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 第1单元 1 王维诗四首
- 格式:ppt
- 大小:847.00 KB
- 文档页数:6
第1课王维诗四首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背诵、默写诗歌。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作者是如何应用写景抒情这种表现手法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把握《王维诗四首》的形象,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
教学重点:1、教学难点:2 教学工具:多媒体电脑平台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作者介绍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
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
天宝十一载(752)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
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其间作有《凝碧池诗》,抒写对唐王室的忠心,两京恢复论罪时仅受降官处分。
后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
早年曾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
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
有《王右丞集》。
二、诗简介(一)积雨辋川庄作1.写作背景简介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西南十余公里处的辋川山谷中,是王维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兴建的园林,主要景点有孟城坳、华子岗、文杏馆、鹿柴、辛夷坞、欹湖等,今已湮没。
《旧唐书•王维传》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这是一首七律,作于辋川山庄。
2、品读作品。
3.基本解读这首诗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别墅优美风光(境),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意)。
(主旨)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写田家劳作生活。
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明珠,在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中光彩熠熠。
唐诗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
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最典型的象征;唐诗精神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虽然初唐诗歌的开端仍然弥漫着六朝的靡丽,但当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的题材,唱出永恒的宇宙人生主题时,在陈子昂、“初唐四杰”等人的努力下,“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创作倾向也逐渐强劲。
盛唐诗歌的帷幕开启,扑面而来的是山水田园诗的清音远韵,是边塞诗的奇丽雄健;是李白的雄奇奔放,是杜甫的沉郁顿挫。
兴象玲珑的优美华章与风骨遒劲的壮丽交响,交融成令人叹为观止的诗史盛况。
1.了解初唐、盛唐诗歌的写作特点,并进一步了解初唐、盛唐诗歌的整体风格。
2.了解王维、李白、杜甫等大家的著名诗篇。
3.了解即景抒情、山水田园、边塞战争三种不同诗歌题材。
4.理解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初步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并能分析和理解作品。
1.了解发展。
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变化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厘清诗歌发展的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特别是唐宋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2.重在诵读。
诵读不仅可以把握内容,还可以充分体味语言的美感,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诵读要注意基本的技巧,包括字音要读准,节奏要协调,韵调要和谐等。
3.知人论世。
即通过了解和分析背景知识来解读作品。
背景知识包括时代风貌和作者的人生经历。
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更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第1课王维诗四首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
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
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王维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擅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1.《王维诗四首》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王维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作品。
2、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品味诗人“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特色。
3、揣摩诗歌语言;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及衬托等艺术技巧。
4、体会王维诗歌中蕴含的佛理;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及语言。
【学习方法】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
【学习时数】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背诵《山居秋瞑》,然后简介作者。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
据记载,王维九岁就能写诗。
像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
王维精通音乐,擅长草书和隶书,绘画的成就尤其突出,以致宋代大诗人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的诗歌创作,就是以这种全面的艺术修养为基础的。
其母崔氏奉佛三十余载。
佛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之书。
王维的名和字取于此。
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教有关。
开元进士。
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
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早年那种意气风发的诗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融合画意、诗情和禅理的山水诗。
这种小诗像一幅画,诗情清淡,却又蕴涵着不可捉摸的禅理。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抒发主人公完全跳出了名缰利锁的磁场,内心有一种以安全感为地基的从容不迫,从而能进入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不带任何功利的审美目光,自得其乐地去发现极其平凡、有时旁人发现不了的自然美。
他这类诗成就极高,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板书)王维(701-761)☆结缘佛教:字摩诘,来源于《维摩诘经》,“诗佛”。
☆仕途经历:官至尚书右丞,有《王右丞集》☆思想分期:前期奋发有为,后期亦官亦隐。
☆艺术造诣:多才多艺,诗书琴画样样精通,被称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成就: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王孟”二、课前思考:回忆你所学过的盛唐诗人王维的诗作,说说你对王维及其诗作的印象。
第一单元1王维诗四首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1王维诗四首唐朝是诗歌的天堂,天才诗人层出不穷,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李贺是鬼才”之说;又有“诗仙、诗圣、诗魔、诗鬼、诗豪、诗佛”之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诗佛王维)。
其中王维被称为“诗佛”,可见他的诗别有一番禅意。
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字体赏美文大地啊,暮云笼罩着原野静悄悄。
这种以景结尾的方法,显示出将军的豪兴未尽,读来别有韵味,具有了余音绕梁的含蓄之美。
纷纷开且落,是一种洒脱的寂寞,或者说,是一种恬然的情怀。
如果我们非要给那些花儿赋予一种情感一种精神,我们觉得更应该是这种,至少能不让我们伤情喟叹,能给我以静静的怡然和感悟。
就像那些太多太多的平凡的人,他们的一生也从不落入别人的眼睛,而他们就那样生活着,不纷争不在意,一种悠长悠远的幸福。
我们是为自己活着,而不是活给别人看,所以即使平凡,也美丽。
花落而实成,其实也是一种绽放。
一种美丽过后,总有另一种美丽来延续。
人也是如此,一种辉煌的过去,会有另一种美好来替代,若是长久地沉湎于过去的美好,就会错过许多接踵而来的美好。
那么就去珍惜这眼前当下,即使花儿谢落而没有果实,只要记得曾经的灿烂,就是一种得到,一种收获。
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蒸藜炊黍饷.东菑饷:送饭B.积雨..空林烟火迟积雨:久雨不停C.草枯鹰眼疾.疾:疾病D.罟师..荡桨向临圻罟师:渔人,此指船夫解析:C项,疾:锐利。
答案:C2.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写田家劳作生活。
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难升;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田间地头。
B.“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这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小学生王维的古诗大全第1首、《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第2首、《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3首、《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的诗全集小学第4首、《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第5首、《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第6首、《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第7首、《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第8首、《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第9首、《送钱少府还蓝田》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
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
第10首、《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第11首、《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第12首、《山中》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第13首、《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第14首、《山居即事》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第15首、《书事》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第16首、《送祢郎中》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
18-19第1单元1王维诗四首[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1.字音识记(1)蒸藜炊黍.()(2)啭.黄鹂()(3)芙蓉.() (4)红萼.()(5)风劲.() (6)罟.师()【答案】(1)shǔ(2)zhuàn(3)rónɡ(4)è(5)jìnɡ(6)ɡǔ2.词语释义(1)蒸藜炊黍饷.东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罟师.荡桨向临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酒食等款待,此指送饭(2)渔人,这里指船夫3.名句背诵(1)________,阴阴夏木啭黄鹂。
(2)________,纷纷开且落。
(3)________,江南江北送君归。
(4)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案】(1)漠漠水田飞白鹭(2)涧户寂无人(3)惟有相思似春色(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作者名片]〝诗中有画〞的诗佛——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
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开元九年(721) 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
34岁那年,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
天宝十一载(752) 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
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
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