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部 (1)
- 格式:pptx
- 大小:44.11 MB
- 文档页数:255
202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教案全册
目标
该教案旨在帮助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理解道德和法治的基本概念,并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教案内容
本教案共包含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全部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大
概包括以下主题:
- 课程导入:介绍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 道德观念的培养:讲解诚实、守时、尊敬长者等基本道德观念。
- 社会规则和法律意识:讲解社交礼仪、交通规则和法律条文。
- 文明与秩序:培养学生的公共秩序意识和个人卫生惯。
- 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授学生如何保护自己并避免危险。
- 公平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公平观念和团队合作能力。
- 历史和文化:介绍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和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教案采用多种
教学方法,例如讲故事、游戏、小组讨论等。
教学资源
为了辅助教学,本教案提供了多种教学资源,包括课件、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等。
教学评估
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本教案提供了各种评估手段,例如
小测验、作业和项目。
结束语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将能够初步理解道德与
法治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备课教材(共16课时)课时1: 什么是道德- 课时内容:介绍道德的概念和意义,强调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
-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道德是什么,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观念。
-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道德的概念。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课时2: 美德的培养和表达- 课时内容:介绍美德的概念和常见美德的培养方法,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表达自己对美德的理解。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美德意识和表达能力。
- 教学重点:理解何为美德,培养美德。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实践美德。
课时3: 公平与公正- 课时内容:介绍公平与公正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明辨公平与不公平的区别。
-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平与公正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公正判断力。
- 教学重点:明确公平与公正的概念。
-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公正判断能力,避免偏见和歧视。
课时4: 尊重他人- 课时内容:介绍尊重他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差异性。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尊重他人意识和行为惯。
- 教学重点:理解何为尊重他人。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
课时5: 道德故事欣赏- 课时内容:讲解一些有关道德的故事,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德教育的启示。
-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故事研究道德,培养学生的道德理念。
- 教学重点:欣赏和理解道德故事。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思考道德的意义。
课时6-10: 基本法律知识- 课时内容:介绍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如法律的定义、法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
-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 教学重点: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
- 教学难点:将法律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课时11-15: 法律与社会- 课时内容:介绍法律与社会的关系,讨论法律对社会稳定和公平的重要作用。
-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法律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能力。
- 教学重点:明确法律与社会的关系。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部编版)目录- 1.1 健康与生活- 1.2 人的行为- 1.3 爱护环境- 1.4 尊重劳动- 1.5 小公民- 1.6 安全教育- 1.7 交通安全- 1.8 预防性侵害1.1 健康与生活1.1.1 锻炼身体的好处:增强体质、健康成长、预防疾病等。
1.1.2 饮食与健康: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惯等。
1.1.3 卫生惯:勤洗手、保持环境整洁、做好个人卫生等。
1.2 人的行为1.2.1 礼貌与惯:尊重他人、有礼貌用语、团结互助等。
1.2.2 诚实守信:说实话、遵守承诺、信守规则等。
1.2.3 友谊与帮助:友善待人、互帮互助、乐于分享等。
1.3 爱护环境1.3.1 环境保护: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
1.3.2 四季与环境:了解四季变化、保护植物和动物等。
1.4 尊重劳动1.4.1 劳动光荣:尊重劳动、理解父母工作等。
1.4.2 劳动实践:帮助家庭劳动、培养劳动技能等。
1.5 小公民1.5.1 小公民的任务:遵守法律、尊重规则、履行义务等。
1.5.2 基本法治知识: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象征。
1.5.3 守护公共设施:爱护学校设施、妥善使用公共场所等。
1.6 安全教育1.6.1 火灾逃生知识:认识火灾危险、急救常识等。
1.6.2 自然灾害防护:了解地震、台风、洪水的预防、应对等。
1.7 交通安全1.7.1 安全出行:研究交通规则、安全乘坐交通工具等。
1.7.2 安全自行车:正确佩戴头盔、遵守交通规则等。
1.8 预防性侵害1.8.1 个人安全:了解身体的私密部位、保护自己的隐私等。
1.8.2 识别陌生人:辨认陌生人、避免与陌生人交谈等。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全部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第一章:《我是小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同学、老师交流沟通的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要有小学生的样子。
教学内容:1. 小学生活的变化2. 认识新同学、新老师3.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4. 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教学活动:1. 观看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谈谈对小学生活的印象。
2. 让学生分享入学以来的感受,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 教师讲解学校规章制度,让学生了解并遵守。
4. 分组讨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5.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意识。
3. 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
教学内容:1. 尊重他人的意义2. 尊重他人的表现3. 尊重他人的方法教学活动:1. 故事导入,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列举尊重他人的表现。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
4. 学生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三章:《遵守规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3. 使学生学会在规则指导下行动。
教学内容:1. 规则的意义2. 遵守规则的好处3. 如何遵守规则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规则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小组讨论,遵守规则的好处。
3. 情景模拟,让学生学会在规则指导下行动。
4. 学生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四章:《热爱祖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基本情况。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 使学生明白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内容:1. 祖国的基本情况2. 热爱祖国的体现3. 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
2. 小组讨论,热爱祖国的体现。
3. 讲述故事,让学生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章人生之道1.1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和行为规范中所遵循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它是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的一种观念,是对人际关系、人与社会的一种规范和指导。
1.2 为什么要学习道德学习道德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什么是正确的、好的行为,让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3 如何做一个好孩子要做一个好孩子,首先要尊重父母、师长,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其次要有礼貌,懂得感恩,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能够坚持正确的道德选择。
第二章法律之精华2.1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公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它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
2.2 为什么要遵守法律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只有遵守法律,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2.3 如何做一个守法公民做一个守法公民首先要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法律的同时要有爱心,尊重他人的权利。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有公德心,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第三章善待他人3.1 为什么要善待他人善待他人是一种基本人文精神,它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助,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3.2 如何善待他人善待他人要从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他人,体谅他人,尊重他人,乐于助人。
在面对纠纷时,要以宽容的心态处理问题,以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人。
第四章爱护环境4.1 为什么要爱护环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环境中。
爱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4.2 如何爱护环境爱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减少浪费,保护自然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垃圾分类,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结语通过学习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观念,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