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居住区环境论文环境设计论文:浅议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引言:进入了21世纪,由于城市居民普遍生活在工业时代,高节奏的工作使人感到紧张和压力,希望有个能放松心情、恢复体力、舒适健康的环境,有一种“回归自然”,“还璞归真”的内在需要。
而居住区环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要考虑邻里间人际交往和感情沟通的向往,合理布置交往的空间场地,满足居民交往的需要,要“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和审美要求出发营造居住区环境。
一、居住区的性质与规模我国居住形态从初期由于缺乏经验而借鉴西方邻里单位,学习苏联街坊的布置,直到小区规划理论的出现并传入我国被广泛地采用及积极发展的今天,总结这段走过的道路,有必要给小区下个定义。
白德懋在《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一书中,将居住区划分为三级: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
1.居住区居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
在居住区内设有比较完整的日常性和经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这些设施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要求。
2.居住小区简称小区,有别于工业或其他小区。
小区应是居住区道路(也可是城市一般道路)所包围的日常性生活居住单位。
小区内设有日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日常生活必须;但经常性的设施,如规模较大的邮局,购物超市、医院等还得去小区外解决。
3.住宅组团是居住区的基本居住单位,由若干栋住宅组成。
其规模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或里弄委员会),300-700户,1000至2500人。
住宅组团内可设一些直接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如小百货、烟杂店、卫生站和自行车存放处等微型服务设施。
一般不设幼儿园、百货商店等公共设施,以免把嘈杂的人流、车流和噪音带进来而影响居住环境。
二、居住区景观的构成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1.绿化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
国内外居住区设计案例一、国内居住区设计案例。
1. 上海万科城市花园。
整体布局。
这个居住区就像一个超级大拼图,各个部分都拼得恰到好处。
它的布局是那种行列式与围合式相结合的。
一排排的住宅整齐排列,中间穿插着一些围合式的组团。
就像一群小伙伴手拉手围成圈在做游戏一样,这些围合式组团中间形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花园。
这样的布局既保证了每栋楼都能有较好的采光和通风,又营造出了很多温馨的小空间。
配套设施。
那配套设施可齐全啦。
有自己的小商业街,就像一个迷你的城市中心。
早上能买到新鲜的油条豆浆,晚上还能去小酒吧喝一杯。
还有幼儿园呢,小朋友们不用走很远就能上学,就像小企鹅走路一摇一摆几步就到了自己的小乐园。
另外,社区里还有健身房,那些想要减肥或者练肌肉的居民可方便了,不用跑到老远的商业健身房,在家门口就能挥汗如雨。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也是一绝。
有大片大片的草坪,就像绿色的大地毯。
春天的时候,草坪上会冒出各种各样的小花,五颜六色的,像给地毯绣上了漂亮的图案。
还有弯弯的小溪流,溪水清澈见底,里面偶尔还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欢快地游来游去,就像在进行小鱼版的马拉松比赛。
2. 成都麓湖生态城。
整体布局。
这个居住区啊,就像是长在水上的一个大社区。
它的布局以水为核心,住宅沿着湖岸线分布,就像一群卫士守护着这片美丽的湖水。
有些房子是建在岛上的,要通过小桥才能到达,感觉就像住在童话里的城堡一样,特别神秘又浪漫。
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那是相当高大上。
有水上运动中心,居民们可以在这里划皮划艇,就像一只只小鸭子在水面上欢快地穿梭。
还有艺术中心,经常会举办各种画展、音乐会之类的,住在这儿的人都特别有艺术范儿,就像生活在一个艺术的大染缸里,随时都能被熏陶。
另外,社区里还有生态农场,居民可以自己去种点小蔬菜,体验一把当农夫的乐趣,就像回到了田园生活,但又不失现代的舒适。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主打生态和自然。
除了大片的湖水,还有各种各样的湿地植物。
芦苇荡在风中摇曳,就像一群穿着绿衣服的舞者在翩翩起舞。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和公共环境艺术的思考摘要:城市居住区艺术景观设计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优美宜人的城市居住区环境能够提升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
要科学进行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景观设计,创造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局面。
通过回顾和认识所在城市中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分析中国现阶段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严峻的生态问题,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生态设计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对建筑是环境的科学和艺术的认识过程人们认识到建筑是环境的科学和艺术,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的。
建筑价值观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实用建筑学阶段(追求适用、坚固、美观的建筑)、艺术建筑学阶段(视建筑为“凝固的音乐”)、机器建筑学阶段(把建筑看作“住人的机器”)、空间建筑学阶段(认识到“空间是建筑的主角”)、环境建筑学阶段(认为“建筑是环境的科学和艺术”)。
现在,建筑价值观已开始进入第六阶段———生态建筑学阶段。
我们环境艺术目前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准呢?总的讲,近年来我们当然有大量环境艺术实践,参与这一实践的人也很多,但是,环境艺术作为一个行业和学科、尚没有公认的科学的行业标准、行为规范,更没有进行相应的学科理论建设,它的水准是处于正在上路阶段,处于混沌层次,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由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主角是建筑,是城市空间,是构成建筑与城市的空间的材料、骨架、立意。
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规划师和建筑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现在,有些重要的环境艺术项目,则因为对规划师、建筑师的作用,重视不够,所以出现了一些遗憾。
2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标准和条件环境艺术作品的评价涉及多种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可能是:社会标准、生物标准、功利标准、民族标准、地理标准……以至于物理上的亮度、噪音、振动标准等等。
它具有模糊性和无定性,不能象一幅画、一尊雕塑、一栋建筑那样有简单而明确的评价标准。
《景观设计与居住区规划》即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案(同时请参考授课PPT)第一部分景观规划设计基本概念及其基础理论1导言1.1 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1.1. 1“景观”概念景观景观的三层含义景观概念框架景观与同类相近专业术语的比较人居环境中的景观极其价值观1.1. 2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1.1.3景观规划设计与相关学科关系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农林学地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环境艺术学旅游学文学社会心理学1.2景观规划设计的溯源与发展1.2. 1景观规划设计的发源美国景观规划设计城市美化运动美国国家公园运动城市公共开敞空间规划设计环境生态保护运动1.2.2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1.2.3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1.2.4国土景观规划1.2.5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发展趋势1.3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方法概要1.3.1 引言1.3.2 景观形态与景观美学1.3.3 景观环境生态与景观生态学1.3.4 景观中的人类心理行为与游憩学2 景观规划设计基础理论2.1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素分析2.1.1 物质构成要素2.1.2 精神构成要素2.1.3 综合构成要素2.2 景观规划设计视觉形态要素2.2.1 景观视觉原理2.2.2 视点,视线,视距2.2.3 景观空间感受2.3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心理行为要素2.3.1 景观心理2.3.2 景观行为2.3.3 景观审美2.4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环境生态要素2.4.1 景观环境因素及相互关系2.4.2 景观生态因素及相互关系2.4.3 景观植物与景观绿化2.5 景观分析评价2.5.1 景观分析评价概念2.5.2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学派2.5.3 景观分析评价的理论前沿3 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内容3.1. 景观环境空间规划设计3.1.1 基础规划设计风、水、气候、季节、气温、植被地形与竖向标高道路与廊道水体与绿化日照与光影景观调查与分析景观场地规划设计3.1.2 点状景观环境规划设计观景点与景点标志物与雕塑3.1.3 带状景观环境规划设计街路景观滨水景观绿道景观3.1.4. 面状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公共开敞空间景观城市广场景观居住区景观风景名胜区景观3.2景观环境感受规划设计3.2.1 基本感受规划设计视觉: 视点、视轴与景物、色彩听觉嗅觉触觉动与静3.2.2 景观环境行为规划设计3.2.3景观文化策划3.2.4景观美学3.3 景观绿化与生态规划设计3.3.1 景观绿化植物分类植物与土壤种植规划设计3.3.2景观生态原理斑块,廊道生态景观规划设计4 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技术4.1 景观调查与分析4.1.1 景观现状调查与遥感技术4.1.2景观分析评价与GIS技术4.2 景观规划设计4.2.1景观总体布局4.2.2 景观功能结构4.2.3 景观交通道路4.2.4 视觉景观4.2.5 景观环境绿化4.2.6 景观工程与服务设施4.3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表现与交流4.3.1理念和构思4.3.2平面、透视、剖面、模型4.3.3景观规划设计师与委托方的交流与沟通4.3.4景观规划设计文本图纸制作4.3.5景观规划设计组织与项目计划5 各类景观规划设计概述5.1 公共建筑景观环境设计5.2 广场与街道景观环境设计5.3 街头绿地与公园景观设计5.4 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5.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5.6 旅游地景观规划设计5.7风景名胜区规划第二部分居住区规划原理1 绪论1-1 对“城市”的理解1-1-1城市的含义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1-1-2城市的产生和发展1-2 对“城市规划”的理解1-2-1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1-2-2 “规划”的特性1-2-3 城市规划体系法规体系编制体系行政体系1-2-4 城市规划的作用——宏观作用——微观作用——城市规划师作用1-3 “城市规划是一个过程”城市规划的真正意义在于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指导和控制的过程。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一、背景及设计目标: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住区的建设和发展也变得愈发重要。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增加居住幸福感的重要手段。
本次景观设计旨在打造一个美丽、舒适、安全、宜居的居住区,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区凝聚力。
二、设计原理:1.绿化原则:大面积的绿化覆盖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特点,可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减少热岛效应,并增加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2.自然原则: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地貌和植被,让居住区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形成和谐的生态景观。
3.人文原则:从居民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便捷、舒适、美观、具有艺术性的公共空间,提升居住区形象和品味。
4.安全原则:确保居住区内的交通道路畅通、步行道安全,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
三、设计要点:1.绿化景观设计:-在居住区内设置大面积的草坪和花园,增加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种植各种花草树木,形成丰富多样的植被景观,提供清新空气和美丽景色。
-设置自然湖泊或人工水池,增加居住区的湿地景观,吸引鸟类等自然生物,增加生态景观的观赏价值。
-在公共区域和道路两旁设置绿化带,为居民提供绿色走廊和遮阳设施。
2.公共空间设计:-设计宽敞明亮的休闲广场,设置凉亭、长椅等公共座椅,提供休息、交流和社交的场所。
-在居住区内设置小型商业区,增加生活便利性和居民的社交空间。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需求,设置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区、老年活动区等,提供多元化的活动空间。
-设计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并设置交通标志和行人通道,确保交通秩序和居民安全。
3.路灯照明设计:-在道路两旁设置适当高度的路灯,为居民提供安全明亮的居住环境。
-利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进行路灯照明,减少能耗和碳排放。
-在景观设计中融入照明元素,创造独特而美丽的夜景。
四、实施方法:1.制定详细的景观设计方案,包括绿化规划、公共空间规划和路灯照明规划等。
2.进行土地整理和地形调整,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同时进行必要的地势平整工作。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城市居住区景观,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也是住宅内部空间的延伸。
那么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1 居住小区水景景观设计人类从其幼年开始就有亲水性,大到江河湖海,小到潺潺溪流,甚至一个水坑,都会吸引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的集中注意。
有水的居住环境常常带给人一种“灵气”,因此在小区中应创造不同形式的水体空间为环境增色。
在水景设计中,要根据景观空间的不同,采取多种手法进行造景,可以利用场地中原有的自然水体景观,将其综合设计,使自然水景与人工水景融为一体。
当水体面积较小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以及水循环的问题。
装饰水景能起到赏心悦目,烘托环境的作用。
这种水景往往构成环境景观的中心,装饰水景是通过人工对水流的控制达到艺术效果,并借助音乐和灯光的变化产生视觉上的冲击,进一步展示水体的活力和动态美,满足人的亲水要求。
水景的处理手法的不断创新,给设计师带来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并促使理水的手法不断迸发出新的火花。
居住区中的水景以其活跃性和穿透力成为景观组织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
天然或人工的地形、地貌在水体的声、光、影、色的作用下,与居住区的勃勃生机相结合,形成了宜人的空间景观。
然而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居住区中的水景不单是物质景观,更成为居住区中的文化景观。
人们观水、近水、亲水、傍水而居的天性,对水的亲和与关注,使水与社会文化意识结下了不解之缘。
较大面积的水体或水系统,可以改善整个住区的小气候,影响周围环境的温湿度;对于较小的水体,可以改善局部地段或建筑室内的微气候。
居住区内的水景色更能满足人们亲水的要求。
它的风韵、气势、清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无限的遐想。
2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对环境空间的塑造,意境氛围的渲染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居住区通过合理搭配植物的色彩、姿态、气味,能使人在视觉、触觉、嗅觉上获得亲近大自然的审美享受。
36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 RM TI ON2008N O .28SCI ENC E &TECH NOLOG Y I N FOR M A TI ON能源与环境呼和浩特是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塞外古城。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亦称“青城”。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也不断的得到了改善,然而,在景观环境设计中如何健全城市环境的文化生态系统,如何营造一个“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环境是景观环境设计中当务之急的要事。
1创造人性、生态的景观环境在现代主义设计思想指导下的我国很多城市存在着刻板的功能分区和非人性的大尺度的设计缺陷,如何健全城市环境的文化生态系统,保护和发展城市精神文化内涵,创造“人性化”的景观环境,是城市环境设计或更新整治的基点和本质所在。
比如位于新城区光华街的城建小区,小区整体分布呈密集型,所以小区内没有太多的绿化,楼与楼间的间距短,绿化部分非常简单且植物配置也非常的单调,没有有助居民健身活动的场所,缺少很多人性化的东西,在整体的设计上只注重了建筑物占地的利用率,而忽略了景观、环境。
人居小区的设计,当然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休闲区尤其如此。
应主动借助植物以及其它一些生物物种的作用,把生态因子向着使人感觉更舒适的方向调整。
为此,应考虑更多的配置措施以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
总的来说,居住小区的环境设计包含两个层面的问题,即景观和生态的设计。
设计要结合具体环境的地形地貌特点以及生态环境中的水文、动植物等各种要素,以美学、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等理论为指导,实现居住区景观的美化、生态的优化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2居住小区景观环境的设计2.1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外延2.1.1设计主题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最重要的是从景观要素的组成中贯穿其设计主题。
例如,表达某种独特的社区文化,或突出居住区本身所处自然环境的特色。
小区园林设计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不同于旅游景点和城市公园,也不同于城市广场和企事业单位等大型公共建筑的室外场地,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重视,对住宅区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在对住宅区的园林设计中,我们最先要考虑的是居住者的需求。
应本着生态优先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原则文脉传承原则以人为本和经济适应原则,绿化美化居住区环境,给居民提供一个舒适怡心的住宅环境。
下面我就我自己的工作经历提出一些想法。
一、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居住小区景观最贴近居民生活,在规划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防火、采光等的要求。
住宅小区的建设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住所,提供休闲、娱乐、交流等活动的空间环境和场所。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所创造的小区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综合规划,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不同需求。
目前很多园林设计一味地强调什么“欧陆风情”、“巴里岛景观”等等。
住宅小区的园林是人们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
在园林设计中“欧陆风情”、“巴里岛景观”这些可以借鉴,但是不一定要照搬,因为照搬就很容易与实际情况脱离实际情况,住宅园林设计中,应以当地特色植物为主,这样就更加符合本地人的口味,更加具有人性化。
2.因时制宜每个地方的气候特征不一样,植物所适应的气候也不尽相同,所以设计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尤显重要。
切忌盲目引用北欧风情、海南风光。
3. 因地制宜一块场地有他的独特的内涵,在进行设计时要挖掘出所蕴涵的内涵,才能因地制宜地设计出合适的园林景观。
准确地把握场地特征、因势利导。
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小区的交通和人文关怀。
浅析城市居住区的环境艺术设计
摘要:居住区环境景观艺术设计是较新的领域,它要求技术和艺术的相结合,并同建筑设计和园艺设计紧密相连。
在居住区环境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环境景观的设计也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设计要点、理念、设计重点等方面,都要求我们去认真学习研究。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
城市居住区艺术景观设计是不仅是种艺术,更是一种科学。
适宜的城市居住区环境能够提高城市的区域的环境质量。
要科学严谨的进行环境艺术景观设计,以达到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效果。
1.构成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要点
景观的使用基本上覆盖到了居住区环境的每个角落,其构成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要点主要如下:
驳岸。
河道驳岸能起到防护堤岸及防洪泻洪的作用。
利用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形成急流、缓流和静水,达到动与静相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景色,同时配备灯光、假山、喷泉、护栏等装饰,就形成了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艺术景观。
道路。
道路设计的漂亮可以成为城市居住区美丽的风景线。
道路和路边块石、路牙、休息的坐椅、路灯、植物等一起组成了居住区基础艺术景观。
所以我们在设计时,就必需要对装饰、道路曲线、铺材、宽窄和分幅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
小品。
其内容有园艺小品、设施和雕塑小品,在城市居住区艺术景观中,小品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设计精良的小品能成为小区的标识及人们视觉的焦点,并能成为城市居住区耀眼的闪光点。
铺地。
广场铺地是人们常逗留的场所。
设计时要通过它的地坪高差、颜色、材质、图案、肌理等因素的变化,综合考虑设计环境艺术景观。
绿化。
绿化是将花、草、乔、灌结合,用草类塑造背景,并用乔木、灌木、花卉进行点缀,形成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并且要加强围墙、阳台、屋顶和悬挂绿化等;将艺术性和实用性结合。
进行艺术设计时还要注意构图的颜色、对比和质感,以形成从绿点、绿带到形成绿廊、绿坡、绿面的绿色景观,丰满城市居住区绿化的内容。
2.主要设计理念
2.1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居民对居住区的环境要求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
在进行艺术景观设计时,要注重对人的关注。
其主要内容有交流空间、活动场所、艺术景观小品等,努力创造出更健康更生态、更以人为本的城市居住区环境。
2.2遵循自然生态的原则。
在保护和尊重自然资源的条件下,利用地区内原生态的山水地形、土壤、花草树木和阳光、空气等因素,精心设计出具有绿色自然的艺术景观环境。
2.3遵循经济适用的原则。
进行设计时,还要尽可能减少资金的
投入。
不仅要考虑到建设景观的费用,还要还要考虑到建成后的管理及运行的费用。
2.4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设计时还要突出它的地域性特点,充分体现居民区所在地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特色。
3.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景观设计中的重点
居住区环境艺术景观设计,在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的意识前提,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便于居民的各种活动,在居民的休闲和交往过程中,让居他们体会到环境的美。
3.1注意对植物艺术景观的创造
注重依靠植物进行造景,做到点、线、面相结合。
其中的点是指城市居住区中的公共绿地,它是居民在户外进行活动的公共空间;线是环绕居住区周围的防护绿化带;而面是指城市居住区中面积最大且与居民日常生活最贴近的住宅绿地。
应加强植物的多样性。
增加植物种类及绿量,形成层次和色彩丰富多样的植物艺术景观,能大大增加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因而在对植物的进行选择时,特别注意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土地的树种。
这种由本地树种组成的植物群落,不仅结构稳定且长势良好,最能展现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景观的地方特色。
还要提高城市居住区的绿化量并注重生态效果。
增加绿地面积,对屋顶、墙面、阳台和窗台绿化,同时将绿色艺术景观与建筑相结合,使它们相护交融并渗透,同时改变建筑平直的线条,使建筑和
绿地达到自然过渡,减低屋顶和墙面材料的热辐射,从而达到改善城市居住区的小气候,最终达到生态的环保节能效果。
3.2设计布局要因地制宜
设计布局时要考虑到当地风土人情。
在了解该其历史和现状同时,遵循其发展趋势,因地制宜进行设计,与历史环境相结合,遵循生态和文化原则的设计布局,这样容易被当地居民接受和认同。
还要考虑到原有地形和地貌形态。
要始终贯彻“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尊重原有自然地形地貌时,维护和保持地区原有的形态,在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设计布局。
考虑外部自然景观资源时。
采用多种造景手法,将城市居住区周边有观赏价值的自然和人文艺术景观资源纳入到城市居住区的
艺术景观中,努力创造出适合城市居住区的自然山水景观。
3.3加强艺术景观空间创造的多样性
良好的居住环境,能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感到安全、方便和舒适。
因而要对艺术景观环境绿色活动空间进行创造,满足不同年龄、家庭背景、爱好兴趣及居民进行多种户外活动的需求。
艺术景观空间的设计,要开与闭相间,动与静结合。
对地下及半地下车库的地形进行处理和架空层的利用等,创造多层次的绿色景观活动空间。
为了使城市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在一片绿树丛中,应使用错落有致、层次丰富的花草树木、山石小品和花坛坐凳,使户外活动空间在景观、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更加生态化、便捷化、
景观化、功能化、多样化。
3.4注重居住区环境景观的共享性
设计的首要目的是让每户住宅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因而在规划设计时,应更多的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来创造人工景观,让人们都都能够享受到这些优美环境,达到居住区环境资源共享;同时还要增加院落空间的领域性,利用各种环境要素来丰富居住空间的,给居民提供休息和交流的场所;从而创造安静温馨、优美、祥和安全的居家环境。
城市居住区艺术景观设计能反映出城市的整体设计规划、地域特色和城市环境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环境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进行设计,提高城市整体环境,使环境更好地为居民服务,满足我们对精神生活享受的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