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向导线测量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5
无定向角导线在导线测量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在控制点不能通视(无定向条件)的情况下导线测量计算问题,并以工程实例进行说明。
前言:现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尤其象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高楼大厦向雨后春笋一样冒出,这可能使的原有的控制点变的不再通视,这样就没有了推算各导线边方位角所必须的定向角,无法进行导线计算。
本论文就是介绍一种当两控制点无法通视时的计算方法。
1 、单一无定向角导线的闭合条件单一无定向角导线的实质就是,两端均未观测定向角的单一附和导线,如图1对于有 n-1 个待定点的单一无定向角导线,其必要观测值为 2 ( n-1 )个,而观测值为 n+(n-1) 个,即 n 条边和 n-1 个导线角,故多余观测的个数为 n+(n-1)-2(n-1)=1 个。
由于未测定向角,故这个多余观测条件为长度闭合条件。
2 、计算思路单一无定向角导线两端的定向角没有观测,但推算各导线边方位角却需要至少知道一个定向角,这是单一无定向角导线平差计算的困难所在。
解决的途径是:将第一条导线的方位角进行假设,以假设方位角作为起始坐标方位角,利用该起始方位角和各导线角观测值计算所有导线边的方位角推算值,进而再利用导线边的观测值计算终点的坐标。
由于起始边的定向不正确(假设的)和导线角与导线边观测误差的影响,将导致终点的计算点位与实际点位不相符合,为消除这个矛盾,可采用导线固定边(如上图中 AB 边)的已知长度和已知方位角分别作为导线的尺度标准和定向标准对导线进行缩放和旋转,从而使终点的计算点位与实际点位相符,以达到单一无定向角导线平差的目的。
3 、无定向角导线近似平差的计算公式如图 1 所示, A 、 B 为已知点,其坐标为 xA 、 Ya , xB 、 yB ,固定边 AB 的边长和方位角为 DAB 和αAB ;导线角、导线边的观测值和平差值分别为βi 、 Di 和β´i 、D´i ;待定导线点坐标的计算值和平差值分别为xi 、 yi 和xi´ 、yi´ 。
无定向导线测量在特殊井巷工程中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无定向导线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及工程实例。
标签:无定向导线案例解算精度分析1概述导线测量布设灵活,推进快,受地形限制小,边长精度分布均匀。
在煤矿井巷工程中由于施工面狭窄,并且巷道只能前后通视,控制测量形式比较单一,大多采用导线测量方式。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开采和地压及人为破坏,使设在巷道上的一些测量控制点损坏失去效能,这不仅给测量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而且直接影响矿井安全生产。
在特殊情况下,对于一些应急工程,应用井下无定向导线测量,就可以利用尚存的导线点恢复该段导线,满足生产需要。
此方法是把两已知控制点(互不通视)看作是定向时两垂球线连接点,在两控制点间按所设计的精度进行相应等级的导线联测,并用两井几何定向的井下连接导线解算方法进行计算。
以此根据已知的控制点的坐标解算出其他导线点的坐标。
2测量方法及解算步骤2.1测量方法把两个互不通视的控制点看作是两井几何定向时的两个垂球线连接点,如图1中的A、B点,因此可应用两井定向中井下连接导线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
2.2解算步骤2.2.1实际假定方位角及距离的计算计算两已知控制点连线的实际方位角和两点间实际距离,即算出αAB、SAB。
tanαAB=(yB-yA)/(xB-xA )(1)SAB2= (yB-yA)2+(xB-xA)2 (2)计算两已知控制点间的假定方位角及距离,即计算α′AB、S′AB。
首先确定假定坐标系统,一般为了计算方便起见,假定A为坐标原点,A1为X′轴方向,即X′A=0,Y′A=0,α′A1=0。
按上述假定坐标系统经控制点A、B之间的连接导线计算出控制点B点的假定坐标(X′B,Y′B),然后计算控制点A、B的假定方位角及距离:tgα′A B=(y′B-y′A)/(x′B-x′A )(3)S′AB2= (x′B)2+(y′B)2 (4)2.2.2测量和计算正确性的第一个检核上述两项计算出的A、B两点间的距离理论上应满足:S′AB=SAB。
导线测量实验实训报告导线测量是电工学中的重要实验之一,通过该实验可以测量导线的电阻、电导率等电性能参数,为电路设计和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导线测量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一、实验目的导线测量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导线的电阻,验证导线电阻与导线长度、导线材料及温度的关系,并掌握导线测量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长度、导线材料及导线的温度有关。
根据欧姆定律,导线的电阻R与导线的长度L成正比,与导线的横截面积A 成反比,与导线材料的电阻率ρ有关。
即R = ρL/A。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导线的电阻与温度T成正比,即R = R0(1 + α(T - T0)),其中R0为参考温度T0下的电阻。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好导线、万用表、电源等实验器材。
2. 连接电路:将导线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并通过导线连接到万用表上。
3. 测量电阻:将导线长度固定为一定值,调节电源的电压使电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4. 改变导线长度:依次改变导线的长度,重复步骤3,记录测得的电阻值。
5. 记录数据:将测得的电阻值和对应的导线长度记录下来,并计算导线的电阻率。
6. 温度修正:根据测得的电阻值和参考温度下的电阻值,进行温度修正计算。
四、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导线电阻与导线长度的关系为:R = ρL/A。
通过绘制导线电阻与导线长度的曲线,可以得到导线电阻与长度的线性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导线电阻率与导线材料的关系为:ρ = (R/A)L。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选取不同材料的导线进行测量,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线电阻率,验证导线材料对电阻率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测量不同温度下导线的电阻值,观察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进一步验证导线电阻与温度的关联性。
通过导线测量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导线电阻与长度、材料及温度的关系,并掌握导线测量的基本方法。
这对于电路设计、电器故障诊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定向附合导线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道路工程侧测量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对于技术的要求以及精确度的要求也随之增高。
在当前的道路工程测量中,可以通视的控制点往往是缺失的,而且在起始于两个控制点的附合导线端点上无法观测的现象也是通常存在的,如果采用普通的测量方法是无法得到准确结果的,如果采用无定向附合导线以及内业计算的方法,就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大量的实践结果也证明了无定向附合导线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结果是精确的、可靠的,同时还是比较合理的,它可以有效地解决测量工程中只有两个已经埋设的互相不通视的控制点,对于当前的工程测量工作有着很好的补充效果。
关键词:无定向附合导线;工程测量;应用;分析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越来越快,从整体上看,我国各个城市建设的发展十分迅速,不同地点的建筑物更换速度也是比较快的,很多离城市比较近的道路进行了加宽改造,水有点气管道也有着一定的改造,再加上农村的耕种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原有的测量点布局受到了破坏,很多有效的观测点出现了缺失,也就是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孤点”,尤其是在一些地形比较复杂的山区地区中,在起始于两个高级点的附合导线的端点上是无法观测方位的连接的,如果我们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标准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那么就会造成费用的增加、时间的延长,对于人力物力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如果能够在测量的过程中使用高效、精确、简洁的无定向附合导线测量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
二、无定向附合导线概述以及计算简介2.1、无定向附合导线简介从字面意思上看,无定向附合导线就是没有方向的导线,也就是说从一条已知边出发而闭合在另外一个已知点上,但是在一些情况之中,导线的一端只有一个已知点,是没有定向点的,另外的一端也可能是一个点,所以,从理论上看,这种导线是不能够使用常规的方法来计算出坐标内容的,主要是因为起算的时候没有定向点,所以,我们也将之称之为无定向导线。
在为公路、铁路以及管线等线状工程的勘测设计和施工放样建立单一导线控制网时,有时由于高级控制点稀少或控制点之间通视条件差,导线两端的定向角难以测定,这时就可尝试采用无定向附合导线(下文中简称为无定向导线)。
如图l所示。
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一个高级控制点A和上,且两端均无定向角。
A、B为已知点位,测角均为“左角”测量
结语:
3.1布设无定向导线可使高级控制点的数量减少50%左右,这在高级控制点稀少或通视困难地区是很有意义的;
3.2笔者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可初步推论出:当测角中误差控制在2.5”以内、测距仪标称精度在5+5ppm以上、导线边长控制在300m以上、导线长度控制在5km以内时,无定向导线的精度可以达到相当于一级导线的精度要求;3.3由于无定向导线无方位角闭合条件,因此它对测角精度要求较高,这就是说,要通过适当提高测角精度来弥补高等级点数量不足的缺陷,从而达到对工程实施有效控制的目的。
26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工 程 技 术地籍测量是测定和调查土地及其上附着物的权属、位置、质量、数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状况的测绘工作,属于工程测量的一部分。
上世纪末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测绘科技领域一场新的革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由天测地”的技术飞跃,也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地籍测绘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1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特点地籍测量中,为了防止误差的积累,提高测量的精度,也必须根据“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进行。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服务于地籍调查和地籍图的测绘,一般地籍图的比例尺为1∶500、1∶1000或1∶2000,并且图上各要素的相对平面位置精度一般要高于同比例尺的地形图。
为了顺利进行界址点测量和地籍图测绘,保证相邻界址点间的距离中误差满足规范要求,必须有相当密度的图根点作为控制,因此地籍平面控制网也要相应增加密度。
在城镇中建筑物比较密集,道路上车辆人流多,通视条件较差,有时传统控制测量方法(如三角测量)难以实现,因此现在多采用导线测量或GP S技术建立平面控制网。
2 当前城市GPS测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卫星定位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不受天气影响等众多优点,使其得以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弱点带来实用上的不便,如差分GPS相对定位测量要求在2个测站上最少同步观测4颗卫星,才能进行基线解算;观测到的有效卫星数越多,卫星的空间分布越好,解算的精度相对就越高;接收机观测到的卫星数很大程度决定于测站对空视场角的大小。
城市地籍测量中,由于各种建、构筑物数量多、分布复杂,对GPS卫星信号的遮挡非常严重,使这种测量方式和外界观测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以前主要是在建筑物的顶面布设部分GPS观测点,来解决这一矛盾。
但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绿化的树木,楼顶上越来越多的霓虹灯、广告牌,各种用途的无线信号天线,都成为GPS接收机成功锁定有效卫星信号的主要障碍。
无定向导线在广州地铁测量中的应用摘要: 由于点位变动、破坏等原因,会遇到已测设的定向附合边精度不再满足规范规定或附合边不再存在的问题。
在无法或无需重新测设附合边的情况下,就只能采用无定向导线测量形式。
结合广州地铁测量案例,介绍了无定向导线的计算方法和精度特点,对无定向导线在地铁的应用进行探讨。
得出以下结论: 1) 用无定向导线复测精密导线网,可减少因定向附合边方位变动所引起的误差; 2) 用无定向导线确定盾构定向是一种有效且精度较高的方法,是地下定向测量的有效补充; 3) 用无定向导线进行区间贯通联测可提高控制点相对精度,有利于控制基标的测设和检测。
关键词: 广州地铁; 无定向导线; 测量精度0 引言在测量过程中,施工等因素都会破坏原有的各等级平面控制点,从而导致已测设的定向附合边精度不再满足规范规定或附合边不再存在。
在无需或无法重新测设附合边的情况下,就只能采用无定向导线形式进行测量。
无定向导线因其布置形式的优越性[1],在铁路、公路、水利、井下和坑道作业或通视条件困难的城市、林区的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2 -5],主要用于恢复或加密导线。
在上海地下过江顶管工程中,工程人员成功利用无定向导线进行顶管定位[6]。
又因无定向导线具有平均可靠率低、精度弱的缺点[7],规范[8]对无定向导线的使用做出了限制: 采用四等及以下各级加密导线时,可布设成无定向导线网; 但是严禁布设成两起算点之间单线附合形式,而应布设成具有2 个或 2 个以上闭合环,或组成结点的导线网,以保证导线网的精度与可靠性。
为了实现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地铁将定向附合导线作为测量的主要形式,实践中鲜有文献涉及无定向导线在地铁中应用的案例[9]。
在地铁测量中也时常会遇到定向附合边被破坏的情况,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广州地铁尝试将无定向导线用于地铁测量实践,不仅用于恢复地面精密导线,还用于盾构定向测量和区间贯通联测。
无定向导线是地铁测量的有效补充,有时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也是目前城市地铁测量中优先选择的一种方法。
无定向导线地籍测量技术探讨摘要:地籍测量是测定和调查土地及其上附着物的权属、位置、质量、数量等基本状况的测绘工作,以精确的测试结果来为城市管理和国家行政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本文以无定向导线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无定向导线地籍测量的特点、方法和注意事项。
对地籍测量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字:地籍测量、无定向导线一、无定向导线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应用的背景。
地籍测量是国家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建设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是获取和表述市政设施、建筑物、基础设施的权属、位置、数量等信息的重要手段。
因此,地籍测量在国家行政管理和城市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绘制、面积量算等几个方面。
在地籍测量的技术参数中,核心的要素是精度问题。
不同的地籍测量需求所使用的精度不一样。
而决定精度的关键问题就是控制点的建立。
目前,我国在地籍测量中的平面控制点包括一、二、三级控制点,密度一般为100至200M一个点。
由平面控制点形成平面控制网。
传统的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方式通常用三角测量法。
这种方法精度差,对环境要求高。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测绘技术上的应用,带来了测绘技术的革命。
由于GPS技术以其全天候、控制点间无需通视、快速、高精度等优点,已在测量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但GPS测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城市地籍测量中,各种建筑物的数量多,分布复杂,对卫星信号的遮挡非常严重。
信号衰减以后,对测量的精度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以前主要是在建筑物的顶面布设部分GPS 观测点,来解决这一矛盾。
但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绿化的树木,楼顶越来越多的霓虹灯、广告牌,各种用途的无线信号天线,都成为GPS接收机成功锁定有效卫星信号的主要障碍。
因此必须在进行GPS 测量的同时配合采用无定向导线测量法。
二、无定向导线测量法的测试原理及特点。
1、导线测量法是指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连成折线,在点上设置测站,然后采用测边、测角方式来测定这些点的水平位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