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虎符铜砭刮痧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58.06 MB
- 文档页数:88
1.概念:虎符铜砭刮痧技术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应用铜砭刮痧板蘸上刮痧油,在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出现瘀斑,通过其疏通腠理,驱邪外出;疏通经络,通调营卫,和谐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技术。
2.禁忌症: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出血倾向疾病、感染性疾病、极度虚弱、皮肤疖肿包块、皮肤过敏者。
3.注意事项:(1)空腹及饱食后;(2)急性扭挫伤、皮肤出现肿胀破溃者;(3)刮痧不配合者;(4)孕妇腰骶部、腹部;以上情况均不宜进行刮痧术。
中医护理门诊诊断流程
虎符铜砭刮痧技术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祛风散寒、活血化淤--虎符铜砭刮痧【什么是虎符铜砭刮痧】虎符铜砭刮痧是以八大理论为基础,用虎符铜砭通过徐而和的手法,蘸上刮痧油等介质,在体表一定部位进行刮拭,借助黄铜传导性来调动阳气,扶正祛邪,是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健的中医疗法。
【原理】通过虎符铜砭在局部皮肤刮拭,与人体达到最优共振频率以调动人体的气血运行,且黄铜具有杀菌消毒之功效。
所刮之处造气、调气、催气、候气、得气、守气、辨气,引邪出表,疾患由里走表来治疗疾病。
【优势】1.刮拭升温:刮试部位温度升高,入脉之气也是加温的。
2.化解瘀结:入脉的温度增高,有利于化解脉里的瘀结。
3.能量更强:铜砭在穴位上进行旋磨转,入脉之气也是旋转的,穿透强,有利于把气通达更远更深的部位。
【功效】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淤、散瘿散瘤,扶正祛邪之功效。
【虎符铜砭刮痧适用于哪些疾病的辅助治疗?】1.消化疾病:肝炎、肝硬化等。
2.内分泌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结节等。
3.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阴道炎、盆腔炎、子宫肌瘤等。
4.乳腺疾病:乳腺结节、乳腺炎等。
5.心血管疾病:心脏病、肺心病、冠心病、心肌炎等。
6.皮肤科疾病:湿疹、寻常型银屑病。
7.其他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失眠、便秘等。
【哪些人不适合做虎符铜砭刮痧】1.孕妇、哺乳期。
2.醉酒后或饥饿、过饱者。
3.糖尿病坏疽到发黑水肿一碰就破皮的溃烂状态者。
4.石门穴、乳头、阴部禁刮。
【虎符铜砭刮痧后需要注意什么?】1.避免直接吹风,冬季注意保暖,夏季不能吹空调。
2.建议多饮温水。
3.刮痧后24小时内不能饮酒。
4.刮痧后6小时内不能洗澡。
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注意事项1以下情况不宜刮痧1. 饱腹或者太饥饿,不适合刮痧。
醉酒者禁刮。
2. 怀孕者不能刮别人也不能被刮。
3. 哺乳期者可刮别人,不能被刮,若实在需要被刮,被刮后五天内不能哺乳,因刮痧后部分痧毒会随着乳汁排出。
4. 糖尿病坏疽到发黑水肿一碰就破皮的溃烂状态不适宜刮痧。
5. 石门穴、乳头,阴部禁刮6. 身体虚弱、正气不足之人,不适合给别人刮痧。
2刮痧前后注意事项1. 刮痧前后24小时内不能喝酒。
2. 刮全背后要辟谷(禁食)24小时,只能喝温开水或红糖水。
糖尿病和癌症患者不需要辟谷,也不能喝红糖水。
3. 刮痧后被刮的部位四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吹风。
4. 心肺功能差及年老体弱者,首刮肺经、心包经、心经以稳定上焦。
5. 长期下焦不通如便秘者,慎刮腹部穴位,以防气逆上行,心肺功能衰竭。
6. 晕刮急救,先让被刮者躺平,头部垫高,房间通风,点按(刮)内关穴或极泉穴,待被刮者冷汗冒出或腹泻或呕吐即复安全。
3刮痧与针、灸,拔罐1. 刮痧可与针同时进行,也可与拔罐同时进行,两种方法都是引邪出表。
2. 李氏砭法侧重全面调理,刮痧后不宜艾灸(尤其是重症患者),特别是刮痧四天之内是排病高峰期,大量的病气引邪出表,若此时艾灸,温热往里走,影响邪气外排。
4虎符铜砭如何清洗好多人用了虎符铜砭刮痧后反馈铜砭变黑或长疑似铜锈,重点是还洗不掉,其实是有窍门的。
用清洁布加洗衣皂清洗铜砭也一样能把铜砭洗到光亮如新。
每次洗完后别忘了擦干铜砭再收起来,这样铜砭就能每天都干净如新。
还有一个方法,嘿嘿,每天拿出来刮一刮,用一用。
使用之后及时清洗。
也会很亮哦。
5为何选择黄铜做的虎符铜砭作为刮痧工具01虎符为原型,治病如用兵于医者而言,疾病如同邪魔,治病如临大敌。
虎符铜砭取汉代调兵虎符为原型,古代打仗时要击鼓进军,撤退要鸣金收兵,虎符铜砭就像古代打仗时手持的兵器,而中医诸多治法尽在砭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学习好中医,要击败病魔,须得自己先有一身浩然正气。
经典中医特色技术铜砭刮痧技术铜砭刮痧疗法铜砭刮痧技术是上海问痧堂李道政老师经过30几年的临床经验总结的一套独特的理论与技术。
是运用虎符铜砭(黄铜刮痧板)通过徐而和的手法在人体皮部进行刮痧,通过守气、候气、调气等气机的变化调动人体阳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以达到治病扶正祛邪的目的。
一、铜砭刮痧大大理论1.通论: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健;2.整体论;3.肝胆论:五脏疾病,十有六七与肝有关,治肝必先实脾;4.脊柱中心错位疾病理论;5.生物全息胚论;6.谿谷论;7.徐而和论;8.四井排毒论。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普通疾病及疑难杂症等1.内科疾病:普通感冒,肺炎、消化不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2.骨科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各类扭伤、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各类退行性病变等;3.妇科疾病:各类妇科炎症、肿瘤、囊肿、盆腔积液、不孕不育等;4.乳腺疾病:乳腺炎症、增生、肌瘤、肿瘤等;5.各类疑难杂症:肿瘤甚至骨转移等;6.五官科疾病:牙痛、耳鸣、急慢性鼻炎等;7.神经系统疾病:老年痴呆症、中风后遗症等。
三、刮痧注意1.刮痧部位的皮肤会有轻微疼痛、灼热感,刮痧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
2.刮痧部位出现红紫色痧点或瘀斑,为正常表现,数日可消除。
3.刮痧后四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吹风,适当饮用温开水。
4.刮痧范围较大(全背),24小时内禁食,但可以适量喝点温红糖水帮助化瘀血排痧毒,小面积刮痧可以进食(糖尿病患者及肿瘤晚期患者不可饮用红糖水,以温开水为主)。
5.艾灸后刮痧有利于出痧,但刮痧后严禁艾灸,以防痧毒内攻,一般痧退后才可艾灸。
6..刮痧过程中需要入静,不可使用手机或其他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7.刮痧过程若出现头晕,脸色发白等晕痧症状,应先让病人躺平,房间通风。
声音平和且坚定地与患者保持沟通。
先点内关穴,急救加极泉穴,待患者冷汗冒出或腹泻或呕吐即复安全。
出现晕板的原因可能是不宜刮痧者刮痧(见刮痧禁忌),或施术者手法不当;或受刮者强忍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