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496—79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6
机动车辆定置噪声的测量方法1.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迅速增长、高速公路的延伸,交通噪声成为了主要的噪声源。
而对于机动车辆的主要噪声源---排气噪声和发动机噪声水平,可以根据国际标准ISO 5130—2007 《声学——机动车辆定置辐射噪声的测量》来测量。
定置是指车辆不行驶,发动机处于空载运转状态。
本方法直接测得的数据,不能表征车辆行驶最大噪声级。
2.按ISO 5130-2007标准对测量仪器设备的要求:声级计符合IEC61672-1标准1级要求且在之前的24个月内有通过计量院的检定;声级计在测量使用前、后需用声学校准器对其校准,声学校准器需符合IEC60942标准且在之前12个月内有通过计量院的检定;测量发动机转速的转速计准确度优于或者至少在±2%。
3.测量条件:➢测量场地应为开阔的,由混凝土、沥青等坚硬材料所构成的平坦地面,传声器测点及被测机动车连沿3米半径内无大的反射物。
➢标准中对测量至少四轮机动车的发动机目标转速提出了要求:•当S≤5000 min-1, 则目标转速为额定转速的75%•当5000<S<75000 min-1,则目标转速为3750 min-1•当S≥ 7500min-1,则目标转速为额定转速的50%----S是指生产厂家规定的额定转速4.测量步骤:➢测量过程中,传声器位置处的背景噪声(包括风的影响) 应比被测噪声低10dB(A)以上。
背景噪声是指车辆以外的噪声。
➢用延伸电缆将多功能声级计的传声器和前置放大器部分延长出去,测量前注意先用校准器对声级计进行校准,然后将前置级用小三脚架固定,注意保证传声器朝向机动车辆排气口,距离排气口端0.5m,与排气口端等高且成45度夹角,在任何情况下距离地面不得小于0.2米。
➢测量时,机动车发动机从怠速逐渐加速到测量转速后,保持测量转速至少1s然后尽快减速到怠速,记录下这段发动机恒转速到减速过程中的最高声级LAFmax。
汽车噪声检测实验一、实验内容测量实验车加速、匀速时的车内噪声值;测量实验车喇叭声级值;测量实验车的固定声源,如怠速噪声、排气噪声等。
二、实验目的1、熟悉声级计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点。
2、掌握汽车噪声的测试方法,熟悉国家有关标准。
三、实验仪器设备1、实验车1 辆。
2、声级计1 个3、发动机转速表1 套。
四、实验准备工作1、检查声级计电池电量。
2、将校准并按测试要求安装于相应位置。
3、将实验车辆预热至正常工作温度。
4、选择好测量场地并布好测点位置。
五、实验步骤1 、车外噪声的测量1)测量本底噪声:选用“ A”计权网络,选择适当量程,记录指示值。
2)根据实验车类型,预置声级dB 量程。
3)驾驶人员按加速及匀速行驶操作要求,分别往返行驶,各进行1-2 次,测量记录最大指示值。
2、车内噪声的测量1)停车、熄火、关闭门窗,测量本底噪声,记录指示值。
2)实验车用常用档位,以60km/h 以上不同车速匀速成行驶, 测量记录最大指示值。
3、喇叭噪声的测量1)停车于水平地面上,驻车制动。
2 )布置声级计,传声器距车前2m离地面高1.2m处。
3)选取声级计量程。
按汽车喇叭3 秒,测量记录最大指示值。
4、排气噪声的测量1 )发动机运转至正常热状态后熄火,测量本底噪声,记录指示值。
2)按规定位置布置测点。
3)起动发动机,加速至2/3 额定转速,测量记录最大指示值。
六、注意事项1 、装入电池时,应注意极性,切勿接反。
2、学生不得随意进入实验车内,严禁学生发动或驾驶实验车。
测量车外噪声时,要注意现场的师生及过往行人、车辆的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七、结果整理与分析1 、将实验数据记入实验报告(请自行设计记录表格)。
2、试分析车、内外噪声过高及汽车喇叭声级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声级计的标准以及选择方法声级计的标准以及选择方法作为声学(噪声)测量的基本仪器—声级计,是一种按照一定的频率计权和时间计权测量声音的声压级或声级的仪器,是声学(噪声)测量中的最基本而又最常用的仪器。
它用于环境、机器、车辆以及其他各种噪声的测量,也可以用于电声学、建筑声学等测量。
随着我国噪声普查与防治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对相关行业产品的噪声指标控制等,声级计的需求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使世界各国生产的声级计的测量结果互相可以比较,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了声级计的有关标准,并推荐各国采用,1979年5月在斯德哥尔摩通过了IEC 651《声级计》标准,我国有关声级计的国家标准是GB3785-83《声级计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1984年IEC又通过了IEC804《积分平均声级计》国际标准,我国1997年颁布了GB/T17181-1997《积分平均声级计》。
它们与IEC标准的主要要求是一致的。
2002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了IEC61672-2002《声级计》新的国际标准。
该标准代替原IEC651-1979《声级计》和IEC804-1983《积分平均声级计》。
我国根据该标准又制定了JJG188-2002《声级计》检定规程。
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声环境质量,有效地防治环境噪声污染,国家环保局先后制订发布了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限值》、GB12525-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以及“机动车辆定置”“铁路机车”“电动工具”“家用电器”等各种噪声控制的《国家标准》。
《噪声测量方法》原则上对应于各类噪声排放标准,我国现已颂布实施的有:•GB/T14623-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1495-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679-2002《声学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GB3222-94《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1234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建筑施工埸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9661-88《机埸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GB1496-79《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GB/T19118-2003《农用运输车噪声测量方法》•GB4964-85《内河航道及港口船舶辐射噪声测量方法。
机动车辆定置噪声的测量方法1.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迅速增长、高速公路的延伸,交通噪声成为了主要的噪声源。
而对于机动车辆的主要噪声源---排气噪声和发动机噪声水平,可以根据国际标准ISO 5130—2007 《声学——机动车辆定置辐射噪声的测量》来测量。
定置是指车辆不行驶,发动机处于空载运转状态。
本方法直接测得的数据,不能表征车辆行驶最大噪声级。
2.按ISO 5130-2007标准对测量仪器设备的要求:声级计符合IEC61672-1标准1级要求且在之前的24个月内有通过计量院的检定;声级计在测量使用前、后需用声学校准器对其校准,声学校准器需符合IEC60942标准且在之前12个月内有通过计量院的检定;测量发动机转速的转速计准确度优于或者至少在±2%。
3.测量条件:测量场地应为开阔的,由混凝土、沥青等坚硬材料所构成的平坦地面,传声器测点及被测机动车连沿3米半径内无大的反射物。
标准中对测量至少四轮机动车的发动机目标转速提出了要求:∙当S≤5000 min-1, 则目标转速为额定转速的75%∙当5000<S<75000 min-1,则目标转速为3750 min-1∙当S≥ 7500min-1,则目标转速为额定转速的50%----S是指生产厂家规定的额定转速4.测量步骤:测量过程中,传声器位置处的背景噪声(包括风的影响) 应比被测噪声低10dB(A)以上。
背景噪声是指车辆以外的噪声。
用延伸电缆将多功能声级计的传声器和前置放大器部分延长出去,测量前注意先用校准器对声级计进行校准,然后将前置级用小三脚架固定,注意保证传声器朝向机动车辆排气口,距离排气口端0.5m,与排气口端等高且成45度夹角,在任何情况下距离地面不得小于0.2米。
测量时,机动车发动机从怠速逐渐加速到测量转速后,保持测量转速至少1s然后尽快减速到怠速,记录下这段发动机恒转速到减速过程中的最高声级LAFmax。
国家标准《客车车内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汽标客字(2006)第04号”《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06年4月就开始着手《客车车内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标准研究,并于2007年11月正式被批准列入2007年度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中,计划编号为20071470-T-303。
本标准由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持制定,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务实)参加编制。
二、目的和意义噪声被视为现代社会的三大公害之一,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汽车的问世加剧了噪声问题的严峻,汽车车外噪声在很大程度上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而车内噪声则对乘客舒适性和汽车的安全行驶产生影响,车内噪声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成为评判客车舒适性的重要参数。
出于对车外环境保护的需要,国内外对车外噪声有严格的限制标准,而对车内噪声尚没有此类严格的标准。
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可以说绝大多数人的出行都还得依靠各种各样的客车。
因此,为了提高客车乘坐的舒适性和运行的安全性,保护驾、乘人员的身心健康,有必要建立起更为符合实际,更科学的客车车内噪声标准体系,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客车车内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标准;同时对企业研究采用降低车内噪声的新技术,推动客车行业技术进步,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编制原则1、首先保证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保持一致,能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2、编写内容要切合实际,要确保标准的可操作性。
3、本标准按照GB/T 1.1-2000及GB/T 20000.2-2002的要求进行编写。
四、主要技术内容的说明世界各国对汽车噪声认识都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对于车内噪声,我国最早在GB 1496-1979中提出了匀速行驶车内噪声的测试方法,但没有给出限值;GB/T 13094-1991中要求“客车以50km/h匀速行驶时,车内允许最大噪声:城市客车、长途客车与团体客车按GB 1495的规定;大于11t(包括等于11t)的客车:对汽油车不超过86dB(A);柴油车:发动机前置的不超过88 dB(A),后置的不超过89 dB(A)”,但未提出试验方法;在1998年1月1日实施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1997)中将客车车内噪声上升为强制性标准,规定车内噪声级不大于82 dB(A),汽车驾驶员耳旁噪声声级应不大于90dB(A)的要求。
GB 1496—1979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汽车、摩托车、轮式拖拉机等机动车辆的车外、车内噪声的测量。
一、测量仪器1.使用精密声级计或普通声级计和发动机转速表。
2.声级计误差应不超过±2dB(A)。
3.在测量前后,仪器应按规定进行校准。
二、车外噪声测量(一)测量条件4.测量场地应平坦而空旷,在测试中心以25m为半径的范围内,不应有大的反射物,如建筑物、围墙等。
5.测试场地跑道应有20m以上的平直、干燥的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
路面坡度不超过0.5%。
6.本底噪声(包括风噪声)应比所测车辆噪声至少低10 dB(A)。
并保证测量不被偶然的其他声源所干扰。
注:本底噪声系指测量对象噪声不存在时,周围环境的噪声。
7.为避免风噪声干扰,可采用防风罩,但应注意防风罩对声级计灵敏度的影响。
8.声级计附近除测量者外,不应有其他人员,如不可缺少时,则必须在测量者背后。
9.被测车辆不载重。
测量时发动机应处于正常使用温度,车辆带有其他辅助设备亦是噪声源,测量时是否开动,应按正常使用情况而定。
(二)测量场地及测点位置10.测量场地示意图见图1。
11.测试话筒位于20m跑道中心点0两侧,各距中线7.5m,距地面高度1.2m,用三角架固定,话筒平行于路面,其轴线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
(三)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12.车辆须按下列规定条件稳定地到达始端线:行驶档位:前进档位为4档以上的车辆用第3档,前进档位为4档或4档以下的用第2档。
发动机转速为发动机标定转速的四分之三。
如果此时车速超过了50km/h,那么车辆应以50km/h的车速稳定地到达始端线。
拖拉机以最高档位、最高车速的四分之三稳定地到达始端线。
对于自动换档车辆,使用在试验区间加速最快的档位;辅助变速装置不应使用。
在无转速表时,可以控制车速进入测量区:以所定档位相当于四分之三标定转速的车速稳定地到达始端线。
13.从车辆前端到达始端线开始,立即将油门踏板踏到底或节流阀全开,直线加速行驶,当车辆后端到达终端线时,立即停止加速。
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
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常见方法:
1.车辆室外静态测量:在平坦的路面上,以一定速度稳定行驶的车辆停车后,通过特定测量设备对其发出的噪音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车辆停车或缓慢行驶时的噪声测量。
2.车辆室内静态测量:将车辆放置在声吸附材料覆盖的室内环境中,通过在车辆周围布置一定数量的测量麦克风,测量噪声的声压级和频谱特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车辆整体噪声特性的测量。
3.车辆道路噪声测量:在实际道路上以一定速度行驶的车辆,通过在车辆周围布置一定数量的测量麦克风,测量车辆噪声,并进行声压级和频谱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估车辆在实际道路行驶中产生的噪声。
4.车辆车外噪声测量:采用移动测量方法,在特定道路路段上以一定速度行驶的车辆,通过从车辆通过的位置同时接收多个测量麦克风的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和分析,得到车辆发出的噪声特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估车辆在实际道路行驶中发出的噪声。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时,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遵循相关的测量标准和规范。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不断提高,车外噪声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减少车外噪声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各国都制定了汽车加速行驶时的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车外噪声限值
车外噪声限值是指汽车在行驶时,发出的噪声不能超过规定的限制值。
各国的限值标准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是以测量点距车辆为一定距离时的噪声水平为标准。
例如,欧盟规定在7.5米距离以内,汽车加速行驶时的车外噪声限制值为74分贝(A),而美国则规定在15米
距离以内,汽车加速行驶时的车外噪声限制值为80分贝(A)。
测量方法
对于车外噪声的测量,一般使用声级计进行测量。
测量时,需要将声级计放置在规定的位置,并且保持与汽车行驶轨迹平行的位置。
同时,测量时需要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外界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除了声级计测量外,还有一种叫做电子探头测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在汽车行驶轨迹旁安装电子探头,测量汽车发出的声波信号,从而得出车外噪声的水平。
总之,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是保障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汽车制造商和政府应该共同努力,采取措施减少汽车行驶时的噪声污染。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496—79
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汽车、摩托车、轮式拖拉机等机动车辆的车外、车
内噪声的测量。
一、测量仪器
1.使用精密声级计或普通声级计和发动机转速表。
2.声级计误差应不超过±2dB(A)。
3.在测量前后,仪器应按规定进行校准。
二、车外噪声测量
(一)测量条件
4.测量场地应平坦而空旷,在测试中心以25m为半径的范围内,不应有大的反射物,如建筑物、围墙等。
5.测试场地跑道应有20m以上的平直、干燥的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
路面坡度不超过0.5%。
6.本底噪声(包括风噪声)应比所测车辆噪声至少低10 dB(A)。
并保
证测量不被偶然的其他声源所干扰。
注:本底噪声系指测量对象噪声不存在时,周围环境的噪声。
7.为避免风噪声干扰,可采用防风罩,但应注意防风罩对声级计灵敏度的影响。
8.声级计附近除测量者外,不应有其他人员,如不可缺少时,则必须在测量者背后。
9.被测车辆不载重。
测量时发动机应处于正常使用温度,车辆带有其他辅助设备亦是噪声源,测量时是否开动,应按正常使用情况而定。
(二)测量场地及测点位置
10.测量场地示意图见图1。
11.测试话筒位于20m跑道中心点0两侧,各距中线7.5m,距地面高度1.2m,用三角架固定,话筒平行于路面,其轴线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
(三)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
12.车辆须按下列规定条件稳定地到达始端线:
行驶档位:前进档位为4档以上的车辆用第3档,前进档位为4档或4档以下的用第2档。
发动机转速为发动机标定转速的四分之三。
如果此时车速超过了50km/h,那
么车辆应以50km/h的车速稳定地到达始端线。
拖拉机以最高档位、最高车速的四分之三稳定地到达始端线。
对于自动换档车辆,使用在试验区间加速最快的档位;
辅助变速装置不应使用。
在无转速表时,可以控制车速进入测量区:以所定档位相当于四分之三标定
转速的车速稳定地到达始端线。
13.从车辆前端到达始端线开始,立即将油门踏板踏到底或节流阀全开,直
线加速行驶,当车辆后端到达终端线时,立即停止加速。
车辆后端不包括拖车以
及和拖车联结的部分。
本测量要求被测车辆在后半区域发动机达到标定转速。
如果车辆达不到这个要求,可延长OC距离为15m,如仍达不到这个要求,车辆使用档位要降低一档。
如果车辆在后半区域超过标定转速,可适当降低到达始端线的转速。
14.声级计用“A”计权网络“快”档进行测量,读取车辆驶过时的声级计表头最大读数。
15.同样的测量往返进行一次,车辆同侧两次测量结果之差不应大于2 dB (A)。
并把测量结果记入附录表1,取每侧二次声级的平均值中最大值作为被测车辆的最大噪声级,若只用一个声级计测量,同样的测量应进行四次。
即每侧测量二次。
(四)匀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
16.车辆用常用档位、油门保持稳定,以50km/h的车速匀速通过测量区域。
拖拉机以最高档位、最高车速的四分之三匀速驶过测量区域。
17.声级计用“A”计权网络,“快”档进行测量,读取车辆驶过时声级计表头的最大读数。
18.同样的测量往返进行一次,车辆同侧两次测量结果之差不应大于2 dB (A)。
并把测量结果记人附录表1。
若只用一个声级计测量,同样的测量应进行四次。
即每侧测量二次。
三、车内噪声测量
(一)车内噪声测量条件
19.测量跑道应有足够试验需要的长度。
应是平直、干燥的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
20.测量时风速(指相对于地面)应不大于3m/s。
21.测量时车辆门窗应关闭。
车内带有其他辅助设备是噪声源,测量时是否
开动,应按正常使用情况而定。
22.车内本底噪声比所测车内噪声至少低10 dB(A),并保证测量不被偶然的其他声源所干扰。
23.车内除驾驶员和测量人员外,不应有其他人员。
(二)车内噪声测点位置
24.车内噪声测量通常在人耳附近布置测点。
话筒朝车辆前进方向。
25.驾驶室车内噪声测点位置见图2。
26.载客车室内噪声测点可选在车厢中部及最后排座的中间位置,话筒高度参考图2。
(三)测量方法、
27.车辆以常用档位50km/h以上不同车速匀速行驶,分别进行测量。
28.用声级计“慢”档测量A、C计权声级。
分别读取表头指针最大读数的平均值。
测量结果记于附录表2。
29.做车内噪声频谱分析时应包括中心频率为31.5、63、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Hz,的倍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