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大口井出水量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14.34 KB
- 文档页数:2
大井法矿井涌水量计算公式一、大井的涌水概念及衡量标准1.涌水:指采矿过程中,由于施工、稳定设施地压或水压作用,煤层及其他岩层通过矿口涌出来的水流。
2.水压:指不考虑排水量因素影响,在煤层及其他岩层中所带来的涌水水压。
3.涌水量:指大井产生的涌水量。
二、大井法涌水量计算公式1. 低压涌水量计算公式涌水量(m3/h)= 矿膛面积(m2)*地压(MPa)*岩节理渗透系数(m3/MPa)/小时2. 高压涌水量计算公式涌水量(m3/h)= 矿膛面积(m2)*(地压-水压)(MPa)*岩节理渗透系数(m3/MPa)/小时三、大井法涌水量评价标准1.水力学特性:涌水量以小于0.5 m3/ h 为合理范围。
2.压力传递特性:建议将涌水量保持在1.5 ~ 2.5 m3/ h 之间,使得压力分布更均匀。
3.体积变化特性:涌水量的大小是可以调节的,可取得矿井等体积变化更为稳定的效果。
四、大井法涌水量计算实例在以下实例中,假设大井膛面积等于10 m2,地压为0.5 MPa,岩节理渗透系数等于20 m3/ MPa 就可以计算出低压下的涌水量:低压涌水量按照低压涌水量计算公式=(10 m2) × (0.5MPa) × (20m3/MPa)/小时=100 m3/h假设水压为0.2MPa,则高压涌水量按照高压涌水量公式=(10 m2)×(0.5MPa-0.2MPa)×(20m3/MPa)/小时=80 m3/h。
五、结论根据以上的公式和分析,可以得出大井法涌水量可以按照低压涌水量计算公式和高压涌水量计算公式,评价标准为涌水量以小于0.5 m3/h 为合理范围,建议大井法涌水量控制在1.5~2.5m3/h之间,可以达到稳定的效果。
大口井出水量的数值计算方法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与利用过程中,大口井是一种常见的水井类型,对于大口井出水量的准确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大口井出水量的数值计算方法,为地下水资源管理与利用提供参考。
背景大口井是指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水井,通常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等大规模用水场合。
准确计算大口井的出水量,可以帮助决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保证用水需求的满足,是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出水量计算方法大口井的出水量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数值计算方法来进行估算:1. 饱和含水量计算在大口井出水量的计算中,首先需要计算地下水含水层的饱和含水量。
饱和含水层的面积和厚度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调查来确定,饱和含水量的计算公式如下:饱和含水量 = 饱和含水层面积 × 饱和含水层厚度 × 饱和度2. 渗透系数计算大口井出水量还与地下水的渗透系数密切相关。
渗透系数的计算通常需要利用水井试水数据和地下水流动方向等参数,计算公式如下:渗透系数= (qL) / (h × Δh)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地下水流量,L为地下水流动距离,h为饱和含水层的厚度,Δh为单位时间内地下水流动的高度变化。
3. 出水量计算最终的大口井出水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出水量 = 渗透系数 × 出水孔口面积 × (水头1 - 水头2)其中,水头1和水头2为地下水位的高度差,出水孔口面积可以通过地下水井设计规范和实际测量数据来确定。
注意事项在进行大口井出水量的数值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需要准确获取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数据,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2.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应当优先考虑,避免因大口井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塌陷等问题的发生;3.在计算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气象因素等综合因素,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出水量计算结果。
结论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与管理过程中,大口井的出水量计算是重要的工作环节。
01、项目背景财政部、水利部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决策部署,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财农[2009]92号),我们根据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水利厅《2009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立项指南》要求,编写了《文登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
并于2009年8月通过上级评审,列入了全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计划分三年实施。
目前2010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已经批复,根据实施方案批复的工程,文登市水利局委托文登市水利勘测设计院负责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工作。
02、设计项目2011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机井工程设计项目13处,通过施工图设计,工程需动用土方4.22万m3,完成浆砌石4736m3,完成干砌石2692m3,砼或钢筋砼83m3,围栏3031m。
工程投资388.24万元。
各机井工程工程量、投资情况见表2-1、2-2。
表2-12011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机井工程量汇总表表2-2 2011年度小农水机井工程投资汇总表 单位:万元03、工程设计以朱家庄机井为例。
3.1基本情况朱家庄机井位于小观镇朱家庄村东南260m 。
设计控制灌溉面积428亩,灌区内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
土质为中壤土,其地下水位埋深为 1.2m 。
大口井上口长70m ,宽42 m ,深7.2 m 。
井壁上部采用浆砌石砌筑,下半部采用干砌石砌筑,由于砌筑年久,失修严重,本次计划对大口井进行维修。
大口井中部原有扬水站一处,已基本废弃,本次计划重新建设扬水站一处,修建一条通往米山水库西干渠的扬水管路。
(二)大口井出水量大口井出水量计算采用以下公式:⎥⎥⎥⎥⎦⎤⎢⎢⎢⎢⎣⎡⎪⎭⎫ ⎝⎛+++-=T R T r rr R S h KS Q 4lg 185.1122lg3.22ππ式中:Q—井的出水量(m3/d);S—为出水量为Q时,井的水位降落值(m);K—渗透系数(m/d);R—影响半径(m);h—井中水位高度(m);T—含水层底板到井底的距离(m);r—井的半径(m)。
打井立方水计算公式在农村地区,打井取水是一种常见的取水方式。
在进行农田灌溉或家庭生活用水时,我们经常需要计算井水的用量。
打井立方水计算公式就是用来计算井水用量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打井立方水计算公式的原理和具体步骤,并提供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打井立方水计算公式的原理是根据井水的流量和使用时间来计算井水的用量。
井水的流量是指井水从井口流出的速度,通常以立方米/小时或立方米/天来表示。
使用时间是指井水被使用的时间长度,通常以小时或天来表示。
根据这两个参数,我们可以通过打井立方水计算公式来计算出井水的用量。
打井立方水计算公式的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井水的流量。
首先,我们需要测量井水的流量。
这可以通过在井口放置一个容器,并记录在一定时间内容器中的水量来实现。
例如,我们可以在井口放置一个容积为1立方米的桶,然后记录在1小时内桶中的水量。
通过这个测量,我们就可以得到井水的流量。
2. 确定使用时间。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井水被使用的时间长度。
这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来确定,比如农田灌溉的时间长度或家庭生活用水的时间长度。
3. 计算井水的用量。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打井立方水计算公式来计算井水的用量。
打井立方水计算公式的具体形式如下:井水用量 = 井水流量×使用时间。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就可以得到井水的用量。
这个用量通常以立方米为单位,可以直接用于农田灌溉或家庭生活用水的计划和安排。
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我们需要确保测量井水流量的方法准确可靠,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井水用量。
其次,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来确定井水的使用时间,这样才能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井水用量。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井水的质量和水质,确保井水的用量是符合卫生标准的。
总之,打井立方水计算公式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井水的用量。
通过正确地使用打井立方水计算公式,并关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井水的管理和使用,从而更好地满足农田灌溉和家庭生活用水的需求。
大口井单井出水量的估算1、参数选择:(1)、渗透系数选自供水水文地质手册(第二册)P6,表1-1-17砾石夹砂,K=100~200米/日;(2)、影响半径同上述手册P272,表1-6-6;R=300~400米。
2、河床无水时出水量的计算采用完整式:单侧进水的完整式集水量按Q=LK= LK其中,Q——为集水量m3;I——为潜水降落曲线的平均水力坡度0.017;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单位:m/d;K=150m/dH——为含水层厚度,单位:m;H=5mL——为集水段的长度,单位:m;L=100mh0——为集水廊道外侧水层厚度,单位:m;h0=(0.15~0.3)H=0.15×5=0.75mR——为影响半径,单位:m;R=300m(资料来源: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主编刘福臣,化学工业出版社)计算如下:Q= LK=100×150××0.017=15000×2.9×0.017=733.125m3q=733.125÷24=30.6 m3/小时根据1997年地质出版社,供水水文地质手册编写组编写的供水水文地质手册(第二册P290)常用地下取水构筑适用条件及经验数据,推荐的条件和数据如下:大口井:直径2~12米,深度3~20米;含水层分布类型:河谷、漫滩、阶地、平原、盆地、局部岩石、溶区;岩性特征:中细纱、粗砂、卵砾石层;地下水埋深:0~12米;渗透系数:20~300米/日;含水层厚度一般大于3~4米;单井出水量一般为5000~10000m3/日规划设计的大口井条件和手册推荐的环境条件很相似,我们计算的单井出水量远小于手册推荐的单井出水量,因此认为该数据是基本安全的。
普通完全井的出水量公式
水泵的出水量计算公式:Q=(102效率P)(ρH)
ρ浆体重度kgm3;
H扬程m;
P轴功率;
Q出水量单位:m3s
机井出水多少,可通过实测知道。
测量方法很多,如浮标法、水尺法、堰板法等。
常用的是堰板法中的直角三角堰测量法。
因为它方法简便,设备简单,也较准确。
用厚1.5-2.0厘米的平整木板做堰板,中间锯成直角缺口。
堰口与渠坡及渠底的距离不得小于最大过堰水深。
在土垄沟量水的,堰板两侧和底部要增加嵌入垄沟部分。
水尺可刻在堰板上游一侧,以测量过堰流量。
堰板安装实测时,在机井附近的一段顺直的垄沟上进行。
大口井的出水量计算
大口井出水量计算有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等方法。
经验公式与管井计算时相似。
以下仅介绍应用理论公式计算大口井出水量的方法。
因大口井有井壁进水,井底进水或井壁井底同时进水等方式,所以大口井出水量计算不仅随水文地质条件而异,还与其进水方式有关。
1.从井壁进水的大口井 可按完整式管井出水量计算公式(7-2)和式(7-3)式进行
计算。
2.井底进水的大口井 对无压含水层的大口井,当井底至含水层底板距离大于或等于井
的半径(T ≥r )时,按巴布希金(Бабущкин.В.Д)公式计算(见图7-21) )4H R 185lg .11(T r 2r
KS 2Q 0++=ππ (7-40)
式中Q ——井的出水量,m 3/d ;
S 0——出水量为Q 时,井的水位降落值,m ;
K ——渗透系数,m/d ;
R ——影响半径,m ;
H ——含水层厚度,m ;
T ——含水层底板到井底的距离,m ;
r ——井的半径,m 。
承压含水层的大口井也可应用上式计算,将公式中的T 、H 均替换成承压含水层厚度即可。
当含水层很厚(T ≥8r )时,可用福尔希海默(F O rchheimer ,P.)公式计算:
Q=AKS 0r (7-41)
式中A ——系数,当井底为平底时,A=4;当井底为球形对,A =2π;其余符号与上
式同相。
3.井壁井底同时进水的大口井 可用出水量叠加方法进行计算。
对于无压含水层
(图7-22),井的出水量等于无压含水层井壁进水的大口井的出水量和承压含水层中的井底进水的大口井出水量的总和:
])4H
R 185lg .11(T r 22r r R 3lg .2S 2h [KS Q 00+++-=ππ (7-42)
式中符号如图7-22所示,其余与前同。
r T S 0 H R
r
T S 0 H
R h 图7-21 无压含水层中井底进水的大口井计算简图 图7-22 无压含水层中井底井壁进水大口井计算简
快速测量井水位的方法
最佳方法:万用表配合可导电的带长度标签的测绳(电线)就可以测水位了,通过地表和井水形成回路显示在万能表上,测绳在井内的长度就是水位埋深啦,不说成千上万的自动水位观测记录仪器,这种方法现在是行业最经济便捷的测量单个水位的人工方法。
或“井水位测绳”就行了。
认准旺旺名:我是宽大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