判断病情。
此外,超声造影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肝脏内部缺血病变以及动脉瘤等复杂的肝脏疾病。
四、超声造影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医学难题,因其诊断和治疗都比较困难。
然而,超声造影技术却可以为医生提供一种更简便的方法。
通过注入造影剂,医生可以观察到心脏内腔和心血管系统的准确图像,并判断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
此外,超声造影技术还可以检测心脏瓣膜病变和心脏壁运动异常等难以观察的心脏疾病。
五、超声造影技术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肾是人体的重要内分泌器官,因此肾脏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使用超声造影技术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肾脏内部情况,从而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肾脏疾病。
在肾脏创伤、囊肿、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方面,超声造影技术起到了很大作用。
此外,在研究肾脏血流的血管病变时,也可以使用该技术进行图像增强。
六、超声造影技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除了在心血管、肝脏和肾脏疾病的诊断上应用外,超声造影技术在其他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超声造影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和趋势心血管疾病是一类危害极大的疾病,全球范围内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
针对这种疾病,人们一直在探索更加高效和精准的治疗方法。
目前,超声造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诊断方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医生的关注,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也日益普及。
1. 超声造影技术的基本原理超声造影技术是一种基于超声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的诊断技术。
通过注射一定的超声造影剂,使得心血管内部显影,从而实现对心脏、血管的检查。
超声造影剂主要是由气体微泡和其它材料组成,能够引发强烈的超声反射。
当该剂注射进入到心血管之中后,它能够产生一系列的共振、回声等现象,通过这些反应,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心脏、血管等器官内部的构造和活动情况。
2. 超声造影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目前,超声造影技术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它在该领域的应用情况。
2.1 立体成像超声造影技术可以通过三维成像的方式,对心脏病变进行立体可视化。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心脏的内部结构,而且对于复杂的病变情况,也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2.2 评估心脏功能超声造影技术可以在对心脏进行检查时,精确测量心脏的大小、内部腔隙和心肌收缩情况等参数,从而判断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尤其是在诊断心肌缺血、心肌病等疾病时,这种方法更加准确。
2.3 评估冠脉病变超声造影技术可以对冠脉进行检查,评估冠脉的狭窄程度、血流速度等指标,也可以观察到冠脉内部的血栓、斑块等异常情况,对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 超声造影技术发展趋势超声造影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技术上还有很多发展空间。
以下是一些相关领域的技术趋势:3.1 高频率超声成像技术目前,超声波成像技术的成像分辨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高频率超声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更高清晰度的成像。
未来,这种技术有望成为超声造影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超声造影作为一种新型的超声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特制定本指南。
一、超声造影的基本原理超声造影是利用造影剂微泡在声场中的非线性效应和背向散射特性,增强组织与血流的对比度,从而更清晰地显示器官和病变的血流灌注情况。
造影剂微泡通常由包裹气体的外壳组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二、超声造影剂的类型与特点目前临床常用的超声造影剂包括第一代和第二代造影剂。
第一代造影剂多为空气微泡,稳定性较差。
第二代造影剂多为氟碳气体微泡,稳定性和造影效果显著提高。
不同类型的造影剂在大小、浓度、半衰期等方面存在差异,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造影剂。
三、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范围1、肝脏疾病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如肝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
对于肝血管瘤、肝脓肿等疾病,超声造影也能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2、心血管疾病可用于评估心肌灌注、诊断冠心病、评价心脏肿物等。
在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评估中,超声造影能够帮助判断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
3、肾脏疾病有助于肾脏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评估肾移植术后的肾功能等。
4、乳腺、甲状腺疾病对于乳腺和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5、其他部位在子宫、卵巢、前列腺等部位疾病的诊断中也有应用。
四、超声造影的操作流程1、患者准备患者在检查前应空腹或禁食数小时,以减少胃肠道气体对图像的干扰。
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2、仪器设备准备选择具备超声造影功能的超声诊断仪,调整合适的参数,确保图像质量。
3、造影剂准备按照说明书要求配置造影剂,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4、造影过程在注射造影剂的同时,启动超声造影模式,实时观察并记录造影图像。
根据需要进行不同时相的观察和分析。
5、图像存储与分析将获取的造影图像进行存储,以便后续分析。
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一、前言超声造影是通过注射超声造影剂,在超声图像上形成明显的血管影像,用于血管病、流动情况和血液供给的评价。
为了规范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并提高临床医生对超声造影的认识和应用水平,特编写本指南。
二、超声造影剂超声造影剂是一种微细气泡悬浮液,通常由稳定的气体、脂肪、蛋白质等成分组成。
超声造影剂可以通过血管和组织,提高超声图像对血流和组织的分辨能力。
常用的超声造影剂有硫酸盐型和非硫酸盐型。
三、超声造影应用领域1.肝胆系统:用于评估肝功能、检测肝脏血流灌注情况,诊断肝血管病变、肝脏肿瘤等。
2.心脏血管系统:用于心脏纤维肌化、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的评估和诊断。
3.肾脏系统: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灌注情况,诊断肾脏肿瘤、囊肿等。
4.乳腺系统:用于乳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评估乳腺灌注情况。
5.卵巢系统:用于评估卵巢肿瘤、卵巢血流情况等。
6.血管系统:用于评估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等。
四、超声造影操作流程1.选择适当的超声探头和加倍射频技术,优化超声成像。
2.注射超声造影剂,注意剂量和注射方式。
3.监测超声造影剂在体内的分布情况,观察超声图像变化。
4.对比超声造影前后的图像,进行诊断和分析。
五、超声造影应用注意事项1.剂量和注射方式应严格遵循说明书和相关指南。
2.选择适当的超声探头和技术,确保良好的超声成像质量。
3.了解超声造影剂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4.定期维护和校准超声设备,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5.对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六、超声造影剂的风险和不良反应超声造影剂的使用虽然相对安全,但仍存在一些风险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心律失常、高血压、低血压等。
因此,在使用超声造影剂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并告知患者潜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七、结语超声造影作为一种无创、无放射线、可重复的检查方式,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引言概述: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二)是在上一份指南的基础上,为临床医生提供更详细和专业的指导。
本指南旨在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准确性。
正文内容:一、原理与技术1.超声造影的原理:超声造影是通过注射含有超声造影剂的物质,以增强血流和组织的成像效果。
这种造影剂可以通过超声波的频率和血液流动速度的变化进行成像,并提供更清晰的图像。
2.超声造影剂的分类:根据其化学组分和成分,超声造影剂可分为微泡型和非微泡型。
微泡型造影剂主要有硫酸鹅卵石和氟利昂微泡,非微泡型造影剂主要有蛋白结合型造影剂和红细胞聚集型造影剂。
3.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脏、肝脏、肾脏和乳腺等器官的检查。
通过超声造影,医生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血管的扩张、瘤体的血供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二、临床应用领域1.心脏超声造影:心脏超声造影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心脏的收缩功能、心腔的形态和大小以及心肌缺血的情况,对心肌病和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2.肝脏超声造影:肝脏超声造影可用于检测肝脏肿瘤、肝血供情况以及评估肝硬化的程度。
通过超声造影,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定位和评估肝脏疾病,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3.肾脏超声造影:肾脏超声造影可用于检测肾脏结构的异常、肾脏肿瘤以及评估肾血供情况。
超声造影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肾脏病变的性质和范围,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4.乳腺超声造影:乳腺超声造影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评估乳腺肿块的性质和范围,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通过超声造影,医生可以观察到乳腺肿块的血供情况,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
5.其他应用领域:超声造影技术也可应用于甲状腺、胰腺和男性生殖器官等器官的检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相关疾病。
三、临床操作指南1.术前准备:在进行超声造影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询问患者的病史、检查目的和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可能的不适症状和风险。
宣传超声造影在甲乳、胃肠诊疗方面应用的小短文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是一种使用特殊造影剂增强超声图像的检查技术。
它在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改变了甲乳、胃肠疾病的诊疗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声造影在甲乳、胃肠诊疗方面的应用。
一、甲乳疾病诊疗方面的应用1.甲状腺结节的诊断超声造影技术可以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快速、无创、准确的评估。
通过给予患者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可以明显增强甲状腺结节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度,使医生更容易观察并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此外,超声造影还可以检测甲状腺结节的内部腔隙、囊性变化和血供情况,有助于准确定性地区分结节的性质和评估其恶变的风险。
2.乳腺疾病的筛查和评估超声造影在乳腺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评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超声造影,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观察乳腺内部的血流情况,改善了乳腺X线摄影的不足之处,提高了乳腺癌的检出率。
此外,超声造影还可以评估乳腺内病灶的大小、形态和血供情况,对乳腺炎、乳腺囊肿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二、胃肠疾病诊疗方面的应用1.胃癌的早期诊断通过超声造影技术,可清晰观察到幽门腹侧和幽门腹侧突破点两者之间的环状光带,以及胃壁的纵行褶皱。
同时,超声造影还可以检测和评估胃的粘膜形态和血供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胃癌。
此外,超声造影还可以评估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可能性,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结肠癌的诊断和评估超声造影在结肠癌的诊断和评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超声造影,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结肠癌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血供情况,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诊断结肠癌。
此外,超声造影还可以评估结肠癌的浸润深度、肠壁的有无穿孔和脑膜转移的可能性,为后续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总结起来,超声造影作为一种无创、准确、安全的检查技术,在甲乳、胃肠疾病的诊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影像信息,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性质和评估其恶变的风险。
超声造影检测技术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并且是一种十分恶性的肿瘤。
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尤其是在我国,肝癌的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
针对这一情况,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关键。
而超声造影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无痛、无创、简便、经济、快速、重复性好的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肝癌早期诊断。
本文就重点介绍超声造影检测技术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一、超声造影检测技术的原理超声造影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微泡造影剂的特殊声学性质,结合B超成像技术,对人体内脏器官的病变进行成像的技术。
常用的微泡造影剂主要有两种:气体型和非气体型。
其中气体型微泡造影剂是一种由气体和液态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微细气泡,微泡的直径通常在1-10微米之间。
当微泡造影剂被注入到人体体内后,就可以在肝脏等器官的肝脏内生成超声影像,从而反映出肝脏的情况。
然而,传统的B超成像技术只能检测肝脏的形态和位置,对肝脏内部的血流动力学状况不太敏感,因此在肝癌纳米级粒子和血流动力学的检测上有所不足。
而超声造影检测技术则能够弥补这一不足,通过对微泡造影剂的特殊声学性质的应用,提高了对肝脏内部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敏感性,从而有效地检测肝癌的存在和位置。
二、超声造影检测技术的应用1、肝癌的诊断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很关键。
在肝癌的早期,通常可以通过超声造影检测技术来进行诊断。
超声造影检测技术可以更加敏感地检测到肝脏内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通过动态观察检测微泡造影剂在肝脏内的运动轨迹,来发现肝癌的存在和位置。
此外,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超声造影检测技术简便易行、较为经济,能够满足临床应用和肝癌早期诊断的需求。
2、治疗方案制定对于已经被确诊为肝癌的患者,超声造影检测技术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由于超声造影检测技术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肝癌的定位和大小,因此也能够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例如,医生可以根据肝癌的大小和位置,进行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选择,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超声造影诊断新技术
超声造影是指向心血管腔内、空腔脏器内以及组织内注入某种能产生声学对比效应的物质,以便清晰显示组织结构、血流状态及病变。
超声造影是继二维超声、多普勒和彩色血流成像之后超声医学领域的第三次革命。
超声造影剂
超声科自2006年开展超声造影技术以来,在肝脏,肾脏,乳腺,前列腺等脏器的检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超声造影在我科的临床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肿瘤的检出和定性诊断。
在肝肿瘤数量的诊断方面,尤其在检测1cm以下的亚厘米病灶方面,声学造影优于常规超声。
在肝、胆及肾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方面体现出了临床实用价值。
(2)靶向引导。
我科开展了超声造影靶向引导肝脏肿瘤射频治疗和超声造影靶向引导前列腺穿刺技术。
在肝肿瘤射频治疗中,通过超声造影发现常规超声难以显示的病灶,并引导射频针准确进入肿瘤内。
通过超声造影靶向引导前列腺穿刺,提高了穿刺的单针阳性率,检出更高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癌及更多的阳性病例。
(3)疗效评估。
通过超声造影评估肝、肾肿瘤射频治疗后区域有无残存肿瘤组织。
评估肿瘤的化疗疗效。
超声造影与增强CT、核磁共振(MRI)相比有何特点?
超声造影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实时动态扫查(即可不间断地观察到整个连续过程),而CT/MRI是间歇断层扫描成像,这一特点有助于医生对病灶进行鉴别诊断以及发现更多更小的病灶。
另外,作为一项无创伤的、无电离辐射的新型影像学技术,术中能即刻检查且在短期内可重复多次。
声学造影安全性好、过敏反应发生率低,常规使用不需要做皮试。
李红丽万财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