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产业链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1
天然气行业信息梳理目录一、产业链介绍1.1 天然气产业链 21.2 LNG产业链 41.3 CNG产业链7二、国家相关政策2.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52.2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 52.3 天然气的利用政策 52.4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2.5 新36条能源细则 62.6 天然气价格并轨 62.7 2015政策走势分析 6三、LNG供需分析3.1 天然气整体供需状况3.1.1 全球整体情况113.1.2 国内整体情况123.2 LNG国内供给分析3.2.1 生产133.2.2 进口143.2 LNG国内需求分析16四、LNG价格走势分析4.1 全球维度184.2 亚洲维度184.3 国内维度4.3.1 天然气定价机制184.3.2 过往价格走势194.3.3 未来价格走势预测20一、产业链介绍1.1 天然气产业链具体内容参考附件《天然气及LNG行业基本情况》1.2 LNG产业链上游:上游主要包括勘探、开发、净化、分离、液化等⼏几个环节。
其中,液化是LNG 产业链上游中的关键环节。
液化的主要作用是持续不断地把原料气液化成为LNG产品,其主要步骤有:首先是预处理,即从原料气中脱除气田生产环节没有去掉的杂质,如水、二氧化碳、硫、硫醇等。
其次是去除NGL(天然气凝液),即脱除天然气中的NGL以达到液化需要处理的LNG规格和技术要求。
最后是液化,即⼏用深冷制冷剂将原料⼏气冷却并冷凝到-162°C,使其成为液态产品。
中游:中游主要包括LNG的储存和装载、运输,接收站(包括储罐和再气化设施)和供气主干管网的建设等环节。
其中,储存是指LNG液体产品被储存在达到或接近大气压的保温储罐中,最常见的储罐类型有单容储罐、双容储罐、全容储罐等。
LNG储罐是终端站中的关键设备,其绝热性及密封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LNG的蒸发和泄漏速度,即LNG的损耗速度和使用率。
储罐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真空度、漏率、静态蒸发率。
天然气产业链介绍天然气产业链是指从天然气的开采、加工、运输到最终利用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和相关产业。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面将从天然气的开采、加工、运输和利用四个方面介绍天然气产业链。
1. 天然气开采天然气的开采是天然气产业链的第一步。
天然气主要存在于地下的油气田中,通过钻探和开采技术将其开采出来。
开采过程中需要进行地质勘探、钻井和提取等工艺。
地质勘探是通过采集地质样本和地质勘探技术,确定天然气的分布和储量。
钻井是使用钻机将钻头钻入地下,通过旋转和冲击力将地下的岩石打碎,形成井筒,使天然气能够顺利流出。
提取是通过提高井口压力或使用泵将天然气提取到地面。
2. 天然气加工天然气开采后,需要进行加工处理,以满足市场需求和运输要求。
加工主要包括除杂、脱硫、脱水、脱碳等过程。
除杂是指去除天然气中的杂质,如油、水和固体颗粒等。
脱硫是将天然气中的硫化物去除,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设备的腐蚀。
脱水是除去天然气中的水分,以防止水分在运输过程中结冰或对设备产生腐蚀。
脱碳是去除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以提高天然气的热值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天然气运输天然气加工后,需要进行运输到各个消费地。
天然气运输主要有管道运输和液化天然气(LNG)运输两种方式。
管道运输是将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消费地,它具有输送量大、损耗小的优势,但受限于管道的建设和维护成本。
LNG运输是将天然气液化后,通过特殊的船舶运输到各个消费地,然后再恢复为气体进行利用。
LNG 运输具有灵活性高、适用范围广的优势,但液化和再气化过程会带来一定的能源损失。
4. 天然气利用天然气的利用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发电、供热、化工、交通等。
天然气发电是利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天然气发电具有高效、清洁的特点,是一种重要的发电方式。
天然气供热是利用天然气进行燃烧,产生热能用于供暖和热水供应。
化工领域中,天然气可以用作原料制取化学品,如合成氨、甲醇等。
液化天然气是气田开采出来的天然气,经过脱水、脱酸性气体和重烃类,然后压缩、膨胀、液化而成的低温液体。
LNG是天然气的一种独特的储存和运输形式,它有利于天然气的远距离运输有利于边远天然气的回收、降低天然气的储存成本、有利于天然气应用中的调峰。
同时,由于天然气在液化前进行了净化处理,所以它比管道输送的天然气更为洁净。
液化天然气工业链是非常庞大的,主要包括天然气液化、储存、运输、接收终端、气化站等,见图l。
图 1 液化天然气工业链Fig.1 LNG Industry Chain近十年来,中国的液化天然气(LNG)产业已起步,在液化天然气链的每一环节上都有所发展。
下面分别介绍我国在LNG工业链各环节:即LNG工厂、LNG接收终端、LNG运输、LNG气化站等方面的现状和进展。
1液化天然气工业链1.1液化天然气工厂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就进行液化天然气装置的实践。
下面介绍的小型液化天然气装置的研制与开发,为我国探索天然气液化技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1.1中科院低温中心等单位研制的天然气液化装置中科院低温中心与四川省绵阳燃气集团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局、吉林油田管理局等单位联合研制了两台天然气液化设备,一台容量为0.3m3/hLNG,采用了天然气自身压力膨胀制冷循环。
另一台容量为0.5m3/h LNG,采用了氮气膨胀闭式制冷循环。
图 2天然气膨胀液化装置流程示意图Fig.2 Natural Gas Expand-liquefied Flow Chart1.1.2中原天然气液化工厂2001年,我国第一座小型生产性质的天然气液化装置在中原油田试运行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生产液化天然气方面迈开了关键的一步。
其生产的LNG通过槽车运输的方式供应给山东、江苏等省的一些城市。
中原油田有较丰富的天然气储量,天然气远景储量为2800×10sm3,现已探明地质储量为947.57×10m3/d.这些天然气能为液化装置提供较长期稳定的气源。
天然气产业链趋势天然气被广泛认为是最为清洁的化石燃料之一,具有资源丰富、价格相对稳定、供应安全等优势,被视为替代煤炭和石油的重要能源之一。
天然气产业链涵盖了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等各个环节。
本文将探讨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包括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天然气资源的多样化开发、LNG市场的扩大、管道输气和储气技术的创新等方面。
一、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然气资源的发现率和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传统的天然气勘探主要依靠地质勘探和钻探技术,但这些方法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随着测井技术、地震勘探技术和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勘探成本和风险都得到了明显降低。
此外,还出现了新的勘探技术,如重力法、电磁法和地层气指示器等,这些技术在现场作业中能够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有助于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到可开采的天然气储层。
二、天然气资源的多样化开发天然气资源的多样化开发是天然气产业链的重要趋势之一。
除了传统的天然气勘探和开发,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如页岩气、煤层气和海洋天然气等。
这些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虽然开采成本较高,但储量巨大,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
页岩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已经在美国取得了巨大成功,海洋天然气的开采也在欧洲和中国等地得到了重视。
多样化的天然气资源开发不仅能够提高天然气产量,还能够增加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LNG市场的扩大液化天然气(LNG)是天然气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LNG具有高能量密度、储运方便和环境友好等优势,已经成为天然气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
随着LNG的需求不断增加,LNG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目前,LNG市场主要由几个大型LNG生产国主导,如卡塔尔、澳大利亚和美国等。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涉足LNG生产和贸易,LNG市场竞争将加剧。
新兴的LNG生产国如新加坡、尼日利亚和加拿大等,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有望在LNG市场占据更大份额。
2017受益于经济发展、城市化推进和环保政策趋严等因素,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得到了较快的增长。
能源安全角度出发,本土非常规气尚处于起步阶段,页岩气和煤层气发展空间广阔。
我国天然气供应由本土常规气、本土非常规气、进口气三部分构成。
本土常规气经过数十年开发后进入瓶颈期,产量后续增长潜力有限,本土非常规气尚处于起步阶段,体量偏小,因此大幅增加进口气成为支撑下游消费放量的关键,LNG接收站优先受益。
数据来源:Wind、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注:2017年全年天然气销量和消费量增速依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2017年1月-10月外推得到;2020年天然气产量依据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得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依据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测算得到,即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要低于50亿吨标煤,如果假设2020年能源实际消费量约为49亿吨,叠加天然气消费占比达到10%的规划目标,按照标煤与天然气之间的折算系数为13.3吨标煤/万方天然气,则可测算出2020年天然气消费总量约为3684亿方。
天然气产业链一览天然气产业链是指以天然气及其副产品的产出、输送或投入作纽带所形成的上下关联衔接的产业集合。
根据盈利模式和主要产出的不同,天然气产业链可作如下划分:上游勘探生产:主要指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相关资源集中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
此外,还包括LNG海外进口部分。
中游运输:包括通过长输管网、省级运输管道、LNG运输船和运输车等。
我国的天然气中游也呈现垄断性,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居于主导地位。
下游分销:常规的燃气分销公司主要涵盖三块业务:燃气接驳、燃气运营和燃气设备代销。
城镇化率、燃气覆盖人口、煤改气等环保政策落地进度是促进上述三块业务发展的核心。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相关企业中石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油气业务、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新能源开发等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
天然气化工产业链超详细解读,保证你看不够,小七双手奉上!【本期内容,由江苏乐科节能冠名播出】小七说:天然气化工是化学工业分支之一。
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工业,是燃料化工的组成部分,也可将天然气化工归属于石油化工。
天然气化工一般包括天然气的净化分离、化学加工等。
今天小七为大家介绍天然气化工的完整产业链图,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很明确,让你一目了然!高清图请放大查看!合成气主要生产方法及系列化学品简介合成气是以一氧化碳和氢气为主要组分,用作化工原料的一种原料气。
合成气的原料范围很广,可由煤或焦炭等固体燃料气化产生,也可由天然气和石脑油等轻质烃类制取,还可由重油经部分氧化法生产。
合成气的生产方法主要从烃类生产合成气,所用方法主要有蒸汽转化和部分氧化两种。
一蒸汽转化1.天然气蒸汽转化为在工业上实现天然气蒸汽转化反应,可采用连续转化和间歇转化两种方法。
(1)连续蒸汽转化流程这是目前合成气的主要生产方法。
在天然气中配以0.25%~0.5%的氢气,加热到380~400℃时,进入装填有钴钼加氢催化剂和氧化锌脱硫剂的脱硫罐,脱去硫化氢及有机硫,使总硫含量降至0.5ppm以下。
原料气配入水蒸气后于400℃下进入转化炉对流段,进一步预热到500~520℃,然后自上而下进入各支装有镍催化剂的转化管,在管内继续被加热,进行转化反应,生成合成气。
转化管置于转化炉中,由炉顶或侧壁所装的烧嘴燃烧天然气供热(见天然气蒸汽转化炉)。
转化管要承受高温和高压,因此需采用离心浇铸的含25%铬和20%镍的高合金不锈钢管。
连续转化法虽需采用这种昂贵的转化管,但总能耗较低,是技术经济上较优越的生产合成气的方法。
(2)间歇蒸汽转化流程,亦称蓄热式蒸汽转化法。
采用周期性间断加热来补充天然气转化过程所需的反应热。
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吹风(升温、蓄热)阶段:一部分天然气首先作为燃料与过量空气在燃烧炉内进行完全氧化反应,产生1300℃左右的高温烟气,经第一、二蓄热炉进入转化炉,从上而下穿过催化剂层,使催化剂吸收一部分热量。
lng产业链发展趋势LNG产业链发展趋势是指涉及液化天然气(LNG)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全球产业链的发展方向。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LNG作为一种低碳、高效的能源形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当前LNG产业链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LNG产业链概述1. LNG生产环节:LNG的生产主要包括天然气的采集、净化、然后通过液化设备将天然气转化为LNG,最后进行储存和运输。
在LNG生产环节中,净化和液化技术是关键,不断提升净化和液化技术的效率和成本控制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2. LNG运输环节:LNG作为液化气体,需经过专门的LNG船只进行长距离的运输。
船舶的绝缘和储存技术是运输环节的关键。
新一代的LNG船舶通常采用双壳设计,以确保安全运输。
此外,LNG船舶的运输成本也是发展的关键,如何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3. LNG储存环节:LNG的储存通常采用液态储存罐,需要确保LNG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随着LNG需求的增长,储存设施的建设和扩容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此外,LNG的储存和再气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4. LNG使用环节:LNG的使用主要包括发电、工业和交通领域。
在发电方面,LNG发电站的建设和升级是LNG使用环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在工业领域,LNG被广泛用于燃料和原料的替代,以减少碳排放。
在交通领域,LNG作为一种清洁燃料被用于替代汽油和柴油,用于公共交通和货物运输。
未来,LNG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二、LNG产业链的发展趋势1. 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LNG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在LNG生产环节,净化和液化技术的改进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LNG运输环节,LNG船舶的设计和技术将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在LNG储存环节,液态储存罐的设计和储存技术将变得更加先进和高效。
在LNG使用环节,燃气发电技术的提升和交通领域的LNG应用技术的创新将推动LNG产业链的发展。
1-8月中国天然气行业产业链、供应端、需求端及行业壁垒分析一、天然气行业产业链国家能源局向各省及九家央企下发了《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请编制生物天然气发展中长期规划的通知》。
在对各地城乡废弃物资源、天然气市场等进行全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发展趋勢,制定面向2030年的生物天然气发展中长期规划。
国内天然气市场需求之大,而此次发布的生物天然气支持政策可谓天然气行业重大利好,生物天然气产业前景一片广阔。
二、需求端:增速有所放缓,但未来三年有望维持10%以上的高增长全球天然气需求也将持续增长,是未来唯一增长的化石能源;2035年超过煤炭成为第二大能源2050年前我国保持增长,短期内持续高增长。
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仅为7%VS世界平均23%;《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中提出“2020年天然气消费比重争达10%”的目标,预计未来三年年均复合增速约10-15%。
随着煤改气接近尾声、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增速将有所放缓。
三、供给端:整体增加,供需紧平衡有望缓解我国主要的三大气源是国产气、进口管道气和进口LNG。
1)国产气开发力度加大,快速增长;2)进口管道气2019年底中俄东线将开始向黑龙江供气;3)进口LNG接收站将在2-3年后进入密集投运期。
2019年1-8月天然气累计产量113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9%,2019年以来天然气产量增速始终维持10%左右(显著高于近年来的均值),说明上游自2017年以来加大天然气开采的效果已经显现。
进口管道气:2019年底中俄东线将开始向黑龙江供气,未来价格成为我国管道气的主要增量。
进口LNG接收站将在2-3年后进入密集投运期,接收能力逐步增强。
LNG接收站为天然气行业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接收站主要还是集中在“三桶油”。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4200亿立方米,建成2-3个煤层气产业化基地。
重磅干货丨天然气全产业链分析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中国天然气全产业链包括上游气源、中游储运和下游分销,涉及了天然气的产、贸、运、储、销各个环节。
根据产业链上产品形态的差异可将天然气产业链分为气态和液态天然气链条,其中气态链条的气源主要为自采天然气、进口管道气两种气源,气源经过骨干管道和省级管道进入消费省,而后通过城市管道运送至用户端,运输过程中需要设置储气库进行淡旺季调峰。
整体看,产业链相对清晰、简单。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债资信” 作者:中债资信石油天然气研究团队)气源环节中:开采环节参与企业少,垄断性强,经营模式简单,但资金及技术需求很高,该环节涉及的天然气出厂价由主要监管价格转变为间接调控价格;中国目前形成的四条天然气进口通道中,气态天然气以进口管道气为主,进口项目周期长、投资规模大,通常需要签订长协,因此进口管道气价格主要受前期签订的长协影响。
储运环节中:运输管道审批繁杂且投资回收期长,地下储气库发展较为滞后,运输管道及地下储库资源过于集中,未来将实现独立运营,管输费实行严格的政府定价,储气费定价方式仍不明朗。
分销环节中:城市管网为气态天然气的重要分销渠道,主要由三桶油下设的地方销售公司、政府控股的燃气公司以及极少数民营上市公司运营,定价方式为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
政府通过指导基准门站价、严格管控运输费及配送费、放开天然气出厂价及用户终端价格来管控整个天然气产业链上管道天然气的价格,门站价通过运输费向上游传导影响天然气出厂价,向下叠加配送费传导至消费终端形成用户价。
从盈利看,管输费、配送费盈利空间较为固定,不同气源盈利能力排序为:自采气>进口LNG>进口管道气。
2017年,各行业环保政策执行力度加大,部分区域推行“煤改气”,叠加城镇化不断推进、替代能源价格随原油上涨等因素导致工业用气及居民采暖用气量超预期增长,然而中国天然气供给明显不足,导致天然气价格在2017年四季度波动很大,天然气行业关注度快速提升。
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天然气化工产业链是以天然气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的炼制、加工与转化过程,形成包括能源、化工、建材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链。
目前天然气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其在化学品、石化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我国天然气化工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天然气资源、化工行业、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发展等方面详细阐述天然气化工产业链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趋势。
一、天然气资源的丰富性为天然气化工产业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天然气作为一种洁净、高效、低污染的能源,已成为全球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之一,其资源储量日益增多。
我国作为天然气消费大国,天然气在总能源消费中占比逐渐提高,同时国家在开采天然气上也逐渐走向全面开发。
数据显示,中国天然气产量2019年已达到1686亿立方米,居全球第三,且天然气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能源源。
二、化工行业作为天然气化工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广泛应用前景化学品、石化行业是天然气直接应用的重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从塑料、合成纤维、油漆、涂料、杀虫剂到高档医药品、精细化学品,这其中涵盖一大批高端产品,都是由石化工艺加工而成的。
在这些领域的发展中,天然气化工产业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天然气化工产业链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天然气化工行业正朝着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天然气通过精细化的加工和转化,不仅可以生产碳烟系列化学品、基础化学原料和催化剂等产品,同时也能生产出天然气储存和运输所需的材料等,形成了包括基础化学品、特种气体、液化天然气等在内的多元化产业链。
此外,天然气化工产业链还在加紧研发新的清洁能源替代品,推动产业更上一层楼。
结语总的来说,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将进一步开发和优化产业链,提高产业链成本效益,同时也会对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我们对天然气化工产业链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期待它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继续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一、行业概况天然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能源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地位。
2024年,我国天然气行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量持续增长。
2024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18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5%,创历史新高。
2.进口量增长迅猛。
2024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为9052万吨,同比增长30%,创历史新高。
主要进口国家为澳大利亚、卡塔尔和马来西亚。
3.市场需求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气需求量呈现出较快增长的态势。
2024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8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1%。
4.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为了推动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提高天然气价格储备、加大对天然气开发的扶持力度等。
二、产业链分析天然气行业的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开采与生产、中游储运与分销以及下游利用与消费三个环节。
1.上游开采与生产上游开采与生产环节主要是指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和生产过程。
2024年,我国天然气勘探、开采和生产经验了较大的增长,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主要开采地区为西南地区和东海沿海地区。
2.中游储运与分销3.下游利用与消费下游利用与消费环节主要是指天然气的利用和消费过程。
2024年,我国天然气下游利用与消费的领域包括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化工原料等。
城市燃气是天然气下游消费的主要领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燃气消费量逐年增长。
三、市场竞争分析天然气行业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国内天然气行业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的石油公司、天然气生产商和天然气供应商。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价格竞争由于天然气资源的有限性,供需关系对价格的影响较大。
天然气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因此天然气供应商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价格竞争,势必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利润率。
2.服务与品质竞争在天然气市场中,供应商的服务和品质竞争对消费者选择供应商具有重要的影响。
供应商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以吸引消费者,提高市场份额。
燃气行业产业链燃气行业产业链是指涉及燃气资源的开采、加工、运输、分销以及终端利用的一系列环节。
燃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现代工业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人类视角出发,为您描绘燃气行业产业链。
1. 燃气资源开采:燃气资源主要包括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LPG)。
天然气是一种由地下深处的岩层中形成的气体燃料,开采过程需要进行勘探、钻井和采收。
而LPG则是通过提炼石油时产生的副产品,需要经过精炼和分离才能得到。
燃气资源的开采过程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同时也需要合理规划和环保措施,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2. 燃气加工与储运:燃气资源开采后,需要进行加工和处理,以满足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
燃气加工包括脱硫、脱水、脱硅等工艺,旨在提高燃气的纯度和热值,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工后的燃气需要进行储存和运输,通常采用管道输送或液化储运的方式。
燃气储运过程需要建设大型储气库和管道网络,以确保燃气的安全和稳定供应。
3. 燃气分销与供应:燃气分销环节主要包括城市燃气公司和燃气供应商。
城市燃气公司负责将燃气输送到用户家中,通常通过管道和计量设备进行供应。
燃气供应商则负责将燃气提供给工业和商业用户,通常采用液化石油气罐装或燃气储罐供应。
燃气分销与供应环节需要建设完善的设施和网络,以确保燃气的安全和可靠供应。
4. 终端利用与应用:燃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交通等领域。
在家庭中,燃气被用于供暖、烹饪和热水等方面。
在工业中,燃气被用于发电、加热和生产等方面。
在交通中,燃气被用于汽车和船舶等载具的动力驱动。
燃气的终端利用需要建设安全可靠的设备和系统,以确保燃气的高效利用和环保减排。
总体而言,燃气行业产业链涵盖了燃气资源的开采、加工、运输、分销和终端利用等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燃气产业链。
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燃气行业能够为社会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并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1年全球与中国天然气产业现状一、天然气产业发展概况1、定义及优点广义上,天然气是指埋在地层中自然形成的所有气体,包括气田气、油田气、煤层气、泥火山气和生物生成气等。
狭义上,天然气指的是贮藏在地层较深区域的一种富含碳氢化合物的可燃气体。
其主要优点如下:2、发展阶段从海外成熟市场天然气发展历程看,各国天然气市场主要可以分为启动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二、天然气产业链1、产业链示意图天然气的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上游产气、中游输气、下游消费三部分。
上游:我国天然气的来源有三个,一是三桶油为主勘探开发的国产天然气,二是来源于中亚、缅甸等的进口管道气(陆气),三是通过LNG船舶运输的进口LNG(海气);中游环节为仓储运输,运输方式主要通过管网、槽车和LNG运输船;下游部分为应用,运输后的天然气一方面可出售给全国性或地方性燃气公司,然后再用作居民燃气等,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出售给企业或者电厂。
2、消费结构从消费构成看,2021年,中国城市燃气用气量占到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8%,是我国天然气消费的主要领域;其次是工业用气,消费占比达到36%;发电用气和化工用气领域的消费分别占比18%、8%。
三、天然气产业发展政策政策加码推动天然气加速发展,产业体系不断优化。
国家近年来出台多项天然气相关政策,从利用类型、替代改造、发展规划、勘探开发、基础建设、运营体系、价格机制等多个层面推动天然气加速发展。
2022年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及能源局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天然气储气调峰和应急体系,从而优化其产业结构。
四、全球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1、产量结构全球天然气产量分布较为集中。
2021年美国天然气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占比达23.1%,俄罗斯、伊朗、中国、卡塔尔和加拿大紧随其后,分别占比17.4%、6.4%、5.2%、4.4%和4.3%。
2、消费结构从各地区的消费量来看,2021年北美洲天然气消费量最大,占全球总消费量的比例为25.6%,亚太地区、独立联合体国家及中东地区消费量分别占全球总消费量比例的22.7%、15.1%、14.3%。
天然气产业链利润计算
天然气产业链涉及到从勘探、开采、运输到销售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会对利润产生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从勘探和开采环节
开始计算利润。
勘探阶段的成本包括地质勘探、钻探和评估成本,
这些成本需要在发现可开采的天然气储量后进行核算。
开采阶段的
成本包括开采设备、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等。
这些成本需要从天然
气的销售收入中扣除,剩余部分即为开采环节的利润。
其次,运输环节也会对利润产生影响。
天然气需要通过管道或
液化天然气(LNG)运输到消费地,运输成本包括管道运输费用、液
化和再气化费用等。
这些成本也需要从销售收入中扣除。
最后,销售环节的利润是从销售天然气所得收入中扣除所有成
本后的剩余部分。
销售成本包括营销费用、分销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这些成本也会对利润产生影响。
除了上述直接成本外,天然气产业链的利润还受到市场供需关系、政策法规、国际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在计算利润时,还需
要考虑通货膨胀、汇率变动等因素对利润的影响。
总的来说,天然气产业链的利润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环节的成本和收入,并且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对利润的影响。
这些因素都会对最终的利润产生影响,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计算。
天然气产业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低碳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业结构转型和快速城市化对能源产业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能源产业组织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给天然气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尽管面临着如此难得的机遇,但是,要发展成渝经济区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就必须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成渝经济区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产业链延伸不足,产业结构欠合理。
天然气产业链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天然气主要用于燃料、燃气的生产和作为化工原料。
天然气产业结构的布局偏重于上游产业,天然气化工主要集中在生产二甲醚、合成氨等化肥产品上,产品雷同,附加值低,经济附加值较高的下游深加工企业没有达到相应数量与规模。
除此之外,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网状结构”不明显,削弱了其可以带来的竞争优势。
天然气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拉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二)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之间存在矛盾。
天然气资源的特殊性,以及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垄断特性,决定了天然气产业链的布局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调控和协调。
但是,由于目前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落后于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以致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天然气生产企业反映成本高企和政府对资源的定价过低;另一方面,闲置的民间资本难以跨过保护门槛。
这不仅不利于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技术创新能力低,产业升级缓慢。
天然气产业内部创新能力比较低,产业升级缓慢,集群效应低。
其主要原因是当前产业集群模式欠合理。
在当前的模式下,产业集群还没有充分成长起来,高科技人才的支撑力度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从而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升级与进一步发展。
了解天然气市场目前,天然气已成为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清洁能源,被认为是未来能源的主要方向之一。
然而,在天然气市场中,我们需要了解很多相关知识,以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及行情,实现投资理财的效益最大化。
本文将从产业链、市场状况、投资方向等多个方面来深入解析天然气市场,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
一、天然气产业链天然气产业链从开采、加工、运输、储存到使用等多个环节组成。
开采环节主要包括油田天然气开采和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如页岩气、页岩油气和煤层气等。
加工环节主要将原天然气经过气体处理、液化等过程得到市场所需的天然气产品。
运输环节主要包括管道输送、液化天然气运输等方式,使天然气能够到达市场。
储存环节则将天然气进行压缩、液化等方式储存,以备市场需要。
使用环节则是天然气能源进入市场后被用于热电联产、城市燃气、工厂燃料、车用燃料等领域。
二、天然气市场状况天然气市场的状况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市场气象条件、全球经济和政治环境、供需状况及价格等。
其中,市场气象条件直接影响供应量、储存量和消费量,特别是冬季旺季和夏季淡季对天然气价格影响较大。
全球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影响天然气需求与供应的稳定性,特别是一些政治局势紧张的国家的天然气供应状况容易受到影响。
在中国市场方面,目前国内天然气市场供需状况保持着整体稳定的趋势。
近几年天然气供应不断增加,并逐渐形成以西气东输、中俄天然气管道、新疆-江苏管道等为主的多条天然气管道输送网络,实现了国内的地区平衡。
然而,天然气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严重影响了国内化工、燃气、电力等领域。
三、投资方向对于投资天然气市场的人来说,需要对市场状况有足够了解,并利用行业、政策及市场等信息作出准确的投资决策。
首先,需要关注产业链上游,特别是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关注有潜力的油田天然气及非常规气资源。
其次,需要了解天然气加工、运输企业的技术、设备及产品的特点,关注相关的优秀企业股票价值。
同时,还需要重视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特别是那些区域管道运输领域和国际天然气管道领域的龙头企业。
天然气产业链:
上游的天然气勘探生产、中游的管道运输及地下储存和下游的城市配送,是组成天然气工业的基本业务单元。
随着LNG国际贸易的发展,天然气工业的业务构成又增添了新内容,即天然气液化、液化天然气(LNG)远洋运输及LNG的接收、储存和再气化,它们构成了LNG 业务链。
图示:
天然气勘探开发业:
地质勘查→物理勘探→钻井(包括辅助专业地质录井、测井、固井)→试油(气)→油田建设→采油采气(含井下作业)→净化→储存运输
★输油气管道制造业:
我国的输油气管道主要有SSAW(螺旋缝埋弧焊钢管)和LSAW(直缝埋弧焊钢管)两种。
SSAW占输油气管道主干线的70%,将是管道建设加速的主力军;LSAW应用范围广,且其应用领域正不断拓宽,受地方城市管线以及深海输油管线铺设加快的影响,应该也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天然气运、储、用等相关设备生产制造业:
天然气贮槽、半挂车、牵引车、列车系列;天然气运输车安全装置;LNG储罐
运输业:
运输车出租出售,天然气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