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书写格式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教案的格式及字体要求【篇一:正确教案格式】教案格式一、教案内容要求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课后反思。
以上标题用五号,加粗宋体字,顶格。
二、页面设置要求教案一律采取a4纸张打印,页边距一律采取:上、下2cm,左2.5cm,右1.5cm。
三、字体要求教案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
单元标题用小二号,加粗宋体字,居中。
课题用三号,加粗宋体字,居中。
正文用五号宋体。
图表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
四、排版单元标题下空两行,课题下空一行。
正文段前,段后设置0行,段前左缩进两个字符,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1.25)。
五、正文标题正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该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字体表示。
第一级为“一”、“二”等,第二级为“1”、“2”等,第三级为“(1)”、“(2)”第四级为“①”“②”等。
【篇二:设置字体格式_教案】2.2设置文本格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通过“格式”工具栏设置文字字体、字形、字号和颜色。
(2)掌握通过“字体”对话框设置文字的一些特殊效果。
(3)学会使用“格式刷”复制文字的格式。
2.过程与方法(1)掌握对文本格式进行修饰的常见技法与方法。
(2)通过学习和练习,能够对一篇文章熟练设置文本格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2)培养学生“先选定,再操作”的操作习惯。
【教学重点】(1)掌握修饰文字的操作方法;(2)“格式刷”的使用;【教学难点】对文本格式进行合理美化。
【教学方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学法、小组实践法【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室,windows7系统环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教师打开文档“中国科技馆中的机器人.doc”,展示文本格式设置前后的文档效果,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篇文章你们觉得哪一篇好,好在哪些地方?分组讨论,看哪一组学生总结最全面。
(同学们经过观察思考,总结出第二首古诗的字体、字号、字形、字色更为美观。
教案设置文字格式一、教案的基本结构1. 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主题或内容。
2. 教学目标:描述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所应达到的目标。
3.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4. 教学方法:阐述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
5. 教学步骤:分解教学过程,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思: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教案的书写格式1. 字体:使用规范的宋体或楷体字体,确保清晰易读。
2. 字号:教案使用二号字体,使用四号字体。
3. 行间距:行间距设置为1.5倍。
4. 段落: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格。
5. 页边距:按照学校或机构的要求设置页边距。
6. 颜色:教案文字使用黑色,重点内容可使用蓝色或红色突出。
三、教案的编写要求1. 简洁明了:教案内容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叙述。
2. 逻辑清晰:教案结构要逻辑清晰,便于教师教学。
3. 重点突出:将重点知识点在教案中突出显示。
4. 易于修改:教案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便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5. 规范格式:遵循教案书写格式,保证教案的整洁美观。
四、教案示例【课题】:《认识数字1-10》【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数字1-10的读写能力。
【教学内容】:数字1-10的读写、认识数字顺序。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游戏教学法。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入课题。
2. 新课讲解: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讲解数字1-10的读写方法。
3.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数字书写练习。
4. 游戏巩固:组织数字接龙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回家后,家长协助孩子练习数字1-10的读写。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教学法,学生对数字1-10的读写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在书写速度方面还有待加强。
下一节课将继续进行书写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
五、教案修改与完善1. 定期检查教案:教师应定期检查教案,确保教案内容的准确性。
2. 及时更新教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教案内容。
教案的格式要求
1. 教案得有清晰的标题呀!就像一本书得有个响亮的书名一样,比如“有趣的数学世界之旅”,这样人家一看就知道这教案讲的大概是啥啦。
2. 教学目标要明确啊!就好像你出门要有个目的地一样,比如“要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就像熟练掌握骑自行车的技巧一样”,得清楚到底要达成什么。
3. 教学过程得详细丰富呀!不能干巴巴的,得像一场精彩的电影,比如从导入到讲解再到练习和总结,“就像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大片,环环相扣”。
4. 重难点要突出呢!不能啥都一样重要呀,这就好比一个蛋糕上最漂亮的那颗草莓,“要让学生一眼就知道这是关键呀”。
5. 教学方法要多样呀!老是一种方法多无聊,得像变魔术一样,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比如讲一会儿合作学习,一会儿又来个实例分析”。
6. 评价方式也很重要呀!得知道学生学得怎么样,这就像比赛要有个评判标准呀,“是不是真的学会了,得有个衡量呀”。
7. 作业布置不能马虎呀!得起到巩固的作用,就像健身之后要做拉伸一样,“让知识记得更牢”。
8. 教案最后要有个反思啊!想想这堂课哪里好哪里不好,下次就可以改进啦,“这不就跟考完试要总结一样嘛”。
我的观点结论是:教案的格式要求真的很重要,只有按照这些要求认真去写,才能写出一份精彩又好用的教案呀!。
规范教案字体格式要求规范教案字体格式要求教案格式要求:1、行头的英文康桥名称用小二号字、宋体、加粗、居中。
2、下面的周计划或班级活动计划等用三号字、宋体、加粗、居中。
3、班级、教师、年月日用小四号字,宋体、行距为1.5倍。
4、正文用小四号字体,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每一段开头要空两格,教案的活动内容、活动目标等标题要加粗。
5、页面设置:页边距为上:1.5厘米,下:1.5厘米,左:2.0厘米,右:1.8厘米。
【相关阅读】规范教案格式一、教案是活动设计的一种呈现方式,是对具体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进行设计,它阐明了预定时间内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标等,其具体内容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准备、活动延伸、活动评价或反思。
二、(一)生活目标:本周幼儿的生活常规的培养(二)活动目标:从幼儿的发展出发,活动具体目标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五个方面。
(三)活动名称:对活动的内容的介绍,同时确定活动属于哪一个领域或整合了哪几个领域。
【经验准备】主要体现在此活动内容需要幼儿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知识点或其他;【材料准备】主要体现在此活动需要哪些材料或道具(教师需要用到的'或幼儿操作用到的材料)(四)活动过程: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案把活动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开始部分、游戏部分和结束部分。
每个部分由相应的活动环节组成。
在现在的主题活动方案里,也有直接按老师组织活动时的主要环节进行归纳,我们需要制定详细活动方案,把自己在活动中提问、总结等细节也要写出来,以便于帮助自己树立整个活动过程,使自己组织活动的能力得以提高。
根据活动的内容进行拓展或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随机问题,进行相关的下一次活动。
三、活动评价或反思:活动评价主要体现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经验的程度或对于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活动反思主要指教师对活动后的感悟或思考。
四、教学过程中应重点把握的几个环节1、导入环节,简洁有趣2、过渡环节,起承转合3、评价环节,渗透情感4、收尾环节,真实有效五、活动导入的方法1、教具导入2、演示导入3、悬念导入4、作品导入5、游戏导入6、歌曲导入7、经验导入。
教案的格式及字体要求pdf教案的格式及字体要求(PDF)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教学的框架和指导,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和展开教学活动。
在编写教案时,正确的格式和字体选择对于教案的清晰度和专业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教案格式及字体要求的指导,以确保您的教案具备专业性和易读性,并以PDF格式进行保存。
教案格式要求:1. 页边距:在编写教案时,页边距的设置应保持一致,以确保整个教案的版面整洁。
通常情况下,上、下、左、右的页边距设置为2.5厘米是比较合适的。
2. 标题:教案的标题应明确、简洁,并突出教学内容。
可以使用加粗、居中的格式来突出标题,使其更易于阅读和辨识。
3. 字体:在选择教案字体时,建议使用常见的字体,如Arial、Times New Roman或Calibri等。
这些字体在大多数计算机上都有,并且易于阅读。
字体的大小应保持一致,通常情况下,正文内容的字号设置为12号是比较合适的。
4. 段落:在编写教案时,应合理分段,以提高教案的可读性。
每个段落的开头应空两个字符,并且段落之间应有适当的间距。
5. 标题序号:对于不同教案部分的标题,可以使用序号进行标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案的结构。
例如,“1. 引言”,“2. 教学目标”等。
6. 项目符号和编号:在列举教学步骤、教学资源或评估方式时,可以使用项目符号或编号,以使教案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
例如:- 教学步骤:1. 引入2. 讲解3. 实践4. 总结- 教学资源:- 教科书- 幻灯片- 视频- 评估方式:- 小组讨论- 个人作业- 测验7. 插图和表格:如果需要在教案中插入插图或表格来辅助教学,建议将其嵌入到PDF文档中,以确保教案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通过遵循上述教案格式及字体要求,您可以编写出具备专业性和易读性的教案,并将其保存为PDF格式,以便于共享和打印。
请注意,教育阶段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编写教案时,请根据具体教育阶段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教案的格式及字体要求
教案的格式和字体要求根据不同的教育机构和教师个人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教案格式及字体要求的示例,供参考:
一、教案格式
1. 教学目标
2. 教学内容
3. 教学重难点
4. 教学方法
5. 教学过程
5.1 导入新知识
5.2 呈现新知识
5.3 巩固新知识
5.4 拓展应用
6. 课堂练习
7. 作业布置
8. 教学反思
二、字体要求
通常情况下,教案的字体要求如下:
1. 整个教案要求使用统一的字体;
2. 字体一般为宋体或者黑体;
3. 教案的标题一般使用加粗的大字体;
4. 正文部分一般使用小四号字体;
5. 如果需要强调某些内容,可以使用斜体或者加粗;
6. 建议使用标准的字体大小,例如标题可以使用24号字体,正文使用12号字体。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的教案格式和字体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根据学校和个人的要求来确定。
最重要的是,教案的格式和字体要求能够使教师和学生方便阅读和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小学教案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模板教案标题:小学教案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模板一、教案格式要求1. 教案封面:包括教案标题、教学年级、学科、教学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等内容。
2. 教学背景: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背景,包括学生的年级、先修知识、教材版本等。
3.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
4. 教学重点:指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即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5. 教学难点: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即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6. 教学准备:列举教师在备课阶段所需准备的教学资源、教具和课件等。
7. 教学过程:分为导入、展示、讲解、练习、巩固和拓展等环节,详细描述每个环节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
8. 教学评价:设计合适的教学评价方式,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9.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10. 附录:附上相关的教学资源、课件、习题和参考资料等。
二、字体大小模板1. 教案标题:字体大小一般选择14号或16号,加粗显示。
2. 正文内容:字体大小一般选择12号,行距设置为1.5倍或2倍。
3. 重点内容:可以使用加粗、下划线或颜色等方式进行强调,字体大小与正文内容保持一致。
4. 图表和表格:字体大小一般选择10号或11号,确保清晰可读。
5. 页眉页脚:可以选择10号字体大小,包括页码、教案标题和日期等信息。
以上为小学教案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模板的简要指导,希望对您的教案撰写有所帮助。
请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校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教案书写的规定和要点一、教案书写的基本要求1.格式规范:教案的书写应遵循一定的格式规范,包括教案的开头、主体和结尾部分。
开头部分应包括课题、课时、年级、学科等信息;主体部分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结尾部分应包括教学反思和课后作业布置。
2.文字工整:教案的书写应使用规范的汉字,字体大小适中,字迹清晰,便于教师在课堂上阅读和使用。
3.内容简洁:教案的内容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避免冗长的叙述和重复的内容。
4.逻辑清晰:教案的内容应按照教学流程和逻辑顺序进行组织,使教师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案书写的要点1.课题:教案的开头应明确写出课题,使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课时:教案的开头应注明课时,便于教师掌握教学进度。
3.年级和学科:教案的开头应注明年级和学科,以便教师了解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
4.教学目标:教案的主体部分应明确写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5.教学内容:教案的主体部分应详细列出教学内容,包括教材中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等。
6.教学方法:教案的主体部分应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小组合作等。
7.教学步骤:教案的主体部分应详细列出教学步骤,包括导入、新课、练习、小结等环节。
8.教学反思:教案的结尾部分应包括教学反思,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和评价,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
9.课后作业布置:教案的结尾部分应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案书写的注意事项1.教案的书写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实施。
2.教案的书写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便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教案书写应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4.教案书写应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教案书写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教案书写应注重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案撰写格式及规范教案是体现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对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和组织安排,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为了教案撰写更加规范、有序,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教案撰写的要求1、教案封面、扉页的撰写要求⑴教案封面要求:应填写课程名称、任课教师、教学单位。
⑵教案扉页要求:应填写课程教学基本信息,包括授课学时、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总体教学目标、主要参考书目、教学内容等信息。
2、教案正文的撰写要求教案的正文部分应对每章、每节或每次授课的教学内容做较为详尽的表达,较为充分地体现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⑴理论课教案主要包括:章节、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布置课外作业或实验(实训)、教学后记等。
⑵实习实训课教案主要包括:实习实训名称、实习实训目的、实习实训学时、实习实训设备仪器材料介绍、原理介绍、实习实训主要步骤、注意事项、实习实训后记。
对于社会调查、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其他实践课的教案内容可参照实习实训课教案内容撰写。
3、教案撰写的时间要求。
教师撰写教案应在开学前完成二周以上的教案,教学过程中应提前一周撰写完成下一周的教案。
二、撰写教案时应突出的要点1、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反映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教授知识的深度、广度、教学层次、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思想素质教育等。
2、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应反映教学目标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3、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紧紧围绕课程教学大纲,了解并分析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特点,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选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某些课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应制作多媒体课件实施辅助教学,但多媒体课件不得替代教案,必须按要求撰写教案。
4、采用录像、多媒体等方法教学的应根据放映内容列出讲解内容。
教师教案字体格式要求教师教案字体格式要求一、标题字体格式要求教师教案的标题应该使用较大的字号,以突出其重要性。
常见的标题字体格式要求如下:1. 字号:标题一般使用14号或16号字体,以确保清晰可见。
2. 字体样式:可以选择宋体、黑体或楷体等常用字体样式,确保字体清晰、易读。
二、正文字体格式要求教师教案的正文部分需要清晰、易读,以方便教师阅读和理解。
常见的正文字体格式要求如下:1. 字号:正文一般使用12号或14号字体,以确保字体大小适中,不会过小导致难以辨认。
2. 字体样式:可以选择宋体、黑体或楷体等常用字体样式,确保字体清晰、易读。
3. 行间距:正文的行间距宜设置为1.5倍行距,以增加行与行之间的间隔,使得文字更加清晰易读。
三、标注字体格式要求在教师教案中,常常需要标注一些关键信息或重点内容,为了使这些标注更加醒目和易于辨认,常见的标注字体格式要求如下:1. 字号:标注部分的字号可以适当增大,一般使用16号或18号字体,以突出标注的重要性。
2. 字体样式:可以选择加粗或使用特殊字体样式,如斜体或下划线等,以使标注内容更加醒目。
四、其他注意事项1. 教师教案的字体颜色一般应选择黑色,以确保清晰度和易读性。
2. 教师教案的页边距应适当设置,以确保内容布局整齐、美观。
3. 教师教案的内容应该简洁明了,段落间应有明显的分隔,以提高可读性。
总结:教师教案的字体格式要求主要包括标题字体格式、正文字体格式、标注字体格式等。
通过合理设置字号、字体样式和行间距等,可以使教案更加清晰易读,提高教师的阅读和理解效果。
同时,注意其他细节,如字体颜色、页边距和内容布局等,也能使教案整体呈现出美观和专业的效果。
教案书写规范和说明
[教学课题]
[教学课型]:(说明:主要包括新授课(传授新知识和技能课)、习题课(或称练习课)、试卷讲评课、复习课;还有绪言课、综合实践课、实验课(包括边讲边实验、学生单一实验)、考查课等。
[学习目标]:(一般应写成“通过……学习活动,能说出(或能分析归纳出、概括出等)……。
”注意不要使用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如“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
[学情分析]:就是所教授班级学生的情况分析,包含本次授课知识点分析、学生对本次所授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有可能遇到的困难、课堂生成期望、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等。
1、知识点分析:对于本次授课知识点内容要详细分析,包括知识点难度系数,那类学生有可能接受那些学生接受不了,做到心知肚明。
2、学生以往知识储备情况:对于本节授课内容学生以往有那些知识储备,能为本节课所授内容提供那些帮助,同时由于以往认识对本次授课有可能造成那些障碍。
3、课堂生成期望值:
对于每次授课内容学生能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作为教师要详尽客观地分析预设,课堂达成目标有一个事先预计。
4、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措施
在教授知识的时候,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可能产生新的疑点难点,而这些疑点难点可以通过什么样的解决方法进行解决,这些也是我们事先要考虑的问题。
总之在撰写教案时,学情分析越完备详细,课堂生成度就会越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就会越好,反之亦然。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一般情况下,主体教材、带关键性的教材大多是重点。
教学难点有两种情况:由概念和抽象造成的难,应努力使之具体化或形象化,尽量采用实验、教具或具体实例去说明;由复杂造成的难,就要把难点分散成几个简单部分,逐个解决。
重点、难点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有时有重点无难点,有时有难点无重点,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教学方法]:是教师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学生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教师授课可采用多种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案例法等等。
既可以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是几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1、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对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方法。
应用范围:在概念或理论教材的教学中,以及联系史实、结合生产实际等内容的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演示法:示范性的板书题目、表演实验、展示实物和模型教具、映示幻灯片或进行投影映示,以及播放(映)教学电影和录音、录像带等。
3、练习法:这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辅以教师必要的讲述和总结的一种方法。
练习类型:口答(应该避免出简单的“正误题”,;不要背定义、笔答、操作练习。
)、笔答(文字简明、宜于写述(正误题、填空题、选择题等)、操作练习(包括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组装模型等)。
4、讨论法:讨论题要富于思考性,且一般容易产生不同的理解;或仅从某一方面说明难以概括出事物的本质。
5、自学辅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和参考书以获得知识。
学生任务:预习、自学、写提纲、摘录重点、勾划重点。
教师任务:帮助选择读物、提示学习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方法。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包括三角板、圆规、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3分钟书面检测内容(既可进行复习检测,也可进行预习检测,或两者都有)
1、5号、6号同学完成一般不要超过三分钟的(目的:是为了检测不是为了复习,为了激励后进生,了解学情,不影响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
2、教师应全文书写标准答案(目的:方便使用实物投影全班同学对答案),题目在练习册或书上的注明页数也可。
3、书面检测内容要进行加工,使知识点习题化(目的:熟悉考试环境,促进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二、至少设计一个学生的自主或合作学习活动
1、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获得的知识,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越俎代庖,以自己教的过程代替学生学的过程;学生自己深入学习有困难的内容,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搭个台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用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对于更难的内容,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完成。
2、要有活动目标(教案上有学习目标也可)
3、活动的要求要明确(怎么干?自学、阅读、写、算、做、观察、探索、讨论等;归纳、概括、总结、勾画等;)
4、要写清活动后如何组织展示?如何评价?
三、5分钟当堂检测内容
1、当堂检测题至少有60%的题是刚刚学过的且没有任何拔高的题,通俗的讲就是学什么考什么,所以不鼓励使用“成卷”或“成题”。
2、要统一使用百分制。
3、当堂检测题绝不能难,要保证6号平均不低于60分;全班平均不低于80分。
4、为解决做得快的同学做完后无事可做的问题,数理化学科的当堂检测一般应设置选做题。
5、教师应全文书写标准答案(目的:方便使用实物投影全班同学对答案互批),学生互批。
[作业布置]:
1、下节课前3分钟书面检测要考什么,要作为复习作业布置给学生。
2、语数外老师要全批全改的作业不少于20分钟;其它学科不少于10分钟。
利用问卷星逐步推进“电子作业”。
3、应指导学生选择1-2本教辅用书并指导学生完成,每周至少每人抽查一次。
4、老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自学和预习,小学科可在周末统一布置下周预习内容并完成书面的预习检测作业,如完成教辅用书上“知识梳理”等内容。
[板书设计]:结合我校目前的实际情况,这个必须有。
[教后反思]:
1、必须手写,每节课都要有;
2、至少记录1人当堂检测的成绩,建议每周追踪一个人。
3、要有对当堂检测题的反思,如哪些题错误率超出预期,哪些同学得分和预期不一致(了解学情、提高命题能力)
4、要对小组活动设计方案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