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21
试论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人民的觉悟,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
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马克思主义本身适应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二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初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标签: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社会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之后,唯独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而非其他西方的反西方学说。
中国当时为什么会接受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即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究其主要原因就需要追逐到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状况以及五四运动的意义。
一、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状况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就一步一步地丧失了主权独立的地位,变成了一个任人摆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国家的命运不再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而是任由西方列强为所欲为,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屈辱。
中国人民在这一时期坚持着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众多的救亡思想纷纷涌现。
例如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等。
这些思想都曾经指导过中国的革命与改革,但却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
这也说明了这些思想在当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站不住脚的。
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其对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以及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五四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和发展五四运动所具有的反帝彻底性,是以前历次爱国反帝运动所不具备的。
在这之前的太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等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这些革命斗争都存在着某种缺陷,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首先我们说说马克思主义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统一而完整的思想体系。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的阐述自一战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国内因素一随着一战的结束,五四运动的开始,中国已经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多种因素。
其一,中国已经有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其二,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提倡学习科学、用科学的观点看待一切客观事物,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
指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
其三,中国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革命斗争的迫切需要,加速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日益广泛和深入。
其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也有利于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
古代中国人就有追求人类共同幸福的大同世界的理想,它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有相似之处如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财产公有、人人平等、生活富足安定而言又有相似之处。
国际原因二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除了国内因素外,还有国际因素的影响,即有利的“世界大气候”。
其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其二,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先进分子眼中黯然失色,使他们把眼光投向苏俄,投向马克思主义。
其三,世界工人运动的澎湃,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鼓舞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因素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也是它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够科学地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后马上把它付诸实践,用于指导发动工农,开展革命斗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也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宣传和实践活动分不开。
由上所述可见自一战以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广泛传播是有许多因素促成的。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促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诸多因素中,中国国内的因素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实践是第一位的,是起决定作用的,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其他国际条件固然是重要的,但这些因素是第二位的,它们要通过中国国内的条件才能起作用。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1.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人们意识到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都不能救了中国,国人开始寻求救国的真理。
工人阶级的壮大。
就在这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了,建立了无产共和国,给人带来了曙光。
并且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从客观上说,中国的民主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这样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
2.经济上的原因:a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短暂而迅速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
3.政治上的原因:a中国工人阶级是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起来的。
辛亥革命以后, 中国仍然是封建经济制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那时, 民族资本主义虽有一定发展, 但还非常微弱, 与此相应的是工人阶级的力量也很微弱。
随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 工人的斗争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中国工人已经从实践中逐渐学会运用罢工这个武器, 并在斗争中开始意识到“共同反抗”的意义。
尽管这个时期的工人斗争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 大多数还是自发性质的经济斗争。
这时的工人阶级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阶级的历史使命, 仍然是一个自在的阶级。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阶级基础。
b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直到义和团运动, 可以说是前仆后继的, 但都未能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悲惨境地。
c 辛亥革命失败后, 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沉浸在极度的苦闷和彷徨之中。
残酷的现实告诉他们,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并不是包治中国百病的灵丹妙药。
4.思想文化上的原因:a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自由、民主、个性,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有力地冲破了封建主义的思想禁锢,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在各种学说竞起争鸣的形势下逐渐以它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着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纵观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由众多因素促成的:既有多方面的国内条件,又有多种有利的国际因素,还有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
纵然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国际大气候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而中国的内在因素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实践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国内因素马克思主义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的,从五四运动时期开始广泛传播并被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所信仰,从此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演进,五四时期的中国已经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多种因素。
1.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对中国封建主义发动了空前猛烈的进攻。
新文化运动以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武器批判中国的封建专制,批判维护封建专制的纲常礼教。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沉重地打击了中国的封建主义,砸碎了禁锢人们的精神枷锁,使中国人民获得了思想上的解放。
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国已经有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二十年代初,中国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一战以后西方各国受到很大的创伤,给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机会,使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黄金时代”。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外国在华企业的增加,到五四时期,中国的产业工人已有约200万人。
虽然中国的产业工人总数还不多,且有一定数量的女工和童工,但中国的无产阶级有其独特的优点:第一,因受三重压迫,已经积蓄了很强的反抗力量。
第二,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及一些行业,便于组织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中国得到⼴泛传播[1]1、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中国得到⼴泛传播、并“扎下根”来?⼀、从国际局势来看,1914年—1918年,帝国主义阵营因为利益分配不均的原因,挑起了第⼀次世界⼤战,⽆情的战⽕给各国⼈民带来了巨⼤的创伤,同时也以极端的形式进⼀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盾,即⽣产社会化和⽣产资料的私⼈占有,此次战争使欧洲⽂明之权威⼤⽣疑念,⼈们重新审视产⽣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
1917年正当第⼀次世界⼤战最艰难的时刻,列宁领导俄国⼈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命的胜利,建⽴了属于下层⼈民的政权。
但是当时从世界范围来说,都是清⼀⾊的资本主义的天下,新⽣的⼈民政权要⽣存下去,就必须扩⼤影响和范围,寻求更多的同盟和⽀持者,这便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进⼊中国。
⼆、从中国⽅⾯来看,中国⾃古就不乏忧国忧民之仁⼈志⼠,他们⼀直在努⼒学习如何振兴中华。
从19世纪五、六⼗年代的天平天国运动到后来的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的维新运动到后来的⾟亥⾰命,从新⽂化运动到五四运动,中国⼈民始终不渝的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体看来中国⼈民的探索之路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是器物,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制度,由君主⽴宪到民主共和。
三是思想,从迷信资本主义倒向马克思主义。
这⼀路的探索,⼀路的失败使中国⼈民认识到,资本主义救不了中国,光有洋枪⼤炮也救不了中国,⽽⼀个导⽕线就是⼀战后的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的战胜国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弱国⽆外交,中国的先进分⼦陷⼊了⽆尽的彷徨和苦闷中。
恰在此时,俄国⼗⽉⾰命胜利的消息传来了,它昭⽰⼈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民完全可以依靠⾃⾝⼒量创造出维护绝⼤多数⼈利益的崭新的社会制度,中国⼈民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那就是经济⽂化同样落后的中国也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命建⽴⼈民的政权,于是马克思主义或说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泛的传播。
三、从制度本⾝来看,马克思主义具有其优越性,即它符合中国当时的国情。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S M 323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原因与影响谢金友(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摘 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一种历史的自然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本质性与中国国情及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的体现,也是中国社会状况满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条件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是从19世纪末开始传入中国的,但其真正产生巨大的影响,以至被人们接受,却是在五四时期。
这个来源于遥远德国的思想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又是如何被中国人所接受作为指导中国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值得去深思的。
马克思主义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被受关注。
特别对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产生了极大影响、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人类最美好理想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历史原因;影响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322-3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原因 (一)中国革命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被侵略史。
近代中国的思想家们都在苦苦的寻求一条可以实现国家的生存、发展、强盛的道路,近代社会的中国人民也从外国列强侵入中国的第一天起,就进行着坚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在这一时期,众多的救亡思想,富强理念纷纷涌来,充斥着当时的理论界,形成了类似前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情形。
毛泽东指出:“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生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国际原因: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工人阶级迅速成长壮大,为了与国内外敌人战斗,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奠定了阶级基础。
2资本主义形象的破灭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了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资产阶级的确有发展甚至成功的机会,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最终没能把握住。
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却能在相同的历史舞台上脱颖而出,这就能说明中共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最大程度上适应和迎合了当时中国的需要。
1914-1918年正是辛亥革命胜利不久,中国人民热切地渴望全面学习西方的时候。
可是一战爆发了,它把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内在矛盾以最尖锐的形式暴露出来,生产力缺乏,民生困窘,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质疑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必须性。
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社会主义“一种似乎更为科学的政治学说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并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彷徨的不断探索着的中国人当然有理由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实验。
而列宁有关无产阶级革命必须与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才能推翻资本主义的论述,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实践上树立马列主义的崇高威信,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要取得革命胜利,也必须有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把中国革命推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了全世界,也影响着整个中国革命的进程。
自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以后,中国的一些先进分子,为挽救中国的危亡,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
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呢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但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
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就在国家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听到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消息,犹如在茫茫雾海中,望见了灯塔,倍感亲切和高兴,并热情盼望“工人之国”早日到来。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近代以来,中国屡屡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犯,国家主权不断遭到破坏。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真理,却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这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
而就在此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这让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他们开始深入了解并不断传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革命的客观需要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一度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先进知识分子不断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道路。
但是,地主阶级自救、资产阶级革命,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国内的政治依旧黑暗。
知识分子们急切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他们需要一种新的理论作指导。
众所周知, 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一度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为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
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直到义和团运动, 可以说是前仆后继的, 但都未能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悲惨境地。
1911 年,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建立了中华民国, 但却又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也没有受到削弱; 中国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当种种思想、学说、主义都显得无能为力之时, 先进的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 研究它、宣传它, 无疑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符合了中国革命的需要。
这是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并迅速广泛传播的一个根本条件。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辛亥革命以后, 中国仍然是封建经济制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那时, 民族资本主义虽有一定发展, 但还非常微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稍后的一段时间内,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由于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出,从而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个短暂而繁荣的“黄金时期”。
1、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扎下根”来?一、从国际局势来看,1914年—1918年,帝国主义阵营因为利益分配不均的原因,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情的战火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同时也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人们重新审视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
1917年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最艰难的时刻,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属于下层人民的政权。
但是当时从世界范围来说,都是清一色的资本主义的天下,新生的人民政权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扩大影响和范围,寻求更多的同盟和支持者,这便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二、从中国方面来看,中国自古就不乏忧国忧民之仁人志士,他们一直在努力学习如何振兴中华。
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天平天国运动到后来的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的维新运动到后来的辛亥革命,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始终不渝的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大体看来中国人民的探索之路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器物,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是制度,由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
三是思想,从迷信资本主义倒向马克思主义。
这一路的探索,一路的失败使中国人民认识到,资本主义救不了中国,光有洋枪大炮也救不了中国,而一个导火线就是一战后的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弱国无外交,中国的先进分子陷入了无尽的彷徨和苦闷中。
恰在此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了,它昭示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完全可以依靠自身力量创造出维护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崭新的社会制度,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那就是经济文化同样落后的中国也可以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人民的政权,于是马克思主义或说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三、从制度本身来看,马克思主义具有其优越性,即它符合中国当时的国情。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近代以来,中国屡屡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犯,国家主权不断遭到破坏。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真理,却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这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
而就在此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这让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他们开始深入了解并不断传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革命的客观需要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一度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先进知识分子不断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道路。
但是,地主阶级自救、资产阶级革命,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国内的政治依旧黑暗。
知识分子们急切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他们需要一种新的理论作指导。
众所周知, 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一度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为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
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直到义和团运动, 可以说是前仆后继的, 但都未能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悲惨境地。
1911 年,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建立了中华民国, 但却又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也没有受到削弱; 中国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当种种思想、学说、主义都显得无能为力之时, 先进的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 研究它、宣传它, 无疑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符合了中国革命的需要。
这是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并迅速广泛传播的一个根本条件。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辛亥革命以后, 中国仍然是封建经济制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那时, 民族资本主义虽有一定发展, 但还非常微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稍后的一段时间内,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由于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出,从而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个短暂而繁荣的“黄金时期”。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社会和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被广泛地传播和应用于中国的现实问题中。
本文将探讨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接受,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一、时代背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动荡和社会变革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剥削中国,导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国内外压力,人民急切地寻求从压迫中解放出来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适应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要求,成为中国人民解放思想、解决问题的强大武器。
二、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崩溃的必然性。
它指出了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本质,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许多理论和观念无法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实质和根源。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思想深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使人们看到了光明的前景。
三、适应中国国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与中国国情的契合度。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19世纪以来一直处于殖民侵略和半封建社会的状态中。
马克思主义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界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特别是在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国凝聚了大量的革命力量和先进分子,逐渐形成了以无产阶级为主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四、成功的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贫困人口减少、教育和医疗水平提高等一系列的成就。
这些成功的实践经验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广大人民群众信仰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对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原因的认识
王振海
【期刊名称】《南方论刊》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规模的广泛传播和社会影响,逐渐成为中国人民进行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
各种社会改造理论实验失败后的现实需要,国内生产力的近代化奠定了广泛传播的阶级基础,传统文化与社会心理结构上的契合认同,新文化运动兴起构建了有利的文化环境,辛亥革命后国人政治实践经验的总结,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所产生的榜样力量等。
【总页数】3页(P43-45)
【作者】王振海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J], 宋素萍
2.试论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 [J], 韦燕萍
3.试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J], 林志友
4.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J], 关威
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新探 [J], 徐松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原因》
16化艺2 郭其晨 20161302219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是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俄国的十月革命开辟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马克思主义在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时代背景;社会化大生产的存在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壮大是广泛传播的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进一步加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俄国的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曙光,新的希望。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了现实,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的开始。
㈡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工人阶级的壮大
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黄金期。
中国近代工业的增长,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初步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经济根源。
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工人运动也日益高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奠定阶级基础。
㈢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民族主义觉悟,激发了人们追
求理想的愿望,起来思想启蒙和解放的巨大作用,从而为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革命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先进知识分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做出了贡献。
浅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其必然性“五四”时期是以“五四”运动为标志的。
这是一场爱国运动,不仅打击了军阀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嚣张气焰,也唤醒了更多人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热潮中。
那么,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可以在中国广泛传播呢?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外部条件—国际形势的变化: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以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农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共和国。
十月革命的胜利给那些仍旧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展示了一条新的道路即:采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是可以取得民族独立,并建立一个没有压迫,不受屈辱的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不仅成功地使俄国摆脱战争,还让人民看到了一个富强独立国家的曙光。
对于跟中国签订的种种不平等条约,苏俄也明确表示要废除。
这让中国人民看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于是,中国人民有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迫切需要。
二.内部条件:(一)经济基础—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得到了短暂而迅速的发展,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
正是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无产阶级的队伍也不断壮大。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大批的受众人群。
(二)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这就为中国革命的转变创造了必备的阶级条件。
辛亥革命后,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工人的罢工运动不但次数明显增加,日趋频繁;而且罢工已由单纯的经济斗争逐渐转向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由分散自发的斗争逐渐转向有组织有领导的斗争。
中国工人阶级正处在由自在的阶级向自为的阶级的发展变化之中,迫切需要新的属于本阶级的思想武器的指导和革命政党的领导。